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对策的探析

2013-08-15 00:44白雪
东北电力大学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师德建设教育

白雪

(东北电力大学,吉林吉林132012)

21世纪的竞争,是人才的竞争。人才的培养靠教育,教育的发展依靠教师,教师的灵魂是师德。因此,教师师德建设事关教育事业的兴衰。

当前,我国高校教师师德现状主流是好的,但也存在很多问题,教师的价值观、人生观受到社会各种思潮的影响,导致教师的敬业精神不强、教师对自身职责不清、教师的政治理论水平不高、教师缺乏学术诚信等等现象。笔者经过调查研究,针对师德建设进行研究和探讨。认为,新时期加强师德建设应从社会、学校、教师自身三个方面考虑。

1 构建和谐社会环境是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

一是加强公民道德建设,提高社会整体道德水平。胡锦涛同志强调:“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意识形态的本质体现,要巩固马克思主义指导地位,坚持不懈地用马克思中国化最新成果武装全党,教育人民,用中国特设社会主义共同理想凝聚力量,用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鼓舞斗志,用社会主义荣辱观引领时代风尚,巩固全党全国各族人民团结奋斗的共同思想基础[1]。”全社会必须大力加公民道德建设,认真贯彻《公民道德实施纲要》,通过政府、社会机构、家庭等各方面共同努力,坚持不懈的开展道德教育和道德实践活动,提高全社会的道德水平,这样才能蕴育提高师德水平的基础。

二是切实提高教师的社会地位,强化尊师重教社会氛围。“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广大教师和教育工作者是推动教育事业科学发展的生力军[2]。”《礼记·学记》中有云:“师严然后道尊,道尊然后民之敬学”。只有教师受到社会普遍尊敬,教育才能得到重视,人们才懂得努力学习。“国运兴衰,系于教育;教育大计,教师为本。教师队伍是国家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是教育事业的第一资源。提高教育质量,全面实施素质教育,关键在于教师。这就要求我们必须在全社会进一步营造尊师重教的良好氛围[3]。”要采取有力措施,保障教师的政治地位、社会地位、职业地位,维护教师合法权益,全社会要更加尊重教师,关心教展,支持教育改革。要重视和关心广大教师的物质生活和精神生活,努力改善他们的生活条件、工作条件和学习条件,促进他们和谐发展,以饱满的工作热情、积极的工作作风、全身心地投入到培育教育工作中。

三是加强传媒导向,树立教师正确的媒体形象。大众传媒要坚持正确的舆论导向,各种媒体,如各种平面媒体、网络、电视等媒体及其主管部门,要宣传诸如孟二东、方永刚、张光斗、最美教师张丽莉等教书育人、为人师表、爱岗敬业、无私奉献的优秀教师和先进典型。更要注重宣传在日常教书育人过程中,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甘于奉献、默默无闻、扎扎实实做好本职工作的普通教师,善于挖掘普通教师身上的闪光点,在平凡中发掘伟大。

2 加强高校师德建设工作是师德水平提升的关键

一是建立完善师德建设领导机制。要加强领导力度,高校要切实把师德建设放到学校重要位置,把师德建设纳入到学校整体的规划当中,统筹规划、落实政策、制定措施、认真实施,到达师德建设的目标。在师德建设执行中,学校各部门要在学校统一领导下,各负其责、落实责任、解决在师德建设中存在的“齐抓共管”所引起的无明确主体、“多头领导”互相牵扯的状况。

二是建立健全师德考评制度。完善的师德考评制度是提高高校师德建设水平的重要环节,也是师德建设重要内容。在评价内容、评价方法、评价结果的运用和反馈、评价的监督等几个方面来完善师德考评制度。要根据实际情况设置具有实际意义的考核内容,能够全面反映师德的具体状态;要建立科学的评价方法,学生评价、教师评价、领导评价要有机结合,从多个角度客观反映师德状态;要注重师德评价结果的运用与反馈,切实发挥师德评价的作用。

三是建立完善的师德教育制度。师德教育是提高师德水平的重要手段。目前师德对于师德教育制度不完善,是导致师德实效性低下的重要原因。因此,必须加强师德教育制度建设,并有效的执行,以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

