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P1+Vi+NP2句式的经验意义分析

2013-08-15 07:06梁如娥
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 2013年10期
关键词:及物动词物性宾语

梁如娥

(郑州航空工业管理学院,郑州 450015)

一、引言

NP1+Vi+NP2句式一直是人们讨论的热点,为什么不及物动词会带宾语?人们从认知和心理科学等方面提出了种种假说来解释这一句式的产生问题。生成语法学派从基于格理论的领有名词移位[1-3]、最简方案下的特征核查导致移位[4]、原则与参数理论框架下的轻动词作为事件谓词投射生成[5]、原位基础生成[6]等方面给出了解释。认知学派则运用范畴化中的原型理论和类型学理论,认为非范畴化在及物句式与不及物句式之间创造的中间状态,从而使Vi+NP成为可能[7],依据Fauconnier的心理空间理论从概念整合和语法整合两个方面考察了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理据[8],以 Goldberg构式语法思想为基础提出了类推糅合生成说[9-10],依照构式意义和普遍认知规律决定组成部分的特征,指出动词意义必须被构式意义范畴化,而主宾语和构式意义保持一致成为话题特征和焦点特征[11]。

所有这些分析假说并不能对NP1+Vi+NP2句式的形式生成问题给出令人信服的解答。沈家煊[9]对生成语法学派的移位和基础生成假说做出了一一批驳,他指出到目前为止生成语法对“王冕死了父亲”这类句子的解释和修正性解释还都没有达到理论内部的“自治”,只能是摁下葫芦浮起瓢。而对于构式理论下的糅合生成说,石毓智[12]从语法结构的产生和新词语构造之间的本质区别指出构造新词的方式不能作为造句方式的证据,并指出从历时角度看这种糅合假设明显与历史事实相悖。

对于语言的描述通常从两种路径入手,即形式和意义。虽然语言研究者们提出种种理论假说来研究语言形式的生成问题,但人们在使用语言时并不会考虑语言的形式是如何生成的,而是用语言来描述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所发生的事情,以及与这些事情有关的人、物和环境情况,同时通过语言来交际并建立人际关系。那么人们为什么要用NP1+Vi+NP2句式呢?Halliday功能语法的基本假设之一强调了选择(choice),指出语言的使用是基于选择的符号过程。人们在日常交际过程中往往根据需要和语境来选择语言表达形式,不同的选择就意味着不同的意义或功能。根据Halliday[13]和 Matthiessen[14]的观点,意义通过形式来表达,语言形式是表达和创造意义的手段而不是目的,意义通过形式的选择来达到建构经验和表达交际的目的。因此,本文试图根据Halliday的三大元功能之一概念功能,分析人们选择使用NP1+Vi+NP2句式所要表达的经验意义。

二、不及物动词与及物性

传统语法根据动词后面是否带宾语将动词分成及物和不及物,这种分类过于粗略,并不能揭示动词间的本质差异。有的动词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如:

(1)a.The boy broke the glass.

b.The glass broke.

句(1)a中的break是通常意义上的及物动词,而句(1)b中的break则被称为作格动词(ergative,也被称作唯动格)。而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的动词,在句(2)b中却与句(1)b有所不同,如:

(2)a.He bribed a government official.

b.Government officials bribe easily.

句(2)b如果去掉easily,那么句子就不成立了,句(2)b中的bribe被称为中动词(middle)。有些动词在及物与不及物的转换中,主语并不会发生改变,如:

(3)a.The tourist hunted the lion.

b.The tourist hunted.

句(1)中的break与句(2)的bribe以及句(3)的hunt都既可以作及物动词也可以作不及物动词,在(1)b、(2)b和(3)b中都是不及物动词,但其用法和功能却有所不同,而且大多数的不及物动词并不能像(1)(2)(3)那样转换,但其后也会出现名词短语作宾语,这一现象在汉语中尤其显著。如:

(4)a.孩子们睡了。

b.孩子们睡了沙发。

c.沙发睡了。*

d.沙发睡了孩子们。*

e.不到中午,小班的孩子们就睡了一半。

句(4)c和d都不符合语法,b和e虽然都带了宾语,但“沙发”和“一半”又不像(1)(2)(3)a中的动词后的宾语一样,在意义上直接作动词“睡”的宾语。因此在谈论NP1+Vi+NP2句式所内涵的功能意义之前,有必要对NP1+Vi+NP2句式中出现的Vi不及物动词加以描述和界定。

