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图书馆 陕西杨凌 712100)
图书馆学研究者要完成自己的历史使命,除了应该具有问题意识之外,还应该对问题做深入的研究。本文就以问题意识的来由、问题意识缺乏的原因、问题的功能、特征、性质、结构等方面谈自己不成熟的看法。若没有特别指明,本文中的问题均指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
长期以来,图书馆人一直在思索着这样的问题:图书馆学是什么,它与我们人类的关系如何?图书馆的变化是从哪里来的?未来图书馆将如何发展和变化?人们在不同历史条件下,提出了上述这些问题,并期望通过人与人之间的对话,或者人与自己的对话来解答这些问题,可见,图书馆实践、理论研究都是以问题存在为前提的,解答这些问题是图书馆人的本份职责。这就是图书馆学的问题意识,也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它是理论创新最基本的生长点。
图书馆学的问题直接来源是现实的图书馆实践,每个历史时期人们都对图书馆生存的根本性问题、整体性问题作了问答。早期的图书管理与保护、分类编目,一直到现在的知识管理问题。早期的图书馆学家绝大多数是著名的学者,他们的职责是把人类关于图书馆的论述收集起来,或以学术论著发表,或教给自己的学生,与学生以及社会的普通大众讨论图书馆学问题,因而中外的图书馆学著作中,大多是源于民间人们的做法、言论和思想。在中国图书馆学的初创阶段,以梁启超、罗振玉、王国维、孙毓珍、徐树兰等为代表的大学者、社会活动家,都是从图书馆与人类的关系问题着手的。英国剑桥大学的建筑史专家克拉克为了解决图书馆的建筑、设备、图书保护等问题,撰写了《图书的管理》,当现在的研究者们看到书中描写的书架上所有的图书都用沉重的铁链锁起来的时候,促使我们思考这样一个问题,19世纪英国图书馆与读者到底是怎样的关系?2005年以后,我国图书馆学研究的基本取向发生了显著变化,肖希明将其概括为从“体系意识”到“问题意识”的转变,并认为关注现实问题,是当今社会科学的发展趋势和图书馆学自身发展的必然。〔1〕只研究体系并不能真正解决时代和实践发展、解决图书馆学体系陈旧与时代发展不相适应的问题,关键要从问题入手,注意体系研究与问题研究的均衡〔2〕,这些观点得到了一些研究者的认同,这将会从深层次使研究重心发生转移和变化。在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上,肖希明再次强调图书馆学研究要有问题意识〔3〕。白君礼也发表了同样的看法〔4〕,并认为,学科体系研究也具有局限性,即随着学科的不断细化,它的研究对象越来越局部化。其结果一是图书馆学研究范围越来越小,与其相关的学科联系越来越松散,与对象整体性的反差就越来越大。二是图书馆学的各分支学科都只掌握和理解整体的一部分,单独的学科不可能掌握和理解整体的全过程和全部内容,不能解决图书馆学的整体性与各分支学科的局部性的矛盾〔5〕。
文献〔6〕只论述了问题意识的来源,而没有其功能的论述。文献〔7〕论述了问题意识缺乏对图书馆学研究所造成的危害。白君礼认为,问题除推动研究、问题的深入就是研究的深入、问题是理论创新的起点、基础和中介外〔8〕,还具有如下的基本功能〔9〕:
对于同一个研究者,出现不同问题时,一方面,每一个问题的发现、提出和明确,打开了通向一个未知领域的大门。另一方面,它又可能使我们看不到,或忽视与之相关的对立的领域和问题。问题的这两个方面对我们提出了不同的要求:前者要求我们不断地解决已发现的问题,后者要求我们不断地发现新问题。图书馆学研究便进入了永恒的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循环往复的活动过程之中。再伟大的图书馆学家也有考虑不全面的地方,讲的就是他(们)往往注意到问题的一个方面,而忽视了问题的另一方面。
