孙金丽,梁玉敏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论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及对语文教学的启示
孙金丽,梁玉敏
(西华师范大学 文学院, 四川 南充 637000)
人性是善的还是恶的这一命题一直以来都存在很大的分歧。在前人研究的基础上,对孟子“性善论”与荀子“性恶论”中对人性的论证进行比较,可以发现:孟子荀子二人在人性的论述上虽然有很多不同,但所追求的最终目的是一致的,对现代语文教学具有启示作用。
孟子;荀子;性善论;性恶论;语文教学;启示
最早集中论述人性论思想的是杨朱学派,而最早提出人性问题的是孔子。孔子论人性有三层意思:首先,从外在的环境和教育对人的影响这一层面提出“性相近,习相远也。”(《论语·阳货》)其次,提出人性还有应然的一面,子曰:“富与贵,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处也。贫与贱,是人之所恶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论语·里仁》)第三,将人的应然之性与人的实然之性联系起来考察。子夏问曰:“巧笑倩兮,美目盼兮,素以为绚兮。何谓也?”子曰:“起予者,商也。始可与言《诗》已矣。”(《论语·八佾》)[1]76-77尽管孔子把人性分为三个层次,但并没有明确提出人性善恶的问题。继孔子之后,孟子和荀子对人性作了多方面的论述,并且引发了后来对“性善”与“性恶”的争论。无论争论结果如何,其人性思想所产生的影响及对语文教育的启示是不容忽视的。
对于人性问题自古就有很多种论说,“在告子篇中就有性犹杞柳说;性犹湍水说;性可善可不善说,即可型说;有善有不善说,即两品说。对于这四种说法,孟子都一一辞而辟之,提出了性善论。”[2]38-42孟子曰:“水信无分于东西,无分于上下乎?人性之善也,犹水之就下也。人无有不善,水无有不下。今夫水,搏而跃之,可使过颡;激而行之,可使在山。是岂水之性哉?其势则然也。”[3]196而且孟子的性善说,首先是就人的理性,尤其是道德性而言的。孟子曰:“口之于味也,目之于色也,耳之于声也,鼻之于嗅也,四肢之于安逸也,性也;有命焉,君子不谓性也。”(《孟子·告子上》)也就是说人人都好声色、芳香、美味、安乐,但那不过是人的自然本能,并不是我们通常所说的“人性”,他认为人之所以区别于动物,就是人具有天赋的仁义礼智等道德理性,保存这些理性,人就是人,丢掉他们,就与禽兽无异了。他通过人与动物的区别来谈人性,并且更侧重于人的社会属性。正如张岱年所云:“孟子所谓性,指人之所以为人的特性,而非指人生来即具有的一切本能。”[4]187在孟子看来,人性应该是人区别于动物的本质属性,是天赋“四心”即“恻隐之心,羞恶之心,恭敬之心,是非之心”(《孟子·告子上》)。但并不是说人性中先天就具有这“四心”,而只是说具有这些善的素质,原始的、处于萌芽状态,他把它们叫做“四端”,也就是说人人具有向善的素质,但并不是人人都能“至善”,只有把“四端”扩而充之,才能达到“至善”。
荀子所谓的“性”,就是“不可学,不可事而在人者谓之性。”(《荀子·性恶》)即天性,也就是人的自然性。正如惠吉星先生所明确指出的:“荀子所谓的人性,仅指人作为生物有机体适应环境的能力,指人天赋的维持自身生命存在的生理本能和欲望,它具有先天性、自然性和受动性的特征,属于人的感性层面。”[5]108在荀子看来性是先天具有的,是不学就会的,不事而能的,人在本性上是相同的,以“凡人之性者,尧、舜之与桀、跖,其性一也,君子之于小人,其性一也”(《荀子·性恶》)进一步来说明。而荀子人性论的中心命题是:“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荀子·性恶》)而“伪”则是“可学而能、可事而成之在人者。”即后天的努力、环境和教育。他非常强调先天的本性与后天人为的区别,他认为人生而有耳目口腹之欲,贪利争夺之心,所以天性是恶的。因此就要通过对“师法之化,礼仪之道”的学习去改变、矫正人的天性,也即“化性起伪”。
