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怀念狼》中对野性生命的追求

2013-08-15 00:49
长江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11期
关键词:商州黄羊道士

潘 铃

(重庆师范大学 文学院,重庆 401520)

《怀念狼》是贾平凹在千禧年到来之际献给人们的礼物。小说中,“我”长期生活在西京这个城市,开始厌倦这毫无生气的城市生活。偶然间,是狼让“我”对生活充满了热情,于是,舅舅、烂头和“我”开始了寻狼之旅。作品以找狼、拍狼、护狼和怀念狼为主要线索,辅之以描绘商州的山川秀美、地域风貌和奇闻轶事,叙述了三个性格各异的人物和一群令人望而生畏却又有着感恩之心的狼之间的故事,向读者展现了作者的意图所在。

“我”在西京城里住惯了,久而久之,“我”的生活热情开始消失,而且象征着男性特征的胡须开始减少。遗传研究院报告中写道,在城市里生活了三代以上的男人,将再也长不出胡须。这意味着阳刚之气在衰落,男性变得柔弱。“我”开始担心,感到恐惧,想到儿子将来会是被“我”嘲笑的奶油小生,顿觉悲从中来。商州让“我”对生活重新燃起了热情,商州的狼群让“我”觉得人类社会还有一种野性力量存在。而“我”此行的目的,在保护行将灭亡的狼种的形式下,暗藏着对精神诉求的追寻,那就是对遥远的野性力量的呼唤。

狼是一种具有野性的动物,凶猛异常,毁过一座城池,伤害人类,被人们深恶痛绝,是凶恶的化身。自从闹了狼灾后,狼的野蛮、凶残、对血肉的追逐像钉子一样留在了人们的意识深处。狼的恶名就这样传了下来。

舅舅、烂头和“我”踏上了寻狼之旅。随着狼的数量减少,昔日荣耀一身的捕狼队长现在开始协助收缴散落在全商州猎户中间的猎枪,普查全商州的狼的数量。其实,“我”是有私心的,如果拍到珍贵的狼的照片,就能名扬天下。但是,“我”内心真正需要的是野性力量,在整个途中,“我”尽了全部的努力。

得知商州尚存十五只狼的时候,“我”感到又惊又喜。在舅舅枪杀第一只白狼后,“我”愤怒了!尽管一路上都在提醒舅舅要保护狼,但是无济于事,“我”把舅舅作为猎人的身份抛诸脑后了。一路上的劝说与阻挠,仍不能避免狼一只一只倒在舅舅枪下的惨剧。看到狼就这样在“我”面前没了,“我”所追寻的野性力量渐渐远去。直到最后,雄耳川人狼大战把“我”的绝望推向了极点。当“我”准备奋力一搏时,却被雄耳川人一顿毒打,被捆绑在柿子树上,不能反抗。看到狼惨遭人类无情的毁灭,“我”内心发出需要狼的呼唤。这绝望的呼唤无人能够理解,舅舅不能理解,烂头更不能理解,“我”被抛弃在深深的绝境之中。

“我”来到商州后,长年的口腔溃疡竟然好了,痔疮洗过草药后也开始慢慢好转,不用吃维C、维E了,好多的“讲究”来商州后就不讲究了,“我”的精神与活力却都找回来了,这不能不说是极大的讽刺,作家在借“我”的故事感伤已逝的原始活力。这些原始活力正在慢慢地消失。大熊猫生崽困难,人类让它享受国宝级的待遇,黄羊的数量也在减少,捕狼人在没有狼可捕的情况下,一个个都病倒了。小说借黄专员意味深长的话表达了对原始活力的追求:“狼是吃黄羊的,可狼在吃黄羊的过程中黄羊却健壮地生存者……老一辈的人在狼的恐惧中长大,如果没有了狼,人类就没有了恐惧,若以后的孩子对大人说:‘妈妈,我害怕’,大人们就会为孩子们的害怕而更加害怕了。你去过油田吗?我可是在油田上干过五年,如果一个井队没有女同志,男人们就不修厕所,不修饰自己,慢慢连性的冲动都没有了,活得像只大熊猫。”[1](P22)