根据不及物动词所带论元的不同,生成语法学派指出传统的不及物动词实际上是不同质的,并提出了非宾格动词(unaccusative verbs)和非作格动词(unergative verbs)。两种动词虽然都只带一个论元,而且论元在表层句法中通常都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但非宾格动词的论元如同及物动词的宾语,属于语义宾语或深层宾语;而非作格动词的唯一论元却是语义主语,也是深层主语。这种深层语义结构中的位置不同导致两类动词在表层句法结构上的表现也不尽相同,非宾格动词的论元不仅能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如(1)b),而且也能出现在宾语的位置上(如(1)a),而非作格动词的论元只能出现在主语的位置上(如(4)a)。这就是 Perlmutter(1978)提出的非宾格假说[15](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

基于非宾格假说,黄正德把汉语不及物动词做了类似划分[16],非宾格动词包括来、去、是、有、死、走、出险、躺着等表示存在、出现或消失的存现动词,非作格动词则是表示动作的自动词,如笑、哭、飞、跳、吵闹等。徐杰(1999)也强调汉语的相关事实强烈地支持非宾格理论的基本观点[1],并把不及物动词进一步划分为不及物动词和潜及物动词。前者是真正的不及物动词,它带一个名词词组,这个名词一般是施事,在深层结构中处于主语位置,是“有主无宾句”(如:笑、工作、跳、咳嗽、哭、醒);后者所带的名词词组不是施事而是受事,句子没有施事,在深层结构中这个名词词组处于动词后宾语位置,其主语位置是空的,是“有宾无主句”(如:来、漂、死、沉、塌、碎、烂)。沈家煊直接点明不及物动词分为两类[10]15:一类是非作格动词,可以“病”和“笑”为代表,就叫“病笑类”;一类是非宾格动词,可以“死”和“来”为代表,就叫“死来类”。

及物性(transitivity)在功能语法中是一个语义系统,Halliday把概念功能分成了经验功能与逻辑功能,人们通过语言对现实世界(包含内心世界)中的各种经历进行的表达属于经验功能,经验功能的核心就是及物性。这一及物性与上述所谈及的动词的及物和不及物是有区别的,是指将经验通过语法进行范畴化,把人们对客观世界和主观世界的所作所为和所思所感,以及现实世界所发生的事、物与物之间的关系等划成若干过程(process),主要包括物质(material)过程、心理(mental)过程、关系(relational)过程、行为(behavioral)过程、言语(verbal)过程和存在(existential)过程。与各种过程有关联是参与者(participant)和环境(circumstance)。及物性在语义上的线性(linear)关系为“参与者+过程+环境”,三者都有各自的语法体现形式。Hal1iday指出及物性是句子的一个重要特征[17],一个动词的及物与不及物,与其说与动词相关,不如说与句子相关。即在功能语法体系里,及物性是由句子,而不是由动词决定的。

功能语法对于小句的分析除了及物性模式分析,还有作格分析。作格分析并不像及物性分析那样探索一个动作是否延及某个实体,它所要分析的是一个动作的原因究竟是来自内部还是外部。也就是说在现实世界中“过程”是一种现象,这种现象可以是自生的,也可以是由外部力量刺激而产生的,其中必不可少的要素是承担现象的中介(medium),语义上的核心(nuclear)关系为“过程+中介”。Hal1iday认为从及物性和作格两方面分析各种过程都是有用的,二者是语言构建经验意义的两种互补方式[18]334。

三、经验功能分析

从经验功能的及物性来看,常出现在NP1+Vi+NP2句式中的不及物动词主要属于物质过程(死、活、来、烂、沉、塌、飞、馊等)和行为过程(笑、哭、咳嗽、睡、起、跑等)。例如:①许多学者已对NP1+Vi+NP2句式做了深入研究,为了避免主观臆测,本文在选择例句上主要参照了郭继懋(1999)、徐盛桓(2003)、刘探宙(2009)和沈家煊(2009)文章中所列举的例子,这些例子已基本囊括了汉语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的大多数情况,文中不再一一点明出处。

王冕死了父亲。/人就活个年轻。/胡府来了许多亲戚。/早晨跑步就跑个空气新鲜。/小李烂了五筐苹果。/前面沉了一条船。/前面塌了一栋旧房子。/王老师飞上海了。/他馊了一斤豆腐,惹得老婆唠叨了半天。/郭德纲一开口,我们仨就笑了俩。/他哭他奶奶。/刚才上楼我咳嗽那灯,可那灯没亮。/我睡沙发。/快十点了我们宿舍才起了俩。/监狱里跑了三个犯人。

