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问题及对策

2013-08-15 00:43李新根
长春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 2013年6期

李新根

(东北大学 学报编辑部,辽宁 沈阳110819)

职业倦怠首先是由美国心理学家Freuden Berger在1974年提出的,他将职业倦怠定义为由于个体无法应付外界超出个人能量和资源的过度要求而产生的身心耗竭状态。当时,他主要将倦怠限定在服务行业上,即那些主要与人打交道的职业,如教师、护士等。现在的研究发现,职业倦怠现象更容易出现在助人职业,学术期刊编辑是典型的助人职业,编辑工作具有重复性、超负荷性和隐匿性等特征,这种工作性质很容易导致职业倦怠,给编辑个体、学术期刊乃至社会均带来负面影响。

一、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表现

(一)身心疲惫,效率低下

由于主办单位重视不够,现在的高校学报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编辑经常超负荷工作,每天都要面对大量的作者来稿和编校工作,同时由于编辑工作具有高度的重复性和隐匿性,导致编辑大多数存在身心疲惫、工作效率不高的现象。连续长时间阅读稿件,编辑的注意力和思维能力大大降低,经常出现看了大半篇论文,却不知道作者在说什么的情况,特别遇到逻辑不通、文字错误较多的某些论文时,编辑就读不下去,[1]有时候忙碌了一天下来,到最后却发现一篇稿件都没处理。

(二)职业成就感不高

编辑的社会地位不高,虽然享有“为他人做嫁衣”的美誉,但编辑却普遍被认为是“没有什么技术含量”的职业。在某种程度上被人误认为是养老的清闲工作,是找不到更好工作的不得已选择。在当前学术风气浮躁的情况下。很多作者只要论文能顺利发表出来就行,而不愿意对自己的论文进行认真修改和校对,认真负责的编辑有时候反而被作者认为是“跟自己过不去”,很多编辑对自己的工作能力及职业评价偏低,有时会莫名地产生“职业自卑感”,有些编辑甚至会耐不住寂寞,禁不住诱惑,有离职趋向。近年来,文化体制改革如火如荼。2012年8月,原国家新闻出版总署颁布了《关于报刊编辑部体制改革的实施办法》(以下简称《编辑部改革办法》),拟对报刊编辑部实施转企改制,这更加剧了编辑对本职工作的不认同感,《编辑部改革办法》一出,很多编辑纷纷另寻“出路”。

(三)心理焦虑感强

由于高校学报编辑工作大都是重复性工作,缺乏创造性,日复一日、周而复始的审稿、编辑、校对工作,编辑应有的工作热情被消磨殆尽。久而久之,编辑会对工作产生厌恶感,并习惯于传统的编辑方式和工作手段,不愿意也不敢迎接新挑战;而社会的发展却日新月异,以数字出版为代表的新技术层出不穷。如此一来,导致一些编辑常常处于彷徨迷惘、焦虑不安之中,身心俱疲。与此同时,长期自我否定的职业认同感和效率低下的工作状态,会形成一种恶性循环,导致心理焦虑。[2]此外,学报身处高校内部,编辑不可避免地会遇到一些关系稿和人情稿,编辑会陷入维护人际关系和保证学报质量的矛盾之中。一方面,对关系稿和人情稿深恶痛绝;另一方面,又不想因此造成人际关系紧张,长此以往,编辑的精神压力越来越大。

二、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原因

(一)编辑工作的隐匿性,导致职业成就感偏低

编辑工作具有高度的依附性和隐匿性。编辑是在对一篇篇具体的稿件审阅、修改、编辑、校对过程中体现自身的价值的,是隐藏在作者身后的默默无闻的“无形的手”。一篇论文、一部作品从选题策划到组稿,再到编辑加工乃至最终公开发表,编辑无不倾注了大量心血,但编辑所付出的大都是潜隐性劳动,要真正具体地说清编辑在其中的作用却很难。一篇论文、一部作品一旦成功,通常情况下只表示作者个人的成功,作者会收获无数鲜花和掌声,但此时很少有人会想起编辑在其中的作用;相反,一旦公开出版的作品中出现了本不应该出现的错误时,人们会第一时间将责任归咎在编辑身上。

