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英东 王 莺
(中山大学第五附属医院 广东 珠海 519000)
肝癌是最常见的恶性肿瘤之一,死亡率较高。临床中在经射频消融术是一种微创治疗肝癌症的新技术,适应症应用在直径小于3cm的肿瘤,对于心脏功能不好又不愿接受手术治疗的患者,具有创伤小、恢复快、并发症少效果显著等特点,对多数肝癌病灶可以达到根治的目的。[1]射频消融(RFA)是指在局麻下用多电极针CT导引下经皮穿刺植入肿瘤体内后,电极针、人体、电极板、构成一个闭合电路,利用电极针发出电流,使局部组织发生振荡,离子间相互摩擦产生热能,使肿瘤组织脱水、凝固、坏死,达到消除肿瘤病灶的作用。[2]
现针对我科于2009年1月~2013年3月期间48例原发性肝癌伴糖尿病患者进行的跟踪对照比较,现将结果总结如下。
1.1 一般资料:选择2009年1月~2013年3月48例住院的肝癌患者,48例肝癌患者经射频消融治疗,男42例,女6例;年龄67.2±2.1岁,平均65.1岁,均为原发性肝癌,两组患者均有糖尿病。所有病灶均得到病理学明确诊断。
1.2 方法:对照组在患者入院后采取常规健康教育方式进行宣教,即主管护士对患者进行常规的入院宣教。实验组患者由主管护士实行新的护理介入模式,根据患者个体情况制定相应计划,并交予患者及家属各1份。主管护士按照健康教育计划指导患者及家属进行阅读并给予详解相关知识讲解,其中包括术前的健康宣教、针对患者的情况进行相关知识的护理,评估、图片、资料、录象、建档、随访、等作为观察组。对患者个体的每日评估后再给予护理介入,至患者及家属掌握。[3]
由于护理的介入方法不同,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患者满意度和舒适度明显高于对照组。
1.3 疗效判断:患者于术后3天及出院后6个月随访,对比两组患者的焦虑自评量表(SAS)评分变化。[3]
本组未发生与射频消融治疗相关的死亡,未出现除发热外的并发症,发生1例蛋白尿,1例肝功能障碍。经对症治疗并发症均能痊愈患者康复出院。复查CT显示原肿瘤有不同程度缩小或消失,全部病历随访半年,术后生存率95%。
2.1 结果(见表1、表2):从两组患者满意度、舒适度、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达标时间、糖化血红蛋白、住院时间的比较(表1),可以看出,试验组舒适度和满意度率比对照组明显高,试验组康复时间、住院时间比对照组短。
表1 两组患者各项指标比较
3.1 心理支持:使患者保持乐观情绪。加强宣教并告知患者注意事项及的症状解决问题的方法显得异常重要。
3.2 安全指引:术后患者绝对卧床6至12小时,如无异常24小时后可下床活动,避免过早活动和用力过猛,以防腹压骤增使穿刺点出血。[4]
3.3 饮食指引:术后4~6h进流质,第二餐可进普食。
3.4 生命体征观察:心率每1h测量1次,平稳后根据医嘱观察。术后注意生命体征变化,测血压、脉搏、呼吸。准确记录出入量。
3.5 发热指引:肿瘤坏死组织吸收而引起的机体出现的吸收热,一般在38-39℃,在合理使用抗生素的同时予以物理降温,并嘱患者多饮水补充液体,持续3-5天。对继发性感染应及时应用抗生素。
3.5 术后出血指引:肝癌继发脾功能亢进的患者,凝血因子减少,血小板减少。注意观察穿刺点有无血肿、渗血。注意患者呕吐物及排泄物的性状,及时发现出血征兆及时处理。预防出血倾向,常规给予护肝、止血治疗。
3.6 疼痛指引:疼痛术后注意疼痛的性质、部位、持续时间、强度,及时通知医师查看患者。肝区疼痛在1-3天内可缓解,疼痛剧烈者,给予止疼药。给予安静舒适的环境、分散注意力等措施缓解。[5]
射频消融术是现阶段针对不能手术或不愿意手术治疗患者的一种首选方法,具有痛苦小,是一种有效的局部治疗方法。肿瘤的大小、数目不同,患者对射频治疗的疗效也不同。针对48例肝癌射频消融患者采取护理介入、强化治疗方案,使患者提高了生存质量。
[1]谢晓燕,吕明德,殷晓煜,等.超声引导经皮射频消融治疗肝癌的研究[J].中华外科杂志,2003,41(1):23-26
[2]方磊,胡道予.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的远期疗效[J].放射学实践,2007,22(2):113
[3]李晓勇,刘新江等,射频消融术治疗肝癌[J]实用肝脏病杂志,2006,9(5):276-278
[4]杨萍,李春花,欧利芳等,系统化整体护理在肝癌射频消融术治疗中的应用,中外健康文摘,2011,10:20
[5]王洪武,杨仁杰.肿瘤微创治疗技术[J].北京:北京科学技术出版社,2007,1:75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