曾繁相
近年来,中职毕业生的就业存在明显的“就业数量高,流失率高;就业质量低,满意度低”的现象。据权威部门统计,中职毕业生的就业率连续五年超过95%,2011年到96.56%。但稳定率也低得惊人,“尤其是工业制造、商业服务、技术开发三个行业,平均流失率达到28.9%”[1]究其原因,除存在学校教育、个人择业观、企业工作环境、工资待遇等显性方面的问题外,校企文化之间的差异是重要因素。两者的差异导致了毕业生就业心理差异、行为习惯差异,从而产生排异反应,造成“两高两低”现象。因此,如何加强校企文化之间的对接与融合,促进毕业生就业 “零磨合”,是职教工作者必须思考的问题。
大力发展职业教育是党和国家的决策,更是社会经济发展的现实需要。近五年每年800多万人的中职招生,显示了中职教育发展的后劲之强大。中职生的技术能力、工作态度、思想品德直接影响着我国经济发展的水平,也是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培养在生产、技术、服务、管理、品学兼优的高素质的一线工作者,是广大中职教育工作者的中心任务,也是中职教育的基本目标和任务。
衡量一名中职学生的优劣,在校期间的理论学习成绩、技能熟练程度、日常行为表现等不应是唯一的评判标准。走出校门进入工作岗位后,能否尽快适应工作岗位的需要,能否尽快适应企业生产生活环境,能否充分发挥在校所学的技能,能否以最短的时间通过学校与企业的磨合期等,同样是衡量其优劣的重要标准。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是改善学生择业浮躁性、提高就业稳定性的重要举措,是缩短学生理想世界与现实世界差距的最有效的办法,是提高中职教育培养质量的客观需要。因此,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办学定位要求中等职业学校要转变教育观念,从学生发展的角度出发,打破学校“围墙”,积极与企业文化衔接、融合,为学生发展提供丰富的社会实践养分,使其更加贴近社会,贴近企业,养成企业所需要的敬业度、忠诚度、责任感。
我国是脱胎于封建社会的农业大国,封建社会的历史之长、封建文化的糟粕之多、封建教育价值观的遗毒之深,堪称世界之最。虽然我国封建的儒家文化有其闪光的历史价值,但在认知上重传统与权威,在人事上重功名,在道德上重“忠孝”的价值取向,在社会生活中仍占有广阔的市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学而优则仕”的官本位观念根深蒂固。传统教育把能否培养出少数尖子学生看作是教育质量高低的标准;把考取高等院校人数的多少,看作是教育质量优劣的标准。这种传统的教育价值观念,同样影响着中职学校的校园文化建设。大多中职的校园文化至今仍自觉或不自觉地沿用着中国的传统文化,如治学格言、立身之道等,而与当今现代企业“时间就是金钱,质量就是生命,诚信就是市场”等企业文化相比,现代气息明显不足。
我国中职学校多数由普通中学改制而来,虽已历经几十年的改革和发展,但办学理念仍难以摆脱普通高中的影响,校园文化仍带有普通中学深刻烙印的痕迹。这主要体现在比较注重校园物质文化建设,如设备、校舍、场地等硬件设施投入,忽视具有企业特色的校园精神文化建设,如企业核心价值观、职业纪律、职业精神的教育,简单化地把校园文化建设等同于开展丰富多彩的娱乐活动,未能体现职校的自身个性,没有凸显“职业性”和企业精神。企业除需要员工具有娴熟的技能外,更看重的是忠诚度、爱岗敬业、吃苦耐劳、团结协作的职业素养。这些企业精神仅仅通过知识和技能的学习,丰富多彩的课外活动是无法形成的,必须通过一定的职业文化氛围来陶冶,让学生在具有企业文化氛围的校园文化生活中逐渐感受和了解,潜移默化地规范自己的思想和行为,并接受这种职业素养。如果只注重学生个人基本素质和基本职业技能的培养,则无法造就适应企业需要的建设人才。
“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以质量为核心,以能力为本位”是中职学校必须遵循的科学发展观。职业教育只有走校企合作、产教结合、校企文化融合的改革路子,才能培养出适应经济建设发展需要的应用型、创新型生产一线人才,才能走可持续发展道路。从上世纪90年代黑板上种地、书本上开车床的中职办学历史到新时代 “教育社会化,理论实践化,学校工厂化,教室车间化”的办学模式的提出,体现了决策者职业教育办学观念的转变。但多数学校的校内办学条件难以达到这一要求,这其中有人员素质、办学经费、思想观念、传统教学方法等多种因素的制约。如教师本身没有企业经历或企业经历不丰富等。多数校企合作项目也无法做到这一点,其中有企业内的制约因素,更有学校的自身因素。如订单培养,因学生跳槽率高,影响企业积极性等。因此,加强中职教育的软硬件建设,进一步开放办学,加强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结合,培养市场意识是中职教育的首要任务之一。