师德教育制度化、经常化、专业化。学校要将师德教育工作列入教师培养的总体计划中,认真执行。必须克服师德教育随意、随机、零散或者以时事教育代替师德教育的现象。要有组织的长期坚持师德教育工作,不断提高师德建设水平。要根据教师职业发展的不同阶段的特点,规划师德教育内容,做到终身教育。根据檀传宝研究的关于教师职业发展阶段规律的研究结果,把教师职业发展分为“职业生涯进入阶段”、“职业发展阶段”、“职业重新评估期”、“职业发展稳定阶段”、“职业生涯退出阶段”。要根据教师不同的发展时期,制定教师培训计划,从而形成终身教育。

四是师德教育形式多样化。我们经常采取专题报告、培训学习等传统的教育形式。这是一种“灌输式”的教育方式,它可以让教师在短时间内了解师德规范的有关内容,增强理性认识。在师德培训方法上,需要创新教育形式。檀传宝先生提出的“欣赏型德育模式”值得我们在师德教育中借鉴。“欣赏型德育模式”是介于“灌输式”教育和“放任式”之间的中间道路。檀传宝认为“道德教育的内容和形式如果可以经过审美化的改造,成为‘一幅美丽的画’、‘一首动听的歌’,那么与这幅画、这首歌相遇的人就会自‘欣赏’中自由的接纳这幅画、这首歌及其内涵。道德教育的‘价值引导’与道德主体的‘自主构建’这两个相互对立的方面就可以在自由的‘欣赏’(即教育和接受)过程中得以统一和完成,‘绝对主义’和‘相对主义’的矛盾也就随之消解[4]。”

五是建立完善师德监督机制。加强师德监督制度是指在学校党委的领导下,根据国家相关的法律法规和学校制定的有关制度和规定开展的监督监督工作。要做好监督工作,应建立健全学校、教师、学生共同参与的师德建设监督网络,要形成组织监督与群众监督、舆论监督和社会监督相结合,鼓励学生、家长和社会有关方面对师德状况进行监督和约束。学校和教育主管部门对有悖于师德的行为和思想,都必须予以应有的重视和处理。

3 教师要不断提高道德自觉是师德水平提升的核心

一是要加强师德理论学习。“教师作为知识的传播者和创造者,必须不断学习,不断充实自己,才会有教学之乐,而无教学之苦[5]。”学习是人们获得知识技能和提高智力和能力的手段,同时也是加强师德修养的重要途径。教师对自己职业道德行为善恶的判断,是以道德认知为基础的。要引导高校教师加强理论学习,学习马克思主义理论和教师职业道德理论。“教育道德的知识是教师对教育道德要求的全面了解,是教师的一种能力[6]”教师师德还要在师德实践中展现教师职业之美,在教育教学实践当中塑造自己的形象。要向优秀教师学习,在他们身上都集中体现了高尚的师德,是我们学习的榜样。

二是高校教师加强道德实践。“教师的世界观,他的品行、他的生活,他对每一个现象的态度都这样或那样地影响着全体学生[7]”作为一名教师,积极在教育实践中严格要求自己,严守师德规范,为学生做出表率;在科学研究中,严守学术道德规范,认认真真做学问,扎扎实实搞创新,为学术发展做出自己的贡献;在日常工作学习生活中,要以公平、公正之心对待同事、对待学生、对待他人,营造和谐的环境,创造和谐的氛围,促进高校人际关系和谐发展。作为一名教师,还要积极参加学校的文化活动、公益活动、社会实践等。通过活动,丰富高校教师的精神和文化生活,陶冶高校教师的情操。

[1]胡锦涛.高举中国特设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为夺取全面建设小康社会新胜利而奋斗[N].中国青年报,2007-10-25(3).

[2]胡锦涛.胡锦涛在庆祝清华大学建校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N/OL].(2011-04-24)[2011-04-24].www.gov.cn.

[3]社论.5学习英模教师弘扬伟大师魂[N].中国教育报,2008-9-10(8).

[4]檀传宝.浪漫:自由与责任—檀传宝德育十讲[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2011.

[5]温家宝.温家宝在北京师范大学首届免费师范生毕业典礼上的讲话[N/OL].(2011-06-17)[2011-06-19].www.gov.cn.

[6]〔苏〕契尔那葛卓娃.教师道德[M].上海:华东师范大学出版社,1983:191.

[7]〔苏〕加里宁.论共产主义教育和及教学[M].陈昌浩,沈颖,译.北京:人民出版社,1981:157.

猜你喜欢
师德建设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在“四史”学习中涵养高尚师德
以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涵养师德的实践思考
自贸区建设再出发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基于IUV的4G承载网的模拟建设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人大建设》伴我成长
吕狂飙:师德建设需警惕从崇高师德简单转向底线师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