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小玲
(贵阳医学院附属白云医院影像科 550014)
嗜铬细胞瘤是具有分泌功能的肿瘤,可产生和分泌儿茶酚胺,患者典型的临床症状为阵发性高血压、头痛、心悸、多汗、皮肤苍白,发作数分钟后缓解;实验室检查,24小时尿中香草基扁桃体酸(儿茶酚胺代谢产物)的定量测定明显高于正常值。患者出现的高血压是一种可以治愈的高血压,肿瘤切除后血压恢复正常。影像学检查发现肿瘤并准确定位是手术成功的关键,最常见的影像学检查方法是CT和磁共振,而超声以其扫查切面灵活多变、图像清晰、简便快捷、廉价、无创而独具优势。本文就16例经手术及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的超声检查资料进行回顾性分析,总结其声像图特征,以期提高超声对本病的诊断准确性。
1.一般资料:收集贵阳医学院附属医院术前经过超声检查,术后病理证实的嗜铬细胞瘤患者例16例,其中男性7例,女性9例,年龄最大63岁,最小21岁,平均年龄48岁。
2.仪器及检查方法:使用飞利浦公司Image Point彩色多普勒超声仪,探头频率范围2.5~5MHz,具有彩色多普勒血流显像(CDFI)功能。患者空腹,仰卧及左右前斜卧,探头在双侧肾上腺区域作多方位、多角度仔细扫查,发现肿块后测量其大小,观察其边界、形态、内部回声及CDFI情况,采集图像保存以便查询。检查过程中注意对可疑嗜铬细胞瘤的患者探头尽量轻压,以免引起儿茶酚胺分泌而导致患者血压骤然增高。
本组16例嗜铬细胞瘤均经手术病理证实,其中有1例为恶性。术前超声诊断12例,诊断正确率75%。1例肿块较小、临床症状不典型者误诊为肾上腺腺瘤;1例肿块形态不规则、患者有直肠癌手术史,误诊为肾上腺转移性肿瘤;1例肿块较大、形态不规则、液化坏死明显的恶性嗜铬细胞瘤误诊为肾上腺癌;1例肿块小,位于腹腔内腹主动脉旁,术前由核磁共振检查发现,超声漏诊。
超声发现的12例病例肿块均位于肾上腺,最大的肿块直径为6.3cm,最小的肿块直径2.4cm,平均直径4.2cm;肿块均有清楚的、回声较强的边界;4例肿块为低回声,3例肿块为中等回声,5例肿块为强弱不等的混合回声;8例肿块中心有液化坏死的低回声和无回声;10例肿块血流信号丰富。
国外文献报道,嗜铬细胞瘤90%发生于肾上腺髓质,而10%位于肾上腺之外,10%为多发肿瘤,10%为恶性肿瘤,所以该肿瘤也称为10%肿瘤。而国内杨凯华等[1]报道的66例84枚嗜铬细胞瘤中肾上腺外占35.48%,恶性占20%,与国外情况不同。本组收集的仅仅是术前经过超声检查的病例,未经超声检查的不包括在内,且本组未发现多发肿瘤,可能与收集病例数较少有关,故不作发病情况的统计,仅就发生于肾上腺的嗜铬细胞瘤的声像图特征进行讨论分析。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的典型声像图特征为:肾上腺的中等大小肿块(本组病例肿块大小为4.2cm),呈圆形或类圆形,边界回声强而清楚,形态规则;较小肿块内部回声低而均质,较大的肿块回声不均质,中心常可见液化坏死形成的不规则暗区,与文献报道相符[2]。实性部分血流信号较为丰富;肿块后方回声稍衰减或不变。结合患者病史、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诊断可以确立。恶性嗜铬细胞瘤肿块形态多不规则,常有周围组织的浸润及远处转移,生长速度较快,但超声定性诊断比较困难。
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应与以下疾病鉴别:①肾上腺瘤,功能性腺瘤一般较小,肿块边界明亮,内部为中等回声或低回声,不易出现液化坏死,血流信号不丰富;有相应的临床症状及实验室检查资料;无功能性腺瘤肿块较大,多在6cm以上,肿块形态可不规则,患者一般无临床症状。②肾上腺皮质腺癌,发现时肿块较大,直径多在6.8cm,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有下腔静脉侵犯、肝脏、淋巴结、骨等处转移;③肾上腺神经母细胞瘤,多发生在婴幼儿,肿块大,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可见不规则液化坏死暗区及钙化灶形成的不规则片状强回声,后方伴声影;④肾上腺转移癌,患者有原发肿瘤的病史(以肺癌最多见),肿块可单侧或双侧发生,边界不清,形态不规则,内部回声不均匀;需结合病史作出诊断;⑤肾上腺髓样脂肪瘤,肿块形态规则,内部为脂肪组织特有的密集点状较强回声,不易出现液化坏死暗区。
右侧肾上腺嗜铬细胞瘤尚需与肝脏站位相鉴别,肾上腺肿块与肝脏及肾脏分界清楚,边界回声强,与肝、肾形成海鸥征,呼吸时肿块的移动与肝脏不同步而与肾脏同步。
1 杨凯华,龚新环.嗜铬细胞瘤不同声像图探析[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6):55 -57.
2 秦慕侠,缪仕华,李德玉,等.嗜铬细胞瘤的超声显像诊断与鉴别诊断[J].中国超声医学杂志,1998,14(4):5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