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复医学发展的几点思考

2013-08-15 00:49钱存荣吴光哲
解放军医院管理杂志 2013年7期
关键词:医学数字化康复

钱存荣,孙 娟,吴光哲*,王 颖

(1.沈阳军区大连疗养院,大连 116013;2.解放军第406医院,大连 116041)

随着医学科学的发展,人们不仅要求治好病,还希望能恢复身心功能而成为一个健全的人,残疾人的合法权利也日益得到重视。所有这些变化和需求,将更有力地推动康复医学的发展。康复医学是社会发展与进步的产物,与临床医学、预防医学、保健医学共同构成现代医学体系[1]。现代康复医学是研究伤残病后造成的机体功能障碍,进行康复评估、康复训练、康复治疗,以达到改善或重建患者身、心、社会功能为目的一门科学。

1 培养康复医学专业人才

我国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要把培养康复医学人才放在首位[2-3]。在康复医学培训方面,不仅要有康复医学专业教育[4]、康复技术(治疗)专业教育[4]、康复护理专业教育,还应有社会医学、行为医学、社会工作、社区康复等课程。

1.1 建立完善的轮训制度 加强在职培训 由于历史原因,康复专业队伍不仅人员短缺情况严重,同时还存在学历层次偏低,在现有专业人员中仍有不少未经过正规、系统的康复专业培训。建立和完善在职轮训和考核制度,提高专业队伍整体素质迫在眉睫。

1.2 采取多层次的培养模式 提高康复水平 由于康复医学发展较快,康复专业人员的需求加大。应采取多种培养形式,既要在大学或医学院设置康复医学系、物理治疗专业、作业或职业治疗专业,也要考虑更多的建立专门的康复学院或康复医学院,培养专门的康复人才。要力争尽快建立高水平康复治疗师学院,培养高学历、高水平、高素质的康复治疗师。通过与国际合作,利用国外选进的康复服务技术培养康复人才是一条捷径。

1.3 重视临床医学生的康复教育 强化康复意识对高等医学院校临床专业学生开展康复医学教育,包括临床见习或实习中设置一定课时十分有必要。通过康复医学的系统学习,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康复观念,并了解康复处理的适应证和康复介入的最佳时机和方法,让有需要的患者能得到有效的康复治疗,减少残疾发生,推动康复学科的发展。

2 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技术

西方医药学以解剖学和生理学为基础,如人类基因谱诞生,克隆和转基因技术在人体成功运用,如以健康基因置换致病基因等。然而,人类还是不能完全医治好自身全部疾病,西方医药学似乎遇到难以逾越障碍,如抗生素所致二重感染、耐药菌株不断增加、化学合成药物毒副作用等。而我国传统医学源远流长,无论是内容、深度和广度,以及反映的科学思维水平,足以与西方现代医学并列。中医学所把握的不是器官实体,而是人体整体功能状态和功能结构关系。从本质上说,中医学是“助人抗病”,调动和激发人体“天然自愈力”和“潜在功能”,帮助人体恢复和提高自身免疫和调节能力。中医学对现代医学是补充、完善、提高与发展,充分发挥中国传统医学优势,实现中西医药学的融合,对发展中的未来康复医学,必将发挥更大作用。以中医学理论和现代康复医学理论为指导,将中医康复手段与现代康复治疗技术有机整合。以康复评定为纽带,综合采用中医传统康复疗法、物理治疗、运动疗法等手段,进行针对性治疗,提高患者生活质量。我国中西结合康复医学有很大潜力和发展空间,充分发展中西医结合的康复治疗技术,将中医传统疗法和近代康复技术融合应用,建立符合我国国情的康复医学模式[5-7]。

3 倡导预防优先的康复治疗模式

医学的任务已从“防病治病”为主,逐步转向“增进健康、提高生命质量”。未来康复医学中,康复预防将占主导地位,人们不只是被动地进行康复评估与康复医疗,而是将相当的康复医疗资源用于康复预防。康复医学的对象主要是伤残、慢性病和老年患者,在康复评价与治疗的同时,通过一定的预防措施,预防残疾的发生和发展。从预防医学的角度来看,三级预防措施中都应有康复理论和技术的内涵。未来康复预防体系将运用医学最新成就,研究人体形态结构与功能调控之间的关系,开发人体功能辅助装置和系统服务装置,从而调动人体的主动康复行为。

