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食障碍研究进展

2013-08-15 00:54孔秋怡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3期
关键词:贪食神经性心理学

孔秋怡

吉林大学 吉林 长春 130012

进食障碍是一种表现为进食行为异常的慢性精神疾患,它包括神经性厌食症、神经性贪食症和不典型进食障碍等,具有复发率高、病程长的特点[1]。随着社会的发展,进食障碍的发病率在世界各个国家均呈上升趋势,因此该症也得到了广大专家学者们的关注[2]。20世纪60年代末,研究者们开始了对于进食障碍致病机制的研究,并逐渐发现了多方面在进食障碍发生和发展中所起的重要作用。

进食障碍病因理论回顾:对于进食障碍病因的研究一直都是一个热点问题,国内外研究者们的讨论大致都围绕在生理、心理以及社会文化三个方面,但尚未形成定论。

生物学理论:生理学理论主要专注于探讨遗传因素和神经递质,即5-羟色胺对进食障碍的影响。肯德勒(Kendler,1991)等人通过研究发现同卵双生子的暴食症患病率要明显高于异卵双生子,有进食障碍家族史的人进食障碍发病风险是常人的11倍,这些数字都明显反映出遗传在该症中的显著作用。

心理学理论:与生理理论不同,心理学理论主要从人格和神经动力学因素两个方面去探讨进食障碍的病因[3]。一种观点认为人格类型对进食障碍产生了重大影响,具有进食障碍的人通常存在某种程度上的人格异常,他们具有有低自尊、低自我评价、外控、高神经质水平、抑郁、焦虑、冲动、完美主义倾向、体内刺激知觉障碍等的人格特征。

社会文化理论:社会文化背景对进食障碍的影响是至关重要的,其中它又包括家庭和社会两个层次因素的影响。家庭理论者的研究发现,进食障碍者的家庭通常存在缺陷,如家庭成员之间的沟通方式、家庭凝聚力、父母对孩子的关心程度等都存在问题。这样的家庭通常对患者的情感需求持否定或敌对态度,因此进食障碍成为孩子表达对家庭的反对、谋求独立的手段。

进食障碍病因研究的现状:随着进食障碍发病率的提高,对于该症的研究也日渐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关注。他们开始从各个方面进一步探讨进食障碍的相关问题。

进食障碍患者注意偏向问题的实验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的王晓燕和王建平教授曾进行过进食障碍的相关研究,他们为揭示注意偏向在进食障碍中的所起的维持作用,进一步研究了进食障碍症状女中学生在高、低热量食物图片和胖、瘦体形图片上的注意偏向特点。结果发现:当图片单独呈现时,进食障碍症状女中学生对瘦体形图片注意趋近,对高热量食物图片注意回避;当胖、瘦体形图片和高、低热量食物图片分别或同时出现时,均没有出现注意偏向。

进食障碍状况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的研究:北京师范大学心理学院以及香港中文大学心理学系的教授也进行过有关进食障碍的研究,他们的研究结果表明,人格可能是引起进食障碍的重要因素。研究者们采用进食障碍问卷和艾森克人格问卷简式量表,对845名女大学生进行了问卷调查,分别测查女大学生的进食障碍认知一行为和人格维度。结果发现:女大学生与进食障碍有关的不良态度和行为普遍存在。其中,人格测试中的精神质得分除了与进食障碍问卷中不满体形得分不相关外,与其余分量表得分均呈正相关;测谎得分与进食障碍问卷中相应分量的得分均呈负相关。由此他们得出结论人格,尤其是神经质的人格能够预测进食障碍认知一行为症状,是预测进食障碍状况的重要因素[4]。

评价与思考:随着进食障碍在世界各地的普及,进食障碍对人类的影响也日渐增大,对于进食障碍的研究开始吸引了越来越多学者的注意[5]。无论是过去还是现在,各个领域的专家学者们都已经为进食障碍病因的研究做出了许多的努力,然而目前的病因学研究尚存在着些许不足,需要进一步地发展和完善[6]。如:进食障碍研究实验控制变量的情况差,混杂因素多,在探究遗传因素对进食障碍的影响的实验中很难排除家庭环境的因素的作用,影响了实验的效度和信度;进食障碍调查研究的样本容量普遍较小,跨文化的研究甚少等。

虽然存在着某些不足,但是不可否认进食障碍的研究也确实具有广阔的发展前景,在未来,对于进食障碍病因的研究还有许多的发展方向[7]。在社会文化方面,研究者们还可以进一步研究影响进食障碍的跨文化因素,了解不同国地域,不同国家中,公共卫生建设、治疗方法的差异对进食障碍的作用[8];在生理方面,还可以继续深入分子生物学机制的研究,探索神经递质与该症的关系[9];最后,研究者们还可以进一步探讨进食障碍疾病与该症患者人格特点的因果关系,分析到底是进食障碍导致了患者出现了一些特定的人格特征,还是这些人格特点导致了患者进食行为异常[10]。

目前,进食障碍仍是心理学界和医学界不断致力于解决的重要课题之一,神经性贪食症和神经性暴食症的防预工作也同样相当重要。为了促进人们身心更加健康地发展,我们应该从现在开始改变观念,树立科学的审美观和生活目标,规律饮食,健康运动。相信随着社会的进步和人们审美观念的改变,进食障碍的治疗将会朝着更有利、更进步的方向发展。

1 保罗·贝内特.异常与临床心理学[M].北京:人民邮电出版社,2005.

2 武萌,武成莉.进食障碍影响因素的探讨[J].社会心理科学,2006,21(4):88-92.

3 王晓燕,王建平.高进食障碍症状女中学生注意偏向的实验研究[J].第十二届全国心理学学术大会论文摘要集,2009.

4 Freedom Leng,王建平,陈薇.北京女大学生进食障碍状况及其与人格因素的关系[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2008(1):100~101.

5 桑园,谢玮.神经性贪食症的成因及治疗[J].校园心理,2010(6):396-397.

6 刘洋.节食引发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问题解析[J].西北医学教育,2007,15(4):655 -656.

7 肖广兰,Gail H,钱铭怡.节食及相关态度的社会影响因素研究[J].中国心理卫生杂志,2001(15):365-367.

8 范青,马玮亮,季建林.女性进食障碍的心理社会学因素研究[J].国外医学:妇幼保健分册,2005,16(1):55 -57.

9 赵丽珠,刘丹,李晓苗.进食障碍研究进展[J].首都公共卫生,2007,1(5):207.

10 左衍涛.神经性贪食症的心理病理学研究现状[J].中国临床心理学杂志,1995,3(2):123 -124.

猜你喜欢
贪食神经性心理学
玩手机时间长,孩子易暴饮暴食
彭顺林对神经性耳鸣耳聋的治疗经验
贪食迈阿密虫(M. avidus)对4 种海水养殖鱼类组织匀浆液的趋化性
当“吃”成为一种负担
大脑对食物的反应:贪食症患者VS健康人群
聚焦超声治疗神经性皮炎的效果观察
探究神经性关节病利用X线诊断的临床价值
马铃薯片缓解带状疱疹神经性疼痛30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