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与东盟多边与双边贸易共存探究

2013-08-15 00:49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黄苏苏
中国商论 2013年33期
关键词:双边关系双边成员国

南京师范大学公共管理学院 黄苏苏

随着经济全球化进程的不断深化,世界各国被拉入了全球性的经济、政治安全问题漩涡。在几次金融危机的打击下,中国与东盟作为世界经济重要支柱之一,为适应以及应对区域经济一体化建设的潮流,于20世纪90年代开启了对话进程,至2010年1月1日,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正式建成。这一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合作,标志着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进入了一个崭新的时代,即后自贸区时代。

CAFTA的正式建成使得一个拥有19亿人口、超6万亿美元的国民生产总值、达6万亿美元贸易总额的全球第三大贸易市场、人口最多的自贸区产生。与中国当前对外贸易平均关税9.8%相比,自此,中国与文莱、印度尼西亚、马来西亚、新加坡、菲律宾和泰国这6个东盟老成员国超过有90%的产品实行零关税,中国对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0.1%,而上述东盟6国对中国的平均关税降至0.6%;越南、老挝、柬埔寨和缅甸这新东盟4国将在2015年后对90%的中国产品实现零关税的目标。

就双边关系来说,中国已经连续4年成为东盟的最大贸易伙伴,而东盟则成为中国的第三大贸易伙伴。但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的开放步伐并不一致、优惠政策也不一致,中国与东盟间存在着较复杂的多边合作与双边贸易。具体现状与特征如下文所述。

1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存在多重双边贸易

“双边贸易”是指两个国家或地区之间贸易,尤其是基于政府间双边交易的实物交易,而不使用硬通货支付。20世纪60年代开始,为应对与抵御外来政治危机、增强本地区实力与国际地位,东南亚国家成立了东南亚国家联盟。随后,为增强东盟整体的经济发展水平,东盟成立东盟自由贸易区,以东盟首脑会议、东盟经济部长会议等决策机构为基点,内部逐渐采取了关税减让、能源合作、产业协作等一系列措施来加快本地区的经济一体化程度。在对外贸易关系中,东盟内部坚持“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以其自身作为一个经济与社会一体化合作组织来全面协调与其他国家的贸易方式、贸易内容及贸易争端解决,这种以集中一体化合作组织形式来应对与其他国家的对话关系,避免了东盟个别国家实力弱小缺乏话语权和主导权的劣势,使得东盟作为整体的经济实力、政治地位上升。20世纪70年代中国与东盟建交,中国加入《东南亚友好合作条约》与东盟形成“10+1”的双边经贸合作框架。后自贸区时代到来后,以中国—东盟首脑非正式会议为最高决策机构、中国—东盟商务理事会为组织机构、中国—东盟商会领袖论坛为协商平台之一,中国与东盟这一体化组织之间形成全新阶段的双边经济贸易关系。

此外,由于东盟是一个由10个国家组成的地区性组织,且10个成员国在政治制度、社会经济发展水平、历史文化、宗教信仰以及资源环境和禀赋等方面均存在不同程度的差别。中国与东盟间除了在自贸区整体框架内双边经济贸易关系的运行外,也在自贸区优惠制度和对话机制的框架外存在着与东盟各成员国的有针对性的、差别的,以互利共赢为目标的双边贸易关系,即中国与新加坡、中国与越南、中国与泰国、中国与菲律宾等国单独签订经济贸易协议,发展双边贸易。如:2003年10月,中、泰两国政府签署了《关于在<中国一东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早期收获”方案下加速取消关税的协议》,这是中国与东盟国家签署的第一份零关税协议,按照协议,中泰两国将对以蔬菜和水果为主的特种农产品实现零关税;新加坡是东盟成员国中最早与我国开展经贸合作的国家,2006年双方启动了建立中国—新加坡自贸区的磋商,曾相继签订了《关于促进和投资保护协定》、《关于旅游、民航及展览合作的协定》、《关于避免双重征税和仿制偷漏税协定》,2008年两国单独签署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和新加坡共和国政府自由贸易协定》,并成立双边合作联合委员会,实现了双方经济的快速增长;针对与欠发达的缅甸、柬埔寨、老挝的双边关系,中国更是分别采取了大幅度的经济援助、建设援助以及合作开发等不同的方式,为促进中国与相关国家的双边贸易作出了巨大贡献。因此,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存在着多重双边贸易的特征。

2 中国与东盟的经贸关系发展存在多边贸易

美国著名新自由主义国际关系理论大师罗伯特·基欧汉(Robert O. Keohane)认为,“所谓多边主义,指的是多个国家组成的集团内部,通过某些制度安排,协调各国政策的一种实践。”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在处理对外关系上始终坚持双边主义原则,但是90年代以后,中国逐渐开始重视在国际社会中进行多边合作。1996年,中国参加了东盟地区论坛并成为ARF对话伙伴国,以这一亚太地区惟一的官方多边安全对话机制为起点,开始了与东盟国家间的多边交往。就区域层面而言,20世纪90年代后期开始,中国积极促进东南亚地区的多边经济合作,并于2003年10月加入《东南亚国家友好合作宣言》,与同样加入该条约的美国、日本、韩国、欧盟等形成了以东盟为中心的多边对话与磋商关系;同时为实现东亚地区的经济一体化,中国积极促成东盟与中、日、韩“东盟10+3”机制的建立,这是中国与东盟间发展多边合作关系的进一步发展与实践。其次,就次区域层面而言,中国在坚持和平共处五项原则的基础上积极发展与东盟成员国间的多边经贸关系。

