路径、方向和里程碑——从民国八大教育家看教育家成长

2013-08-15 00:54
未来教育家 2013年1期
关键词:教育家思想教育

杨 斌

江苏省苏州市苏州一中教师

(一)

近年来,著名的“钱学森之问”时常焦灼地拷问着中国教育,也拷问着所有真正具有教育情怀的人,那就是:“为什么我们的学校总是培养不出杰出人才?”其实,这个疑问隐含着的问题便是——我们的学校,到底出了什么问题?我们的教育究竟病在哪里?于是,破解曰:让教育家办学!让真正明白教育规律的教育家办学!应该说,这个结论还是经得起逻辑辩驳和历史检验的。但是,人们似乎还应该、也必须顺势追问的是:我们为什么没有让教育家办学?或者,毋宁说,我们为什么没有教育家?

也许,这样的追问显得执拗而迂腐,但学理的探求却无法模棱两可。如果说,前一问,还可以避重就轻地在教育内部寻因觅果的话,那么,后一问则必须在更复杂的系统和更宽大的背景下究底刨根。虽然,这一问题是艰深和繁杂的,破解的历史条件也尚未完全成熟。但是,我们似乎可以换一个思路,譬如,我们可以考虑:我们可曾有过人才辈出的学校?可曾有过教育家蜂起的年代?如果有,她们会给今天的教育留下怎样的启示和教益?

翻开近些年回望民国的书刊,你会发现,我们确曾有过那样的年代,大师辈出,精英群起。即便是战乱频仍,学校,依然弦歌一堂,诗意而温暖;教育,仍然桃李栋梁,高贵而尊严。然而,这是为什么呢?拂去岁月的尘嚣,原来奇迹的背后,有一个灿若星斗的教育家群体。他们,正是民国教育脊梁和灵魂式的人物。披读他们风格各异却厚重沉实的文字,常常觉得,这不是回响在一个世纪以前的声音,其思想的灼灼光芒穿越时空直逼今天的教育现实。是的,岁月易老,而思想之树常青;百年暌隔,归来时,我们不觉有些生分,却似故人相见般亲切而温暖!

(二)

为什么时隔百年的文字如此历久弥新,为什么跨越世纪的声音依然振聋发聩?答案就是,我们共处中国现代化转型这一漫长的历史时期,面临着由封建教育向现代教育转型的共同历史语境。不能说百年来教育没有进步,教育事业的发展我们有目共睹:教育普及前所未有,教育规模日益壮大,教育硬件日新月异……然而,教育的品质、理想、修为却越来越让人们忧心忡忡;形形色色的教育改革如过江之鲫,改革的结果似乎总是离本真的教育越来越远,种下龙种,收获的却是跳蚤。于是,我们得出的结论便是:教育应当返璞归真,回到原点,弄清楚我们从哪里来,要到哪里去?

追溯中国现代教育的起点,我们无法回避20世纪初叶的教育事实。恰恰是现代教育的那一肇始时期,社会革故鼎新,教育生机勃勃,一批怀着教育救国理想的志士仁人,以他们坚苦卓绝的实践和思考,谱写了现代教育史上的辉煌篇章。既然同处传统向现代转型的历史时空,既然今天的教育是昨天教育之绵延和继续,既然他们曾经遇到的问题依然是我们的痛楚和困惑……那么,回眸,就不仅仅是诗意浪漫的怀旧,寻找思想资源、汲取前行力量才是必然的选择。在《重新“发现”叶圣陶》一文中,我曾说过如下一段话:

对于20世纪中国社会现代化转型过程中出现的那一代教育名家,如蔡元培、黄炎培、晏阳初、陈鹤琴、陶行知、叶圣陶等人的教育思想,应该给予特别的重视和高度关注,原因在于,在他们身上既集中体现了中国传统教育思想之精髓,同时又具有鲜明的现代意识和现代精神,或者毋宁说,他们的教育思想的形成过程,就是中国社会转型和教育现代化历史进程的个性化缩影。蔡元培的“美育”思想、黄炎培的“职业教育”思想、晏阳初的“平民教育”思想、陈鹤琴的“活教育”思想、陶行知的“生活教育”思想以及叶圣陶的“为人生”教育思想,无一不是西方现代教育思想和中国传统教育智慧相结合而植根于中国教育土壤的产物,他们相互映衬,相映生辉,共同谱写出现代化交响曲中属于教育的辉煌乐章。这是一笔丰厚的思想遗产和理论财富。

