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开发特色及其借鉴

2013-08-15 00:54张玉芳
潍坊工程职业学院学报 2013年6期
关键词:应用型办学德国

张玉芳

(潍坊职业学院,山东 潍坊 261031)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Fachhochschule-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是一类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是德国高等职业教育的主体。它虽然是德国最年轻的高校类型,但其在德国高等教育中却拥有与综合大学(University)一样重要的地位,是支撑德国高等教育的一大支柱,为德国社会经济发展做出了巨大贡献。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从培养目标、专业设置、教学模式、评价方式到师资培养等,形成了自己完备的办学体系和办学特色,非常值得我国高职教育学习借鉴。本文从专业开发的角度对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色进行分析,并据此提出提高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水平的建议。

一、应用科技大学在德国高等职业教育中的主体地位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是一类以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为目标的高等学校,产生于19世纪60年代。这一时期,在科技进步推动下,德国产业迅速由劳动密集型向技术密集型转变,经济社会加快崛起,对应用型高级技术和管理人才产生了迫切需求,发展高等职业教育成为必然。而当时德国的职业教育以中等层次为主,显然已经不能满足经济社会快速崛起的要求。1968年10月,联邦德国各州州长会议签订了《联邦共和国各州统一专科学校协定》,决定把工程师学校及经济类、社会科学类、设计类、农业类等中等职业学校改为接近高校水平的高等专科学校(Fachhochschule,缩写为FH),也称高等专业学院、工业科技大学。1976年的德国《高等教育结构法》指出高等专科学校“是与综合大学同处于一个层面的教学机构”,明确了高等专科学校在高等教育中处于正统地位;1985年新的《高等教育结构法》又进一步确认了其与其他各类高校是“不同类型,但是等值”。1998年,德国将高等专科学校、高等专业学院、工业科技大学等高职院校的名称统一为应用科技大学(University of Applied Sciences)。

应用科技大学是在传统大学基础上,吸收职业教育元素而建立的一种应用技术教育模式。它以为职业实践而进行科学教育为办学理念,面向行业及企业职业岗位群或技术领域培养具有独立从事职业活动能力的应用型高级技术人才。相对于传统的中等职业教育,它具有培养高级人才的优势;相对于综合性大学,它更擅长于实践和技术应用与开发,因而具有强大的发展活力。目前,德国共有应用科技大学近200所,数量占各类高校总数的50%;学生数、毕业生均占全国高校在校生总数、大学毕业生数的40%以上;培养了全德国几乎全部的社会工作者和社会教育工作者,以及2/3的工程师、1/2的企业经济师和信息技术人才。应用科技大学成为名副其实的德国高等教育的“半壁江山”、高职教育的主体,成为新世纪德国大力发展的高校类型,对德国社会经济的作用越来越重要。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学制原为4~5年,本硕连读。2006年开始执行欧盟《博罗尼亚宣言》,本硕分开,本科3年或3.5年,硕士2年。其3年制(或3.5年制)类似于我国的高等职业教育,全学程分为基础学习、专业学习2个阶段,前一阶段主要学习专业基础课程,学习结束,通过考试进入后一阶段学习,按专业方向或学习重点选修课程。在整个学程中,要安排2个学期(累计1年)的实习,其中第一次实习完全安排在企业;第二次实习主要是毕业设计,最后一个学期进行,约有60%~70%的学生选择在企业完成。整个学业完成后,学生通过毕业考试或学位考试,取得毕业文凭和(FH)学位(我国将该学位认证为学士)和职业资格,学生可从业,也可进入相应大学继续学习。

二、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开发的经验与特色

1.专业设置和调整针对性强,专业领域相对集中。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专业设置和调整都完全依据于国家或区域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产业结构调整的需要,具有很强的服务针对性和市场指向性。其专业主要分布在工程、管理、社会三大领域,这三大领域专业的学生接近在校生总数的90%,其中建筑工程、电气工程、机械工程等工程类专业最为集中,学生数接近在校生总数的50%;法律、经济、社会等领域的专业次之,学生数接近在校生总数的40%。在重视专业设置针对性的同时,学校也非常注重专业设置的灵活性,根据社会经济发展变化趋势和新兴学科而不断拓宽专业方向,寻求错位发展。

例如,亚琛应用科技大学针对新兴产业、交叉学科和边缘学科的发展,设置了能源和环境保护、太空飞行技术、生物医学等专业;安贝格应用科技大学设置了企业专利、专利权保护等专业,这两个专业为其他学校所没有,毕业生深受欢迎。

