苏 为
(江苏师范大学外国语学院,江苏徐州 221116)
语言是人类思维的工具,而每种语言又与特定的文化相对应。文化背景不同,说不同语言的人在交流时,经常会产生误会,导致文化冲突,但不同的文化也存在着许多相似之处。不了解不同文化之间的冲突与通约,就难以真正掌握第二语言。随着大量二语习得理论的相继出现,二语言习得研究已经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本文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比较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通约,以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为研究对象,对二语习得的文化接受机理进行研究,使习得者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二语习得研究在20世纪60年代才开始受到人们的普遍重视。在此后短短的几十年间,其发展速度异常迅速,各种研究理论不断更新。国内外学者做了大量研究,Stern,Ellis,Littlewood,束定芳等人都对“第二语言”这一术语有专门的说明,Krashen把“习得”和“学习”当作一对对立的概念,而对“习得”与“学习”的区别,Stern,Littlewood和Ellis等许多人持否定的态度。束定芳在《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中指出:“‘第二语言’这一术语有两种用法,一是泛指母语之后习得的任何一种其他语言,二是与‘外语’相区别,指在本国内作为通用语或其它民族用语的语言。”[1]30在《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中,对“第二语言”给出了这样的定义:“广义来说,一个人学了母语之后所学的任何语言。但是,当这个术语和外语进行对比使用时,它的意思变得狭窄,指在一个特定的国家或者地区起主要作用的语言,虽然它可能不是很多使用它的人的第一语言。”[2]608束定芳认为“‘习得’用于外语学习过程的描述,主要是母语学习过程研究成果对外语教学研究影响的结果。”[1]34Krashen认为习得是外语学习者掌握外语的唯一渠道,习得只有在自然的语言环境下才能产生。《朗文语言教学与应用语言学词典》对“习得”的定义是:“‘习得’指当学习者的注意放在意义而不是形式的时候接触到可理解性输入进行的无意识的规则内化过程。”[2]367笔者的母语是汉语,对汉语和英语这两种语言比较熟悉,因此在研究时主要以汉语和英语两种语言及其文化作为研究对象。
任何国家或民族都有自己内在的文化接受机制,在这种内在接受机制的作用之下,本国文化与外来文化之间相互交流和碰撞,相互吸收和排斥。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文化的定义可以有好几十条。然而,这些不同的对文化的定义不外乎两种,一是广义的,包括‘人类在社会历史发展过程中所创造的物质财富和精神财富的总和’;二是狭义的,即由人类文化价值观念所构成的知识体系”[1]143。文化是“标志某个民族或者人群的风俗习惯、行为方式和价值观念的集合:某个民族或者人群最重视的文学、艺术、音乐作品等的总和”[2]178。简单地说,文化是社会的整个生活方式。文化适应模式这一理论是由美国应用语言学家Schumann在20世纪70年代后期提出来的。他认为学习者不但在社会活动方面与新的文化多接触,而且在心理上对新的语言充分开放,是对新的文化的一种适应过程,涉及到大量的社会和心理变量。第二语言习得是文化适应的一个方面,而学习者对文化适应的程度如何决定他们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通过文化适应,个体逐渐接受一个新团体的信念、价值和文化。