而对整个句子进行及物性分析的话,NP1+Vi+NP2句式主要属于物质过程、行为过程、心理过程和存在过程。物质过程是表示做某件事的过程,或者发生某事的过程,侧重表达外部世界的经验,参与者主要有施动者(动作者)和受动者(目标)。周晓康把现代汉语的物质过程小句分为了两大类[19]:一类以施动者或受动者为过程的唯一参与者;另一类以施动者和受动者(显性或隐性)为过程的两个内在的参与者。这一分类相当于Halliday的中动(middle)和非中动(non-middle)两大过程类型。NP1+Vi+NP2的物质过程主要属于前者。句(1)(2)(3)(6)(7)(见表1)的唯一参与者是受动者,句(4)(5)的唯一参与者是施动者,也就是说NP2是Vi的唯一参与者。作格分析能很好地解释这一现象,NP2是中介,是过程发生必不可少的因素。NP1则以领受者或者环境成分的形式出现,领受者主要指物质过程会对其造成某种影响,如句(1)(2)(3)的NP1会因为物质过程的发生而遭受损失。环境成分(circumstantial element)包括时间、空间、方式、程度、比较、因果等。句(4)(5)(6)(7)的NP1属于环境成分的空间描述,也可以是时间,如:一大早就来了许多亲戚。/昨晚跑了三个犯人。NP1的存在与否并不会对物质过程的发生造成影响,可以是Vi+NP,如:沉了一条船。/塌了一栋旧房子。

表1 物质过程

值得注意的是,在物质过程中,如果NP2是受动者,名词前面则需要有量词修饰,否则NP1+Vi+NP2不成立,如:*小李烂了苹果。/*他馊了豆腐。但如果是定指,如“父亲”,则不需要加量词。也就是说NP1所遭受的影响,是由确指的NP2所发生的物质过程引起的,若泛指,则不一定会对NP1造成影响,故不成立。如果NP2是施动者,则不受此限制,可以说胡府来了亲戚。/监狱里跑了犯人。但这时NP1不能省略,如:*来了亲戚。/*跑了犯人。如果NP1不出现,NP2前面加上量词修饰,也能成立,如:来了五六个亲戚。/跑了几个犯人。物质过程的发生同样应该是某个确指事物的发生,这个事物可以由NP1确指,也可以由NP2前的量词修饰构成确指。

行为过程指的是诸如呼吸、咳嗽、做梦、哭笑等生理活动过程,主要包括:(1)本质上是生物性的行为——涉及生物器官的生理过程,这些过程从非自主到潜自主;(2)本质上是社会性的行为——涉及两个或多个关联的或非关联的人与人之间的过程;(3)本质上是符号性的行为——区别于心理和言语过程,对活动感知和言说的过程。主要参与者是行为者(Behaver)。NP1+Vi+NP2在行为过程(见表2)中,动作的参与者只有一个,主要是NP1((8)-(12))作为行为者,而NP2属于环境成分,既可以表达空间((8)(9)(10)),也可以表达因果((11)(12))。

表2 行为过程

这些句中,NP2不会影响行为过程的发生,但会对语义关系造成影响。NP2表达环境成分的空间时,实际上是名词前的介词脱落掉了。原句应该是:王老师飞往上海了。/我睡在沙发上。/我朝那灯咳嗽。林华东、蒋艳指出由于介词语义指向弱化,在Vi+介+NP结构中,语流重音在V,语音停延点在介词之后[20]。因此,V的语义功能获得强化,V与NP联系紧密化,介词的语法意义被挤压,介词功能减弱,甚至淡化。表现在口语中,读音弱化甚至出现音节脱落现象,例如:贴(在)门口、放(在)桌上,介词已经处于脱落状态。介词脱落后,Vi与NP的述宾关系也就显现化了。在句(11)(12)中,NP2是表示因果的环境成分,省略掉了表因果关系的连接词:他因为他奶奶哭。/我因为老王笑。行为过程中的句(13)(14)比较特殊,根据及物性和作格分析,动作的参与者是NP2,一般由量词来承担,NP1虽然是环境成分,但缺少了NP1,句式则不成立,NP1是对 NP2身份的描述。

