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集聚区地摊经济的成因及其出路的思考①

2013-08-15 00:49南京审计学院郭小晴李淳一关明蔚姜碧霏
中国商论 2013年23期
关键词:摊贩大学城调研

南京审计学院 郭小晴 李淳一 关明蔚 姜碧霏

提到地摊经济,人们并不陌生,无论在发达国家还是发展中国家的城市,都能看到摆地摊的经营者。什么原因导致地摊经济的存在?其发展出路何在?这些问题值得深入探究。

地摊经济,是指通过摆地摊获得收入来源形成的一种经济形式,是城市里的一种边缘经济,由于影响市容环境一直受到政府的限制。确切来说,地摊经济的一个显著特征就是没有工商行政部门颁发的经营许可证,也不纳税。其存在形式大致分为两种:一是摆摊经营的小贩,既是无证经营又无固定经营场所;二是有专门店铺,但无营业执照的个体经营户。不同于正规商家,地摊贩经营自由,流动性大,又无需缴纳税收,成本较低,在为周边居民带来巨大便利的同时,也引发了很多棘手的问题。随着地摊经济发展带来的一系列社会问题的出现,地摊经济逐渐成为社会关注的热点。

1 文献综述

自地摊经济产生之时起,学者们对于地摊经济的研究就不曾间断过。对于地摊经济的成因、利弊和出路,众多学者提出了不同的观点。

1.1 地摊经济的成因

地摊经济的存在具有必然性,李嘉毅(2009)在其学位论文中以流通经济的视角,探讨了地摊存在的必然性,包括外部环境对摊贩生存的支持及其本身参与市场竞争获得盈利的能力以及中国城市化进程与就业压力对地摊的需要。赵英军、黄华侨在《地摊背后的博弈》(2000)中从经济分析的角度认为,地摊市场的存在是公共领域产权界定不完全的产物,是摊贩和政府博弈后的一种纳什均衡,它的存在符合帕累托改进的要求。另外,郑丽琼、彭溶、谢晶晶、朱雯婷、陈小春、方季惟等(2012)基于对浙江嘉兴地区高校周围地摊经济的调研分析了高校周围地摊现象的成因。他们认为小商贩能够在高校周围“百折不挠”地设地摊的动力在于较高利润的驱动。

1.2 地摊经济的利弊

关于地摊经济利弊的争论一直存在,学者们对此作了很多的研究。一种观点认为,地摊经济具有较大的正面效应,朱斌在《助民生 促和谐 不能忽视地摊经济》(2012)一文中提到了地摊经济有四点好处:(1)地摊经济孕育了企业家;(2)地摊经济对解决就业和保持社会稳定有积极作用;(3)地摊经济给城市带来了生活气息;(4)地摊经济对城市的消费层次是一个有利的补充。另外,胡星、李彪、叶娟、王晓丹、向琪等(2012)基于对湖南高校的调查分析提出了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他们的研究表明,地摊经济能够培养大学生创业的意识;提高大学生创业的素质;营造积极的创业氛围。

另一种观点则认为地摊的存在带来了很多社会问题,造成了一定的负面效应。庹旋在《城市地摊经济浅析》(2010)一文中提出,由于摆地摊的地点的随机性和集中性,导致了一定地点的交通阻塞;由于摆地摊的人的素质问题,乱丢、乱扔垃圾造成环境污染。并且,由于一些摆地摊的人素质低下,可能会卖一些假冒伪劣、质量低下的商品给消费者,这在一定程度上可能会影响市场运行的正常秩序。

1.3 地摊经济的出路

一直以来,地摊的管理问题都占据着我国研究的重心。汪地彻(2010)从立法层面进行研究,提出要更新立法理念,变“禁和堵”为“疏堵结合”,允许流动摊贩在一定范围内合法存在。黄庆华(2011)则在执法层面进行分析,认为应开辟专门的区域供流动摊贩经营。杨庆(2009)提出,加强失地农民、下岗职工和外来务工人员的技能培训,增加其就业机会,只有自身技能增强,能够找到不错的工作,选择摆地摊的人自然才会减少。

