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影响

2013-08-15 00:54:01高润秀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23期
关键词:阶段性患侧上肢

高润秀

山西省吕梁市人民医院 033000

目前治疗乳腺癌最根本、最有效的方法是乳腺癌根治术。传统常规护理工作虽能够降低并发症发生和提高患者生活质量,但效果不佳。近些年我院对乳腺癌术后病人采用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已经取得了较好的效果,现报道如下。

资料与方法

临床资料:选取我院2010年1月~2013年1月收治的乳腺癌患者48例,年龄为35~70岁,平均年龄52.7岁。左侧乳腺癌有21例,右侧乳腺癌27例,其中肿瘤在外上象限共有42例,内上象限1例,内下象限2例,乳头和乳晕者3例,所有患者均实行乳腺癌根治术。将48例患者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24例,观察组术后进行阶段性干预护理,对照组实行常规护理。

两组患者术前护理:①心理护理:由于乳腺癌根治术对患者创伤很大,而且术后使女性患者的外貌形体发生很大改变,所以很多患者和家属术前会有很大的心理压力甚至产生恐惧心理而不愿接受治疗。医护人员首先要对患者及家属讲清乳腺癌的危害性以及实施根治性手术的必要性,然后耐心讲述术后的护理措施,使患者和家属减轻心理压力。②术前准备工作:术前头1天嘱咐患者洗澡,防止术中由于创面较大发生不必要的感染。患者术前由于焦虑,睡眠质量会有所下降,所以在术前头天晚上给予患者适量的镇静催眠药来保证患者休息。术日早晨认真检查患者血常规情况并做好消毒工作。

术后护理:(1)对照组:对照组术后采取常规的护理措施,包括术后对患者的心理护理以及引流管和疼痛护理,术后密切观察患者发生的并发症并及时处理,指导患者进行肢体功能锻炼。(2)观察组:观察组实施阶段性护理干预措施。主要分为以下阶段进行护理。①对患者术后第1天主要进行疼痛和切口感染的护理工作。患者手术当天麻醉消失之后切口会出现明显疼痛,患者活动也随之受限。医护人员应使用镇痛剂对患者止痛,夜间疼痛明显可给与镇静催眠剂保证病人的睡眠质量。手术后当日给予足量抗生素控制感染,伤口渗液严重时应重新更换纱布防止感染。②术后2~4天由于患者伤口未愈合患者身体未完全恢复,所以患者应该卧床做简单的上肢锻炼防止活动过度造成腋窝皮瓣滑动影响切口愈合。医护人员指导患者将患肢肩关节外展45度~60度,肘关节可自由活动但幅度不应过大,将前臂和手抬高与前胸部相平为宜。每天多次重复上述动作能够保持切口处引流通畅、促进局部血液和淋巴的回流[1]。③患者第5天开始可以下床活动,医护人员指导患者用健侧手拖住患侧肘部,当前臂和上臂达到直角时肘关节至最小角度然后再恢复到原来的水平,每天对上述动作进行多次练习;同时患肢手部做各种运动防止发生萎缩。当引流管拔出后患侧上肢要加大锻炼的角度和力度,患侧上肢尽量从下垂位伸直后缓慢抬高至最大角度,然后轻轻下垂至原位,同时自由活动肩关节以及其他组织来带动切口处肌肉活动,每天多次重复上述运动。④患者手术15天后,手术缝线已经拆除,伤口基本愈合,患者可以在医护人员的护理下使患侧手掌通过头顶到达对侧耳部或患侧上肢贴头部伸直,健侧手叉腰做体操动作来加强患侧上肢的活动性。⑤1个月过后多数患者已经出院,医护人员嘱托患者在以上阶段锻炼的基础上开始患侧上肢抗阻力锻炼。患者开始时两手一起握适量重物轻轻提起然后放下重物,每天进行多次提物锻炼,直到最后患侧上肢能够单独提起一定量的重物。患者出院以后还要每天对患肢水肿部位进行自我护理,每天从患肢近端指尖处按摩至腋窝处,患者平卧后向上伸直患肢使其与身体的水平面呈直角通过重力来促进淋巴回流,也可以对患肢交替进行冷敷和热敷。

