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博,杨芳,黄朝晖
(安徽医科大学 第一临床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9)
对医务人员而言,不仅要有高超的医疗技术,还要有高尚的医德医风和良好的沟通能力,关心、爱护、尊重患者。医学院校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是培养高素质“准医生”的重要教育基地,积极探索新时期需要的医德教育体系,是提高医学生医德修养的一条有效途径。有鉴于此,笔者对当前七年制医学生医德教育存在的问题进行实证考察和理性反思,并就完善长学制医学生医德教育体系的途径提出若干建议。
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属高层次医学教育,要求学生掌握的理论知识具备系统性、严谨性、全面性和科学性,强调临床技能和实践能力的培养,而且对于医学生的道德素质等人文素质的培养有着更高、更严的要求。早在1993 年世界卫生组织就明确提出:“21 世纪的医生,应是优秀的卫生管理人才,病人的社区代言人,出色的交际家,有创见的思想家、信息家,掌握社会科学和行为科学知识的专业医师和终身努力学习的学者。”[1]医德,通常被用来指医生对待患者的态度,是与医疗卫生行业特殊要求相联系,与医师职业精神相契合的综合素质。具有三个特殊性:一是内在性。医德是医学生、乃至整个医疗行业所需具备的,并一直在传承的、必不可少的素质。医德低下或者缺失都将影响执业者个人甚至医疗行业。同时,医德是先天和后天共同作用的结果,是人经过“内化——外化”这样反复多次转化而形成的稳定品质。医德内化在医学生或者医务工作者的一言一行中,影响个人的价值观和行为准则。二是人本性和社会性。首先,医德要求医学生身心得到健康发展,除掌握专业知识外,还应具备良好的沟通能力、敬业精神和伦理行为,树立医学核心医德价值观。其次,医学生今后的服务对象是人,这也决定了医学生必须学会了解社会、认识社会、适应社会。三是传承性及发展性。古代行医,虽是个体行医,但也形成了统一的道德标准进行自律。金元时期医学家曾世荣说:“医之务业,其道有四,不可遗其一焉。行之恻悯,施之济惠,行之周至,受之平等。”[2]随着医疗事业的发展,传统医德已向现代医学职业道德转化,但中国“医乃仁术”、“大医精诚”的传统医德仍然被传承下来。同时,人的素质可以通过学习、实践得到塑造或提高,说明个人的素质本身具有发展性。传统医德也在从个体到医学共同体、从个体道德自律到行业自治的变化发展中。
医德教育的目标是受教育者了解医德精神,内化为个人素养,并最终外化为医德行为。[3]医德教育的特征表现为价值理性,科学教育则表现为工具理性。[4]针对七年制临床医学专业,在塑造工具理性之外,加强价值理性的培养具有重要意义。
1.医德教育目标不明确。医德教育的内涵尚待厘清,医德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容易混为一谈。主要表现为:在指导思想上,突出政治信念而忽视医德精神。从政治理想视角,对医学生进行人生观、价值观的教育,而缺少从医学专业和医疗制度角度,对医学职业精神的阐述。在教学形式上,医德教学与社会脱节,医德教学效果不佳。教学内容缺乏生动、鲜活的病例分析讲解,考核方式偏重记忆和笔试,没有充分关注医德精神的体验和内化。教学内容多年不变,一些因科学进步而随之产生的新型医学课题在教材中反映很少,而医学生作为当代青年,却更愿意关心这些热点问题。当前的医德教育未能充分重视与学生医德修养心理的有机结合,缺乏必要的针对性,使医德教育难以深入学生的心灵,造成许多学生对医德一知半解,片面强调知识的系统性、完整性,忽略了其专业性和时代性。[5]
2.七年制临床医学课程体系有待完善。有研究表明,我国医学院校的医德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大约占总学时的8%左右,而国外医学院校中医德社会科学课程学时占总学时的比例,美国、德国多达20%~25%,英国、日本约为10%~15%。[6]七年制临床医学的基础课程阶段,课程量大、内容繁杂、目标要求高,学生没有过多精力投入医德素质的养成。一是在教学要求上,片面强调医学科技。在专业知识和技能的掌握上,对七年制学生普遍提出更高要求,但对于医德教育课程,并没有更严格的要求,且相对于专业课程,医德课程缺乏技术理性特征和显性实用特征。二是就课程设置来看,没有开设有针对性或实用性的医德素质教育课程。医德课程的安排内容陈旧、缺乏实践性和有效的授课形式,不能引导学生主动探索医德知识。且医德课程各学科之间缺乏连贯性,致使课程体系缺乏层次性、系统性。三是医德课程对老师的要求也比较高,一方面要求谙熟医德教育理念,另一方面又要求对医学素养有较深的了解。校园里虽然也有能把医德和专业课程融合讲授的老师,但毕竟凤毛麟角。
3.医学院校教师的结构和素质有待优化。当前在高校从事医德教育的教师多为哲学、思想政治教育学等专业的毕业生,存在着医学理论知识缺乏,不能将医德教育和专业知识相结合的情况。七年制医学专业临床实践教学的时间长、影响深。某些临床带教教师的不良行为,对大学生产生了极其负面的影响。据一项调查统计,在100 多名医务人员中,有7%的医务人员参加过病人安排的饭局和娱乐活动,有相当一部分人认为无可厚非,觉得接受宴请是劳动付出应有的一种回报,合情合理。[7]这无疑会影响学生的正确价值观的形成。
