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及其提升策略

2013-08-15 00:51□鲜耀
职教论坛 2013年15期
关键词:劳动力民族经济

□鲜 耀

教育反贫困就是要对贫困地区的人口投入一定的教育资助,从而使得当地人口掌握知识与技能,通过提高人口科学文化素质摆脱贫困。我国民族地区的扶贫工程已由降低“数量”转变为攻克“质量”的复杂困境,在传统扶贫方式成效越来越弱的状况下,受教育水平已成为制约民族地区劳动力改善生存条件的根本性因素。“如果一个国家内部区域性的差别和国家与国家之间的差距阻碍着世界的发展,那么唯一合理的解决方法就是竭尽全力教育条件较差的人们,教育农村地区和条件较差国家的人民”[1]。因此,大力发展民族地区成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自我生存能力和科学文化素质,民族地区的贫困问题才能从根本上得到解决。

一、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的表现

成人教育对于民族地区改善落后贫困状况,提升家庭收入水平的作用就主要表现在通过教育的功能提高当地劳动者素质,增强其就业技能,合理转移当地剩余劳动力,并为当地的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社会环境。

(一)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者素质

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科学水平的重要途径,是科学技术转化为现实生产力的重要手段。“教育的发展,使受教育群体能够通过教育认识到社会改革的途径,理解贫困的成因,形成自我完善的动机,培养其改造社会、发展自我的能力”[2]。在普通义务教育之外,职业和技能性的教育对于提高民族地区劳动者受教育水平更具有重大的现实意义,这类教育与生产紧密联系的特点决定了它是将科学知识、专业技术转化为劳动力的重要途径,是提高、增强劳动力的根本措施。民族地区成人教育能够直接对于民族地区劳动力进行教育与培训,更有利于开发民族地区劳动力的潜能,提高他们掌握运用科学技术和适应市场变化的能力。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能够更直接、迅速的提高劳动力的素质,并且根据当地经济发展需要灵活多样地培养多层次多方位的实用技术专业人才,从而培养出大批具有经济开发意识和专业技能的新型劳动者。同时,开展富有民族特色的成人教育培训能够使得民族地区劳动力掌握除一般职业技能之外的属于本民族独有的职业技能,提高民族劳动力的特色性与竞争性。在培训中,民族劳动力获得相应的职业技能资格证书,使他们能够在人力资源市场竞争中取得优势。因此,成人教育是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整体素质的最佳途径。

(二)合理转移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

一个地区的经济发展由贫到富的过程一般都要经历着剩余劳动力由落后的农业经济部门向先进的工业部门转移的过程。工业经济对于劳动力技能水平与能力的较高要求就决定了民族地区需要大力发展成人教育使得劳动力掌握相应的技术能 力从而顺利实现这种转移。通过成人教育提高民族地区劳动力接受现代化农业生产技术的能力和职业技能,才能有效地促进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合理转移,实现民族地区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加速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的转移,不仅是促使民族地区城市化进程的需要,也是增加民族地区劳动者收入不可或缺的手段。民族地区劳动力素质的欠缺制约了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规模和速度。低素质的民族地区劳动者在经济较为发达的地区中难以与其他劳动者相抗衡并且只能从事建筑、交通等脏活、累活。无论是从民族地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速度还是稳定性来看,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都是提高劳动者整体素质发展民族地区经济的当务之急。第一,民族地区经济结构调整需要一批懂市场经济结构和善于经营的商业人才;第二,民族地区城市化建设、企业的快速发展离不开劳动力科学素质的提高。因此,通过成人教育提高劳动力的受教育水平,无论是劳动力的跨区域流动或是内部流动,都是实现剩余劳动力合理转移的根本保障。

(三)为民族经济发展提供良好的人文环境

教育能带来许多的社会效益,比如较高的生产率、更多的税收、良好的公民美德氛围,特别是对民族地区的妇女和女孩能带来更大的家庭效益。通过成人教育的实施,可以为受教育者本人带来多方面的收益,在增加受教育者本人文化资本的同时也增加了受教育者子女的收益,产生代际效益;受雇者个人劳动技能的提高又可为企业和雇主带来巨大的收益;除此之外,劳动者收入的提高可缓解收入分配不均的问题,减少失业和犯罪,维护社会问题。而这些效益都会对民族地区经济的良性发展起到积极的促进作用。