此外,一些研究从“自治”的角度,为我国的地摊治理模式提出了新的建议。黄文芳(2008)基于对摊贩及其管理的正负两方面的认识,剖析了治理与包容的辩证关系,提出实现治理与包容并重的主要方式是构建社区摊贩自治管理模式,并要完善相关制度环境。她建议对摊贩负外部性进行严格管理与执法的应是国家层面,而在较低的层面如社区层面,则提倡公众参与地摊管理,实现自治更为有效。

本文基于对大学城周边地摊的实地调研,对地摊经济的成因及其出路进行了初步的分析,并针对大学城附近的地摊经济的出路提出了一些建议。

2 地摊经济的现状

笔者所在调研小组共五人,于2012年10月、11月分次对三个调研地进行实地调研,分别是:合肥大学城、南京仙林、浦口大学城。合肥大学城始建于2001年,目前已有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等十多所大学入驻,位于合肥郊区,商业起步晚,发展快;南京仙林大学城2002年2月成立,截至2013年初,已有南京大学、南京师范大学、南京财经大学、南京邮电大学等十多所院校及其校区入驻,定位于南京三个新城之一,大学对于商业发展带动作用明显;南京审计学院浦口校区2006年底建成,地处城乡结合部,校区周边商业不发达,多以摊贩形式存在。调研小组选取合肥工业大学、安徽大学为调研点,并结合南京仙林大学城亚东地铁商业街、金鹰商业街以及浦口大学城南京审计学院附近进行调研。调研形式包括问卷和访谈,共投放问卷:摊贩问卷250份,大学生及居民问卷320份;共回收有效问卷:摊贩问卷240份,大学生及居民问卷300份。

基于调研,总结出大学集聚区地摊经济的现状如下。

2.1 从业人员差别化

摊贩从业人员类型不一,年龄、学历差别化。调研数据显示,被调研摊贩中,小学及以下的占20%,初中的占35.83%。这类人学历不高,又无专业技能,缺乏职业竞争力,在摊贩群体中占很大比重。另外,高中或中专的占25.83%,大学及以上的占18.33%。这类人群中有一部分人有自己的职业,通过摆摊来获取额外收入;大部分人则以摆摊经营作为创业探索的方式,一旦有足够资金等其他条件支持就会选择正当途径经营。调研中还发现,有部分在校大学生也从事摆摊经营,有的出于兴趣,有的则将其作为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一种方式。此外,年龄方面也从20岁到60岁不等,老少皆具。

2.2 摊贩分布具有集聚性

摊贩的分布呈现明显的集聚性,多集群发展。一般以某所大学或居民区为中心,于其周边聚集分布。这种集聚性包括两方面:一是空间上的集聚,摊贩多分布于街道两侧形成一条商业街,或集中分布于某一闲置区域,在管制不严的情况下,规模还会不断壮大;二是时间上的集聚,同类摊贩会在一定的时间集中摆摊,例如,卖早点的集中在早晨,摆夜市的都会在下午四、五点钟开始准备,时间上的集聚也使得摊贩集群出现;三是商品类型上的集聚,经营同类商品的摊贩会集中分布,熟食类的大批集中成“小吃一条街”,衣饰类的聚起来壮大成“衣服街”。这种集聚在大学城附近体现得极为明显,基本上每个大学的周边都会有汇集各色商品的小街和夜市。

2.3 经营商品种类多,单价低

地摊商品种类繁多,且物美价廉,一般单价较低。这几年来,越来越多种类的商品开始涌入摊贩大军中,经营种类从衣饰、特色小吃、水果到小电器、手机贴膜、生活用品,无所不有,种类繁多。并且逐步发展壮大,形成商品一条街、夜市,在居民区、大学城附近等地区占据着很大的市场份额。另外,摊贩经营一般为小商品,单价较低。据调研数据显示,摊贩商品单价在10元以下的占52.74%,10~30元的占24.47%,单价在100元以上的仅占4.22%。相比城市中一般存在的地摊贩,大学城周边摊贩所经营商品的单价更低,低价物品更多,这决定于大学城的居民即大学生的一个显著特点:无收入来源。因此,商品价格低廉的摊贩更有市场,存在更多。

2.4 市场需求大

随着摊贩规模的壮大,加上其自身购买方便、物美价廉的特点,摊贩的市场需求逐渐扩大,在市场经济中占据着不容忽视的地位。相比正规商家,这类商品价格低廉,且种类繁多,各具特色,可选择空间大,对于没有收入来源的大学生来说,摊贩经营的商品更易满足他们的需要。甚至大学城附近的居民也多选择购买摊贩的商品。被调研的摊贩中,日成交笔数在150元以上的占22.22%,50~100元的占36.75%。相比城市中其他的摊贩来说,大学城周边的摊贩市场需求量更大,这取决于大学生们对于地摊商品的倾向。

