浅谈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管理工作

2013-08-15 00:54:01王红梅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8期
关键词:免疫预防适龄儿童居住地

王红梅

(南阳市口腔医院防保科 河南 南阳 473013)

预防接种是一项投资少、效益高并具有广泛群众基础的疾病防控措施[1]。是国家法律赋予儿童的基本权利,国家对儿童实行预防接种证制度[2]。随着我市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市场经济的不断发展,大量的外来人口流入我市。因此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影响了我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水平。准确掌握辖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相关信息,采取得力措施提高预防接种率,确保全市每名流动人口适龄儿童都能及时发现、规范管理,按时享受预防接种服务,不断提高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1 外来流动人口免疫接种问题

1.1 对流动人口儿童的管理重视不够:目前采用传统户籍制人口管理模式,使流动儿童的基本数据和基本情况不明,已无法满足计免工作要求,从现有资料来看,公安、计划生育、卫生各部门掌握的流动儿童数据不统一,原因在于各部门没有明确的责任,缺乏协调,造成流动儿童管理处于无序状态。

1.2 部分家长对免疫预防工作的意义认识不足:由于受文化水平、生活条件等有关因素的影响,流动儿童家长相对较低的文化层次和频繁的流动性影响了预防接种工作的开展。其主要对流动儿童接种证办理地点不清楚;不清楚现行免疫规划政策;认为生病时也可接种疫苗。而不知道免疫接种预防疾病重要性,防病保健意识淡薄,对卫生知识的理解和接受能力较差,导致儿童漏建卡、漏接种现象出现。

1.3 基层预防接种体系薄弱:随着扩大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的实施和免疫规划工作整体环境的影响,人民群众对健康需求的提升,预防接种工作人员的能力和素质也需逐步提高。但基层预防接种人员日益繁忙,工作量非常大,要求也非常高。各级政府和卫生行政部门也需要加强对基层预防接种工作的支持力度,预防接种专业机构特别是基层预防接种单位需要加强能力建设,改善接种环境,保证充足的人员和经费,提升工作人员的技能水平。

1.4 宣传工作不到位:目前的免疫预防宣传对流动儿童的免疫预防起到了一定的推动作用,但由于流动儿童家长的职业繁杂,部分人员无固定住所,或居住条件差,无法收听或收看到这方面的宣传,所以常规的宣传方式在一定程度上存在不到位的现象。

2 针对出现的问题制定相应的对策

2.1 提高认识,加强领导: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疫苗接种工作是免疫规划工作的薄弱环节,影响了我市疫苗可预防传染病的预防控制水平。要充分认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免疫规划工作对实现国家免疫规划的公益性、公平性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均等化的重要意义,按照政府领导,各部门分工协作的原则,准确掌握辖区流动人口适龄儿童的相关信息,采取得力措施提高预防接种率,确保每名流动人口适龄儿童都能及时发现、规范管理,按时享受预防接种服务,不断提高我市国家免疫规划的工作质量和水平。

2.2 强化流动儿童免疫接种管理:针对流动人口尤其是短期居住流动人口的免疫接种空白,我们启动了强化流动儿童管理的目标人群主动搜索制度,要求预防接种门诊的工作人员每月定期对辖区目标人群进行搜索,并保证每个季度将辖区内的各个居委会巡查一遍,以及时发现和管理目标人群,切实防止漏管、漏种,减少流动儿童的发病。

2.3 建立工作运行机制,及时掌握相关信息: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实行现居住地管理,按照就近原则进行预防接种。每季度到当地派出所、乡镇人民政府、街道办事处、村(居)委会收集责任区域流动人口适龄儿童资料,跟踪核查其预防接种情况,建立准确的联系方式,采取有效的宣传措施,提供安全的预防接种服务。对居住超过3个月的6岁以下流入儿童转入免疫规划登记册,并录入《儿童预防接种信息管理系统》。

2.4 加强管理,建立考核机制:各地卫生行政部门要把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国家免疫规划工作纳入常规工作管理,将流动人口适龄儿童建证率、建册率作为考核指标,加强督导和考核工作力度。

2.5 流动儿童预防接种的实施:采取门诊接种与临时接种网点相结合。坚持实行每周4~6次门诊接种,定期在集贸市场等流动儿童聚集地增加接种点,增多预防接种机会。加强建立流动儿童的预防接种证(卡)。掌握流动儿童情况,不论居住时间长短,建立预防接种证(卡),告知接种单位的地点、联系电话,及时对其进行查漏补种,并告知补种的疫苗、时间、作用。实行规范化的预防接种。

2.6 实行流动儿童转卡、转证制度:流入儿童凭原居住地预防接种证到现居住地接种单位申请登记建卡,现居住地接种单位根据流动儿童提供的预防接种证为其新建接种卡,并将既往接种记录登记到卡。原预防接种证遗失的,流动儿童应向原居住地接种单位索取有效接种证明,现居住地接种单位根据接种证明为流动儿童补办预防接种证。

3 小结

流动儿童的免疫接种工作已成为辖区疾病预防工作的重点和难点。通过在预防接种工作中的开展人性化服务,重视安全接种工作,建立了完善的预防接种管理制度,建立了良好的医需关系,对辖区内外来流动儿童进行动态管理及免疫预防工作的正常开展将起到积极作用。

[1]王陇德.预防接种实践与管理[P].2006,11,2

[2]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疫苗流通和预防接种管理条例[S].2005,3,24

猜你喜欢
免疫预防适龄儿童居住地
“四单”联动打造适龄儿童队前教育峰值体验
少先队活动(2022年9期)2022-11-23 06:55:52
肉牛钩端螺旋体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诊断、治疗与免疫预防
鹅蛋子瘟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治疗与免疫预防
鸡球虫病的流行病学、临床症状、诊断、药物治疗和免疫预防
猪繁殖障碍性疾病的流行病学、临床表现、实验室诊断及免疫预防
鸟类居住地
早期教育中防止适龄儿童沉迷电子产品等行为引导初探
麋鹿&大象
Binturong熊狸
趣味识谱教学在适龄儿童音乐教育中的运用
戏剧之家(2016年11期)2016-06-22 12:54: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