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昱
(武汉船舶职业技术学院,湖北武汉 430050)
我国经济的高速发展,对高等职业教育提出了更为严峻的挑战。高技能应用型技术人才需求迅速增加,就业形势日益严重,轻视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仍然存在,生源数量、质量难以保证。在新形势下,高职院校培养的学生质量能否适应市场的需要,已成为高职院校生存和发展的重要课题。为提高高职院校适应市场和生存能力的需要,在分析当前高职院校学生学习特点与学习能力的基础上,研究相应对策,改进专业课程设置、教学内容及教学方法、提高学生学习能力,使其更好适应当今经济迅速发展需要,为社会培养更多合格的高技能型人才,是一个亟待解决的问题。
高职院校生源层次多样化,有高中、中专和职高毕业生,文化知识水平与普通高校学生存在一定差距。由于高考分数在本科线以下,大部分学生都存在基础薄弱的问题。基础水平参差不齐,给教师授课和学生学习带来较大困难。学生的主观不努力与教师的教学信心不足共同造成了学生学习效率低下的客观事实。学生作为学习的主体,其学习效率受到多方面的影响,学生不能正确处理学习上遇到的困难,一旦学习中出现困难,就一味的妥协,悲观失望,这种消极的态度制约着学生的学习信心。同时,教师在教学过程中,看到学生学习成绩不理想,也有厌教情绪,怪罪学生接受能力差。在这种情况下,教师更应该发挥其职责,全面了解学生的学习特点,根据市场人才的需求探索专业课程设置,积极主动地去更新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法,使其适应学生的需求,达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高职院校学生由于没有进入本科院校,入学后其学习目的有所不同。大致可分为继续深造、面向就业和应付了事三种类型。继续深造型这类学生基础一般比较好,他们只是因为高考失误进入高职学习。这类学生具有较好的知识基础和学习能力,希望能够通过在高职院校的学习,改变自身的命运,也能够像一流院校的学生一样,既有文凭又有能力,其中有些学生通过高职的学习然后再向本科迈进。这部分学生根据自己的未来目标设定学习计划,时间都用来学习。面向就业型这类学生很现实,他们进校就是学好专业理论和技能将来好就业。这类学生在高职院校中比较普遍,他们注重实践,由于他们的目的只是为了就业,因此,对于一些理论课就存在消极的态度,这样的学习特点是不能够达到很好的效果的,因为任何实践都需要理论的支撑,需要从根本上去熟悉其原理,这样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应付了事型这类学生在现在高职院校中也有一定比例,他们不求上进,有些成天在网吧玩游戏,逃课现象严重,作业抄袭,抱着应付混的态度,认为学好和学不好无关紧要,将来就是找份工作而已。
学生自卑心理来源于专科层次的高职教育,与普通本科院校相比层次要低,一些成绩很好的学生进入高职院校后,心理不平衡。国家教育政策阐明高等职业教育是我国社会经济发展的必然要求,其兴起和发展已经成为我国人才培养的重要方式和途径。但是从人们和社会对高职教育的认识不难看出,高职教育一直在低层次教育中徘徊,而且学生就业时还要面临用人单位的不认同,甚至是歧视。这些势必给高职学生带来严重的自卑心理,这种自卑心理一旦反应在学习中,无疑会给学生造成学习障碍,给教学带来困难。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的特殊性,决定教师要有扎实的专业理论和较强的实践技能。高职学生文化基础知识较差、自卑心理严重,但思想活跃、专业技能适应性较强,用专科理论型教学方式已不适应职业教育的要求。我们的教师,特别是年轻的教师,他们有着较扎实的专业理论知识。但是,他们大多数从学校到学校,缺乏熟练的专业技能实践和操作技术,而高职教育更看重的是理论与实践的教学模式。要打破原有教学模式,高职院校就必须加强教师素质建设,培养优良“双师”型师资队伍。教师是教育的实施者,高素质的“双师”型教师队伍对于满足学生对于学习的需求和学科创新的需要是必要的前提。注重教师的定期进修学习,不断地将先进教育思想引进到教学中。总之,注重教师的定期进修学习,培养优良“双师”型教师,才能提高教学质量,使学生的能力得到最大限度的提高。
教师要积极研究新的教学观念和思想,适应不同学生的学习特点,以开放性的思维,去发现问题并解决问题,敢于大胆实践。在教学实践中不断地发挥教师的作用,研究教学规律,改进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调动学生学习动机,提高学生的创新能力。不同的专业应有不同的教学理念。学生与教师都要树立科学严谨的学习态度,教师在教学实践中要尊重学生身心和事物发展的客观规律,不断在教学理念上做出创新与发展。加强高职学生创新精神和创新能力的培养是高职教育的内在要求,要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高职院校学生意识到创新能力的重要性,但是在日常的教学中教师要贯彻实施培养学生独立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则是至关重要。
职业院校的学生,在学习成绩偏低的情况下,容易对学生产生挫败感,自卑心理很可能产生,而这种自卑心理往往又会反过来影响学生的学习。为了避免恶性循环,教师在教学的同时,应注重对学生的心理有正确的导向作用。职业学校发展时间较短,招生质量较差,学生一旦进入职业院校学习就意味着不能考入名牌大学或不能接受一流的教育,这样无形中学生心理受到打击,自信心和学习激情荡然无存。另一方面,职业院校专业教师要么是某技术专业毕业,未接受教育学、心理学的培训,或者是某文化课教师“半路出家”转行教专业课。而既有专业技术又受过系统教师技能训练的教师不多。所以学校存在着严重的技能教育和心理教育相脱节的现状。部分老师认识不到心理健康教育的重要性,或发现不了学生存在的心理问题,即便发现问题,但在解决上态度不佳、方法有限。久而久之,造成学生和老师之间难以沟通的局面。
职业院校专业设置整体较差,学生就业形势严峻,教学计划陈旧,有些专业课程设置过细,重复、落后于社会发展需要。甚至有些专业的设置不是根据社会发展的需要,而是要解决有些教师无课可讲的状况。这样,学生所学知识日后很少用或用不上,而有用的知识却没有开课,使学生丧失了学习的积极性。在教学的过程中,应以鼓励式教育为主,尊重学生,不轻易地去否定学生的观点或行为,使学生参与到教学过程中来,由浅入深的去为学生讲解教学内容,使学生在学习中找到成就感,认同感,逐渐增加其对于学习的信心。
打造一支高素质的教师队伍,培育高素质人才,善于发现学生的兴趣,充分发挥其潜力,真正做到因材施教,把握每个学生的个性特征和天赋才能,才有可能培养出基础扎实、个性突出,毕业就能上岗的高素质技术技能型人才,完善和发展我国职业教育。
1 方翰青,谭明.高职生职业适应障碍现状分析及教育策略[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3):85-89
2 李体仁,李佳.论职业能力培养与素质教育的关系[J].职业教育研究,2013(04):13-15
3 易玉梅.创业能力维度及其培养[J].中国大学生就业,2013(04):52-55
4 杜庆.高职自主招生学生学习能力的实证分析与思考[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3(07):76-79
5 王瑶,王炼.高职管理类学生专业能力考评体系研究与实践[J].职教论坛,2013(11):58-6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