3 地摊经济的成因分析

在具体调研的基础上,笔者发现大学城附近摊贩的出现有其独特的成因,通过对回收问卷的处理和分析及实地的观察和访谈,对于地摊经济的成因提出以下几方面观点。

3.1 地摊经济本身的特点是地摊产生的基础

在上文的分析中提到,地摊经济相对于其他经济形式有其自身的特点。从地摊商品的角度,其具有种类多、价格低的特点;从地摊分布的角度,呈现出聚集分布的特点,在居民区及大学城附近尤为明显;从地摊从业人员的角度,则呈现出相关人员学历低、无专业技能、缺乏竞争力的特点。此外,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过半数的摊贩从业人员不是当地人,城市化进程的加快导致大量外来人员涌入城市谋生,而摆地摊是最简单便捷的谋生方式,所以,越来越多的人选择摆摊。综上,地摊经济自身的特点是地摊产生的基础。

3.2 低收入群体为地摊提供了市场

收入差距导致不同人群对于商品的选择不同,地摊经济物美价廉的特点使得不少低收入群体选择购买地摊商品。由于地摊经营费用低,不用交税,地摊商品的价格自然比商场便宜;再者,现在产品同质化严重,正规大商场的商品往往价格偏高,而低收入者更倾向于质量一般、价格实在的产品,对品牌也没有过多的要求,所以地摊特别适应低收入者阶层的需求。在调研中笔者发现,有77.21%的地摊商品单价在30元以下,正是其价格低的特点吸引了许多消费者。此外,地摊的产品琳琅满目,各种类别都有所涉及,满足了消费者的不同需求。根据经济学理论,需求决定供给,有需求必定有供给,地摊也就应运而生了。

3.3 “大学城”的出现为地摊提供了条件

大学城,是指一种因为高等教育而形成的居民点城镇模式。由于大学城的高校众多,大学生的聚集带来了第三产业的发展,由于地摊经济集聚性的特点,摊贩必定会大规模聚集。同时,大学生没有收入来源,多数学生会选择在地摊上购买物品。再加之如今的大学大多在郊区,出行不便利,而学校超市提供的商品有限,所以许多大学附近都有一条专属的“堕落街”。以笔者所在学校——南京审计学院为例,在南审小门对面就有一条摊贩云集的小街,为学生的日常生活提供了方便。很多小贩都嗅到了商机,纷纷在大学附近摆摊设点,使得地摊经济的队伍不断壮大。

3.4 “考试热”催生了地摊经济

如今,大学毕业生就业率呈下降趋势,就业形势十分严峻,越来越多的大学生选择参加各种资格考试来为自己的简历增彩。以财经类学校为例,很多大学生都会参加诸如会计从业资格考试、CPA、中级口译等考试。考试需要参考书,虽然网店是首选,但还有很多人为了节约钱选择买旧书,这就催生了一种行业——“旧书摊”。“旧书摊”以一种中介的形式存在,从高年级学生处低价买入,向低年级学生高价卖出,从而赚取中间的差价。虽然每一本书的利润不大,但由于成本低、风险小,形成规模之后收益还是很可观的。因此,有越来越多的人选择做旧书生意,在南审周围就有四个旧书摊。

3.5 大学生就业难促进了地摊发展

近几年来,大学毕业生人数呈现过饱和状态,就业形势严峻,就业问题不仅是学生自己及家长担忧的问题,而且已成为困扰高校和政府的难题。根据此现状,解决这类问题的最有效的方法就是自主创业,使学生巧妙避开社会上的各种阻力。校园地摊作为创业的一种方式,因其操作简单、成本低、风险小的特点,越来越受到关注。在南京审计学院旁有一个叫“萝卜兔”的图文快印店,它于2009年由一群在校研究生和大四毕业生自主出资组建而成,经过不断完善发展,至今已有5家门店和独立设计工作室及印刷工厂,设备资产达到400万元,有3800个单位集体合作经验和三年的专业工艺制作史。在新疆乌鲁木齐也有这样一名自主创业的大学生。从校园里“摆地摊”起家,到事业网点辐射乌鲁木齐各社区,成为高校的“地摊王”,再到如今拥有17家专卖店、100余名大学生创业成员、500万元净资产,迈出这三大步,24岁的新疆在读学生高泽宇只用了3年时间。面对严峻的就业形势,大学生们采用自主创业的方式不仅锻炼了自己的能力,还解决了就业问题,不失为一个好方法。