再如,伴随欧洲对中国传统医学的逐步认可,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计划开设与中医有关的专业。专业设置的针对性,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始终与不断发展变化的社会经济保持着良好的适应与互动。

2.专业设置与调整程序规范,重视调研论证和专业机构的评估。

德国的应用科技大学设置和调整专业,都要经过规范而严格的程序。一个新专业的设置,往往要经过市场调研、专业设计、专业论证、专业开发等程序,时间历时一年之多。一般聘请国内外知名专家、企业行业人员组成专业评估委员会负责调研、论证和评估,不仅要调研本区域和本国市场的需求,还要调研欧盟乃至全球市场的需求。确定要设置新专业后,学校还要与企业行业一起研究确定培养方案,并上报申报材料。德国政府不直接管理大学的专业及其课程设置,而是委托教育评估机构对高校进行专业开办认证和定期评估,高校拥有相当高的专业设置自主权,设置新专业只需向国家教育行政部门备案即可。尽管如此,各应用科技大学在设置新专业时,还是非常重视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根据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意见对专业设置工作进行调整。调整或停办已有专业时,同样重视调研论证和参考教育评估机构的评估意见。对专业设置、调整的缜密调研论证和评估,使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人才培养与经济社会需求和就业市场直接接轨,其毕业生就业率始终高于其他受教育人群。

3.专业设置以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目标,具有明显的地域特色。

1998年,德国文教部做出决定,规定应用科技大学以服务社会、促进地方经济发展为办学目标。社会经济发展需要什么专业和人才,应用科技大学就设置什么专业、培养什么人才。此举进一步强化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服务地方经济的办学理念,认为应用科技大学应该在地方经济增长中发挥“发动机”作用。为实现这样的目标,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专业设置与当地的产业结构、人文地理密切联系,地域特色明显。例如,马格德堡市是德国最大的重型工业中心,机械制造、汽车配件和金属制造等产业发达,马格德堡应用科技大学依托这些产业打造了颇具影响的机械制造专业,教学和技术研发水平处于德国乃至世界领先位置。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还非常注重根据地区经济特点设立不同的专业校区或科技园区,以使专业建设更加适应区域经济发展。例如,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除了代根多夫市的主校区外,还分别在企业数量多、规模较大,对科研和人力资源需求旺盛的卡姆、罗丁等城镇建立了分校区,并得到了当地政府和企业的大力支持,形成了地方政府、企业、学校互动共赢的局面。专业设置的地域性特色,是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得以迅速发展的重要原因之一。

4.专业建设与企业密切合作,校企深度参与对方工作。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目标决定了它与企业必然存在天然联系,其发展离不开企业的支持。1996年德国科学委员会通过《对应用科技大学双轨制改革的建议》的决议,明确指出企业也是应用科技大学的学习地点,在企业中学习是应用科技大学学习整体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德国应用科技大学始终与企业进行着密切的合作,主要途径有三:

第一,企业为学生提供实践岗位。教学一般采用“工学交替”或“双元制”的方式,学生在毕业之前要经历较完善的实践培训,包括一个学期的企业实习和最后一个学期的毕业设计。企业对学生的实习比较重视,为学生量身打造培养计划,提供实践岗位、项目教学和毕业设计题目,以及指导教师,并给予学生一定的生活费用补贴。实习结束后,很多学生选择留在实践企业就业。

第二,与企业合办专业,联合培养。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机械制造、工艺技术、通信技术和汽车技术等领域的专业,许多是与企业合作的,例如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的汽车设计与开发、汽车系统与传动技术两个专业,由乌尔姆应用科技大学和博世培训学校联合提供理论和实践培养,学生既取得工程学士学位,又拿到机电工职业证书,还享受博世培训学校的经济资助。

第三,校企互派人员深度参与对方工作。比如,教师直接参与企业的科技研发,与企业合作科研项目;企业高层人士担任学校董事会成员,对学校发展规划、人才培养目标制定、专业设置等发挥决策作用;企业专家作为学校的特聘讲师参与教学,等等。企业还常常单独或联合在学校中设立“基金教授”席位,如明斯特应用科学的技术矫形外科学、后勤学等专业的4个“基金教授”席位,由12家企业资助设立,这些“基金教授”是联系企业和学校的重要桥梁。

