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 标 刘东浩
2013年,是毛泽东同志诞辰120周年的日子,也是理论界进一步推进毛泽东思想研究的重要契机。众所周知,毛泽东不仅是一位伟大的政治家,军事家和革命家,也是无产阶级教育家,是我们党的教育事业的奠基者和开拓者。苏区时期不仅是毛泽东思想形成的重要阶段,也是毛泽东对于职业教育思想进行理论架构的关键时期。梳理和总结苏区时期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既是缅怀毛泽东同志的一种方式,也是深入研究毛泽东教育思想的重要途径,对推动当前职业教育事业无疑具有重要的意义。
任何思想都是特定历史阶段的产物,苏区时期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也不例外,它是毛泽东根据马克思主义教育理论基本原理,立足苏区丰富职业教育实践,结合苏区革命人才匮乏的实际而形成的理论成果。
在马克思看来,资本主义教育是一种畸形教育,它加剧了体力劳动与脑力劳动的对立,造成了人的身心二元对立,表现在:智力上进化,道德上颓废,体力上衰弱。与资本主义教育与生产劳动相分离不同,马克思在《共产党宣言》中明确提出,“要把教育同物质生产结合起来”[1]。马克思认为,生产劳动和教育的结合既是改造现代社会的重要手段,也是无产阶级教育原则。在《资本论》中进一步指出,这一原则的重要性:“从工厂制度中萌发出了未来教育的幼芽,未来教育对所有已满一定年龄的儿童来说,就是生产劳动同智育和体育相结合,它不仅是提高社会生产的一种方法,而且是造就全面发展的人的唯一方法”[2]。毛泽东认为马克思的这一论断,既切中中国现有教育的要害,又为中国革命教育事业指明了方向。因此,他由衷地赞赏并自觉地将其运用到苏区职业教育实践中,将其上升到苏区教育总方针的高度并加以贯彻执行。
在中央苏区,中国共产党人领导苏区人民创立了中华苏维埃政权,这为包括职业教育活动在内的各项革命事业创造了条件。当时,苏区职业教育活动主要有:第一,确定职业教育对象。在异常激烈的战争环境里,绝大多数青壮年男子都被动员参加了红军,从事军事斗争工作,青年女子是活跃在后方经济建设和各条战线的重要力量,自然也成为苏区职业教育的主要对象。据统计,“江西兴国的长冈乡,16岁至45岁的全部青年壮年男子407人中,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320人;福建上杭的才溪乡,全部青年壮年男子554人中,出外当红军做工作的485人”[3]。这一现象反映了苏区职业教育战时性的特点。第二,科学设计课程。职业教育不仅根据各专业要求设立专门的技术课程,同时,还有各专业的公共课,主要有国语,算术、政治和艺术等课程。第三,兴办职业学校。在苏区根据地,各级苏维埃政府都很重视创办职业学校。以湘赣省为例:1932年,湘赣省劳动妇女第一次代表大会通过的《社会文化与卫生运动决议案》,作出了“开办女子工厂、女子职业学校、半日学校”[4]的决定。在湘赣省,莲花县赤色女子职业学校是办得比较好的职业学校,该校制定了办学宗旨“是要提高一般劳苦妇女的文化程度及使每个妇女都有相当的职业”[5]。同时还规定学制2年,提出了以年龄,身体健康状况和政治立场为内容的入学条件,主要开设了缝纫、纺织,染色等三个专业。该职业学校培养出来的学员,既有高度的政治觉悟,又有一定的职业技术。他们自发组织妇女慰劳队,动员亲属家属参加红军,优待红军家属,制作军衣、军鞋等。总之,职校培养的学员为革命事业做出了巨大贡献。
苏区革命根据地大多是经济文化落后地区,且各个根据地都需要跟异常强大的敌人进行斗争。这种斗争是全方位的,既有军事、政治斗争,也有经济、文化斗争。作为中华苏维埃主席的毛泽东非常清楚,要想战胜强大的敌人,取得革命成功,没有数以万计的革命人才是不可能实现的。要有人才,就必须先有教育,而摆在毛泽东面前的现实是苏区遍地充斥着文盲。据闽浙赣边界各地1923年的调查统计:“文盲占人口90%以上。其中,地处山区的闽西所辖江县250万人口,群众是“扁担跌落地,不知是个‘一’字。江西弋阳第八区第八乡即樟树墩,全乡150户,1400余人,只有两个高小毕业生,其余都是文盲或半文盲”[6]。在这种情况下,连识字都是困难,更不要说有革命所需要的各种专门技术人才。与此同时,当时残存的封建教育制度也不可能培养出革命所需要的各类技术人才。面对人才匮乏的局面,毛泽东进行了大量职业教育理论探索和实践活动,这在客观上促进了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形成。
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是一个非常丰富的体系,涉及到方方面面,就苏区时期而言,主要包括以下三个方面:
苏区职业教育的地位是指该教育在整个苏区革命事业中所处的位置。职业教育作为革命事业中不可或缺的重要组成部分,其地位是客观的;既不能任意拔高,也不能贬低,而应将其放在适当的位置上。苏区革命的历史经验已经证明:若能摆正职业教育的位置,它就能促进革命战争胜利;反之,就会给革命事业带来损失。毛泽东所在的中央苏区是我们党独立领导教育事业的始发地,在这里我们党进行了大规模的职业教育实践活动。但是由于缺乏经验,加之面临极为严峻的战争环境,所以我们党对于职业教育及其地位一直存在误区。最为典型的观点就是职业教育“无用论”或“取消论”,认为,革命战争时期一切服从战争,苏维埃区域内的职业教育工作应该取消,学校应该停办,一切苏维埃政府的文化教育经费都应该拿到战争上去。在毛泽东看来,这完全是一种纯军事化观点,割裂了教育与革命战争的关系,实质上就是否定职业教育的地位。他认为,文化教育“是革命总战线中的一条必要和重要的战线”[7]。如果不发展文化教育,我们的经济、政治、军事都要受到阻碍。1933年9月15日根据中央政府人民委员会第49次常委会的决定,毛泽东与项英、张国焘联名发布了《关于教育工作》的第17号训令。训令指出:“文化教育在整个苏维埃运动中占着极重要的位置,在目前粉碎敌人五次‘围剿’的战争动员中是不可缺少的一个力量。加紧教育工作来提高广大群众的政治文化水平,启发群众的阶级觉悟,并培养革命的新后代,应成为目前我们最主要的战斗任务之一”[8]。可见,毛泽东非常重视包括职业教育在内的各项教育事业,充分肯定了教育的应有地位。毛泽东对于职业教育与革命战争和根据地建设关系的精辟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和处理现代化建设与职业教育改革的关系,仍有借鉴意义。
职业教育与劳动相结合,是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基本原则之一。毛泽东认为,任何教育本来是产生于人类劳动,只是在进入阶级社会之后,教育才成为了统治阶级的特权,教育才与广大劳动者相分离。毛泽东主持的苏区职业教育摒弃了旧有的教育理念,提出职业教育要走结合工农实际,结合斗争,结合劳动的新道路,从而使得苏区职业教育获得了丰富多彩的内容,受到了劳苦大众的欢迎和拥护。在毛泽东看来,通过教育与劳动相联系,有利于冲破数千年以来劳动者不受教育、受教育者不劳动的成见;有利于消除脑力劳动与体力劳动对立的观念;有利于培养体魄强健,有思想、能动手的革命新人。这一原则在苏区职业教育实践中得到了较好的贯彻执行,当时,职业教育、红军教育、干部教育、师范教育等都十分重视劳动教育,许多学校都是通过师生的劳动而建立起来的。1934年2月16日,中央政府颁布的《中华苏维埃共和小学校制度暂行条例》中规定:“要消灭离开生产劳动的寄生虫阶级的教育,同时要用教育来提高生产劳动的知识和技术,使教育和劳动统一起来”[9]。教育与劳动相结合的原则,不仅使得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与以往教育与劳动相分离的剥削阶级的职业教育思想区别开来,同时,在理论上丰富了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的内涵。
任何教育活动都是有组织、有计划和有目的的行为。换言之,在开展教育活动之前,人们对于要把受教育者培养成什么样的人,已经在头脑中有了某种预期,这种预期就是我们所要达到的目标或者奉行的宗旨。教育宗旨是开展各项教育活动的依据,是教育思想的一项重要内容。在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的中国,同时存有帝国主义的文化教育、封建的复古教育以及国民党的三民主义教育。在他们教育体系里,职业教育是一种低级的教育形式,仅仅视为一种单纯的技术教育和谋生手段,专属于下层劳动者。他们发展职业教育的宗旨就是培养被剥削和奴役的体力劳动者,职业教育沦为阶级统治的工具。在毛泽东看来,这种职业教育本质上是束缚人和毒害人的奴化教育。苏维埃政府的任务之一就是要发动广大群众抵制和废除这些奴化教育,创建属于人民自己的职业教育。人民自己的职业教育必然在本质上有别于奴化教育,奴化教育的最根本特点在于它的工具化倾向,它是阶级统治的一种工具。而人民自己的职业教育最大的特点在于它的价值倾向,始终以人的自我发展和完善为旨归。虽然也肩负革命斗争的任务,但革命斗争作为人民解放的一种手段,最终也是为了人的自由全面发展,二者在本质上是一致的。通过对奴化教育的揭露,根据马克思主义关于人的自由全面发展学说,1934年年1月,毛泽东在第二次全国苏维埃代表大会的报告中,正式提出了苏维埃文化教育的总方针,“在于以共产主义的精神来教育广大的劳苦民众,在于使文化教育为革命战争与阶级斗争服务,在于使教育与劳动联系起来,在于使广大中国民众都成为享受文明幸福的人”[10]。可见,在毛泽东看来,职业教育不仅是劳苦大众进行革命和阶级斗争的工具,也是实现自身精神解放的手段,其宗旨就是造就文明幸福之人。
