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海霞
(右江民族医学院,广西 百色 533000)
大学生是国家宝贵的人才资源,大学生的整体素质关系着国家未来的发展与现代化建设。目前从总体上看,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是良好的,但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仍有待加强。本文所探索的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是指根据大学生的心理发展特点与现状,在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基础上,通过构建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观察小组、宿舍心理交流点三级网络全方位关注大学生的心理健康状况,实现各级网络有针对性地进行心理健康教育活动的体系。
1.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理论。马克思曾把人的全面发展概括为“人以一种全面的方式,也就是说,作为一个完整的人占有自己的全面的本质。”可见,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全面发展是人的不同层次需求的全面发展,人们在需要得到满足的过程中不断积极参与社会实践活动;是人的现实水平与潜在能力的全面发展,人们需要在自我发展的过程中不断自我超越;是人的主体性的全面发展,人们在社会实践活动中需要不断提高自身的自主性、能动性和创造性;是人的社会关系的全面发展,人们通过参加社会实践活动来建立健康、文明、有序的社会关系,进而实现人们物质、情感和信息的交流,促进个人的需要与能力的全面发展。马克思主义人的全面发展理论注重个体的自由与全面发展,对于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具有重要的理论指导意义。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应注重学生的个体心理需要,注重学生的主体性与学生个体能力的开发,注重大学生和谐人际关系的构建。
2.积极心理学理论。积极心理学是20 世纪末西方心理学界兴起的新的研究思潮,积极心理学是通过有效的实验方法与测量技术来研究人们的力量、潜能和美德等积极因素的新思潮。积极心理学主要研究观点有三个方面:在主观层面上,主要研究个体的积极情绪与主观体验,重点研究个体的主观幸福感,强调个体要积极地面对过去、现在和未来;在个体层面上,注重研究个体的积极人格特质,特别是个体人格中关于积极力量和美德的特质;在群体层面上,积极心理学注重组织系统的研究,特别是注重社会、家庭、学校等组织在个体的培育与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积极心理学作为一种新的研究思潮对于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具有重要的指导价值,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的构建与运行应注重增进学生的积极体验,引导学生满意地回忆过去、幸福地感受现在、积极地面向未来;应注重激发和培养学生的积极人格,使学生在学习、生活实践中形成诚实、感恩等积极的品质;应注重积极教育理念的宣传与运用,在学校的教育教学过程中以及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中形成积极、乐观、向上的氛围。
3.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人本主义心理学理论兴起于20 世纪50 年代,人本主义心理学开创了心理学发展的新纪元,也对现代心理健康教育实践提供了独特的借鉴价值。人本主义心理学的核心理念是以人为本,主张尊重人的本性,对人性持积极乐观的态度。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是人本主义心理学的重要内容,人的各种行为是由不同层次的需要引起的,人们通过自我实现使个人潜力得以挖掘并提高。因个体的需要和动机不同,所以不能采用千篇一律的个体自我实现模式,避免机械决定论的行为主义模式,呼吁心理学实现从物化到人化的转变,注重个体人的本性、潜能、动机、价值的开发与提升。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与运行需以人本主义心理学理念为指导思想,坚持以人为本的理念,充分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以实现学生的个体价值为目标;充分尊重学生的个体意愿,建立同理心,取得学生个体的信任,实现和谐的沟通与咨询关系;扩宽心理咨询与沟通的渠道,通过多种形式帮助学生个体实现自我价值,提升自我潜能;坚持主体性原则,引导学生个体学会自己发现问题、探索方法、寻求帮助和解决问题,帮助学生个体学会提升自我调控能力。
1.培养大学生良好的心理素质。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是其在先天的基础上与外界环境相互作用、相互影响的过程中形成的相对稳定的心理特征与心理属性,它反映了个体身心潜能的利用与开发程度。大学生具备良好的心理素质一方面要求其能够适应当前的学习与生活环境,另一方面要求其能够适应现代社会文化发展的大趋势,具备现代人的心理素质。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旨在通过紧密联系的三级心理健康教育网络优化大学生的心理素质,加强对大学生的认知、情感、意志等品质的培养,实现大学生的知、情、意、行与社会发展要求之间的和谐统一,进而促进其整体素质的提高,实现其健全人格的发展。