4 地摊经济的出路思考

地摊经济长久以来就存在,已经在商品经济中占据着不可忽视的市场,在方便居民生活、缓解就业压力等方面发挥着极大的作用。因此,面对地摊经济引致的多种问题,政府方面更应该转变治理观念,化打压为引导,变围堵为服务,为地摊经济逐渐探索出一条正规化发展的道路。笔者所在的调研小组在一定实地调研的基础上,对于政府方面政策的实施主要有以下几方面建议。

4.1 推行统一规范化管理模式

针对不同地区多种形式的地摊贩,逐步建立起一套统一规范化的管理模式。

(1)对于流动性不强、分布集中的摊贩,统一规划建设专供营业的房屋,并对进入的摊贩颁发执照。但值得注意的是,这种管理方法下的摊贩应当区别于正规个体工商户,管理费用的收取不应太高,税费的是否收取也应视情况而定。因为摊贩是一类主要追求低成本、低风险的群体,管理费用过高必将失去统一规划摊贩的意义,进而催生摊贩的不规模分布;而税费的收取对于大多数摊贩的经营来说都是不现实的,这些摊贩的经营量多且单价小,在征税方面有很大的不便,权衡来看,收取适当的管理费用更为方便可行。

(2)对于经营面积小、流动性强的摊贩群体,采取划定区域,分散管理的方式,定时定点管理摊贩。

这类摊贩固定经营场所的举措实施起来难度较大,也不利于摊贩的自身发展,这种情况下采取拨划一定区域,限制营业时间,并进行流动巡逻的方式则更为可行。另外,这两种方式还可以同时开展,针对不同摊贩分布来定。

以合肥大学城为例,安徽大学与合肥工业大学就是摊贩治理效果显著的两个代表:统一规划出区域建立起商业街,将原本散乱分布的不同摊贩集中管理,并给与营业执照,据了解,这类房租的收取也较为合理,一间40平米的小店铺,月租金只在300~400元,相比当地正规店铺来看成本略低。这对于被规划的摊贩们来说,规模化的经营带来了商业的繁荣,吸引了包括周边学校的大量大学生群体,这不论对于消费者购物的便利性还是摊贩经营的发展都是利大于弊的。而对于经营规模很小,以流动推车为形式的特色食品类小摊贩,当地采取了统一规划时间、地点的举措。每天下午四点钟开始,各类特色小吃摊贩开始摆摊,形成了一条具便利、实惠、安全于一体的特色小吃街,而摊贩只需交付少量的管理费用用于垃圾的处理、街道的清扫即可,当地还开设了专门的管理部门,分配专门人员定期巡逻。这种方式的管理既易于被小摊贩接受,也让附近的学生、居民购买到卫生、健康的食品。

4.2 设立摊贩准入条件

设置一定的准入条件,在帮扶“走投无路”而摆地摊的人的同时,限制摊贩的规模和数量。

(1)这是对地摊经济的扩张以一定标准进行限制,使之在不引发大量问题的前题下最大地发挥其优势和效应。例如,近几年来,随着城市化进程的发展,大批缺乏竞争性的流动人口入涌城市很大程度上扩张了摊贩的规模,这类未纳入城市社会保障人员的生活问题的解决是政府面临的一个棘手的问题,对地摊贩的经营设立进入门槛,对外来人员的生存提供机会和渠道,使其在能力范围内自力更生,既解决了外来人员的生存问题,减轻政府压力,也益于充分发挥其主观能动性为城市的发展发挥效用。

(2)准入条件的设立也是将地摊经济纳入正规商品经营的一种有效方式。颁发执照,统一管理,在认同摊贩存在的同时,实施有效的管理和监督。认同地摊经济的存在有其必要性:我国现阶段经济发展水平还不高,正规存在的商品经济还不足够满足人们日益增长的物质需求,同时,正规行业所能够提供的岗位也不足够解决我国现阶段的人员就业问题,地摊经济的存在在解决大量闲置人员就业问题的同时,也满足了居民的生活需求。将地摊经济引入正规化就有着足够的现实意义。

