谈谈急性心肌梗死的有效护理方法

2013-08-15 00:54:01
大家健康(学术版) 2013年10期
关键词: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

危 苹

(黑龙江省大庆油田总院集团脑血管医院内科护理 黑龙江 大庆 163000)

心肌梗塞是指心肌的缺血性坏死,为在冠状动脉病变的基础上,冠状动脉的血流急剧减少或中断,使相应的心肌出现严重而持久地急性缺血,最终导致心肌的缺血性坏死。发生急性心肌梗塞的病人,在临床上常有持久的胸骨后剧烈疼痛、发热、白细胞计数增高、血清心肌酶升高以及心电图反映心肌急性损伤、缺血和坏死的一系列特征性演变,并可出现心律失常、休克或心力衰竭,属冠心病的严重类型。心肌梗塞的原因,多数是冠状动脉粥样硬化斑块或在此基础上血栓形成,造成血管管腔堵塞所致。所以,临床上护理人员要高度重视急性心肌梗死患者的病情变化,密切观察患者症状,配合医生采取积极有效的救护措施。

1 护理措施

患者入院后持续心电监护,动态观察ST-T波改变,以了解心肌缺血状况。对患者采用心电监护仪连续监护过程中,要保持高度的警觉性和敏锐感,及时发现心率的变化,尽快协助医生采取有效措施,若发现严重的心律失常、室颤、心脏停搏者,及时采取有效的抢救措施,进行急救处理。要求患者第一周完全卧床休息,加强护理,帮助病人吃饭、洗脸、翻身、使用便器。病人进食不宜过饱,食物以易消化、含较少脂肪而少产气者为宜,限制钠的摄入量,要给予必需的热量和营养。保持大便通畅,但大便时不宜用力,如便秘可给予缓泻剂。第二周可在床上起坐,逐步离床,在床旁站立和在室内缓步走动。近年来有人主张病人早期即开始下床活动,但病重或有并发症的病人,卧床时间不宜太短。

2 做好预防工作

出院前谨慎地进行心电图运动负荷试验、核素或超声左心室射血分数测定、选择性冠状动脉造影,有助于选择进一步的治疗措施和安排康复治疗。后者由专门医师根据病人的心脏功能和体力情况,安排合适的运动,促进体力的恢复。患者正确使用镇静、安眠药物,有计划地使患者了解该病的医疗知识,教给患者相应的健康知识,即如何正确认识自己的疾病,如何防止复发和自我保健,使患者掌握疾病的规律,有利于配合治疗,防止或减少诱发因素及并发症,尽快恢复和促进健康。告知患者出院后的注意事项,减少发病的危险因素。一般患者4-6周已进入恢复期,如病情稳定可出院,出院后仍需继续按冠心病治疗,指导患者长期服用小剂量的阿司匹林或潘生丁对抗血小板聚集,预防再梗死,并定期随访。指导患者戒烟酒、浓茶,避免摄入过多胆固醇高的食物,宜低盐、低脂、易消化饮食。吸烟不容忽视,应大力加强健康宣教力度。加强锻炼,防止过度肥胖,加重心脏负荷。平时学会自我控制,遇事冷静,保持良好的心理状态。注意休息,避免劳累,安排合理的运动,促进体力恢复。多向患者讲解心肌梗死的有关知识及注意事项,预防并发症的发生。发送防病知识小卡片,印制患者一般资料及家庭急救知识,让患者随身携带,并随身携带硝酸甘油以备急用,使用时注意有效期,服用后注意不要站立过久,避免引起血压急剧下降导致的眩晕或晕厥。如出现心绞痛发作次数增加,持续时间延长,疼痛程度加重,含服硝酸甘油无效时应立即到医院就医。

3 做好家庭生活指导

引导患者对心肌病有一个正确的认识,如心肌病的病因、危险因素、发病机制、危害及目前的诊疗手段,另外还包括如何预防心肌病等。教育患者生活应有规律性,应注意劳逸结合,生活上应采取平淡、从容的态度,事业上应保持乐观向上的态度。鼓励患者认识自我,量力而行,积极参加适合自己的文化娱乐活动,如练书法、学绘画、种花、养鸟、垂钓、听音乐等。只要出现疲劳惑,心肌病患者都应该中止活动,立即休息。过度劳累使身心受到损害,心肌耗氧量增加,极易诱发心力衰竭。对患心肌炎和心肌病的老年人来说,避免过度劳累,特别是精神疲劳尤其重要。加强体育锻炼,如气功、散步、慢跑、打太极拳等,可根据自身病情、体质等情况选择。情绪对心肌病的影响很大,心肌病患者应尽量避免情绪激动,注意休息,设法保持良好的睡眠,也可从事一些轻体力劳动,以转移注意力。避免长时间阅读、写作和用脑。避免长时间会晤、交谈。交谈时不但消耗体力,更消耗脑力,故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应注意交谈的。少量饮酒对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无害甚至是有利的,但大量酗酒易诱发心力衰竭和心律失常。另外长期大量饮酒可致心肌中的脂肪组织增加,继而引起心脏扩大。心肌炎和心肌病患者既往有饮酒习惯且不希望放弃者,可少量、间歇饮酒,以饮葡萄酒为宜。

4 小结

急性心肌梗死是冠状动脉突然堵塞,血流中断,心肌因严重缺血以致局部坏死。绝大多数由于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基础上新鲜血栓形成所致。临床上主要突然发生胸骨后或心前区压榨性剧痛半小时以上,伴烦躁不安,出汗、濒死感,甚者可出现休克,心力衰竭、心律失常,心电图有典型改变。如救治及时,护理恰当,常能挽救病人的生命。护理过程中一方面要做好细致的病情观察,及时准确地予以治疗和护理,加强患者心理疏导,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创造良好的治疗休养环境,使患者保持心情愉快,更好地配合治疗和护理,从而促进患者恢复健康;合理安排饮食,保证足够的休息和睡眠,使用适量的止痛镇静药物,帮助患者正确认识本疾病,做好康复指导,使患者保持良好的身心状态,从而达到了早日康复的目的。

猜你喜欢
心肌炎心肌病心肌梗死
一个小感染,怎么就变成心肌炎了?这些症状一定要重视
祝您健康(2024年1期)2024-01-11 04:39:32
伴有心肌MRI延迟强化的应激性心肌病1例
清热利湿法联合中医辨证施护治疗病毒性心肌炎
扩张型心肌病中医辨治体会
左卡尼汀治疗心肌炎的临床价值及不良反应观察
急性心肌梗死合并心力衰竭的护理
中医药防治心肌梗死:思考与展望
替格瑞洛在老年心肌梗死急诊冠状动脉介入治疗中的作用研究
TAKO-TSUBO心肌病研究进展
microRNA-155在病毒性心肌炎患者血清中的表达及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