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亚红
(西南科技大学 文学与艺术学院,四川 绵阳 621000)
关于俗语的定义与性质,语言学家各有解释。在社会传承文化中,俗语是各民族语言、各种方言所共有的语言现象。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P169例如,温端政提出:“俗语是群众创造的、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结构相对定型的通俗而简练的语句。”[2]俗语是汉语语汇里为群众所创造,并在群众口语中流传,“是以语言形象、生动、活泼为特点,以提高语言的表达效果为宗旨,具有风格定型的语句”。[3]它们大多数是历代劳动人民创造出来的,在日常生产生活中通过口头传述,长期积累,直接或间接反映了人民的生活经验和愿望。俗语具有很多特性,民俗性便是其一。“俗语的民俗性指俗语的民族性和通俗性”[4],往往带有鲜明的文化色彩。因此,通过对俗语观察研究我们可以透视一个地区的民俗文化。
日照,地处山东省东南隅,濒临黄海,因“日出初光先照”而得名,建县于1184年(金大定二十四年)。其地“山海雄观,鱼盐利饶,钟灵毓秀,代多伟人”,可谓物华天宝,人杰地灵。[5]P1山东省日照市位于东经118°35′—119°39′、北纬35°04′—36°02′之间,地处中国沿海中段,山东半岛南翼,东临黄海,隔海与日本、韩国相望,北邻青岛,南接江苏连云港,西通中国内陆诸省区,具有得天独厚的区位优势。日照历史悠久,文化遗产丰富,是东夷文化的发祥地之一。这里水土深厚,民风淳朴,日照人民在这块土地上辛勤耕作,世代相传,在蓝天碧海金土地的养育下积累与创造着富有特色的乡土语言。以日照俗语为例,我们可以透视出日照市民间特有的一些跟生产、生活活动密切相关的民俗文化。
日照属暖温带湿润季风区大陆性气候,西部多山,丘陵与平原分布其间。岚山区等靠近沿海的地区以捕鱼业为主,西北部内陆地区以种植业为主,农作物以小麦、高粱、玉米、红薯、花生为主。在农村,尤其是以前农机还未普及的时候,按照农民的话说就是“靠天吃饭”,天气晴雨直接关系到农作物的收成,自然也直接关系到农民的生活状况。在长期的生产实践中,劳动人民积累了丰富的生产经验,这大多反映在人们口耳相传的民间俗语中。
(1)东绛雾露,西绛雨,南绛出来卖儿女,北绛出来杀秫秫。
绛,即彩虹,在日照农村方言中中称作“绛”;雾露,即雾,和“雾忽”类似,区别于雾露毛(毛毛雨);秫秫,即高粱。此谚语使人们根据彩虹在天空中出现的位置,判断之后的天气情况,以及作物的收成怎么样。意思是如果彩虹出现在东方,接下来几天内会有雾;如果出现在西方,那么将会有雨;如果出现在南方,那么以后要么会大旱,要么会大涝,从而导致农作物没有收成,老百姓的日子将不好过,夸张到会卖儿卖女;如果在北方出现,则是良好的征兆,意味着将风调雨顺,作物收成很好,所以会“杀秫秫”。
(2)八月初下一阵,旱到来年五月尽。
这句谚语的意思是如果在八月(农历)初的时候下过一阵雨之后没有接连着下,那么就有可能直接旱到来年(明年)的五月末。而在这段时间内,田地里的作物主要是小麦,跟农民生活最为相关的农作物。这就提醒农民提早做好防旱的准备,不让农作物大面积地受到干旱天气的影响,期待一个较好的收成。
(3)缸出汗,山戴帽,毕竟大雨到。
缸,指水缸。“缸出汗”,即如果水缸里有水,浸渍到外面来了,就是水缸外面是潮湿的;“山戴帽”,就是山头被云雾遮住了,像是戴了顶帽子一样。如果出现以上两种情况,那么即将有大雨来到了。在西部山区,人们生活在山脚下,这种“山戴帽”的雨,即指地形雨,指气流沿山坡被迫抬升引起的降水现象。地形雨常发生在迎风坡。在暖湿气流过山时,如果大气处于不稳定状态,也可以产生对流,形成积状云;如果气流过山时的上升运动,同山坡前的热力对流结合在一起,积云就会发展成积雨云,形成对流性降水。在锋面移动过程中,如果其前进方向有山脉阻拦,锋面移动速度就会减慢,降水区域扩大,降水强度增强,降水时间延长,形成连阴雨天气。因此,是有科学道理可循的。
(4)云彩向南雨涟涟,云彩向北一阵黑,云彩向东一溜青,云彩向西小放牛的披蓑衣。
此谚语是反映天气变化的,此处云彩一般指乌云,如果乌云向南,即冷湿气流遇到暖湿气流形成锋面雨;如果乌云向北,相对北方冷湿气流来说,是暖湿气流与之相遇,也是形成锋面雨;如果云彩向东,则是到海面上空了,这边的天气就是晴天了,“一溜青”指天空一片蓝色,在日照方言中“青”指蓝色;如果云彩向西,同上一条谚语类似,因为会遇到高山的阻挡,形成地形雨,所以放牛娃就该“披蓑衣”了。
(5)旱枣涝栗子不旱不涝收柿子。
在日照西部山区,多种植枣子,板栗,柿子。这句谚语反映的就是一年的天气情况与其收成好坏的关系。意思是如果天气比较干旱,那么枣子就会甘甜一些,收成也好一些;反之如果天气比较涝,就是雨水较多,那么板栗的收成就会好一些;而如果晴雨搭配相当,即不旱不涝,那么柿子收成就会较好。
(1)七月核桃,八月梨,九月的柿子乱赶集。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西部农村部分作物的收获时间。即七月核桃成熟,八月梨子成熟,而到了九月在集市上就可以看到柿子的影子了。
(2)青割麦子吃白面,青割谷子是憨蛋。