“机理”是指为实现某一特定功能,一定的系统结构中各要素的内在工作方式以及诸要素在一定环境条件下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的运行规则和原理。二语习得的文化接受机理研究是从语言与文化的关系这一角度,比较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通约,分析二语习得过程中文化接受的前提和应该注意的问题。语言与文化相互影响,相互作用,二者有着密切的关系。没有语言,就没有文化,同时语言又受文化的影响,反映文化。语言是文化的一部分,是文化的重要载体,而文化是语言的底座,文化与语言之间是内容与形式的关系。从某种意义上来说,二语习得的过程是语言学习与文化体验的统一体,是文化认知与接受的过程,文化接受影响到语言习得的最终结果,任何一门语言的学习总会伴随着文化的学习与接受。
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在日常交谈与谚语方面,以及在词汇的文化内涵、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等方面都存在着冲突与通约。
以中国人与美国人的日常交谈为例,中国人见面时习惯问“你吃了吗?”“上哪去啊?”这些都是最为常见的寒暄话语,但这种打招呼的方式会让美国人听起来很奇怪,他们会以为对方邀请自己去吃饭,觉得自己去哪与对方无关,这样打招呼令人感到奇怪或者反感。在日常交谈中,我们有时候听到别人的赞扬,中国人一般表示做得不够好,会很谦虚,如果接受表扬就难免让人觉得有骄傲自满的情绪或者缺乏教养,而在这种情况下,美国人往往欣然接受对方的赞扬,认为是值得赞扬的,并表示感谢。这反映了双方语言习惯不同,也反映了文化方面的差异,语言的表达受文化因素的制约。另一方面,中美两国人在打招呼时,有很多打招呼的话是相似的,见面时中国人说“你好”,英语中也有“Hello”“Good morning”等类似的表达方式,分手时中国人说“再见”,英语中有“Goodbye”等。在日常交谈中,两种文化既有冲突又有通约。
谚语是民间流传的至理名言,是人类在自己的生产和生活中总结出来的,它内容精辟,措辞简练,具有广泛的感染力,往往能反映一个国家的地理、历史、文化和社会制度等内容。正因为文化对语言的特征有重大影响,英语和汉语的谚语有着十分明显的差别,有的没有相对应的谚语。比如,英语中有Absence makes the heart grow fonder.You can’t teach an old dog new tricks,而汉语中有“只许州官放火,不许百姓点灯”,“一个篱笆三个桩,一个好汉三个帮”,这些谚语反映了不同的文化特点、不同的生活习惯,以及对事物不同的看法。但是,由于人们的经历和对世界的认识在有些方面是相似的,在英语和汉语中也有相同或相似的谚语,英语中有 Bird of a feather flock together.Look before you leap.Where there’s a will there is a way.我们在汉语中也有这样的谚语,“物以类聚,人以群分”,“三思而后行”,“有志者事竟成”。因此,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习得者应比较日常交谈与谚语中的冲突与通约,这有利于促进不同语言和文化的相互接受。
词汇的意义与文化息息相关,相互影响。由于语言文化内涵的不完全对等性,即使是同一个词汇的意义在不同的文化中,词汇的文化内涵也会有所差异,习得者需要结合相应的文化背景知识来掌握语言。
“龙”在我国历史上是一个图腾形象,表示的都是高大、威猛的形象。它象征着威严与正义,是一种很吉利的动物,是中华民族的精神和象征。在汉语中,“龙”往往用于好的意思,例如成语中有“望子成龙”、“生龙活虎”、“藏龙卧虎”等,中国人称自己是龙的传人,把帝王称为“真龙天子”,在中国封建皇朝时代,“龙”是皇帝和皇权的传统象征。西方人却认为“dragon(龙)”是邪恶、罪恶的象征,令人感到恐怖。为什么同一词汇,人们所联想到的意义会有如此大的差异呢?我们能从中西方的神话传说中找到答案。在中国的古代传说中,龙是一种能兴云降雨的神异动物,它兼有蛇、兽、鱼等多种动物的形态。在西方的神话传说中,龙是一只巨大的蜥蜴,长着翅膀,拖着蛇尾,能从嘴中喷火,在一些描写圣徒和英雄的传说中,讲到了和龙这种怪物作斗争的事迹,大多以龙被杀为结局。因此,语言的习得并非只注重语言本身,只有了解相关的文化背景,才能习得地道的语言。
汉语和英语中,同一颜色的词语,有些颜色在不同的文化场域中能产生不同的联想意义,如表1所示。
表1 汉、英颜色词语对照