定向功能是指问题大致规定了认识的方向和范围。它包含三层含义:①问题大致确定了问题的范围,同时也使问题领域发生了分野。如“图书馆学研究对象是什么?”这一问题,就为我们划定了我们应该对什么做研究。如果我们的问题是:“如何合理地分配经费使各类文献都发挥最大效益?”前一个问题是属于学理性的问题,属于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究的范围,而后一个问题,则是属于决策性问题,是属于应用性研究问题,两个不同的问题把问题分野成不同的范围,解决问题的思路也不相同。②不同类型的问题要求不同的思维方式来分析和解决。研究图书馆发展演变宜用历史分析的取向和方法,研究图书馆自动管理系统宜从图书馆的现实出发,预测前沿问题就宜用未来取向,采取回归分析、社会网络等方法。③有时能向我们提出新的问题。现阶段图书馆到底是应该关注技术(是指计算机技术、信息技术、互联网技术)的设计,还是技术的使用?图书馆应该向技术使用方面转变,这对于技术使用内涵的解读、技术使用效果都会产生积极的意义。
问题之所以有激发功能,是因为它有挑战性、刺激性。2008年前,深圳图书馆针对基层图书馆建设还存在部分图书馆人员素质不高、馆藏资源更新少、利用率低下等现实,为了实现公共文化服务均等化解决这一深圳图书馆人能力、精神、知识水平和方法的问题,深圳图书馆人费尽千辛万苦,推出了“城市街区24小时自助图书馆系统”。他们高兴之余,有了更大的决心来继续完善这一系统。故问题“对于知识的增长起着决定性的作用,它激励知识的前进,它决定着它不断移动的边界”〔10〕,“悖论本身为思维的相互适应,从而对新的阐明和发现提供了最强有力的激励。”〔11〕
问题的评价功能是指问题能够作为评价认识、思维和理论以及人的行为和境界的尺度和标准。它包含三层含义:①提出问题的深度,反映了研究者或学科发展的水平。若提出“如何界定图书馆社会责任?”,显然没有“图书馆社会责任的本质和性质是什么?图书馆社会责任的研究内容是什么”等问题深刻。提不出问题或问题缺乏预示着这门学科的衰落。中国图书馆学1999-2007年发展较快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有许多学者提出了人文方面的问题,促进了学科的发展。②问题推动了图书馆人观念的更新。“如何处理拥有与获取的关系?”的研究,改变了过去以藏有丰富文献而自豪的观点,使大家认识到图书馆的文献信息资源不在于藏的多少,而在于藏的质量和被读者利用的深度、广度。③一个有价值的问题提出有利于学派的形成。如我们图书馆所做一切到底是为了什么?就形成了人文学派,而如何才能使读者更方便、快捷地获得自己所需的知识,就形成了技术学派。这两个学派,哪一派提出有价值的问题越多,哪一派就会发展壮大,反之,就会衰落。激励、评价、定向都是针对同一问题而言的。
综上所述,问题意识极为重要,对问题意识没有切己之感,理论和方法就可能割裂得支离破碎。波普尔之所以反复强调问题是研究的逻辑起点,是因为不以问题为前提的研究只是重复别人或前人的研究,不可能对理论有推进和贡献。今天,学术思想的意义和分量不再取决于它是否可以成为某学科知识的一部分,而在于它是否提出了有意义的问题,或者为解答有意义的问题提供了有意义的思路〔12〕。经典之所以能产生巨大的作用,是因为它能够促使读者进一步提出问题。问题对图书馆学研究产生作用的机制问题,是一个需要深入思考的问题。
我国图书馆学研究是不是缺乏问题意识?目前界内存在两种观点,一是不缺乏观,有人认为关注现实,重视问题意识,已经成为不少学者的共识。二是缺乏观。不缺乏观只承认问题研究的重要,他们以为只要是对问题进行研究,就是强调问题意识。实际上,“问题意识”中的“问题”是指对图书馆学具有理论价值的问题,是现有理论不能回答或者不能圆满回答的问题,而不只制度、技术等浅表层面的问题。制度、技术等层面的问题只是研究的“原料或半成品”,不是图书馆学研究的重点和核心〔13〕。我国图书馆学、情报学的学术期刊上发表的论文,有问题意识的论文实在太少。大多数论文只停留在理论依据的简单罗列上,并没有对理论的适用性和局限性、理论与问题之间的关系进行分析,结果理论归理论,问题归问题,二者没有逻辑联系,不能对图书馆学研究做出较大贡献。问题意识是要发现新的真问题,或对旧的真问题提出新观点、新思想的自觉(创新),目前,绝大多数是重复前(他)人的问题,即使重复前人的问题能在他人理论基础上所进行的拓展也是我们所期待的,可惜这样的论文也太少了。不能仅把对某个(些)问题的研究,简单地视为有问题意识。如一篇研究信息资源共享评估的博士论文,作者也是沿着提出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的思路撰写,并且论证充分、参考文献翔实,是一篇相当有水平的论文。但该文的最大缺陷是:①不能反映出现有评估理论对实践中存在的问题能解释到何种程度,有什么不足,它的适用范围是什么。②作者将解决如何评估作为研究的出发点和归宿,而不是通过实际问题的研究丰富和创新评估理论。图书馆界一些研究者之所以水平提不高,一个主要原因是理论水平不高,没有把问题和理论内在紧密地结合起来。无怪乎,蒋永福先生发出了:“难道我们的图书馆学研究已经没有什么学理性问题可研究?或研究者写不出学理性文章?或他们已厌恶研究学理性问题?”〔14〕的感慨。整体上,业界研究者还严重缺乏问题意识〔15〕。
