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子南、冯水莲在 《职业教育》2013年第7期中撰文,在概述现代学徒制的基础上,结合我国高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历程和存在的主要问题,从政策导向、政府和培训机构等三个层面提出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整合的主要思路。
澳大利亚的“新学徒制”、英国的“现代学徒制”和德国的“双元制”等,都是职业教育的新模式,被统称为现代学徒制。其主要特点是培训的广泛性和灵活性、政府支持和行业广泛参与、培训证书的通用性。
我国高职教育发展过程中的问题主要集中在师资队伍、办学条件、资金来源、校企合作四个方面,具体表现为:“双师型”教师队伍建设有待加强;办学条件未能有效跟上办学规模超常规发展的要求;办学资金来源机制尚待完善;校企合作尚待加强。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提出了现代学徒制与我国职业教育的整合思路:1.政策导向层面:形成重视职业教育的社会氛围,为发展职业教育和现代学徒制培训扫清意识障碍;在国家职业能力标准的制定、关键能力的培养、评价体系的建立等方面突出能力本位。2.政府层面:合理布局职业教育体系,合理确定高中阶段职业教育学生的比例,在高等职业教育中实行“灵活学制”;强化经费保障,成立由政府主导的职业培训公共调节基金,对招收学徒进行培训的企业进行税收优惠;制定国家通用的行业标准,严格执行就业准入和职业资格制度。3.培训机构层面:社会力量参与职业教育,企业独资兴建职业学院,职业培训机构或参股入股举办职业院校;职业院校通过合作,强化服务意识,建立职业教育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制度,帮助合作企业开展形式多样的技能培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