汉语中“红双喜”是传统的喜庆象征,本来指婚礼时贴在窗户或门上的“喜”字,“红卫兵”、“又红又专”中的红字代表无产阶级革命和社会主义,英语短语paint the town red表示狂欢、饮酒胡闹的意思,waving a red flag指做惹别人生气的事,如The mention of his ex-boyfriend was like waving a red flag in front of him.汉语中的“黄色电影”相当于英语中的pornographic pictures,在美国很多人家里都有一本Yellow Pages,是一本用黄纸印刷的按不同的商店、娱乐场所、企业等分类的电话本。英语中蓝色通常表示沮丧或悲伤,短语in a blue mood指情绪低沉、烦闷。汉语中如果说某人戴了绿帽子,指某人的妻子与别人私通,英语中green with envy表示嫉妒,green hand表示缺乏经验,如He is still a green hand.Don’t expect too much of him.黑色一般与不好的、坏的特征相联系,但in the black在商业中指经营一项企业盈利。汉语中的“坦白”、“白痴”与颜色毫无关系,a white lie指不怀恶意的谎言。这些颜色词承载了大量独特的文化信息。此外,红色无论是在中国还是在美国,往往都有庆祝和喜庆的意思,还能用于表达某些感情,如汉语中有“脸红”表示不好意思、难为情等,英语中也有become red-faced;白色在两种语言中都能表达纯洁、清白的意思,黑色都能让人想起不好的、坏的事物。
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让人们在初次接触不同文化背景的人时感到不适应,但不同的文化场域中也存在着通约。在二语习得过程中,认识到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通约,有助于优化二语习得者的能力结构和知识结构。
不同国家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一样,环境和传统也存在着很大差异,因而形成了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人是语言习得的主体,而语言作为文化的载体必然会受到不同思维模式和价值观的影响。二语习得者有着不同的知识结构和社会背景,他们对二语习得所涉及的文化内容认知也不同。由于不同国家人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不同,不同文化中的人会对各自语言所包含的文化含义进行联想或扩展,也导致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美国人的思维方式是直线型的,而中国人受传统文化的影响,思维方式是螺旋形的。美国被认为是个人主义思想的典型代表,自立精神和自我实现是个人主义价值观的具体体现。美国人认为个人价值至高无上,主张一切价值均以个人为中心,强调自我支配和自我控制,重视个人自由和价值的实现。中国历史悠久,传统的价值观呈现出中庸、保守的特点,中国文化重视统一、和谐,强调整体。中国人现在强调集体主义,集体的利益高于一切。例如,中国人用“竹”来表达坚定、正直的性格,在中国文化中有着特殊的情感蕴涵;但是在美国文化中,“竹”只是一个植物名称而已。在汉语中,我们常将教师比作“蜡烛”,燃烧自己,照亮别人,具有奉献精神,但美国人并不能理解。在表达观点时,美国人更多的是直截了当地表明自己的观点,而中国人采取较为含蓄、间接的方式。可见,不同的思维模式和价值观造成了语言所表达含义的不等值,以及表达方式的差异。
美国人的自我实现首先是物质成就的实现,他们崇尚勤劳,相信劳动创造财富。中国人相信勤能补拙,劳动创造未来。不管是美国人崇尚的个人主义,还是中国人强调的集体主义,都崇尚勤劳这一优良品质。尽管两国的政治制度和社会制度不一样,但两国文化都具有开放性的特点。
由此可见,语言的习得其实在某种程度上就是文化的习得,语言和文化是相互统一的。我们应该了解文化场域转换过程的冲突与通约,从文化的角度来研究语言,并通过语言习得来了解文化,从而更好地掌握第二语言。
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一个社会的语言是该社会的文化的一个方面,语言不能离开文化而存在,语言既是一种社会现象,更是一种文化现象。语言是文化的载体,任何语言背后都与文化密切相关。不同的语言要素反映着不同的文化属性,形成不同的文化心理。因此,随着世界经济的一体化和不同国家间的文化沟通日趋频繁,我们有必要对二语习得的文化接受机理进行研究。