功能锻炼评价标准和观察指标:①患侧上肢功能锻炼评价标准:术后1个月对患者的日常生活能力(ADL)进行评定:患者在吃饭、洗脸、穿衣等方面能够灵活使用患侧上肢,且患侧上肢肩关节前屈的角度超过90度,上肢后伸不小于30度、外展角度在90度以上为功能锻炼达标,否则视为功能障碍。②观察指标:术后观察两组患侧上肢的水肿、切口及其周围组织积液以及皮瓣坏死等并发症,并记录两组患者10天内并发症的发生率;测试和评估患者1个月后患侧上肢的活动功能,根据ADL的达标标准记录患者的功能障碍情况。

统计学处理:将记录数据应用SPSS17.0软件处理,两组间并发症和功能障碍的比较采用χ2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

两组患者并发症比较:术后观察组患者上肢发生水肿1例,皮下积液1例,其他并发症1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12.5%;对照组患者出现上肢水肿4例,皮下积液3例,皮瓣坏死2例,其他并发症2例,并发症的发生率为45.8%。观察组患者并发症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患者,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45,P<0.05)。说明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

术后1个月两组患者患侧上肢功能情况比较:术后1个月,观察组患者共有4例患侧上肢锻炼上出现功能障碍,功能障碍发生率为16.7%;对照组患者功能障碍发生12例,发生率为50%。观察组功能障碍的发生率明显低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χ2=6.00,P<0.05)。说明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侧上肢功能恢复的效果优于常规护理的效果。

讨论

乳腺癌患者由于手术过程中大面积清扫腋窝的上、中、下组淋巴结,术后形成的瘢痕压迫静脉丛和臂丛神经,导致术后淋巴循混受阻和臂丛神经功能障碍使患肢活动受限,皮下出现水肿和积液等并发症。常规护理在指导患者进行功能锻炼时由于没有遵循患者阶段性康复的原则,患者在锻炼时由于疼痛没有达到一定的强度和次数,所以效果不佳[2],甚至由于活动不当影响伤口愈合。阶段护理性干预由于遵循创面阶段愈合原则,使患者根据创面的愈合程度分阶段对患肢进行功能锻炼,这样不但能减轻患者在锻炼中的痛苦,还能够降低由于锻炼不当而拉伤创面的危险。对患侧上肢进行阶段性功能锻炼时逐渐增加上肢的活动范围和运动强度,长时间锻炼后能够消除瘢痕对肩关节的牵拉限制,还能够促进静脉和淋巴回流,减轻上肢水肿和瘢痕对臂丛神经的压迫,能够促进患者的康复。

综上论述,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患侧上肢的功能恢复具有明显的临床疗效,能够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

1 蒋妮.阶段性护理干预对乳腺癌术后患侧上肢恢复功能的影响[J].护士进修杂志,2008,23(16):1452-1454.

2 叶和珍.全程健康教育在乳腺癌术后患肢功能锻炼中的应用[J].护理与康复,2005,4(5):387-389.

猜你喜欢
阶段性患侧上肢
更 正
七月猪价或开启阶段性快速上涨
今日农业(2019年12期)2019-08-15 00:56:32
脑卒中康复操患者常做好
保健与生活(2019年3期)2019-08-01 06:33:08
国际金价短期或延续阶段性回调
中国外汇(2019年22期)2019-05-21 03:15:06
基于惯性传感器的上肢位置跟踪
测控技术(2018年6期)2018-11-25 09:50:08
错误姿势引发的上肢问题
中国自行车(2018年4期)2018-05-26 09:01:53
人生投资的阶段性
生活PLUS(2018年6期)2018-05-14 11:55:31
偏瘫病人良肢位摆放的秘密
健康博览(2016年6期)2016-05-14 09:54:10
侗医用木头接骨保住伤者上肢66年1例报道
机器绞轧致上肢毁损伤成功保肢1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