袁贵仁部长指出,所谓教书育人、管理育人、服务育人、环境育人,说到底都是文化育人。鲁昕副部长也曾多次提出:“要做到产业文化进教育、工业文化进校园、企业文化进课堂”。因此,要疏通中职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对接与融合的渠道,就必须“积极推进校企合作,引进和融合优秀企业文化,促使学生养成良好的职业道德和职业行为习惯,帮助学生顺利实现从学校到企业的跨越”。[2]
企业文化是企业在长期的生产经营实践中逐步形成的价值观、信念、行为准则,是具有相应特色的行为方式、物质表现的总称。校园文化则是指全体师生员工在长期的教育教学过程中共同创设,并逐步形成的物质成果和精神成果的总和。
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的根本目的是相似的,但由于学校和企业的任务不同,其核心理念存在较大差别。在价值理念上,企业追求的是利润和经济效益最大化,学校以育人为本,更多的是追求社会效益;在管理理念上,企业强调“刚性”与“以人为本”相结合的管理。通过各种经济手段规范奖惩制度,以达到充分调动员工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为提高企业的经营业绩服务的目的。学校是非赢利性单位,管理理念是通过知识传授、道德教化、纪律约束来培养和塑造社会经济发展所需要的人才,更强调“柔性”;在竞争理念上,企业文化以追求经济效益最大值为目的,其竞争理念主要体现在物质层面上的追求;而校园文化则是以培养高素质人才为终极目标,追求的必然是精神层面上的东西。
从学校到企业,对中职学生来说是两重天地。中职毕业生不能适应企业环境,不能满足用人单位的需求,已不是个别现象。突出表现在对工作过于理想化,频繁跳槽,工作尚未入门就已换了几家单位,加重了企业的成本支出,影响企业的生产效益。主要原因就是因为学校的学习环境和企业工作环境的差别,校企文化的差异,影响学生在心理上、行为习惯上、生活方式上的适应。因此,要正确理解中职校企文化存在的差异,客观面对学生的负面反应,对症下药,有的放矢,才能有效解决。
1.创造条件,让学生了解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不同本质。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是辨证唯物主义的基本观点。一个在校内品学兼优的学生,如果缺乏对企业文化特点的了解,很难成为一名合格的员工。因为围墙内的学习生活与校园外的社会生活存在太大的差异。校园文化与企业文化因各自任务不同具有本质上不同。在校内,学生的任务是在老师的指导下学习知识、技能,学习做人、做事,过得丰富多彩、宽松愉快,还有几分浪漫。在学校纪律的框架内,可以没有任何负担地生活着。在企业,他们有明确的生产任务,刚性的工作纪律,经常加班的不规律生活,多劳多得的报酬法则等约束。因此,在短暂的2-3年的学校学习生活中,作为办学主体的学校要创造一切条件,让学生接触企业文化,了解企业生活,以免学生到企业后,因理想和现实的差别而拉长了从学习到工作的适应期,造成个人和企业的多方损失。
(1)引进企业的核心价值观。近年来,“创新”、“诚信”、“团结”、“人本”等词语在企业文化中出现的频率较高,侧面反映了受企业重视的价值观念。作为为企业培养实用型人才的中职学校,应首先引进优秀企业的核心价值观,并用这些价值观来指导学生,养成企业所需要的行为习惯、工作态度、思想品德,培养学生尊重劳动,热爱劳动的习惯,让学生了解作为新时代的一名企业员工应具备的各类知识,为学生今后走上工作岗位提前进行职业道德和职业素质培养。
(2)引进企业的经营和管理理念。据统计,在企业工作中,中职毕业生身上所发生的各类生产和安全事故,因工作责任感偏低、安全意识淡薄引起的竟高达80%,而远非岗位技能水平不足。在学校教育过程中,要弘扬现代企业“时间、效率、质量、创新、客户、业绩、责任感”等经营和管理理念,着力培养学生爱岗敬业、恪尽职守的职业精神;提高信誉第一,顾客至上的经营意识。
(3)引进企业的文化资源。企业的文化资源丰富多彩,引进企业文化资源具有多种渠道和方式。通过讲座、报告会、论坛等形式,邀请企业领导、人力资源专家、资深员工到校宣传企业的精神、文化和理念,让学生接受优秀企业文化的熏陶。在校园里营造浓厚的企业氛围,如将实训室布置成 “车间”,以企业生产标准为参照,张挂安全生产标语、生产操作流程、工厂规章制度等;要求学生进入实训基地时着工作服、佩戴胸牌。通过学习厂报、厂刊,让学生零距离了解企业的管理、经营等活动。
2.创造条件,让老师成为沟通校园文化和企业文化的桥梁。发达国家对职教师资技能和工作经历的要求远远高于我国。如澳大利亚规定教师必须取得培训行业四级证书。要获得这本证书,即使具有丰富的现场工作经验人员,也要经历一年以上时间并且要通过一系列相关的培训学习与考核,才能取得。我国目前对中职教师的技能要求尚无明确规定,入职门槛较低,多数教师没有企业工作经历,因而融合企业文化对学生进行教育教学的难度很大。