4 高新技术推动康复医学发展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康复医学在医学中所处的地位将越来越重要。在未来康复医学中,由于人类寿命延长和生命质量提高,有赖于医学科学和技术整体水平的进步,所以对高新技术应用有更多期盼。几乎所有物理科学的新知识、新技术都将被应用到医学中来,使康复医学中新的治疗因子不断涌现。随着传统医学与生命科学突破性发展,将获得集成度高、运行速度快、成本低、方式方法多样的智能系统。将应用最新前沿技术对生活方式疾病、中老年病、影响人生活质量的骨关节病、精神心理疾病以及亚健康状态防治等,能提供更多实用的康复手段和解决办法。在医学领域里引进和采用更多新技术,如采用生物反馈技术、全新数字摄影技术、生物芯片技术、生物传感技术、微电子脉冲技术,以及分子设计和模拟技术等。生物能量信息技术将作为整合医学的重要技巧被接纳,并在使用中构建中西医融合新的高架桥和快速通道。生物能量信息技术能使各种原因导致的身心功能障碍患者充分发挥其自身潜能,促进人体功能测定、评估、训练、重建、补偿、调整和适应,能恢复运动、语言、心理、认知以及个人自立所需的其他功能,对提高患者生存质量等都将带来不可替代的推动作用。

5 建立康复数字化服务体系

5.1 开发康复治疗管理系统 随着医学模式的转变,疾病结构的改变,以及人们对健康的认识和要求的变化,康复医学得到快速发展,但康复信息化程度相对落后。应用信息系统,规范康复治疗流程,在医嘱下达、计划任务获取、康复治疗、康复评定、信息反馈、病历书写等各个环节实现数字化管理,提高整体医疗质量和管理效率。

5.2 建立康复医学数字化平台 为适应我国康复医学发展的需要,保障广大康复工作者对康复医学信息需求,结合数字图书馆发展的趋势,应逐步确立康复医学信息数字化建设和发展总体目标。建立中国康复研究中心图书馆数字化平台,与远程康复教育系统联网,为远程网络教育提供信息支持;加强专题数据库建设,为远程康复教育提供专题数字化文献支持。形成涵盖康复医学各学科信息资源体系,实现数字化信息资源规模化、系列化、特色化和标准化;提高数据加工、存储、管理、导航和发布能力,实现跨库检索、智能导航、快速检索功能,形成数字化信息管理服务的高效运行机制[8-9]。

[1] 贺丹军.康复心理学[M].北京:华夏出版社,2005:1.

[2] 陈仲武.我国现代康复医学事业的发展历程[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97 -100.

[3] 纪树荣,刘建军,常冬梅,等.中国物理疗法和作业疗法的现状及课题[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1,7(3):104 -107.

[4] 张凤仁.康复医学人才培养模式的探讨[J].中国康复理论与实践,2002,8(3):184 -185.

[5] 蒋再轶.浅谈我省各级医院康复医学专科建设的现状及发展的必需条件[J].中医药导报,2005,11(7):100-102.

[6] 周士枋.强化康复医师的临床基础理论和传统康复技能训练[J].中国康复医学杂志,2003,18(12):713.

[7] 杨万章,王占平,张志兰,等.兼收并蓄,建立富有特色的中西医结合康复医学科[J].深圳中西医结合杂志,2005,15(2):86-87.

[8] 江建忠.医院图书馆网络信息导航库的建设[J].医学信息学杂志,2007,28(3):248 -249.

[9] 罗书练,郑 萍,邵 新,等.网络医学信息资源的构建、导航和整合[J].中华医学图书情报杂志,2007,16(2):35 -37.

猜你喜欢
医学数字化康复
本刊可直接使用的医学缩略语(二)
家纺业亟待数字化赋能
医学的进步
预防新型冠状病毒, 你必须知道的事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高中数学“一对一”数字化学习实践探索
脑卒中患者康复之路
数字化制胜
医学、生命科学类
残疾预防康复法制建设滞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