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玉侠 (徐州医学院附属医院中医科,江苏 徐州 221002)
蛛网膜下腔出血(SAH)是指脑表面血管破裂后,血液流入蛛网膜下腔引起相应临床症状的一种脑卒中。其可分为原发性SAH和继发性SAH两种[1],常见病因是先天性动脉瘤破裂(70%),其次为脑血管畸形和高血压性动脉硬化和其他。我科2011年1~12月来共收治SAH患者20例,经过积极有效的治疗护理,现将护理体会报告如下。
1.1 一般资料:本组20例,其中男11例,女9例,年龄23~82岁,平均56.3岁;神志清楚16例,嗜睡或意识模糊3例,昏迷1例。患者符合以下诊断标准:20例病例全部经头颅CT证实蛛网膜下腔有高密度出血征象。5例行腰椎穿刺加脑脊液置换,脑脊液压力110~200 mm H2O(1 mm H2O=0.0098 kPa),肉眼观察脑脊液为均匀一致血性液体。
1.2 临床特点:16例患者诉发作时无明显诱因,表现为突发剧烈头痛伴恶心或呕吐,3例活动时发作,1例酒后发作。18例患者脑膜刺激征阳性。
20例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中1例死亡,19例患者症状均得到不同程度的缓解治愈出院。
3.1 持续心电监护:①蛛网膜下腔出血发病急骤,进展快,且大多数患者病情重,临床医护人员需要熟练掌握此病的特点、规律和相关护理注意事项,及早抢救患者,减少并发症的发生。②患者一经入院,要绝对卧床休息,床头可以提高15°~20°。心电监护,密切监测患者的心率、心律、血压、氧饱和度、呼吸、体温;观察神志、瞳孔的变化,如发现心律、波形异常则需要复查床边心电图,发现心率减慢,血压下降,要及时通知医生观察患者,并将心电监护数值及突发事件记录在护理单上。
3.2 头痛的护理:①心理护理:详细向患者说明头痛发生是由出血、脑水肿引发颅内压升高,血液刺激脑膜或脑血管痉挛所致,随着时间的延长,出血会慢慢停止,血液吸收,头痛就会有不同程度的缓解。②缓解头痛的方法:SAH可引起颅内压升高,可用20%甘露醇、速尿和白蛋白等脱水降颅压治疗。适量给予NaCl溶液,保证正常血容量和足够脑灌注。低钠血症者可以口服10%NaCl溶液或浓钠静脉滴注,不应限制液体。尼莫同或法舒地尔防治脑血管痉挛。头痛剧烈,遵医嘱给予止痛剂,避免使用阿司匹林等损伤血小板功能的药物。③用药护理:用药期间对患者的病情变化进行严密观察,观察症状是否得到改善,使用甘露醇等脱水剂快速滴注,详细记录24 h尿量,使用尼莫同或法舒地尔等药物时患者有可能会有皮肤发红、多汗、心动过缓或过速、胃肠道不适等不良反应出现,应对输液速度进行合理调整。
3.3 及时处理并发症,防止蛛网膜下腔再出血:①休息与活动:尽最大努力为患者提供一个安静、安全、舒适的休息环境,严格限制探视时间,避免不良的声、光刺激,治疗、护理集中进行,保证患者有充足的休息[2]。②避免诱因:告诉患者及家属容易诱发再出血的各种危险因素,指导患者加强和医护人员的配合度,告诉患者缓解精神紧张的方法,避免情绪激动,告诉患者不要用力排便,不要过度屏气,避免剧烈咳嗽,定时监测血压,确保血压控制在合理的范围内。③病情监测:应密切观察病情变化,发现异常及时报告医生处理。
3.4 腰椎穿刺术的护理:术前护理:①评估患者的文化水平、合作程度以及是否做过腰椎穿刺检查等;指导患者了解腰椎穿刺的目的、特殊体位、过程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恐惧心理,征得患者和家属的签字同意。②备好穿刺包、压力表包、无菌手套、所需药物,氧气等。③指导患者排空大小便,在床上静卧15~30 min。术中护理:①指导和协助患者保持腰椎穿刺的正确体位,对患者的呼吸、脉搏和面色变化进行详细观察,询问患者有无不适感。②协助患者摆放术中测压体位,协助医生测压。协助医生留取所需的脑脊液标本,及时送检标本。术后护理:①指导患者去枕平卧6 h,告知卧床期间不要试图抬高头部,可适当转动身体。②如果患者有头痛、腰背痛、脑疝及感染等并发症发生,可指导患者多饮咸汤水,延长卧床休息时间至24 h。③保持穿刺部位的纱布干燥,观察有无渗液、渗血,24 h内不宜擦澡。
4.1 合理饮食:患者以清淡、易消化、无刺激性、高蛋白、高维生素饮食为宜,多食蔬菜、水果,戒烟酒。
4.2 避免诱因:首先去除诱因,保持情绪稳定和心态平衡,避免一切可能引起血压、颅内压增高的因素;建立健康的生活方式,保证足够的睡眠,适当运动,避免体力和脑力的过度劳累和突然用力过猛;养成定时排便的习惯,保持大便通畅,避免用力排便。
4.3 检查指导:SAH患者一般在首次出血3周后进行DSA检查,应告知脑血管造影相关知识,指导患者积极配合,以明确病因,尽早手术,解除隐患和危险。
4.4 照顾者指导:家属应关心、体贴患者,为其创造良好的休养环境,督促尽早检查和手术,发现再出血征象及时就诊。
[1] 王维治.神经病学[M].第5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151.
[2] 尤黎明.内科护理学[M].第4版.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8:62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