孟子荀子二人在人性问题的起点上虽然存在很大的争论,但如果仅仅从探讨人性问题的最终目的来说,二人的态度是一致的,都希望每个人向善的方向发展。孟子认为“人皆可以为尧舜”(《孟子·告子上》),荀子主张“涂之人可以为禹”(《荀子·性恶》)。最终目的都是为了去“恶”扬“善”,从而使自己的言行符合封建伦理道德规范,成为一个道德完善的“圣人”。孟子荀子的人性论不仅在当今语文教育中对学生进行道德教育,使每位学生都成为道德高尚的人具有重大的教育意义,而且在构建和谐校园中也发挥着巨大的作用。
其一,从人禽之别来说明人性是善的。人与禽兽有些方面是相同的,这是人与动物的共性,不同的地方只有“几希”,只有找到人与动物的不同之处才是人的本性。“人之所以异于禽兽者几希,庶民去之,君子存之。舜明于庶物,察于人伦,由仁义行,非行仁义也。”(《孟子·离娄下》)孟子认为人性之所以是善的,是因为人生来就具有的善端,即人具有先天的善性。
其二,以“心”论善。“恻隐之心,人皆有之;羞恶之心,人皆有之;恭敬之心,人皆有之;是非之心,人皆有之。恻隐之心,仁也;羞恶之心,义也;恭敬之心,礼也;是非之心,智也。仁义礼智,非由外砾我也;我固有之也。求则得之,舍则失之。”(《孟子·告子上》)孟子所说的四端之心是人先天就有的,但这只是原始的、初级的、处于萌芽状态的,只有不断地扩大、充实、完善才能达到“至善”,完善人的本性。
其三,对“恶”的论述。既然善心是人固有的,那么恶是怎么产生的呢?孟子从两个方面进行阐释:一方面是受环境的影响。孟子说:“富岁,子弟多赖;凶岁,子弟多暴,非天之降才尔殊也,其所以陷溺其心者然也。今夫麰麦,播种而之,其地同,树之时又同,然而生,至于日至之时,皆熟矣。虽有不同,则地有肥硗,雨露之养、人事之不齐也。”(《孟子·告子上》)孟子认为,这些不是因为他们先天具有的才智不同,而是受环境的影响所致。另一方面是受利欲的影响。如孟子所说的一个人在能得到一筐饭、一碗汤就能活,得不到就会死的情况下,如果受到屈辱,就是路上的乞丐也不接受。但万钟却不问是否符合礼义,仅仅因为物质条件优厚就接受了。从这里就能说明利欲对人的道德之心存在严重的影响。
其一,人性是恶的。“人之性恶,其善者伪也。今人之性,生而有好礼利焉;顺是,故争夺生而辞让亡焉;生而有疾恶焉,顺是,故残贼生而忠信亡焉;生而有耳目之欲;有好声色焉,顺是,故淫乱生而礼仪文理亡焉。”(《荀子·性恶》)荀子首先提出了人的本性是恶的,而后又从人生来都有耳目声色等欲望来进一步论述人性恶。荀子认为,人欲本无所谓善恶,但欲望的过分膨胀可能带来恶。因此需要通过对“师法之化,礼义之道”的学习去改变、矫正恶的天性,就是“化性起伪”,也就是将人先天的自然属性转化为后天人为的道德特性,通过学习和环境对人性进行改造,使其为善。
其二,人性具有向善性。“今人之性,饥而欲饱,寒而欲暖,劳而欲休,此人之情性也。今人饥,见长而不敢先食者,将有所让也;劳而不敢求息者,将有所代也。夫子之让乎父,弟之让乎兄;子之代乎父,弟之代乎兄;此二行者,皆反于性而悖于情也。然而孝子之道,礼义之文理也。故顺情性则不辞让矣,辞让则悖于情性矣。”(《荀子·性恶》)从中可以明白,荀子认为人之所以有向善的一面,并不是因为人的本性如此,而是因为“伪”,是后天习得努力的结果。
其三,从礼法方面论述。荀子非常重视礼法制度。礼是道德修养,“积礼仪为君子”(《荀子·大略》)是社会伦理道德规范。“夫行也者,行礼之谓也。礼也者,贵者敬焉……幼者慈焉,贱者惠焉。”(《荀子·致士》)可以教化人民,治理国家,使人趋向善。荀子拿今人不接受师法教化,不经过礼仪教化与古人进行比较。古代圣人因为人性是恶的,所以制定礼法制度,对人们加以引导,使人们的行为符合伦理道德原则。荀子还指出:“涂之人可以为禹”,即人人都可以成为禹那样的“圣人”。每个人都可以懂得并且能够做到仁义法制的要求。如果能做到,人人就能成为禹,如果做不到就是禹本人也无法达到圣人的境界。也就是说“君子”、“圣人”之所以能超越常人,并不是因为他们先天的素质超出常人或与常人不同,而是他们后天努力的结果。