1.树立现代医学教育观。打破“医学仅是一门自然科学”的传统观念,师生都应认识到医德素养在医学研究和医学职业中的重要作用。《爱丁堡宣言》提出:“理应指望把医生培养成为一个专心的倾听者、仔细的观察者、敏锐的交谈者和有效的临床医师,而不再满足于仅仅治疗某些疾病”。医德培养之于医学生就如同专业素质一样是不可或缺、受益终生的基本素质。医学教育者应超越“专业”立场,站在“教育”立场看待医德教育,只有将科学精神和医德精神并重,才能培养全面、高层次的卓越医学人才。一是七年制临床学生要具有正确的价值理念,才能更好地从事科学研究和医疗服务。因此,在厘清医德教育核心价值理念的基础上,完善医德课程体系,优化医德教育课程内容,加强医德学科的建设。二是医德的核心价值观应当是敬畏生命、关爱生命。[8]研究人的健康与疾病,不能忽视人的精神活动及其生存的社会环境的影响。医德是对生命的尊重,对生命质量、生命价值和人类未来健康和幸福的关注。医疗行业的从业者应当把视角从关注个人健康扩展到社会责任,明白医生对病人存在信托责任,而这个责任要以精湛的专业技能、严格的自我规范和良好的行业道德为依靠。三是理顺医德教育机制。应当建立单独的医德学科,提供科研项目上的支持,从国家制度和政策层面加强医德教育师资培训,从教学改革入手加强医德课程体系建设。
2.促进医德教育模式的现代化转型。一是丰富课程设置。除基础课程外,还应当随着年级的升高,开设医学语言学、医学心理学、医学写作、临床交流技巧等课程,由浅入深,贯穿医学生入学到毕业全过程,形成有层次、有系统的阶梯渐进方式。同时提高医德课程的针对性、实践性、趣味性和探索性,培养学生医德素质养成的主动性和积极性。二是加强教学方式多元化。将课内教学、课外教学及实践教学相结合,将增加医德科目和课时量的“外延式”扩张与课程内容优化的“内涵式”提升相结合。以选修课为重要载体,找准学生的兴趣点,培养学生的爱好。通过临岗医德实践辅导教学,让学生树立医德关爱理念。三是在教学方法上,向“学生中心模式”转变。逐步推广采用以案例为先导,以问题为基础,以学生为主体,以教师为导向的启发式教学形式,鼓励学生对教学查房中临床病例的诊断和治疗方案提出自己的观点,引导和激发学生批判性思维的敏感性和倾向性。通过“大学生创新能力培养计划”开展开放性实验课题,包括实验方案的设计和修改文献检索,记录科研笔记和反思日记,撰写综述论文,既能培养独立思考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又能提高自我判断和思辨的水平。四是增强医德教育中的规范性教育。卫生部颁布的《医务人员医德规范及实施办法》第2 条规定:“医德是指医务人员的职业道德,也是医务人员应具备的思想品质。”医德是调整医务人员与病人、社会以及医务人员间关系的行为准则。在医疗技术飞速发展和诊疗过程对技术高度依赖的情况下,更应当发挥道德规范的约束作用,使得医德教育具有可操作性。例如,医学生沟通技巧的实践训练和法治意识的培养。
3.推进医德教育的全程化。医德教育应当融入到七年制教育全过程,通过结合医学专业知识强调医德关怀的重要性、必要性来培养医德的效果,比单纯的医德学科学习更有效。在前期基础知识教学中,医学专业教材中增加医德内容,教师在讲解疾病的鉴别诊断时穿插对医患纠纷的分析,会给学生留下更加直观和深刻的印象。进入临床学习阶段,根据专业技术安排相应的德育培训,在问诊中培养学生的医患沟通能力,在体格检查中培养学生良好医德,对于学生的考核增设德育培训得分,定期交流实习心得体会等形式,提高实习生对临床服务中医德精神的理解和运用。
4.培养充满医德氛围的校园环境。丰富的校园文化,应当具有开放性、灵活性、时代性,与日常教学相辅相成。在医学基础课阶段,有计划地通过参观学习、医护劳动等形式,让学生尽早了解所要从事的行业;在实习定科阶段,安排学生走进社区医院、参加医院义诊,培养学生健康向上、热爱生命、理解和帮助病人的职业理念。此外,通过开展多彩的学生活动、营造健康的学生宿舍氛围、就业指导、心理咨询与辅导、贫困助学等方面,充实校园文化内涵。通过校园文化的价值引导和行为驱动作用,切实提高医德教育的质量,并促进卓越医生培养计划的实施、医学教育结构的改革和优化。◆
[1]朱文华.21 世纪高级医学人才素质教育及实施的基本途径[J].青岛大学医学院学报,2001,37(3):246~247.
[2]潘新丽.中国传统医学职业精神:仁、智、廉、不欺.[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6):9~10.
[3]石亚军.人文素质论[M].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8:44~50.
[4]许波宏,季正松.深入研究人文教育的本质与规律,构建全方位高校人文教育体系[J].镇江高专学报,2010,23(3):1~4.
[5]陈众.高等中医院校大学生医德教育现状及对策分析[D].山东师范大学,2008.14~17.
[6]赵婷.医学院校生命教育存在问题及对策分析[J].医学教育探索,2010,(6):825~826.
[7]王玉.当前医疗不正之风的主要表现及对策[J].中国医学伦理学,2005,18(6):34~35.
[8]郝军燕.卫生高职医学人文教学模式探析[J].医学与哲学(人文社会医学版),2011.32(8):71~7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