三、我国高职院校怎样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开发的经验

1.经济社会发展趋势和需求是专业设置的根本依据。

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面临许多问题,其中一个非常突出的问题是办学定位不准、办学方向不明,专业设置随意性大,与产业对接程度不高,与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不相适应,专业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高职院校在设置新专业时普遍调研论证不够,不同程度地存在跟风、追求招生数量等现象,不顾社会实际需求和办学条件盲目设置专业,导致专业建设“全而弱”,专业优势和办学特色不断弱化,相当一部分专业招生、就业困难,发展举步维艰,无益于服务经济社会,也不利于学校自身发展。高职院校应该充分认识到,只有社会经济对人才、对技术、对服务的需求,才是高职教育发展的真正源动力。根据区域经济结构和产业发展趋势合理设置和调整专业,是高职院校适应经济社会发展新要求、应对高职教育激烈竞争的必然选择。高职院校应进一步明确办学定位和办学方向,深入调查研究所在区域的经济社会发展状况和变化趋势,立足于宏观经济走势、中观经济变化、微观经济需求,科学合理地设置和调整专业,优化专业结构,构建起符合区域经济发展需求、与市场紧密接轨的专业体系。

2.合理确定培养目标是专业建设的前提条件。

我国高职教育的培养目标是“适应生产、建设、管理、服务第一线的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与德国应用技术大学为工商企业第一线培养应用型高级人才的培养目标定位基本一致,但由于受传统高等教育学科本位思想影响,以及办学条件的限制,“应用型”特征并没有很好地体现出来。我国的高职教育要形成具有自身特色的人才培养体系,首先应该对“高等技术应用型专门人才”作出清晰定位。“应用型”是一种人才类型,而不是人才层次。“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素质结构应该具有自身特点——不仅要掌握扎实的理论基础,专业知识面涉及广泛,而且要有很强的实践能力和较高的综合素质,实践技能强于学术型人才,专业理论高于技术型人才,具备复合型职业能力,能胜任某一专业领域或岗位群的工作要求。高职院校应该紧紧围绕这样的定位来确定专业培养目标,根据专业领域或职业岗位群的需要而不是某一具体职业岗位的需要,来设置课程内容,选择培养模式。

3.产学研合作是专业建设和发展的必由之路。

德国应用科技大学专业开发与建设的经验表明,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培养必须在生产性环境中进行,必须与企业建立紧密合作,让企业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借鉴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经验,我国高职院校专业建设应坚持“理论与实践紧紧结合,学校与企业密切联系”的原则,坚定不移地走产学研合作之路。

首先,高等技术应用型人才的专业培养目标的确定、课程的设置与开发、教学内容的安排与更新、教学模式的选择与创新,以及培养质量的监控与评价等,都要由企业全面深入地参与,反映并满足企业的现实需要。

其次,要大力引进企业资源,校企合作共建校内生产性实训基地(车间)、共建专业,学校在企业设立教学基地,聘任企业专业技术人员和“能工巧匠”担任兼职教师,以专业为依托成立区域性或行业性职业教育集团,实现校企人才共育、过程共管、责任共担、成果共享。大力推进“工学交替、顶岗实习”,强化实习实训环节,突出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

再次,充分发挥专业和科研团队优势,成立研发机构和技术推广中心,积极与企业横向联合开展科技攻关、技术研发和产品开发,尤其要为中小企业技术创新和产品开发提供智力支持,借以增强专业建设水平和核心竞争力。

我国一些高职院校经过十余年的发展,已经具备了一定的研发实力,应该把提高技术研发水平和社会服务能力作为专业内涵建设的重要内容,真正使高职院校成为企业发展的“人才库”、技术创新的“引擎器”。

[1]陈哲.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特色与启示[J].职业技术教育,2012,(17).

[2]何奇彦.德国代根多夫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及启示——探索生源减少形势下中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之路[J].中国成人教育,2013,(7).

[3]韩伏彬,董建梅.德国应用科技大学的办学特点及启示[J].衡水学院学报,2011,(6).

[4]刘宗建.德国应用技术大学的办学特色对我们的借鉴与启示[J].北京财贸职业学院学报,2012,(3).

[5]张兄武,徐银香.发达国家本科应用型人才培养“责任共担”机制的探析[J].江苏高教,2011,(4).

猜你喜欢
应用型办学德国
关于应用型复合人才培养的教学模式探讨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在晋招生部分院校中外合作办学项目梳理
“5-2-1”应用型人才培养模式探索实践
我们在德国怎么扔垃圾
中外合作办学在晋招生录取情况一览表
网络平台补短板 办学质量稳提升
德国弃煤的烦恼
第8讲 “应用型问题”复习精讲
“梦梦”“娇庆”德国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