例如:在签订《中华人民共和国与东南亚国家联盟全面经济合作框架协议》、相互承诺逐渐取消关税时,东盟成员中的越南、老挝、柬埔寨尚未加入WTO,为支持中国与东盟的共同经贸发展、巩固与东盟的政治互信与交往关系,中国宣布向这三个东盟成员国中最不发达的国家提供多边最惠国待遇;2002年11月,中国加入老挝、泰国、越南三方签订的便利货物及人员的跨境运输协定;近年来,中国加强了与老挝、缅甸、泰国在湄公河和图们江流域的合作,承建昆明—曼谷公路的老挝路段等都是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多边经贸合作的表现。

因此,东盟作为一个由10个政治体制不一、经济发展水平极大差异的国家组成的政治与经济体,当前一体化程度仍然不高,这使得中国在与东盟这一一体化组织发展双边关系的同时,还存在着与各成员国之间的双边关系和与几个东盟成员国的多边合作关系,即双边与多边共存的复杂性关系。

3 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发展中双边与多边共存带来的影响

一方面,中国与东盟在自贸区的运行机制下双边关系发展成效显著;另一方面,由于东盟各成员国地理位置、经济与社会发展水平差异以及历史上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间关系发展友好程度不同等原因,中国与东盟各成员国的双边关系发展水平严重不一。数个东盟成员如越南、老挝、缅甸等在与中国的双边贸易中呈现巨大贸易逆差,容易引起东盟内部少数成员国政府对中国采取“贸易保护政策”, 以及国内民众对中国和平崛起的误解,不利于中国企业深入东盟地区开展长期性投资。例如,近年来中国在缅甸投资就引起了当地民众的抗议,中缅建设项目几度停滞,而越南则对中国产的葡萄、石榴等水果实行“严格检查”、越南民众严格反对中国在越南中部投资铝土矿,菲律宾议员更是发声主张对中国进行经济制裁从而推动对中国征收惩罚性关税。其次,由于东盟内部实行“协商一致”的决策机制,中国与东盟的双边关系发展在很大程度上会影响甚至左右中国与各成员国间的政治、经济、军事双边关系,同时,中国与东盟国家间发展水平呈巨大差异的双边和多边关系也往往影响与东盟的双边关系;而更重要的是,随着世界经济一体化、区域一体化形势的不断加强以及亚洲格局的变化,中国与东盟国家多边关系的发展将逐渐成为后自贸区时代双方经贸关系的主流,多边关系发展程度将影响甚至决定中国与东盟的交往。

当前,双边与多边的复杂性机制的影响体现在双方税收障碍以及争端机制解决上,多重的双边贸易使得税率无法统一、汇率不统一、对话机制多层而不一致,无疑阻碍了中国与东盟对话机制的进一步建立与完善。在当前以及未来的后自贸区时代,中国与东盟间这种双边与多边关系的复杂性发展将不利于未来中国与东盟经贸关系的长久往来与深化。

[1] 朱耀顺,孙康,丁红卫.非传统安全视角下的中国与东盟经济合作研究[J].经济问题探索,2011(6).

[2] 张建平,李肖!.中国—东盟自由贸易区合作的进展情况、问题和展望[J].经济研究参考,2008(17).

[3] 徐善宝.冷战后中国与东盟国家多边关系发展的若千特点[J].东南亚研究,2005(4).

[4] Robert Keohane.Multilateralism:an agenda for research[J].International Journal,Autumn 1990.

[5] 王桂程.中国—东盟主要贸易商品结构分析[J].研究探索,2010(12).

[6] 中国—东盟贸易创新高[EB/OL].http://www.cnvnlo.com/ReadArt.aspx?Article_id=37693.

[7] 董友涛.中国—东盟区域合作新态势——基于“和谐世界”理念的新视角[J].桂海论丛,2011(4).

[8] 古小松.自贸区建成后的中国—东盟合作[J].东南亚纵横,2010(11).

猜你喜欢
双边关系双边成员国
北约成员国武装部队参与在乌克兰举行的2020年联合军事演习
双边投资协定与外商直接投资
国际关系中的双边关系及其结构特征探析
欧盟敦促成员国更多地采用病虫害综合防治措施
电子产品回收供应链的双边匹配策略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基于不确定性严格得分下双边匹配决策方法
政治风险、文化距离和双边关系对中国对外直接投资的影响
提高初中政治教学质量之我见
新型自适应稳健双边滤波图像分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