其实,民国教育家远不止这些,还可以列出一串长长的名单,有的在理论上卓有建树,更多的是在教育实践中作出了不凡业绩。今天的教育工作者,应该认真汲取他们的教育思想、智慧和实践经验,在新的历史条件下传承、发展和创新,为教育真正走向现代(这里不用“现代化”概念,是为了避免误解和曲解,以为有了现代化装备就是教育现代化。教育现代化的标志是教育现代性而不是装备现代化,限于题旨本文不作展开)提供丰盈而充足的思想资源。首要的是学习和传承。相当长时期以来,我们对这些思想资源有过轻慢、偏见或是误读,有意无意地为他们贴上了这样或那样的标签,而忽视了他们存在的巨大教育价值。其实,民国教育家虽然主张不同,也风采各异,却有着许多相同的思想和精神特质。譬如,他们都理想高蹈,志向高远而怀揣着强烈的社会责任,自觉地把培养现代公民作为教育宗旨;都拥有深厚的旧学渊源和广阔的西学背景,与封建教育勇敢决裂而又辩证地吸收传统教育之精髓,大胆借鉴西方现代教育精神,立足中国土地而为我所用;都着眼于人的素质的全面发展和进步,高度关注体育、美育和社会实践,而不仅仅把目光落在文化成绩;都不仅抱持教育情怀、坚守教育立场、以“教育”改造社会,而且脚踏实地,知行合一,如农夫一样辛勤劳作在教育一线……也许,正是这些特质,构成了教育家的思想品格和精神底色,从而使他们在烽火连天的乱世,在让后人仰慕不已的教育业绩中名垂史册。如果把教育转型比作一段漫长的征途,那么,是否可以说,他们就是这征途上最初的丰碑,标示着路径,指引着方向,也呈现出他们思想和智慧曾经达到的深度和高程!筚路蓝缕,以启山林,循着他们曾经探求的足迹,我们继续寻找今天的教育改革和转型之路。

(三)

民国教育家灿若群星。评定其贡献、排列其位次并不是本书宗旨,也绝非编者学养识见之所能及;但本书遴选过程中也曾反复斟酌,仔细权衡,最后确定蔡元培、胡适、张伯苓、经亨颐、晏阳初、陈鹤琴、陶行知、叶圣陶八位教育名家入选。其权衡之标准、选择之依据,以及选编过程中的种种考量,也应借此机会向读者朋友作一必要交代。

一是普适性。本书的读者主要是中小学幼儿教育工作者,因此无论是确定人选,还是遴选篇目,都充分考虑了对于基础教育的普遍性、适切性这一特征。除蔡元培、胡适外,其余六位均为中小学和幼儿教育之名家,或以办学业绩闻名海内,或因理论建树卓然成家,謦欬在耳,如沐春风,可谓极一时之选。蔡元培、胡适尊为大学校长、教育总长,如泰山北斗,但他们倡导的教育思想主张意义绝非局限于高等教育,对于基础教育一样具有极其重要的指导价值。譬如美育,可以说,目前中小学极其匮乏,亟须加强。而加强美育,对于滋养心灵、健全人格,激发创造精神和创新意识,意义重大,影响深远。由此,民主教育也可作如是观。传统养生医学讲究缺什么补什么,为当下中国的基础教育补充思想“钙质”,这是本书编选的重要考虑之一。

二是经典性。经典离不开创造,然而,创造的却并非都是经典。经典须是时代精神的杰出代表。20世纪初叶的中国社会风云激荡,波澜壮阔。入选本书的教育家,无一例外地都积极投身于时代洪流,以深厚的教育情怀、广阔的文化视野,躬行教育实践,深思慎取,博采众长,总结、提炼并积淀出各具魅力的教育思想。经典的魅力来自岁月的积淀,经典的生命源于品质的卓越。百年风云已然渐行渐远,然而,岁月淘洗留下的那些思想和智慧,却醇香依旧,永远活在现代教育的史册中,更活在几代教育人的心中。譬如,南开(张伯苓)、春晖(经亨颐)这些令人肃然起敬的名字,譬如,“怀揣一颗心来,不带半根草去”(陶行知)、“教育就是培养良好习惯”(叶圣陶)这些耳熟能详的教育名言……当然,他们的价值远不止于被人们记住,得时代风气之先的现代性精神底蕴才是其生命力和魅力之源。

三是实践性。八位教育家中,大都具有较长时间的海外留学经历,西方现代教育的熏陶浸润,开拓了他们的视野和胸襟,但欧风美雨并没有让他们食洋不化。他们的共同特点是,植根于中国教育的土壤,借鉴西方现代教育和传统教育之精华,立足实践,面向现实,大胆创新,着眼于切实解决中国教育的实际问题。他们的教育思想具有鲜明的中国特色和中国气派,蕴涵着现代教育转型的丰富信息、图景和启示,是集聚行动性和实践性的宝贵财富。譬如,晏阳初和他的“平教会”同仁一起,挈妇将雏,从繁华都市迁居乡村,全力践行他的“平民教育”理论;譬如,陈鹤琴,为了研究儿童心理,亲自创办中国第一所实验幼稚园——南京鼓楼幼稚园,作为其“平民教育”理论研究的实验基地;……可以说,源于丰富实践经验基础上的理论概括和创新,是本书八位教育家的共有品格和追求。

前贤风范,师表长存。时代呼唤教育家!教育家在哪里?治本之道在于,从教育管理的体制、机制上痛下决心进行改革,创造一个让学校成为办学主体的社会环境,为校长和教师真正“松绑”,营造按教育规律办学的宽松氛围。农民知道,对于庄稼的茁壮成长,土壤和气候最为重要。教育家也是如此。如果本书能为改良这土壤和气候提供一些可资借鉴之处,能为未来教育家的成长提供若干思想资源,那将是一件倍感荣幸和欣慰的事。

猜你喜欢
教育家思想教育
国外教育奇趣
思想之光照耀奋进之路
题解教育『三问』
教育家与儿童
思想与“剑”
艰苦奋斗、勤俭节约的思想永远不能丢
“思想是什么”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津派教育家成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