2.激发大学生的无限潜能。高校要培养出适应社会发展的新一代大学生,不仅要培养其与未来社会文化发展趋势相适应的良好心理素质,更要造就其与社会科技进步相协调的创造性心理品质,也就是不断开发大学生的心理潜能。人的潜能的开发,一方面受人类的遗传素质的影响,另一方面受人类社会实践活动的影响。教育是一种积极的社会实践活动,它能够推动后人在前人的基础上不断开拓创新,实现社会的快速发展。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通过运用心理健康教育的专业知识与方法让大学生充分悦纳自我,正确认识自身的智力结构,主动寻找开发自身智力与潜能的应对手段。心理学研究表明,人的心理潜能远未得到充分的开发与利用,而现代教育也未很好地开发利用个体的心理潜能,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注重开发和利用大学生的无限潜能,达到大学生的自我实现。
3.构建高校和谐校园。大学生的心理健康问题已成为日前高校不容忽视的重要课题。当前的大学生心理发育尚不成熟,一方面对自我寄予了较高的期望值,而另一方面又缺乏相应的社会经验,当理想与现实发生矛盾时,他们往往会产生心理困扰,出现不良情绪,而这些不良情绪得不到合理疏导就可能迁移到其他方面,导致危险事件的发生。高校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管理体系的构建正是通过严密的心理健康教育网络,对大学生的学习、情感、就业、发展、适应等方面问题给予及时、有效的指导与帮助,促进大学生提升心理健康水平,帮助大学生树立优良的个性品质,这不仅有助于预防和缓解大学生心理问题,更在维护高校校园的和谐稳定方面发挥着重要作用。
我国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处于一个重要的发展阶段,构建适合高校发展需要的心理健康教育体系势在必行。但是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涉及的学生数量大,涉及的问题种类多,仅依靠专业人员进行心理咨询工作是不够的,因此,二级院系在依托学校心理健康教育的基础上,建立一支由二级院系辅导员和班主任、各班级心理委员、各宿舍长共同参与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队伍,形成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班级心理观察小组、宿舍心理交流点三级管理网络具有一定的可行性。
1.一级网络——辅导员、班主任构成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工作人员。高校的辅导员、班主任对大学生提供的各种辅导咨询性服务在大学生的成长、成才过程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在大学阶段,大学生正处于生理、心理、思想不断发展变化的时期,可能会遇到学业、情感、交往、就业等各方面的问题而产生一定程度的心理压力需要及时进行疏导。二级院系应重视辅导员、班主任在大学生发展过程中的重要作用,成立二级院系心理辅导站,由辅导员、班主任轮流值班,并与班级心理委员对接,充分关注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全面发挥其辅导咨询性服务职能。虽然辅导员、班主任在专业咨询知识方面存在一定的欠缺,但在深入学生实际生活与把握学生普遍存在的问题方面具有很大优势,对于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具有重要意义。
2.二级网络——班级心理委员、班团干组成班级心理观察小组。班级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在整个高校的心理健康教育工作中发挥着重要作用,因其更具有教育的针对性和实效性。高校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侧重点在于及时发现和调适大学生的各种心理困扰,为学生提供心理辅导性服务。高校各班级内部的心理健康教育活动是高校开展心理健康教育工作的有效途径。各班级形成以班主任为主导,以班级心理委员、班团干为主要成员的班级心理观察小组,密切关注班级学生的思想、心理动态,对于存在心理困惑的学生给予及时疏导和帮助,对于少数、个别存在严重心理问题的学生及早上报二级网络和一级网络的相关工作人员,由专业心理咨询员或心理专家予以解决。二级院系心理健康教育二级网络的优势就在于其能够利用深入班级生活的特点及时、全面地关注每一位学生的动态,使得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更深入有效。
3.三级网络——由宿舍长牵头、宿舍成员参与的心理交流点。高校的宿舍不仅是大学生休息的地方,更是大学生进行学习与生活交流的场所,和谐的宿舍文化氛围既是大学生有效学习的前提条件,也是大学生身心健康的重要保障。同一宿舍的成员基本上是年龄相当的同班同学,一般具有较为接近的价值观念、生活理念和生活方式,因此,他们更容易交流,彼此间更容易倾诉心声。高校充分利用学生宿舍这一心理交流点渗透心理健康教育的相关理念是维护大学生心理健康、促进大学生心理健康发展的重要举措。二级院系可组织各宿舍长进行定期的交流与培训,针对大学生们在生活交流中遇到的各种问题提供相关指导,向其渗透和宣传心理健康教育的知识与技巧,进而通过宿舍长与宿舍成员之间的关联与交流,实现对大学生心理健康辅导,形成宿舍内部文明、和谐的学习、生活氛围。◆
[1]马克思,恩格斯.马克思恩格斯全集(第4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79.123.
[2]易娟.积极心理学对我国心理健康教育的启示[J].当代教育论坛,2008,(1):66~68.
[3]朱志梅.基于人本主义心理学的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J].江苏高教,2011,(4):125~126.
[4]王希永.心理健康教育的价值[J].中国青年政治学院学报,2000,(5):41~45.
[5]李军.关于建立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体系的探讨[J].济南大学学报,2002,12(4):86~88.
[6]韦志兆.高校心理健康教育三级网络在大学生心理危机干预中的作用研究[J].思想教育研究,2009,(2):80~8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