“我”在追求已经丧失了的原始活力无果后回到西京城,生活又开始继续以前的节奏,但是无形的恐惧感围绕着“我”。“我”护狼是为了人,现在狼全被杀完了,人会变得更脆弱。猎人们失业后,慢慢地患上了一种怪病,精神萎靡,浑身乏力,视力减弱,脚脖子发麻,日渐枯瘦,黄专员也因熊猫的死疯了。这些变化使人们感到万物都是和谐共生,都是相生相克的,这样的社会结构才是平衡的。贾平凹也说:“人是在与狼的斗争中成为人的,狼的消失使人陷入了恐慌、孤独、衰弱和卑鄙乃至于死亡的境地。怀念狼是怀念迸发的生命,怀念英雄,怀念世界的平衡。”[2]

小说中有很多情节是写人的异化,尤其是狼与人的异化。妇人喷出一口血,变成红蝴蝶,落在寺庙的石头墙上,越来越大,越来越大。舅舅“出卖”朋友成义,救了金丝猴,女人来感谢他的救命之恩。“我”的思维开始发生变化,开始相信野兽是可以以人的面目出现的。“我”善意地帮助老者等五个人过河,却没有想到那五个人是狼变的,他们来自一个家族。我又一次遇到狼成精后的变幻莫测,这使“我”对狼更加好奇了。在雄耳川人狼大战时,五丰用摩托车捎母猪到配种站配种,给猪穿雨衣,引起了舅舅的好奇。后座上的猪滚到地上,脱掉了雨衣,一只狼扑向了舅舅,这又是狼的变身。狼的种种变幻,一会儿是人,一会儿是狼,隐喻狼的野性能够在人的身上体现出来。

小说中多次呈现了狼的凶狠之处,然而,狼也有善良的一面。金香玉在小说中多次出现,是由狼带来的,这个纯洁之物暗示着狼也有善意的行为。为了报答老道士的救命之恩,狼特意用罕见的金香玉作为答谢。而老道士只是出于修道人的悲悯情怀,视狼与万物同一。老道士在弥留之际,心里仍惦记着那群狼,害怕自己一去,它们来了寺庙找不到他。受过恩惠的狼在门外与老道士道别,“呜呜呜”地哭泣,又给他带来一块金香玉。这一幕想必也使大多数的读者对狼动了恻隐之心。长居深山之中的老道士与狼结下了深厚的友谊。作为宇宙之精华,人类与动物、植物一样共同享有大自然的馈赠。老道士与狼和平共处的温馨画面,想必也是作者和读者共同的心愿。

狼正在慢慢消失,即将成为记忆,成为我们怀念的对象。故事在虚实之间展开,读者的情绪也随之起伏变化。小说中的许多小故事隐约在揭示着什么。撞孩讹钱的父子、活牛小店、财迷心窍的乡干部,形形色色的人与事,让我们得以窥探社会万象。我们生活在现代文明社会,曾经野性十足的狼已荡然无存。“我”在追求野性力量的道路上失败了,这种对原始生命力的追求已成为回忆。舅舅怀念捕狼队长的光辉事迹,而“我”作为文化人怀念的则是野性力量。这种内心的失落让“我”感到前所未有的恐惧,对于在商州所经历的一切,我始终无法释怀。

在物欲横流的现代社会,人们似乎已经习惯了追逐狂奔,已经忘了最原始、最朴素的信念。“我”的寻狼之旅,实则是在寻找一种原始、朴素的生命力量。寻狼途中的奇闻轶事、插科打诨,为小说增添了光彩,也带给我们更多的思考。不仅仅是野性力量,还有很多正在慢慢消失、将成回忆的事物,都是值得我们怀念和追寻的。

[1] 贾平凹.怀念狼[M].北京:作家出版社,2000.

[2] 廖增湖.贾平凹访谈录[J].当代作家评论,2000(4).

猜你喜欢
商州黄羊道士
A New Way of Dao
陕西商州:产业脱贫促增收按下小康快进键
母黄羊之死
王婆酿酒
《道士下山》
《商州三录》民俗多样性的叙事
敢担当
——商州实干
商州又录
《道士下山》:红尘乱世走一遭
沙漠向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