苏区时期毛泽东对职业教育与革命战争关系的论述,对于我们今天认识职业教育在现代化事业中的地位无疑具有方法论借鉴意义。由于受“重学术,轻职业”传统思想影响,人们一直对职业教育存有轻贱态度。在职业教育生源录取上,我们一直遵循“先理论型学校,后职业学校”的原则,认为入读职业学校的学生都是因学习成绩差而被剩下的学生;其次,就业方面,很多用人单位对职业学校学生存有歧视,人为设置一些就业障碍;在教育经费投入上,地方政府基本上坚持理论型学校投入优先的原则,使得职业院校投入不足,发展滞后,很多职业学校不得不靠提高学生学费来维持运转,反过来,高昂的学费又造成学生望而却步的恶性循环。但凡种种现象都说明社会对职业教育地位的认识上存有偏颇。而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处在科学技术迅猛发展、新兴职业不断涌现的新时代,它不仅需要理论型人才的支撑,也需要靠大量精通现代职业技术的专门人才来建设。如若只有理论型人才,没有现代职业技术教育,那么理论成果始终是无法变为现实,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也只能沦为一句空话。现代职业技术教育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是不可或缺的,职业教育的地位毋容置疑。这就要求必须加大职业教育经费投入,改革不合理的生源录取制度,进一步完善就业法律法规,消除就业歧视,多管齐下共同为职业教育健康发展营造良好环境。
苏区时期,毛泽东主张职业教育的学生必须走出课堂,走出书本,走向实践,强调职业教育的实践性,体现了理论联系实际的马克思主义教育原则。尽管当时职业教育的种类有限,学生所从事的劳动基本上是农业劳动、手工业劳动,但是其中却蕴涵了职业教育与社会生产,社会现实相结合的思想,它有助于打破理论教学主导职业教育的旧思想。这就要求我们的职业教育必须把理论学习、书本学习与技术、能力培养结合起来,加大学生动手操作能力的培养。职业院校应该强化与社会企业的联合,加大实习在整个教学中的权重。另一方面,在教师队伍引进和培养方面,要摒弃过去唯学历论的传统,注重教师的经验、技能。中国近代职业教育事业的奠基人黄炎培先生就非常重视教师的动手能力,强调指出,“凡职业学校欲聘专门教师,如不易得学校教授与经验并重者,毋宁聘用职业经验者,较之仅受学校教授者必差胜”[11]。只有从职业教育管理、师资力量建设等方面的改革入手,才能推动职业教育改革,才能培养出与社会相适应的人才,才能把职业教育与其他类型的教育相区别,从而凸显自身存在的独特价值。
苏区时期,毛泽东认为职业教育不仅是培养革命人才的重要手段,也是人民群众自我解放的武器。在毛泽东那里,职业教育不仅仅是一种技术教育或生存技能教育,让受教育者获得某种生存技能只是职业教育的目标之一,而不是全部,也不是最终目标。进行任何教育活动其最终目标只能是人自身的发展和完善,用马克思的话来说就是成为自由全面发展的人,而毛泽东则把它表述为造就文明幸福之人,职业教育也不例外。在这样的教育价值指引下,受教育者不再只是技术化的产品。这就要求我们职业教育不仅包含专业技术教育,也必须包含公民道德教育和素质教育。因为,我们社会需要的首先是一名公民,其次才是一名职业技术人员。由于职业教育自身的特殊性,职业学校的素质教育课程要有灵活性和针对性:在课程内容安排上,除一般素质的基本要求外,应注重于职业人文素质,培养学生诚信、合作、责任、敬业、创业等职业精神、职业道德、职业态度。其次,在教学方式上,由于职业教育年限短且实践环节多,应该尽可能将人文素质教育渗透于技能实训中。只有这样,职业教育才能造就文明幸福的职业技术人才。
总之,尽管苏区时期毛泽东职业教育思想形成于血雨腥风的革命战争环境,但其思想光芒却丝毫不减,至今仍能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梳理和总结这一宝贵的思想财富,有助于指导新时期职业教育的健康良性发展。
[1]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1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94.
[2]马克思恩格斯选集:第 2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5:212.
[3][6][10]李国强.中央苏区教育史[M].南昌:江西教育出版社,2001:141,5,19.
[4][5]江西省妇女联合会,江西省档案馆选编.江西苏区妇女运动史料选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2:238,354.
[7]毛泽东选集:第 2 卷[M].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708.
[8]詹小平等编.毛泽东中央苏区教育实践与教育思想概论[M].湘潭大学出版社,2011:115-116.
[9]江西省教育学会编.苏区教育资料选编[G].南昌:江西人民出版社,1981:97.
[11]田正平.中国教育家评传[M].上海教育出版社,1989:65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