(1)延长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大学学制。由于中职学校培养的学生是面向生产、管理一线的技能型人才,要求学生除掌握相应的理论知识外,更重要的是要有很强的动手能力,以及熟悉企业需求的基本素质。因此,承担培养任务的教师就必须既具备渊博的专业知识、过硬的专业技能,还应有良好的企业的职业素养。目前我国已有专门培养职业院校教师的技术师范学院和大学职业院校师资班,但由于学制只有四年,培养的学生企业经历不足,仍不能适应职业院校的教学需求。笔者认为,应将职业院校的师资班学制延至五年。其间,学生至少要有三个学期的企业实践,从最基层的流水线做起,通过多种岗位的轮换和训练,除掌握专业所需要的理论、技能外,毕业时还要熟悉企业的人文环境、生产环境,具备企业人的职业素养。
(2)设定中职教师入职的企业经历门槛。教育部职成司葛道凯司长在2010年12月天津全国职教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工作会议上透露,今后10年我国中职教师的缺口将达47万人之多。由于人数需求量大,入职的中职教师除学历要求外,各地对技能和企业的工作经历基本没有硬性规定。一些具有丰富企业工作经历、且愿意从事中职教育工作的优秀人员,又因体制和身份的原因未能进入编内的教师队伍。因此,为确保中职教师队伍的素质,保证学生的培养质量,应设立中职教师除学历外的技能及企业工作经历的最低门槛,提高中职教师队伍的整体素质。
(3)严格执行教师下企业制度。早在2006年9月,教育部就提出:“要完善教师到企业实践的工作机制,要切实保障教师到企业实践的经费来源和相关待遇,并将到企业实践的情况作为教师职务聘任、考核和晋级的重要指标。”[3],但时至今日,六年时间已经过去,《意见》的多数条款未能得到落实。也只有极少数教师有机会到企业锻炼。因此,要严格执行《意见》精神,保证教师,特别是年青教师每两年有两个月或更长的时间到企业实践,接受企业文化的陶冶,培养企业意识,提高职业素养。
3.创造条件,让企业更多了解刚走出围墙的毕业生心态。加强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需要作为办学主体的中职学校的重视和努力,同时也需要用人单位的高度重视和配合。只有培养人才和使用人才双方的完美结合,才能产生最好的效果。
(1)建立企业管理人员进校园的机制。为了拉近校企文化的距离,使之达到高度融合和无缝对接的结果,我们谈得更多的是校园文化如何引入更多企业文化的元素,通过各种教育教学活动,让学生尽早尽快接触企业文化,使学生进入企业后能更快适应企业生产生活环境。笔者认为,让更多企业的管理人员,如班组长、车间主任、人事主管等,除了到学校通过开设讲座传播企业文化外,可以到学校挂职,如任班主任助理、专业科长助理等,参与对学生的管理。通过这一活动,了解学生的学校生活,掌握更多关于学生的精神世界。这样,当毕业生进入企业时,除了企业有关刚性纪律和生产流程外,他们在对学生进行教育时,就容易找到直接的办法,对症下药,达到事半功倍的效果。
(2)建立工学结合的教学和管理机制。工学结合的本义是通过学校教学和工厂实践交叉进行的办学模式,达到理论与实践的高度结合,以此改善中职教育的教学质量,更有效地培养学生的技能。笔者认为,这一办学模式,有利于推动校企文化的对接与融合。通过一段时间在校学习,一段时间到企业实践,学生会在生活环境、学习环境的变换中充分体验到校企文化的差异,并在多次的校、企环境变换中逐步适应从学校到企业的角色转变,在毕业之前对企业的生产、生活环境与学校环境的差别及所产生的不适应已有足够的思想准备。这样,学生一到企业就能零距离上岗,减少波动与跳槽现象,既降低了企业成本,也缩短了学生的适应期和成长期。
毋庸置疑,文化是核心竞争力提升的一个重要元素,但其隐性作用常常被忽略。优质的学校教育只有通过优质的学校文化才能得以实现。要提升中职学校的办学内涵,打造校园文化的品牌,扩大校园文化的影响,必须准确定位校企文化对接的原则和目标。在校企文化的构建中,中职学校应主动引入企业文化,将校企两种不同的文化进行有效的对接和融合,实现校园文化的企业化,逐步减少直至消灭毕业生就业的“两高两低”现象,为社会经济建设培养具有企业文化特质的技能型人才。
[1]邢恩政.将行业、企业用人标准纳入职教生评价标准的研究[J].职业教育改革动态,2012(16):6.
[2]教育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关于加强中等职业学校校园文化建设的意见[教职成(2010)8号][Z].2010.5.20.
[3]教育部.关于建立中等职业学校教师到企业实践制度的意见[教职成(2006)11号][Z].200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