成人教育的发展除提高当地劳动者文化技能素质,产生经济利益外,长期的良性发展还会促使一个地区从根本上改变文化观念,有利于落后观念的消除和新兴观念的传播。人类贫困是一个循环。1953年,美国发展经济学家拉格纳·纳克斯提出了“贫困恶性循环论”。纳克斯认为,“一个国家因为穷所以穷”,这种同义反复的理论就是所谓“贫穷的恶性循环”[3]。在我国民族地区,贫穷落后的发展现状更需要通过成人教育的发展来提高群众自身的“反贫困”能力并且提高群众的人文修养,在发展经济的同时保护本民族的独特地理资源及文化资源,实现经济的可持续发展。

二、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发挥的现实不足

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的缓慢及反贫困功能的薄弱,除民众自身及管理者认识不足以外,成人教育的投入不足以及专业设置不合理缺乏民族特色,都是影响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发展的重要因素。

(一)民族地区对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认识不到位

“教育的贫困体现为教育本质相对失落、教育系统内部存在障碍、教育理论相对贫乏以及教育实践的偏差这四个方面,从而反映出教育系统偏离了自身的内部发展规律,或者说背离了教育的自主性发展”[4]。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存在不少问题,虽然不少市、县的领导班子认识到成人教育是发展地区经济最有效直接的手段之一,并将成人教育纳入地方整体社会经济规划中。但有些地方却未能充分认识到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独有办学特色,仅仅将成人教育定位于扫盲和提升当地人均文化水平,长期在扫盲与提升学历方面着重看待,没能真正认识到成人教育对于提高劳动者综合素质及地区社会经济发展的重大作用,缺乏成人教育服务区域及家庭经济发展意识。即使认识到教育在经济发展中的重要作用,也都归功于职业教育及普通教育,大力发展职业教育与普通教育,寄予通过两种教育在互补来改善当地经济发展水平及群众文化程度,忽视成人教育的不可替代性。因此,对于成人教育重视不够,功能定位偏颇,缺乏有力的措施和行动,也就未能收到切实的效果。例如有些地方管理者将成人教育看作是完成扫盲的重要手段,一旦扫盲任务完成即撤销机构,调走人员,停止经费发放,忽略了扫盲后的继续教育,也未能充分发挥成人教育在反贫困中的重要作用。这些对于成人教育认识上的差异和功能定位错误,导致成人教育在不同地区的发展、效果上大不相同。这一现象在民族贫困地区是普遍存在的。

(二)民族地区成人教育投入不足,影响反贫困功能的充分发挥

教育经费是成人教育发展的物质基础和基本保障,就我国政府对成人教育的投资水平来看,远远低于国外发达国家。据资料显示,“英国成人教育经费的70%由政府提供,美国每年用于成人教育的经费约600亿美元,德国成人教育投资占教育投资的15.3%,而我国目前成人教育投入仅占教育事业总经费的0.6%左右”[5]。没有雄厚的资金基础,成人 教育的发展就成了无水之源,无木之本,难以很好地发展下去。虽然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得到了迅速的发展,但是各地区之间发展的不平衡性也愈加凸显。民族地区的经济整体发展水平较为落后,因此,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的大部分资金需求来源于自己筹措。理论上来看,经济发展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才是最迫切需要通过成人教育来提高地区劳动力素质和技能水平,改善贫困面貌的地方。但民族地区多为边远山区,自然条件较为恶劣,工商业发展缓慢,交通不便,因此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成人教育获得成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并且需要大量的人力、物力的投入,现有发展的困境将导致追求短期经济利益的行为不可避免。短期利益与长期目标的长久冲突导致成人教育的发展陷入恶性循环,最终的结果也就发展为成人教育的办学目标与实际情况南辕北辙。因此,无论是政府拨款还是社会筹资,充足的资金投入都是成人教育发展必不可少的基础。