(二)编辑工作的超负荷性,导致身心疲惫

长期以来,由于主办单位对学报的地位和作用重视不够,很多高校学报存在编辑人员不足的问题,[3]有些学报连最低限额的编制都未达到,甚至出现一本学报只有一个编辑的情况。与此同时,近年来,由于教师科研任务、职称晋升和研究生毕业等对发表论文的数量和层次的要求越来越高,学报的投稿量激增,加上编制本就不够,使得编辑的工作量比以前大幅增加,长期处于超负荷工作状态。编辑不仅要承担选题策划、组稿约稿、初审送审、审后修改、编辑校对和印刷发行等传统事务,还要承担办公自动化和数字出版带来的各种新挑战,超负荷的工作常常令编辑疲于应付,容易产生职业倦怠。

(三)编辑知识储备与工作要求不适应,导致心理焦虑

当今社会,科学技术和经济社会发展日新月异,知识更新越来越快,学科发展日益交叉融合,新学科和新的研究领域层出不穷。编辑一方面由于日常工作繁忙,另一方面由于各高校对编辑学历进修设置了诸多限制,即使有条件进行学历进修,大多数编辑仅仅是为了提高学历而不是为了解决编辑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种问题,这使得编辑的知识储备不足,知识更新太慢。在日常工作中,很多编辑常常感觉自己跟不上学科和时代的发展步伐,时常有力不从心的感觉。

(四)编辑工作人际关系难以协调,导致精神压力大

编辑工作看似简单,似乎每天只是看看论文而已,实则不然。编辑工作涉及方方面面的关系,不仅要与普通作者、读者打交道,还要与专家、教授沟通联系,还要处理与学校领导、同事、同行以及排版、印刷、发行等各种各样的人际关系。

由于编辑工作的性质使然,编辑大都养成了一丝不苟、追求完美的性格,与此同时,在待人接物过程中也容易过分敏感。在处理人际关系时,编辑经常谨小慎微,生怕自己一不小心说错了话、办错了事。比如,很多作者本身是有相当影响力的知名学者,但少数恃才傲物的作者不把编辑放在眼里,即使编辑提出合理的建议他也听不进去,甚至有错也不改,编辑就论文修改等问题与其沟通时就会瞻前顾后,产生很大的精神压力。

(五)编辑待遇偏低,导致生活压力大

目前,面对居高不下的房价和持续走高的物价,很多人都感觉个人收入偏低。在大多数高校,编辑无法享受与教师同等的待遇,被划归教辅岗位系列。与教师相比,编辑的工作条件差、社会地位低,待遇也不高。比如,大多数高校学报编辑享受的岗位津贴比教师系列要低一档,而且,编辑基本只有工资性收入,不像教师还能通过讲课、校外培训、做科研课题等获得其他收入。此外,编辑在学历进修和职称晋升方面也无法享受与教师相同的待遇,而职称等级又和个人收入直接挂钩。对于教师而言,只要有能力和时间,学校鼓励其进行学历进修,而且在职称晋升上可以从助教、讲师、副教授一直评到教授;而对于学报编辑来说,不仅学历进修受到诸多限制,职称评定尤其是正高职称评定条件异常苛刻,名额极少。高校学报编辑待遇长期偏低,给编辑造成了较大的生活压力,这也是导致其职业倦怠的一大诱因。

三、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应对措施

(一)高校领导应高度重视学报工作,为编辑的工作、生活和发展创设良好的环境

首先,合理配备人力资源,有效缓解编辑的工作负荷。目前,高校学报普遍存在人员编制不足的问题,这其中最主要的原因即是高校领导对学报的作用和地位认识不够,重视不足。实际上,高校学报对于传播科研成果、促进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具有不可替代的促进作用,比如,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中明确指出: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是高等学校教学科研工作和我国哲学社会科学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它连续、集中、全面反映高校教学科研成果,是传播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重要载体,是展示高校学术水平的重要窗口,是开展国内外学术交流的重要桥梁,是发现培养学术人才的重要园地,是塑造学校形象、创造学校品牌的重要途径。[4]因此,高校领导应充分认识学报的重要作用,合理配置人力资源,一是要根据学报的工作量配备相应数量的编辑人员;二是根据学报的栏目设置等实际情况科学合理地调节编辑人员的群体结构(年龄结构、学科结构乃至性别结构等),使每一位成员都能各尽其能、各尽其才,充分发挥每个人的长处和优点。[3]通过合理配置学报人力资源,可以有效缓解编辑个工作负荷,从而抑制编辑职业倦怠。

