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 琪
(昆明医科大学第一附属医院乳腺外科 云南 昆明 650032)
随着现代医学模式的转变及我国护理教育事业的发展,对未来护理人员的素质提出了更高的要求。提高护理质量及护士素质,适应“以人为本”的优质护理要求,很关键的一步在于临床带教的效果[1]。面对不同层次的护理实习生,不断提高带教老师的素质、加强临床带教的管理、提高临床带教的质量,是培养合格护士的重要保证。我科对目前临床护理实习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地分析和思考,制定出了一系列针对性的对策并予以实践,获得了满意的效果。
1.1 带教老师存在的问题
1.1.1 专业知识不足:随着社会的发展,实习护生学历也由以往的中专生为主转为大多数是大专生甚至是本科生,然而目前临床带教老师学历参差不齐,存在中专带大专、大专带本科甚至中专带本科的情况,带教老师知识结构有限,不能满足护生对护理知识的高标准要求,无法向实习生传授护理知识及新的护理概念,严重影响到护生实习的积极性。
1.1.2 授课能力欠佳、带教方式欠妥:带教老师长期从事临床一线工作,未接受过教育学理论的培训,在临床教学中授课经验不足,只注重传授操作技能而疏于强化知识;缺少理论联系实际的能力,带出来的护生常仅会机械操作,在知识自我更新及创新性不足。一部分教师在带教中过于刻板,不知变通,教学方式一成不变,不能因人而异、因材施教,使护生的潜能不能更好的发挥。
1.1.3 带教时间与精力不足:因护理工作繁杂琐碎,且病床使用率和患者更换的加快,患者对护理要求的提高,都使工作量不断加大,带教老师必须在完成大量临床护理工作的同时再负责带教,时间和精力都不够。护生见习得多,实际操作少。尤其是在特殊情况下,如抢救患者时要争分夺秒,因怕护生出差错而极少让护生参与,致使护生失去锻炼的机会。1.1.4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方式不妥 有的带教老师只顾着讲,对实习生是否吸收并不关心;在进行教学的过程中,带教老师说话语气及态度把握不好,有时在不经意中打击了学生的积极性,甚至伤害力她们的自尊心,在患者面前尤为突出,这样会使得学生对老师反感、厌恶,从而严重影响实习效果。
1.2 护生存在的问题
1.2.1 理论与实际结合差:护生在校学习期间学习课程较紧,大部分课程到临床实习时已经生疏,且在校学习期间学习理论多,实践少,部分操作技能不能亲手操作或操作不熟练,部分教科书内容与临床实际情况脱节,在实习过程中暴露出基础知识不扎实及理论联系实际能力差等问题。
1.2.2 心理应对能力缺乏:在实习初期对陌生环境的紧张和神秘感易产生兴奋紧张恐惧、急于求成的心理;在实习中期自我表现意识增强,喜独立操作甚至自作主张易产生自满心理;在实习末期易产生厌倦、松懈情绪[2]。
1.2.3 缺乏人际交流经验与护患沟通技巧:护生初到医院时,不能很快融入新环境,进入新角色,易出现简单和片面思维,[3]常因沟通交流困难引起患者不满,加之其临床实习前护理操作训练不足,部分基本操作,手法不规范、不熟练,导致进入临床后患者因此拒绝其直接服务,减少了锻炼机会,从而陷入恶性循环。
1.2.4 护生的法律意识淡薄,安全意识不强:护生在校时很少接受法律知识教育,对自己应负的法律责任不明确。所以在实习中不注重护理与法律的关系,不能从法律的角度去看待自己所从事的护理工作,说话做事不够严谨,容易引起医疗纠纷。
1.2.5 专业思想不稳定:因近年护患关系紧张、一线护理人员工作量大、经济社会地位低等多种因素影响,部分护生看淡自己的职业前景,学习、工作无激情,处于被动学习状态。思想不稳定、工作不安心,缺乏专业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影响护理人才队伍的建设。
1.2.6 求职影响实习:随着社会发展,就业压力越来越大,为增加就业机会,一些护理实习生选择提前择业,在实习后期频繁请假参加各种面试、招聘甚至试工,影响了正常的教学计划。
2.1 健全带教管理体制:在护理部统一领导下,成立了医院临床护理教学管理组织体系,即护理部主任-原护理教学干事-教学组长-带教老师4级临床教学网络。护理部主任审查临床护理教学的总方针及计划,深入临床一线指导带教工作,及时召开护士长及带教老师会议,专题研究带教工作;护理教学干事具体落实教学计划,负责安排护生到各科室轮转,处理违章违纪事件,定时抽查各科室带教情况,安排全院业务大讲座,组织理论考试和技术操作考试,定期与护生和临床科室进行交流,及时解决临床护理教学中的矛盾、困难;护理部每季度召开1次由带教老师和护生代表参加的教学工作会议,认真听取护生在实习中遇到的问题和困难,征求其对带教老师、带教方法等方面的意见,对提出的意见和建议一起进行分析,不断改进。2.2提高带教老师素质
2.2.1 严格选拔带教老师:选拔带教老师的条件:①爱岗敬业,严谨务实的工作作风和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②业务素质好,具备扎实的专业和人文科学知识及娴熟的操作技能。③表达能力强,善于与患者及护生沟通交流,并能及时发现和解决问题。④拥有良好的言行举止及人际关系。⑤从事临床工作满3年以上,教学经验丰富。
2.2.2 要求带教老师加强护理专业知识的学习:掌握护理专业的新知识、新技术,了解本专业的医疗水平,相关社会人文科学知识等,不断丰富完善自己。请各方面各专业的教师进行授课,我科每月组织理论学习及专家教授授课。护士自身通过参加函授、夜大、自考等途径获得大专、本科学历。
2.2.3 重视老师语言表达能力及沟通能力的培养:带教老师不仅要对患者进行有效地沟通与宣教,还需要同实习护士进行有效地沟通,如在患者不情愿让实习护士操作的情况下,实习护士在患者面前操作不规范的情况下,怎么跟患者解释,如何安慰和正确指导实习护士,使她们既不会产生心理压力,又能够极大地调动她们学习的积极性。、
2.3 提高带教老师待遇,合理安排教学时间:对带教老师均有经济补助,护理部向临床带教老师有倾斜职称晋升政策。安排一对一带教形式,老师上什么班同学就上什么班,无论白班还是夜班同学都只跟随同一名带教老师。这样既有利于护生系统化学习专科知识,又增加了师生之间了解,有助于带教老师根据护生学习能力合理安排实习进度。
2.4 理论结合实践的临床教学:详细制定教学计划,根据实习大纲要求,结合专科疾病特点制定,安排切实可行的授课计划及护理教学查房,尽可能多地提供实践机会,使护生在实践操作中逐渐完成从陌生到熟悉再到准确的过程。
护理学专业临床实习是学生将课堂知识应用与实践、培养解决实际问题能力的关键教学环节,临床护理人员有责任、有义务在做好本职工作的同时,培养合格的护理人才。通过对不同层次护理实习生带教中存在的问题认真做出分析,采取有效的对策,增强了实习生对病人的服务意识,对护理工作意义的认识得到进一步加深,工作积极性和主动性有所改观。同时带动教学相长,带教老师的自身素质和带教水平也明显提高,病人的满意率及临床护理质量也随之提高。
[1] 叶琳,张海风.提高临床护理教学质量的几项对策[J].解放军护理杂志,2004,21(2):76
[2] 李小妹,李小寒,刘素珍,等.护理教学.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2,43-97
[3] 张春仙.在临床护理教学中如何培养护生的合作能力.中华护理杂志,2001,36(12):932-93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