某高校大二学生暑假生活状态调查分析

2013-08-15 00:44刘鑫高晓妹
关键词:大学生生活学校

刘鑫,高晓妹

(安徽医科大学,安徽 合肥 230032)

大学生是具有较高文化层次的特殊社会群体,社会各界对他们的期望值很高,将之誉为天之骄子,他们的一举一动更是受到社会的广泛关注,而假期生活犹能体现当今大学生的整体风貌。对于在校大学生来说,暑假应当是他们增长见识,开阔眼界,积累社会经验的重要时期。但当前大学生暑假生活状态到底怎样呢?2004 年,叶涛[1]在对大学生假期生活进行调查后认为“大学生已经有了自己的初步信念、目标和兴趣,在假期能够接近自己的目标或是培养兴趣,有目的、有计划地实行,耐心做事、静心思考、适时调整、保持心境,基本是一个充实愉快的假期”。8 年过去了,大学生群体还像当初那样勤勉努力吗?这从他们暑假生活状态的组成或可看出一些端倪。为此,笔者在某高校随机选取209 名大二学生对其2011~2012 学年暑假生活进行调查。这些大二学生不像大三、大四学生那样有考研和找工作等压力,因此,通过对他们暑假生活状态的分析,可以大致了解大学生群体暑期的生活和思想状态,探讨影响大学生暑假生活质量的部分相关因素,为高校的教育工作提供建设性的建议,为提升大学生暑假生活质量提供参考。[2]

一、对象和方法

1.调查对象。研究样本选自合肥某高校某学院2011 级大二学生209 名,其中男生119 名,女生90 名。

2.调查方法。采用分层整体抽样的方法,根据该学院各个专业的学生人数,按比例在不同专业随机抽取调查对象。调查内容主要包括个人特征信息、家庭经济状况、暑假生活满意度、充实度以及暑假生活状态的组成、暑假打工的意愿、影响暑假打工的相关影响因素等,共计选择题15 项,其中多选题为1 项,单选题14 项。调查问卷采用无记名方式进行填写,当场发放,填写后当场收回。本次共发放调查问卷209 份,收回有效问卷197 份,有效率为94.3%,其中男生108 名,女生89 名。

3.统计方法。采用Epidata3.1 软件录入基本数据,然后使用SPSS 软件进行统计分析处理。

二、结 果

1.大学生暑假生活状态整体分析。通过对197名大学生暑假生活满意度进行调查,发现选择“非常满意”、“基本满意”的学生分别占7.6%、65.5%,选择“不是很满意”、“很不满意”的学生分别占24.9%和2.0%。这表明超过70%的大学生对自己的暑假生活还是比较满意的,约有1/4 的同学对自己的暑假生活不满意。然而,这些大学生对暑假生活充实度却满意度较低,只有63.5%;36.5%的学生表示自己的暑假生活过得不充实。

2.大学生暑假生活状态组成。对于大学生暑假生活状态的研究,调查问卷设计了“请问您的暑假生活主要组成是什么?”的多选题,并提供“休闲娱乐”、“打工”、“学驾驶”、“学习”、“社会实践”、“其他”等六个选择项目。统计数据表明,“休闲娱乐”、“打工”、“学驾驶”是大学生暑假最主要的活动。选择“学习”和“社会实践”的学生分别占10.7%和6.6%。然而通过实地走访发现,13 名参加社会实践的同学有12 名为学校选拔的2012 年暑期“三下乡”活动成员,也就是说只有1 名同学通过个人的努力参加了与自己专业相关的社会实践活动。

3.影响大学生暑期打工的原因。打工和社会实践一样均可使大学生增长见识、积累社会经验,是在校大学生走出象牙塔开阔眼界的重要途径之一。统计资料表明,197 名大学生在暑假均有打工的意愿,然而在这197 名大学生中,只有25.9%的学生打工成功,并且在两个多月的假期中他们的打工时间很少有超过1 个月的。为此,调查问卷设计了“请问影响您暑假打工最主要的原因是什么?”的单选题来探究相关影响因素。在设置的六个选项中,选择“打工太辛苦”、“没有门路”、“家庭经济好”三个选项的人数最多,分别占总人数的27.9%、26.9%和20.8%,选择“学习”和“担心上当受骗”的大学生所占比例分别为11.7%、9.6%,“其他”占3.1%。

三、讨 论

1.大学生暑假生活满意度和充实度分析。统计表明对暑假生活觉得满意和充实的大学生所占的比例分别为73.1%和63.5%。满意度和充实度不同似乎有点矛盾,其实它们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由于大学生平时学习忙,生活比较辛苦,在暑假回到家里休闲娱乐或外出旅游,放松身心,缓解了在校的疲劳,并且他们有更多的自由时间支配,可以去发展自己的爱好,做自己想做的事,因而他们对暑假生活比较满意。但缺乏自制力的他们,可能在娱乐身心的同时不再像在校期间那样每天刻苦学习,以至于在学习压力下精神上过得不是很丰富,当他们回首整个暑假时觉得没有学到什么,因而充实度比满意度低。

2.大学生暑假生活组成分析。统计结果表明,“休闲娱乐”是大多数大学生暑假生活的重要组成部分。除“休闲娱乐”外,“打工”在大学生暑假生活中排在第2 位,但是仅仅只占所有人数的1/4左右。这说明多数大学生虽然具有打工的意愿,但是受各种因素的影响未能充分实现。在暑假中选择“学习”的大学生占10.7%,说明他们对课业学习更为重视,对自己有更高的要求。此外,在暑假学驾驶的大学生占17.3%,表明这部分同学思想较为活跃,具有较高的前瞻意识,从另一个侧面也表明了人民的生活水平在不断提高,对生活有着更高层次的追求。