3.2.1 图书馆学教育方法不当,形成信息障碍。申克·丹齐格认为,创造力可以在最小信息量的前提下产生,亦能在信息完备的充分条件下产生;信息的规模越大,对信息进行创造力加工所依据的现实性的范围也就越大,正是在信息量不够的情况下,才能产生解决问题和战略的可能性,这些战略和可能性都可以看作是富于想象力和独创性的,而对文化和社会具有极罕见和突出意义的创造力的最高形式,只有在拥有最大限度的信息时才能达到。学生不可能具有最大的信息量,达到创造力的最高形式,但问题意识产生的可能性是完全存在的,目前学生问题意识没有或者很少有,主要是:①学科课程的开设阻隔了知识间的联系,从而影响到学生思考问题的方式及问题的产生;②学生只学到了理论的形式,记住了一些条文,没有学到形成理论的能力和思维方式,不会从理论的前提预设、论证过程、结论中发现问题。长久这样,学生积累了一定的知识后,会对一切问题视而不见,这都不利于学生思维的发展及问题意识的产生。这些学生日后成为研究者,就存在先天营养不良的问题〔16〕。
3.2.2 受现在职称评定、论文发表数量的影响,有些人功利化思想严重,将研究视为撰写论文,只管数量,而不考虑质量,只要能发表就行,不考虑能解决什么问题,这使图书馆学研究中真正从事图书馆学学术活动的学者急剧减少,有思想、有方法创新的论文越来越少,久而久之,研究者缺乏责任心,心里不想问题,甚至有些研究者有意掩饰问题。即使涉及一些问题,也是重复别人或前人的。
3.2.2 研究者学术积累不够,背景知识缺乏。表现为没有能力发现和解决问题,日常讲“没问题”就是发现不了问题。我国图书馆从业人员大多数没有进行系统的全日制训练,图书馆学背景知识缺乏,确存在先天营养不良,知识、理论和方法积累不够的问题,许多研究者没有形成图书馆学专业思维〔17〕,不能对自己进行的图书馆学实践行为所具有的限度与效果进行反思和预估。受现有条件的限制,研究者参加学术交流的机会不多,即使交流也缺乏真正的学术讨论,未深入问题的本质,或怕争论而影响学者之间的“面子”。
3.2.3 权威障碍。某些研究者对一些理论和现象也想提出自己的看法与问题,但他们缺乏提问的技能,提问方式不正确,或与自己的思维不吻合,词不达意。学术权威就认为他们提出的问题不值得考虑,这将影响研究者问题意识的发展、自信心及交往能力的培养。
这可以从微观(单个问题)、中观(问题系统或一个问题域)和宏观(问题域或问题网络)三个层面来考察〔18〕。本文仅从微观角度简述之。
问题意识研究既不是研究者在书斋里想象出来的,也不是今天才提出来的,而是图书馆实践中的现实存在,是研究者无法回避的。从图书馆学发展史来看,只有图书馆实践才能为理论研究提出新问题。图书馆实践是不断发展的、永恒变化的,图书馆学问题的解答只有相对的意义,问题的提出与解答总是随着实践的深化而逐步深入的,故图书馆学的进步和发展,必然导致问题的深化和问题域的转化。实践性直接导致问题的普遍多样性。多样性包括两层意思:①图书馆学问题域的数量较多。如技术域、人文域、制度域;②问题的形式和类型多样化。不仅有实践问题,也有理论问题。不仅有理论图书馆学问题,也有应用图书馆学问题等等。许多问题的出现,直接的根源就在于实践性。我国大规模的硬件建设(馆舍)老本会很快吃完,我们怎样从质的方面得到提升?这一问题就是从图书馆实践中产生的,要解决这一问题,就要反思我国图书馆馆员专业深度、专业参与深度、社会参与深度和文献提供能力不高,执业制度有待健全的问题,而这一问题深层次又涉及图书馆的价值观和使命问题〔19〕。