心理过程是表示感觉、反应和认知等心理活动的过程。主要参与者是感知者(Senser)和现象(Phenomenon)。NP1+Vi+NP2在心理过程(见表3)中,Vi并不是像“看、喜欢、知道、相信等”直接表示心理过程的动词。“活”是表示物质过程的动词,在句(15)中则侧重“享受”的意思,“人活着就是享受个年轻”。NP1是感知者,NP2是现象,两个都是过程的参与者,缺一不可。句(16)(17)同样也是物质过程的动词隐喻为心理过程,NP2是过程的参与者,NP1则是表示方式的环境成分,而且出现了转级现象,表示通过NP1这个方式实现对NP2的追求:早晨跑步就是为了呼吸新鲜空气。/在这吃饭就是为了追求个情调。

表3 心理过程

存在过程是表示有某物存在的过程。句(18)(19)(20)和(4)(5)(6)(7)非常相似,一般被称作存现句,主要区别在于动词后面跟着“着”还是“了”。副词“着”表持续存在性,把前面的动词状态化了,强调了物体的静态存在过程,所以是存在过程(句(18)(19)(20));而“了”指的是一个动作的发生过程是否完结,仍然突显动作的过程,指某处发生了某事,故是物质过程(句(4)(5)(6)(7))。NP1+Vi+NP2在存在过程(见表4)中,NP2是存在物,NP1是表空间的环境成分。存在过程与物质过程的另一个区别在于NP1,在存在过程中NP1不能缺少,*飞着几只鸽子。/*行使着几辆车;而物质过程中的NP1是可以省略的。

对于环境成分的分析,Fawcett体系与Halliday体系并不一样,前者认为环境成分与过程只具有外在的联系,它们只是对过程的发生、进行、结果提供有关环境补充因素,舍之不会影响句子的及物性结构和表义功能。周晓康在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分析中,也认为小句的及物性结构主要决定于过程和过程的参与者/相关者角色之构成[19]38,环境角色不直接影响句子的及物性结构,完全可以将其排除在及物性系统之外。通过上述的及物性分析,本文认为环境成分在汉语NP1+Vi+NP2句式所表达的以上几个过程中是不能随意舍弃的,虽然不直接参与过程,有无环境成分会直接影响着语义表达,在部分过程中是必不可少的。正是由于环境成分的存在,汉语大部分NP1+Vi+NP2句式才成为可能。

表4 存在过程

四、概念隐喻

系统功能语言学从如何表达意义的角度分析隐喻,认为隐喻不仅仅出现在词汇层,也出现在语法层[22]。从经验建构角度来讲主要是概念隐喻(ideational metaphor),这主要表现在及物性隐喻上,也就是过程的隐喻化,它与一致性(congruence)相对照。一致性是指词汇语法层所含的表层意义和话语意义层所含的深层意义相同,就是用名词体现过程的参与者,用动词体现过程本身,用形容词描述事物的特征,用副词或介词词组表达时间、地点、工具、方式等环境成分,用连词体现逻辑意义等。与之对照的是一个过程可以隐喻为另一个过程,随着过程的转换,各小句中的功能成分(如参与者、过程、环境因子等)可互相隐喻化,被转换的功能成分在词汇语法层体现,又可以从一个形式(如短语和词类等)隐喻为另一个形式[21]88。因此,概念隐喻实际上反映了经验的重新建构。Derewianka强调一致式是一种语义简单体,体现的是单项语义特征选择;而隐喻式是一种语义复合体,体现的是多项语义特征选择[23]。

NP1+Vi+NP2表达了多种概念隐喻形式。首先是名词化的概念隐喻,Halliday(2007)十分重视概念隐喻的名词化研究,认为几乎可以把所有的其它语义功能转化为实体,并把这种现象称为事物化过程,把语法隐喻的过程看作是语义具体化、各种词类可以转变成名词的过程。英语概念隐喻中的名词化主要是把过程看作事物,把特征看作事物,把评价看作事物等,而汉语NP1+Vi+NP2的名词化主要是环境成分的名词化,用环境来表达实体,这在行为过程(见表2)中尤为突出,如:我在沙发上睡。/我睡沙发。“在沙发上”是介词短语,表示空间的环境成分,在隐喻式中成为实体,把非参与者意义建构成为参与者意义。

NP1+Vi+NP2的概念隐喻还体现在动词化上。动词化指的是把不是过程的成分当作过程来处理。朱永生把英语动词化的类型分为以下四个小类[24]:把时间关系看作过程;把因果关系看作过程;把条件看作过程;把让步关系看作过程。而汉语NP1+Vi+NP2的动词化主要体现在物质特征的过程化上,即把表示事物特征的形容词动词化来体现过程。例如句(3)“馊”是体现食物变质的一个特征,动词化来表示食物变质的过程。这一类NP1+Vi+NP2动词化的概念隐喻还有:

我最近很忙,在搬家。/我忙搬家。

这次手术下来,他感到格外疲倦,两件内衣和裤衩都湿了。/这次手术下来,他湿了两件内衣和裤衩,感到格外疲倦。

NP1+Vi+NP2的概念隐喻还体现在过程的相互转化上,在这里主要是物质过程隐喻为心理过程(见表3)。再如:

走八卦就是要追求个精气神儿。/走八卦就是走精气神儿。

玩游戏就是在享受寂寞。/玩游戏就是玩个寂寞。

动词“走”“玩”是个物质过程,在这里被隐喻为“追求”“享受”的心理过程。

五、结束语

选择就是意义,这是功能语法的基本原则,汉语NP1+Vi+NP2句式的使用表达了特定的经验意义,同时也是概念语法隐喻的一种表达形式。在理解这一句式时,不仅要看这一句式的表达形式,也要看它所表达的隐性经验意义,经验意义是形式的补足或阐释。

[1]徐杰.两种保留宾语句式及相关句法理论[J].当代语言学,1999(1):16 -29.

[2]徐杰.“及物性”特征与相关的四类动词[J].语言研究,2001(3):1 -11.

[3]韩景泉.领有名词提升移位与格理论[J].现代外语,2000(3):261 -272.

[4]温宾利,陈宗利.领有名词移位:基于MP的分析[J].现代外语,2001(4):412 -416.

[5]朱行帆.轻动词和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现象[J].现代外语,2005(3)221 -231.

[6]潘海华,韩景泉.显性非宾格动词结构的句法研究[J].语言研究,2005(3):1 -13.

[7]刘正光,刘润清.Vi+NP的非范畴化解释[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3(4):243 -250.

[8]王珍.汉语不及物动词带宾语结构存在的认知理据[J].汉语学报,2006(3):62 -68.

[9]沈家煊.“王冕死了父亲”的生成方式——兼说汉语糅合造句[J].中国语文,2006(4):291 -300.

[10]沈家煊.“计量得失”和“计较得失”——再论“王冕死了父亲”的句式意义和生成方式[J].语言教学与研究,2009(5):15 -22.

[11]张翼.“王冕死了父亲”的认知构式新探[J].解放军外国语学院学报,2010(4):17 -20.

[12]石毓智.语言学假设中的证据问题——论“王冕死了父亲”之类句子产生的历史条件[J].语言科学,2007(4):39 -51.

[13]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2nd edition .London:Edward Arnold.1994.

[14]Matthiessen,Christian.Lexicogrammatical Cartography:English Systems[M].Tokyo:International Language Sciences Publishers.1995.

[15]Perlmutter D M.Impersonal passives and the unaccusative hypothesis[J].Proceedings of the annual meeting of the Berkeley Linguistics Society,1978(4):157 -189.

[16]黄正德.汉语动词的题元结构与其句法表现[J].语言科学,2007(4):3 -21.

[17]Halliday M A K.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Edward Arnold.1985.

[18]Halliday M A K,Matthiessen C.An Introduction to Functional Grammar[M].London:Hodder Arnold.2004.

[19]周晓康.现代汉语物质过程小句的及物性系统[J].当代语言,1999(3):36 -50.

[20]林华东,蒋艳.介词虚化与“V+介+NP”的述宾化趋势[J].汉语学习,2005(1):14 -18.

[21]胡壮麟.评语法隐喻的韩礼德模式[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0(2):88 -94.

[22]谢美蓉.从隐喻认知视角探析英语词汇教学[J].重庆理工大学学报:社会科学,2010(5).

[23]Derewianka B.Grammatical metaphor in the transition to adolescence[C]//Ann-Marie Simon-Vandenbergen,M.Taverniers& L.J.Ravelli(eds.).Grammatical Metaphor:Views from Systemic Functional Linguistics.Amsterdam:Benjamins,2003:185 -219.

[24]朱永生.名词化、动词化与语法隐喻[J].外语教学与研究,2006(2):83 -90.

猜你喜欢
及物动词物性宾语
R1234ze PVTx热物性模拟计算
中韩天气预报语篇的及物性分析
LKP状态方程在天然气热物性参数计算的应用
连词that引导的宾语从句
宾语从句及练习
低孔低渗储层物性下限确定方法及其适用性
中考试题中的宾语从句
谁来管管“吃”的宾语?
Swagger:气场压人
及物与不及物动词的用法与区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