(三)成人教育专业设置与地区经济发展不相匹配

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发展较为缓慢,并陷入为发达地区培养劳动力的恶性循环,培养人才大都离开当地去往中、东部经济发达地区,人力资源严重流失。究其原因在于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大多沿用内地成人教育模式,在专业和课程设置上大都以经济发达地区经济发展为导向,未能根据当地实际情况体现本地区特色。民族地区成人教育院校有的生源充足但计划不够,有的计划较多但生源不足,除此之外,专业设置也存在许多不平衡的现象,有的专业设置过少,远远不能满足当地经济发展需求,有的专业已出现招生膨胀现象但仍然再继续扩招。民族地区有着丰富多彩的文化资源与自然资源,发展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如果不顾当地民族文化的特点与经济发展,长期以往将导致民族文化传承的灭亡和劳动力的大量流失。

以2012年四川某民族院校成人教育招生计划为例,招生专业包括音乐教育、行政管理、法律事务、旅游管理、数学与应用数学,汉语言文学、中国少数民族语言文字。计划中包括了现代管理、数学运用等先进知识,对少数民族劳动力素质的提高有着很大的积极作用,但根据四川独有的藏区特色,农牧业技术及藏医、藏族歌舞人才的培养更是少数民族地区急需人才,也更是少数民族劳动力区别于其他地区劳动力的竞争优势之所在,应纳入招生培养计划中。

三、提升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的对策

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功能的提升,除提高当地群众对于成人教育功能的认识之外,成人教育的发展也一定要与民族地区的实际情况联系起来。建立适应本地区发展的成人教育体系从而促进民族地区经济的发展和个人反贫困能力的增强。

(一)强化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反贫困的功能定位

要鼓励民族地区群众正确认识成人教育的功能,克服原有落后观念,把成人教育放在突出的战略位置。纠正民族地区中认为成人教育可以被其他教育取代或者可以融合到其他教育中的错误思想,树立成人教育不可替代的正确观点。民族地区教育基础较为薄弱的现实情况导致民族地区实用型人才教育存在很大的缺口,成人教育正好是弥补这一不足的重要举措。市场经济的快速发展以及科学技术的大力推进,民族地区劳动力更需要接受先进知识,即使是工作多年有丰富实践经验的技术人才也不例外。

除此之外,民族地区的相关管理者,更要提高自身对于成人教育的认识。在工作中要克服急功近利的思想,纠正群众中追求短期利益的错误思想,提高广大民族地区干部对于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通过广播、报刊、榜样表彰等措施,大力宣传成人教育的重要性。通过科技致富的典型案例让群众亲身了解到成人教育对于经济发展和脱贫致富的巨大作用,从而调动民族地区广大群众参与成人教育的积极性。

(二)加强教育资源流通,缓解资金不足

民族地区成人教育资金不足问题除靠国家、政府加大投资外,还可以通过加大与其他教育的统筹协调以及就业定向培养来缓解困境。民族地区经济基础较为薄弱,教育资源也较为有限,应促使各类教育之间实现教育资源互通,加强成人教育与职业教育、普通教育的联系。充分利用职业学校的师资、实训场地、校舍等开展成人教育职业技能培训,利用中小学师资、教材普及群众文化知识,还可利用其他教育培训机构开展成人教育培训班。

除此之外,实行成人教育定向培养,也是缓解成人教育资金不足的重要举措。根据市场及企业发展需要,实行劳动力定向培养或企业员工技能再培训,由企业承担一部分费用,缓解政府办学压力。实现培训与就业的直接对接,既可以避免劳动力盲目培训带来的人力资源过剩又可以缩短员工适应企 业生产需要的时间。通过企业内员工的技能再培训,让员工在就业过程中接受先进生产技术知识。只有让企业和劳动者从中获得真正的利益,才能提高民族地区群众对于成人教育重要性的认识。

(三)根据功能区域经济发展需求合理调整成人教育结构

民族地区成人教育的最大问题在于定位不准确,未能突出自己独有的特色,这也是制约成人教育教学质量的一个重要因素。要发展民族地区成人教育就必须处理好现代化科技与多元文化的关系。而成人教育的本土化特色也就体现在教学目标与课程设置中。