二语习得的内容不仅是目标语的词汇、语音和语言结构等,还应包括目标语国家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典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容,因此文化接受是有前提的。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文化接受的前提应包括两个方面:“一是主体要有与该文化符号相对应的思维方式、知觉结构,并具备相应的本土知识素养;二是要了解相应的社会情境,即社会背景”[3]。每一种文化中都有很多约定俗成的因素,中国文化中约定俗成的因素极为丰富,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中国人的心理特征和思维方式。在二语习得过程中,接受者既有的心理结构会决定对目标语文化信息的选择。因此,二语习得的文化接受在很大程度上依赖于既有的文化积累和相应的知识素养,正如上文所提到的中国人与西方人对“龙”产生的不同理解。而根据文化适应模式,习得者应在心理上对新的语言充分开放,适应新的文化。习得者对文化适应的程度将决定其习得第二语言的程度。不同的国家在社会习俗、教育体制、价值观、思维方式等许多方面都存在着冲突,只有了解相应的社会情境,适应新的文化,才能真正习得另外一种语言。
文化接受不是一个简单的问题,文化习得是一种社会化过程,其内容十分广泛,要让习得者掌握第二语言的文化内涵,还需要一定的时间。目标语是外来文化的载体,习得者在二语习得过程中,不能脱离了文化而孤立地习得语言,应重视对目标语的文化接受。具体的语言知识相对来说会显得枯燥、乏味,而一种新的文化往往显得新鲜和富有吸引力。首先,在文化接受中要激发习得者对目标语文化的兴趣。可以通过设计一些习得者觉得有目的、有兴趣的活动,使他们学会把语言作为交流的手段使用,这些活动可以参照习得者的本国文化背景来设计。语言与文化密切相关,不了解语言中所蕴含的文化,是无法真正掌握语言的。只有激发了习得者对目标语文化的兴趣与学习潜能,培养习得者自己根据场合沟通文化的能力,才能更好地习得语言。其次,要培养习得者对不同文化的敏感性,加大语言输入量,让习得者理解目的语文化,了解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的冲突与通约。习得者先是了解不同文化的特征,再通过分析这些文化特征,来感受目标语文化,从而减少文化冲突。第三,不同文化之间的相互接受是一个长期繁复的过程。在文化接受中,不能崇洋媚外,盲目地认为目标语文化就是先进的。要用批判性的眼光看待目标语文化,去其糟粕,取其精华,发挥主体选择性与创造性,发掘本国文化,引进外来文化,并结合本国文化的特点,有选择性地接受。在文化场域转换过程中,不同的文化可以互相补充、互相学习、互相接受,不断发展[4]。
语言是文化的表现形式,不了解文化场域转换过程的冲突与通约,就难以真正习得新的语言。语言不能脱离文化而存在,语言的习得不能脱离语言所包括的风俗习惯、宗教信仰、文学典故、思维方式和价值观念等内容。二语习得的文化接受机理研究揭示了文化的主体选择性与主体创造性。不同文化只有在相互学习、不断发展的过程中,才能促进语言的进一步习得。语言的习得在某种意义上就是文化的习得,我们应提倡文化习得与语言习得相结合的原则。习得者在习得语言系统内部规则的同时,也应掌握相关的文化知识,丰富和扩大知识的视野,培养一种强烈的文化习得意识。了解文化场域转换过程的冲突与通约,接受不同场域的文化,能促进彼此间的文化交流,有利于习得者更好地习得和掌握好第二语言。
[1]束定芳,庄智象.现代外语教学——理论、实践与方法[M].上海:上海外语教育出版社,2006.
[2]Jack C R,Richard S.Longman Dictionary of Language Teaching and Applied Linguistics[M].Beijing:Foreign Language Teaching and Research Press,2005.
[3]夏秀.文化接受的前提:主体因素与客体因素[J].理论学刊,2011(1):109 -111.
[4]董慧宁.母语对二语习得的正迁移作用——以汉语水平英语学习的影响为例[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2(5):125 -129.