问题与问题之间依据一定的规则而相互联系,形成一个有层次、有结构的问题域,不同问题域构成问题网络。如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认识论一般包括如下问题:(1)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是什么(概念界定)(2)我们怎样认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途径和方法)?(3)我们要认识和研究什么(对象和文献信息资源的载体形态)?(4)我们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能认识到何种程度(认识的程度和范围)?(5)我们对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认识的正确性有多大(信度、效度)?(6)认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的正确性依据是什么(论证)?这些问题依次涉及概念界定、方法、对象、范围、论证等问题,它们之间的相互联系,共同构成了文献信息资源建设认识论的问题域。而这又与文献信息资源建设本体论之间构成一个问题网络,构成一个更大的问题域。由问题的联系性可以推出问题的复杂性。问题间的网状相关性和衍生,决定了影响问题的因素很多,问题具有不确定性。实践性、时代性、批判性、复杂性总是随时随地与图书馆学相联系,不能脱离图书馆学而独立存在。
问题总是与时代及其状况息息相关,而其问题意识无疑是关乎图书馆状况的基本潮流与趋势的自觉认知;绝大多数问题总是动态的,图书馆学研究问题是一个历史的过程。不同历史时期研究的轴心问题和重点问题不同。现代图书馆的发展一方面加速完成了图书馆学问题的知识建构,另一方面又激发了对图书馆学问题化的反思性怀疑与批判。图书馆学是在思想上对由过去产生的各种问题和如何解决问题方法的时代把握。此外,问题还表现为批判性。从根本上说,图书馆学问题与问题意识的批判性源自于其学说的实践性。批判性表现为两个方面,一是不满足目前的现状,进行创新。二是不断完善图书馆学理论体系,使之更加完善。
有人说,图书馆学问题从来源上可以分为两大类:一是由图书馆学本身继承而来的前人没有解决或解决得令人不满意的学理性问题,二是时代所提出的问题。初看这种说法好像是正确的,继续追问就会发现,学理问题从根源上来看,也是由前人所处时代提出的关于图书馆学的问题,若前人提出的问题在我们时代已经解决或者因时代变化而消失,那么,这个问题作为学理问题也就在我们所处时代失去了学理价值,没有必要再提了。例如,纸质中文图书编目的关键和中心问题已经解决,以前的纸质中文图书编目问题若没有发现新问题,就没有再提的必要了,而在网络环境下,信息组织问题却是我们需要解决的。当然,作为学术价值和学术史价值的历史经验和资料是不可否定的,特别是具有图书馆学思想的学术史价值的文献更是要加倍珍惜。反过来讲,若这个问题在我们时代仍然是图书馆界普遍关注的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如信息组织以及信息分析、信息利用等),那么,这个来源于过去时代的“学理问题”实际上也是我们的时代问题。同时,我们也应该看到,我们有些研究者热衷讨论、密切注视美英等国图书馆学理论,而美英图书馆学理论是基于其文化现实提出的问题,我们学会了移植、引进理论,却没有学会或没有完全学会如何在向自己的现实中发现问题、解决问题。也就是说,在提问的首要性中,问题的本土化、现实化、中国化更具有首要性。故问题就是关于本时代中国图书馆学的现实问题。
应注意的是,本时代中国图书馆学现实问题并不等同于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图书馆学问题与图书馆学研究问题不同,前者回答图书馆与现实的关系等问题。后者回答的是如何进行图书馆研究等问题,既要研究学理性问题,又要研究关于本时代图书馆学的现实问题,而且二者之间还要保持一定的均衡。图书馆学研究问题从深层次还有一个我们到底是研究本土问题,还是研究我们这个时代全世界图书馆学界面临的普遍的问题?应该是本土的现实问题,世界视角。若我们继续追问:对待本土的现实问题采取何种态度?就会发现,本土问题有一个理论与实践的问题之分,那么对二者应采取什么态度呢?①理论要联系实际。理论的目标是解释论证,从而使人们获得正确的认识;实践的目标是将正确的理论具体化,运用到实际工作中。二者又是紧密联系的,是统一的;②实事求是,解决实践中存在的问题,应该充分考虑到现有条件。同时,也要注意,承认现实条件、给定条件的制约性并不是要消极等待。直面现实是为了批判和改变现实,目的是要充分发挥人的主观能动性,在现实与理想的统一中,在尊重客观条件和主动创新的统一中创造性地解决问题。解决农民工平等权利问题,若不承认现实的不平等,不顾现实条件,去追求绝对平等,这只是幻想。相反,若夸大困难和不利条件,缺乏改变现状的勇气和意志,农民工平等权问题也不会自行消失。