其次,提高编辑工作待遇,降低编辑生活压力。长期以来,很多高校将学报编辑列为教辅人员,与教学科研人员差别对待,工作条件和个人待遇与教学科研人员相差甚远。其实,教育部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教社政[2002]10号)中早就明确指出:“学报编辑人员是学校教学科研队伍的一部分,应列入教学科研编制,享受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的待遇。”[4]当前,各高校应严格执行教育部文件,将学报编辑与教学科研人员同等对待,切实提高编辑工作待遇,缓解青年编辑生活压力。

再次,提供培训和深造机会,提升编辑业务水平。编辑产生职业倦怠的一个重要原因是当今社会科技发展越来越迅速,知识更新越来越快,而编辑知识储备不足,从而导致心理焦虑。要使编辑跟得上时代的发展,从容应对工作中出现的新兴学科和学科前沿知识和问题,除了编辑自身要加强编辑业务学习之外,还必须为其提供培训和深造的机会,使其通过相对系统的学习,不断跟踪和了解最新的学科前沿,不断更新知识,完善知识结构,从而在工作中游刃有余。

(二)编辑人员应提高自我调适能力,有效应对各种压力和挑战

首先,提高社会交往能力,处理好人际关系。马克思说过:人是社会关系的总和。人要生存和发展,就离不开社会,离不开与人打交道。随着时代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编辑的工作方式发生了巨大的变化,编辑不仅需要与作者、读者以及审稿专家打交道,还要和学校领导、同事、同行以及排版、印刷、各个数据库等各种角色的人打交道。编辑应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在交往中要互相尊重、热情大方、彬彬有礼,经常进行换位思考,充分利用E-mail、QQ、微信等新兴交往工具进行及时沟通,这样就会使得交往双方关系融洽,与各方的合作愉快顺利。当然,编辑提高人际交往能力并不是说让编辑放弃原则和标准、一味地迁就对方,而是在坚持原则的基础上更加强调交往的灵活性和艺术性。比如对作者的投稿,一方面,编辑要严格按照刊物标准根据论文质量作出取舍,另一方面,要充分尊重作者的劳动成果,[5]即使稿件不符合刊物要求而退稿时,编辑应该详细说明退稿理由,及时、委婉而明确地告诉作者结果,相信绝大多数作者都会虚心接受,并在有合适的稿件时继续投稿。

其次,加强学习和科学研究,提升个人综合素质。编辑应不断加强学习,拓宽自己的知识面,同时要学有所长,开展科学研究工作,既可以开展编辑学方面的研究,也可以从事原来所学专业领域的科学研究。编辑在为别人做嫁衣的同时也应该为自己添新衣,这样的职业生涯才应该是编辑所期望的。[3]编辑在学习和科研的过程中,不仅可以提高自己的业务能力和理论水平,从而降低因知识储备不足引起的心理焦虑,而且可以从自己的研究中体验成长,提升个人综合素质,以更加自信的心态克服工作中的困难,迎接新的挑战。

再次,加强职业认同感,学会自我调节。编辑应正视自我,建立合理的职业期望。[6]既要认识到学报编辑的个人价值主要体现在为他人做嫁衣裳的无私奉献中,同时也要认识到刊物的发展和作者的成功与编辑的付出和奉献密不可分,如果没有编辑的无私奉献和精益求精,作者的论文很难实现良好的传播效果,刊物的整体质量和品牌塑造更是无从谈起。因此,编辑要从心底热爱编辑职业,将其当成一项事业来做,要有强烈的职业认同感,从内心认同编辑职业和编辑自我,从而有效地降低挫败感。

[1]徐行,何静.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的分析与对策[J].桂林学院学报,2008,(3).

[2]程美华,刘青瑞,白瑞.浅谈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与创新人才培养[J].东北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2,(1).

[3]曾志红.高校学报青年编辑职业倦怠的成因及其化解[J].湛江师范学院学报,2008,(4).

[4]教育部关于加强和改进高等学校哲学社会科学学报工作的意见[EB/OL].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moe_28/200209/495.html.

[5]彭茜珍.试论地方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现象[J].首都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2).

[6]何承志.高校学报编辑职业倦怠及对策[J].江苏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