3.影响大学生暑假打工原因分析。调查发现,“打工太辛苦”是影响大学生暑假打工最主要的原因。这是由于当今大学生多为90 后和独生子女,父母对其比较疼爱,为了能让他们安心学习,多数父母具有“再穷不能穷教育、再苦不能苦孩子”的思想,基本上在上大学之前这些大学生过着“衣来伸手,饭来张口”的生活,因而不知生活艰辛的他们多不能承受打工的辛苦和劳累。同时家庭经济条件好,使得一些大学生(约占20.8%)和他们的父母在生活上没有压力也是影响大学生暑假打工的一个重要原因。26.9%的大学生认为“没有门路”是阻碍其暑假打工最主要的原因,这一方面与大学生长期在校学习,社会经验不足有关,另一方面大学生打暑假工没有工作经验,但对工资待遇要求较高,多数公司和工厂不愿招收短期工也是重要的影响因素。部分大学生担心上当受骗而放弃在暑假打工。此外,一些大学生留校参加其导师的科研课题,为掌握一定的科研技能,他们往往也不愿选择在暑假打工。

四、建 议

暑假为大学生提供了一段走出校园,理论联系实际的时间,大学生应该好好珍惜这难得的就业“练兵”机会,为以后成功就业增加筹码。在就业形势日益严峻的今天,学校和社会更应充分发挥自身优势,在保障大学生合法权益的基础上,努力拓展大学生打工或社会实践的途径,以丰富和充实大学生的暑假生活。为此,提出以下建议:

1.对学校的建议。在传统的大学管理模式中,学校侧重于假期前后的粗放式管理,缺乏假期期间的细化管理。[3]为此,学校应转变思维模式,从在校管理向假期管理进行延伸,拓展大学生的素质,为提高大学生的社会认识、社会适应和社会实践能力承担起应负的责任。除了每年暑假“三下乡”活动提供的有限的社会实践岗位外,学校应充分发挥自身的资源优势,积极实行学校与企业、学校与社区对接工程。在校企对接工程中,学校应选择具有一定实力、资质的公司为学生提供安全可靠的打工环境,并指派专人负责,统一管理。同时,学校在平时应做好对学生的教育管理工作,提高大学生维护自身合法权益的意识。在学校与社区对接工程中,学校应提前筹划,在确保学生安全的前提下,为学生提供一些有意义的公益岗位或有偿劳动。此外,学校还应创新教育和教学模式,在教学计划中强化社会实践环节,把社会实践纳入到人才培养方案中,以提升大学生适应市场需要的能力。[4]

2.对社会的建议。约有36.5%的学生因为找不到合适的打工途径,担心上当受骗而被迫放弃在暑假打工,为此社会应担负起自己应有的责任,在暑假向大学生敞开怀抱。针对社会上不法中介和公司设立的职业陷阱,相关部门应加大打击力度,给大学生营造一个健康的打工环境,同时应制定相应法律,将大学生的临时打工行为纳入《劳动法》的保护之中。此外,为使大学生获取正规的暑假招聘信息,政府相关部门可组织一些适合大学生打工的公司在高校召开专门的暑期打工招聘会。通过政府和学校监督,企业和大学生签订工作合同或协议,可切实保障和维护在校大学生的打工权益。[5]

3.对大学生本人的建议。作为祖国的未来和希望,大学生应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吃苦耐劳的优良传统,不应当因怕吃苦、嫌钱少而放弃提升自己。在打工过程中,大学生应学会运用法律武器保护自己。不论打工还是社会实践,大学生最好能选择自己感兴趣或者与所学专业相关的活动。融入专业元素的社会实践活动不但有利于大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强化责任感、培养团队意识,更能有效地激发大学生对所学专业的热爱和忠诚,拓宽专业学习的深度和广度,并帮助大学生在社会实践中体会自身价值。[6]大学生也可充分利用暑假时间积极参加学校组织的各种创业活动,如创业设计大赛、创新思维展览等,并把自己所学的创业知识运用到实践中去,而各项实践也需是有准备的实践,不应是一时兴起的盲目行为。[7]当然,大学生在打工或参加社会实践时,一定要注意人身安全,同时要做好父母的思想工作,争取取得他们的支持。◆

[1]叶涛.对大学生假期生活的探讨[J].湖北成人教育学院学报,2004,10(3):16~17.

[2]胡弼成.大学生暑假生活现状及对策的实证研究[J].煤炭高等教育,2008,26(4):79~82.

[3]丘志君.浅谈如何创新大学生假期管理工作[J].创新研究,2008,(4):32~34.

[4]邓效芬.影响大学生就业因素的调查与思考[J].大学教育科学,2007,(5):104~108.

[5]张旭,徐瑛.大学生打工市场亟待规范[J].经济与法,2011,(11):52~53.

[6]朱明,史美育.浅析专业元素在大学生社会实践活动中的应用[J].上海中医药大学学报,2012,26(1):93~95.

[7]何婷英,张丽萍.大学生创业意识的调查与研究—以温州高校大学生为例[J].中国青年研究,2007,(1):45~48.

猜你喜欢
大学生生活学校
带父求学的大学生
大学生之歌
生活感悟
学校推介
无厘头生活
疯狂让你的生活更出彩
让大学生梦想成真
他把孤儿院办成大学生摇篮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