“青割麦子”,意思是如果想吃到比较白的面粉,就不要等到小麦都完全成熟的时候再割;而如果谷子还是青的,就割掉了,那就是笨蛋了。“憨蛋”,就是傻瓜、笨蛋的意思,因为谷子不完全成熟就割是不行的。
(1)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照旮旯,长虫蝎子都憋煞。[5]P698
此谚语反映了日照正月十五元宵节小孩提着灯笼到处照的习俗。在正月十四至十六夜间,家家上灯,县城会有灯会。而在农村会燃放“滴滴金”(是一种微型烟花,用手拿着燃放,会滴下金色的火星,因此称为“滴滴金”,这也反映了农民期待美好富裕生活的愿望。),孩子们会提着灯笼到处照,并且哼着歌谣:“照毛虫,照毛虫,照的毛虫害头疼”;“照旮旯,找旮旯,长虫(即蛇)蝎子都憋煞(憋死)。”
(2)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5]P699
九月九,就是重阳节。在以前,人们一般结伴爬山观景,然后晚上聚在一起吃大米干饭,因此有“九月九,大米干饭堵着口”这一说。而上世纪八十年代后,国家把九月九日定为老人节。
(3)腊月二十三,灶王爷伸手——稳拿糖瓜。[5]P697
这句歇后语反映了日照岁时习俗中跟过春节有关的民俗文化。所谓腊月二十三,俗称“过小年”,这一天又称为“辞灶”,指灶王爷回天庭,跟年后的初六灶王爷下界形成呼应,所以有“二十三上天言好事,初六下界保平安”一说。在春节这天贴对联,要贴在厨房烧饭的大锅旁边的“灶门头”(一种板画,画有灶王像)两边,图吉利。“稳拿糖瓜”是指二十三这天晚饭前要供水饺、麦芽糖瓜等,祭灶王,企求他能够“上天言好事”,即希望来年风调雨顺,五谷丰登。
(1)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5]P700
此俗语反映了日照当地人结婚时挂门帘的一个习俗。是指结婚当天,中午新娘过门之后,要在新房的门上挂一喜庆门帘。这个任务一般由新娘的弟弟(堂弟)来完成,在挂的时候,嘴里要一边念叨着“上八仙,下八仙,请下八仙挂门帘。上挂门帘生贵子,下挂门帘出状元。两手一齐挂,一个状元一个探花。”一边上下轮一轮,然后两手举起挂上。反映了长辈对新郎新娘早生贵子的美好愿望。
(2)今年扔(heng4)墩子,来年抱孙子。[5]P700
此俗语指结婚当天闹完洞房的人们散去,待夜深新郎新娘就寝之后,婆婆在洞房窗外扔一个木墩子,嘴中叨念着“今年扔墩子,来年抱孙子”,这反映了婆婆期待儿媳早生贵子的愿望。
(3)上床馉馇,下床面。[5]P700
“上床馉馇(水饺)”,即在结婚那天中午入洞房,新郎新娘要吃上床水饺,就是坐在他们的婚床上,一般情况下都是互相喂着吃包子,吃两个,预示着以后的生活顺利。而“下床面”指结婚第二天,即“二日”,新妇下床时要吃一碗“下床面”,预示着长长久久。
俗语作为语言中不可缺少的、广泛活跃的一分子,是“广大人民群众在不同地方、不同的时间,选用不同的素材,在不同的情景、不同的生活环境,不同的交际需要创造出来的”[6],是语言能力创新与思维能力相结合的产物,与人民的日常生产生活密切相关。虽然“就俗语的整体而言,其内容纷杂广泛,包罗万象,雅俗多姿,金石与泥沙并存;社会历史、民俗、技艺、道德伦理等诸文化事项多入其中”[1],包括了生活的方方面面,可以看做是民间生活的文化实录。但是俗语作为民俗文化的载体之一,具有鲜明的民俗文化的特点,生动形象,内容丰富,通过上面的论述,我们可以看出俗语不仅反映了广大人民的生产生活经验,还反映了其对生活的追求,以及美好的生活愿望。这些俗语为人们的生活提供了大量的信息,不仅具有民俗文化内涵,还具有科学文化内涵,因此通过俗语发掘日照民间特有的民俗文化有非常重要的意义。
[1]曲彦斌.民俗语言学(增订版)[M].沈阳:辽宁教育出版社,2004.
[2]温端政.中国俗语大辞典[M].上海:上海辞书出版社,1989:1.
[3]王勤.俗语的性质和范围——俗语论之一[J].湘潭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1990(4):107-111.
[4]刘春清.俗语的来源及特性[J].殷都学刊,2000(2):98-100.
[5]山东省日照市史志编纂委员会.《日照市志》[M].济南:齐鲁书社,1994.
[6]王勤.俗语的构成和意义(俗语论之二)[J].湘潭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1998(1):24-28.
[7]曲彦斌.中国民俗语言学[M].上海:上海文艺出版社,1996.
[8]刘晋利.从晋城俗语看晋城的民俗[J].山西煤炭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1(3):49-51.
[9]邓红华,田世雄.从郴州俗语透视郴州民俗[J].民族论坛,2007(4):38-39.
[10]张光明.方言歇后语与民俗[J].忻州师范学院学报,2010(3):51-53.
[11]兰玲.从汉语俗语透视胶东民俗现象[J].烟台师范学院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06(2):105-10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