由于民族地区特殊的历史地理因素,扫盲任务依然是成人教育要完成的重要目标之一,将扫盲任务与培养技术人才连接起来,将脱盲与反贫困连接起来。在完成扫盲任务的基础上培养各类民族地区经济发展所需要的技术人才,尤其是各类管理、科技人才。除沿用内地成人教育专业设置,开设先进科技知识培训班,民族地区课程设置还应体现独有的民族特色,民族地区成人教育要加强民族文化保护功能,发展特色农业及特色民族旅游产业。通过对于特色民族旅游专业的发展,让本民族和外界了解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并且可以通过旅游产业的发展反哺成人教育并实现当地人口的脱贫。

(四)建立多层次成人教育体系,服务区域经济发展

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要因地制宜,根据当地的实际情况,建立灵活多样的弹性学制。民族地区的基础教育发展极不平衡,有的地方教育基础设施较为完备,“普九”与“两基”发展较为良好,有的地方基础教育仍然发展缓慢达不到基本要求。因此,对于民族地区的成人教育很难用同一标准进行规划衡量。在基础教育较为落后的民族地区,应以发展要求较低的成人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在基础教育较好的民族地区,应以发展要求较为适中的成人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在民族地区核心城市,应发展要求较高的成人教育为核心的教育体系。此外。要围绕民族地区文化及技术的优劣势来发展不同类型的成人教育。

同一民族地区学员基础参差不齐,文化水平差距较大,在学制设置时就要因材施教,对不同程度的学员设立不同的学制。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学员,可缩短文化知识学习,加大对于技能知识的培训,以成人技能培训为主。对于文化水平较高的学员,延长对于文化知识的学习,以普及文化知识为主。同时适度放宽要求,增强民族地区群众的学习积极性。

多层次的成人教育体系能满足不同群众要求,实现成人教育的因材施教更有利于快速有效地提升民族地区群众的劳动力素质及反贫困能力,服务于当地区域经济发展。

(五)提升成人教育师资质量,增强受教育者反贫困功能

“在成人教育中,教师是提高成教质量的关键,教师是成人教育中不可忽视的一个重要因素”[6]。民族地区的教师现状较为窘迫,教师数量缺乏且教师整体专业素质不高。因此要加强民族地区与东、中部地区的对口交流,采取联合办学、教育资源共享等形式吸收东、中部地区先进的科技知识,通过多种形式多种渠道加强对于师资的培训。通过这些培训努力使得民族地区教师成为“双师型”人才。优秀的教师队伍更能培养出适合经济发展需要的优秀劳动者,也更能根据民族地区受教育者的特点采用正确的教学方法,使得民族地区受教育者能更好地接受所学知识并运用到实际生活经验中。成人教育师资力量的提升,在提升民族地区成人教育总体质量的同时,也更进一步增强了受教育者的反贫困能力。

成人教育质量的提高,不仅能提升成人教育的社会地位,也能进一步实现成人教育脱贫致富的功能。成人教育在民族地区经济社会发展中是不可或缺的。只要不断开拓创新,成人教育一定会为民族地区的发展做出积极的贡献。

[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国际教育发展委员会.学会生存——教育世界的今天和明天[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131.

[2]肖起清.教育:反社会贫困的根本策略[J].教育经济,2004(01).

[3][美]R·纳克斯.不发达国家的资本形成问题[M].谨斋,译.北京:商务印书馆,1966:6.

[4]许小平,马和民.“贫困的教育”与“教育的贫困”[J].杭州师范学院学报,1996(05).

[5]汪锐.我国民族成人教育浅析[J].中国成人教育,2010(02).[6]喻艳,黄静.西南少数民族贫困地区发展成人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对策[J].职教论坛,2006(12).

猜你喜欢
劳动力民族经济
“林下经济”助农增收
我们的民族
2020年河南新增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45.81万人
广东:实现贫困劳动力未就业动态清零
增加就业, 这些“经济”要关注
一个民族的水上行走
多元民族
民营经济大有可为
求真务实 民族之光
独联体各国的劳动力成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