孟子荀子对人性的论证有很大的区别,孟子对人性的论证主张由内而外,强调“存心养性”,注重内省,通过自反,反思自己的良心本心,进而自得,使内在的善转化为外在的现实的善,属于内发论。而荀子对人性的论证则主张由外而内,强调“外伪”,环境对人的影响及个人后天的努力修习,用“礼义文理”的教育来改变恶的本能,使人人具有善心,成为善人,属于外铄论。为此在语文教育中应用全面的、发展的眼光看待这一不同,内外因相结合。
作为学生首先要尊重、相信、关爱老师和同学,注重自身的道德修养,做一名品德高尚的人。另外要充分发挥自己的主观能动性,学、思、行并重;博览群书,熟练而透彻地掌握科学知识,培养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能力,达到先学先知、深造自得的境界。在语文学习中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突出自己的主体地位,勤于思考,做学习的主人。
要给孩子营造良好的成长及学习环境。首先是家庭,家庭应是一个充满欢乐与爱的和谐家庭,这种和谐主要靠“仁爱”来实现。孔子云:“身教为先,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父母是孩子的首任教师,应充分运用孟子人性中“仁爱”的思想,发挥榜样的力量。另外,为了维持家庭有序的生活,我们也要运用荀子人性中的“礼治”思想,营造良好的家庭环境培养良好的家庭美德,为孩子提供一个健康和谐的家庭成长环境。其次是学校,学校要为学生营造一个和谐友好的校园环境。不但校园环境要适合学生生活与学习,而且要有优秀的师资队伍和齐全的教学设备和学习设备。学校要有学习孟子荀子思想的条件,例如有大量的书籍资料,在墙壁及板报上写一些有影响的句子,营造一些文化氛围,教师对学生加以引导和培养,使学生的思想素质不断得到提升。在语文教学中,教师要尊重关爱每一位学生,相信每一位学生都是一位语文大师,即孟子所说的“人皆可为尧舜”和荀子说的“涂之人可以为禹”,以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积极性。再次是社会,我们国家倡导建立和谐社会,就是为人们提供一个良好的生活环境。运用孟子荀子有关人性的思想,对于推进社会和谐建设,不断扩充和发挥“善端”,完善社会制度,培养道德人格健全的人才具有重要的作用。
总之,孟子荀子人性论思想中还有很多值得我们进行深入探究和体会之处,尤其在当今语文新课改背景下,把孟子荀子的人性思想与语文教学相结合进行研究,不但有助于对孟子荀子人性思想进一步理解和把握,而且会对语文教学的改革和发展带来更好的启迪。
[1]王军.荀子思想研究:礼乐重构的视角[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3.
[2]余家菊.孟子教育学说[M].北京:首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
[3]杨伯峻.孟子译注(简体字本)[M].北京:中华书局,2008.
[4]张岱年.中国哲学大纲[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1982.
[5]惠吉星.荀子与中国文化[M].贵阳:贵州人民出版社,1996.
1672-2035(2013)02-0139-03
G421
A
2012-11-10
孙金丽(1985-),女,河南商丘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在读研究生。
梁玉敏(1973-),女,四川广安人,西华师范大学文学院副教授,硕士生导师。
【责任编辑 冯自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