问题的结构是指问题的构成要素及要素之间的关系〔20〕。①某高校馆要采访一定数量的中文图书,派两名馆员去北京参加每年的图书交易会,②只能在一定经费范围,不能超支。③但每年的交易会学术专著数量有限,④这两名馆员如何才能采访到该馆读者所需的高质量的图书呢?在上述问题中,①②③都是给定条件,其中②是限制性条件。③既是限制性条件,又是采访问题中的障碍,它是阻碍达到这一目标的因素或条件。④陈述目标(状态):要求采访到该馆读者所需的高质量的图书(预设着要达到一个很好状态)。说明问题的结构要素包括:给定、陈述、障碍。
给定是一个不确定的因素,它与研究人员的理论背景、经验背景直接相关,并对背景有依赖性。“一切种类的问题都发生在一定的背景之中,因而部分地受到那一背景的规定,我们的期望、我们对什么感到惊奇、我们认为什么有问题,都要受到我们关于自然秩序的理论前提的影响。在某一背景中提出的问题在另一种背景中就未必成为问题。因此,什么东西可以被看作是经验问题,部分地依赖于我们的理论。”〔21〕背景是一个非常复杂的知识系统和心理系统,包括理想、信念、理论知识、经验知识和方法论知识、态度等。背景的内容、结构对问题的类型和数量产生了决定性的影响〔22〕。
从给定与目标的关系来看,如果目标一定,给定越少,则限制就越少,从而采访者解决问题的自由度就越大。反之,亦然。障碍就是问题或困难。障碍涉及认知、情感、意志、语言、道德观念、政治观念和宗教观念等方面,比如解题能力不足,对问题理解不深,掌握的方法不合用,以及思维定势和思维惯性等。障碍不应从给定中找,而应该到背景知识中去找。如果从背景知识中能找到一个合理的解释(理由),则不出现障碍或障碍消解。目标与人们的对象、认识、表达有关。而认识与给定、背景以及认识的对象有关,说明目标不能脱离给定和背景;在背景中分析障碍,达到目标,因而给定、障碍是目标的基础,目标是在给定条件下,克服障碍后的结果〔23〕。
1.肖希明.图书馆学研究要以问题为导向.图书馆,2005(1):35-42
2,4,8.白君礼.图书馆学研究中的问题意识摭拾.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117-127
3.黄红华,周佳贵.图书馆学理论的使命与担当:第六次全国图书馆学基础理论研讨会综述.中国图书馆学报,2012(3):51-57
5.顾海良.“斯诺命题”与人文社会科学的跨学科研究.中国社会科学,2010(6):10-15
6.尹小红.论图书馆馆员创新服务过程中问题意识的培养.长春理工大学学报(高教版),2010(1):182-183
7,15.陈业奎.论图书馆学研究的问题意识.全国新书目,2005(23):72-74
9,18,20.张掌然.问题的哲学研究.北京:人民出版社,2006:185,204 -229,231 -232,234 -241
10,23.〔英〕卡尔.波普尔.李本正、范景中译.走向进化的知识论.杭州:中国美术学院出版社,2001:24
11.〔奥地利〕恩斯特·马赫.认识与谬误.李醒民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9:176
12.胡军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研究方法论的哲学反思.内蒙古社会科学(汉文版),2011(1):69-74
13.白君礼.问题意识的概念体系研究.待发表
14.蒋心独运.中国的图书馆学:已没什么学问可言了.〔2012-03 -27〕.http://blog.sina.com.cn/yongfu77
16.欧阳文.学生无问题意识的原因与问题意识的培养.湘潭大学学报(哲社版),1999(1)128-131
17.王宗义.专业思维与专业方法:关于当代中国图书馆学基础研究的散思.图书情报工作,2009(21):21-24,133
19.刘锦山,吴建中.建设第三空间 强化社会参与.高校图书馆工作.2012(1):3-7
21.〔美〕拉瑞·劳丹.刘新民译.进步及其问题.北京:华夏出版社,1998: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