(3)准入条件的设立以成立专门对摊贩进行管理和监督的相应组织为前题。在专门组织制定的统一准入政策的管理下,允许失业退休人员、文化层次低的无业人口、经济基础薄弱的创业者、无生活保障的外来务工人员摆摊经营,并颁发相应的经营执照;而对于生活有一定保障,出于利用业余时间赚取额外收入的摆摊人群则给与一定的限制,不予颁发执照并且定期驱赶。准入政策的松紧度依据当地能够规划出的摊贩经营场所及当地无业、失业人员所占比重来定。

4.3 建立健全自主创业体系

据笔者所在调研小组在调研过程了解到的情形来看,很大一部分人以摆摊作为创业探索的一种方式,其中不乏心怀自主创业意向的下岗职工、失业人员、外来人口及大学生群体,迫于无奈,他们选择一种低成本、低风险的方式作为创业的初步探索,如若给予一定的政策支持,辅助这类人群从事正规渠道的创业模式,近几年来的“地摊热”将能够得到很大的缓解。

(1)针对无业、失业人员出台创业帮扶政策,在资金上给予一定支持,包括放松贷款金额限制、贷款利率优惠等;提供优惠的经营场所,租金方面根据申请自主创业人员的现状进行相应减免;在技术支持方面,健全当下创业培训体系,加大对这类人群的技术培训力度;另外,针对这部分人群文化水平不高、缺乏了解国家政策意识的特点,还应当提高对于政策宣传的重视,不定期组织专门人员在学习了解现行政策的前提下进入到基层,对这类人群普及政策内容。

(2)针对大学生就业压力问题,我国已着重出台政策鼓励大学生自主创业,这类政策对于解决毕业大学生的就业问题起到了很大的作用。然而笔者在具体调研中还发现另外一种现象,有一部分在校大学生也会利用大量的课余时间摆摊经营,除了出于好奇心,也不乏职业定向明确的大学生。而对于这类大学生的帮扶政策可以说是少之又少,健全大学生自主创业的优惠政策应着重针对这类人群开设类型多样的技能培训班和规划出专门的大学生创业园,使得这类人有地方、有资金从事创业。

[1]方明连.“考公务员热”催生地摊经济[N].云南日报,2011-3-15(007).

[2]庹旋.城市地摊经济浅析[J].湖南农机,2010,37(03).

[3]胡星,李彪,叶娟,王晓丹,向琪.校园地摊经济的教育效益及发展对策探讨——基于湖南高校的调查分析[J].科技信息,2012(1).

[4]佚名.在校生高泽宇的地摊传奇[J].当代职校生,2009(10).

[5]张青云,李菲菲.中国地下经济成因探析[J].湖北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3,20(03).

[6]苏飞.我国地下经济的规模、成因及其影响探讨[J].广西经济管理干部学院学报,2012,24(01).

[7]任学敏.地下经济及其税法规制[C].江西财经大学学报.中国法学会经济法学研究会,2005.

[8]廖涵,王平.地下经济:成因及条件分析[J].中南财经大学学报,1993(3).

[9]汪地彻.城市流动摊贩管理的法治化思考[J].重庆科技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7).

[10]王俊杰,黄立军,曾庆琪,马凯航,欧金娣,杨慧玲.地摊经济的社会效益及规范化——基于广州天河区的调研分析[J].现代商业,2011(5).

[11]林宙.金融危机下地摊经济发展现状刍议[J].现代商业,2009(12).

[12]黄庆华.给“地摊经济”一个合理的出口[N].今日中国论坛,2011(6).

[13]阳奕.政策开禁:流动摊贩合法化 摆地摊也要讲营销[J].现代营销(经营版),2009(10).

猜你喜欢
摊贩大学城调研
误 会
“首届中国钢琴音乐周”在我校大学城校区举行
人大到基层调研应做到“三不”
调研“四贴近” 履职增实效
海南:学校周边200米禁摆食品摊
脚踏实地扶贫调研
大学城经济对城镇化影响初探——以呈贡大学城为例
广州大学城十年破茧大变身
协作自治:摊贩治理的昆山之道
调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