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土文化对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探究

2013-08-15 00:51张力跃
职教论坛 2013年10期
关键词:社会阶层乡土子女

□王 苗 张力跃

每个人都出生和生活在特定的文化环境中,如家庭、社区、乡村等,这些特定的文化环境使不同群体形成不同的价值观、生活方式、评价标准,从而对个体的行为选择产生直接或者间接的影响。农民在为子女进行教育选择时,基于本土地域形成的乡土文化,必然会在农民的选择框架中产生潜移默化的影响。当前,我国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在经历了普职持平的高峰之后,是否可以持续发展,农民及其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是极为重要的影响因素。在我国当前的社会分层背景下,乡土文化在农民的选择框架中居于何种位置,又是如何作用于这种考量机制的,是我们需要深入解析的紧迫命题。

一、“乡土文化”释义

一个民族的文化作为以往历史的产物,又不断地延续下去,影响后来人们的观察与思考,以致内化为该民族的心理定势、思维习惯和观念情节[1]。关于“文化”的定义,社会学家和人类学家都从各自不同的角度做出了不同的界定。大体上有广义和狭义之分。广义的文化指人类后天获得的并为一定社会群体所共有的事物,它包括物质、制度及精神三个层面。狭义文化指人类后天习得的行为并为一定群体所共有的一切观念和行为,主要限于广义文化的精神层面[2]。在研究教育与文化的关系时,一般都是就后者而言的。

对于“乡土文化”,目前并没有一个得到广泛认同的概念界定。本文中的乡土文化主要指乡土文化中的精神心理文化层面。即在时间的长河中,农民从世代的生活经验和传统文化中提取的,具有鲜明的地域特征和民族文化特征的价值体系、思维方式、知识经验等较为稳定不易改变的心理因素。

论及文化对教育的影响,具体表现为文化融汇于教育活动之中,制约着教育的方方面面,对教育的发展起着一定的制约和调控的作用。乡村是传统文化保留最多的地方,农民生活的方方面面都会受到乡土文化的影响,具体到教育方面主要表现在农民对教育类型的选择和受教育年限的选择,本文主要探讨的是乡土文化对于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正面与负面影响。

二、乡土文化对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积极影响

我国的乡土文化内涵十分丰富,其对职业教育发展的影响作用是不容忽视的。乡土文化对手工劳动的重视以及吃苦耐劳的精神等都对农民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产生了正面的积极影响。

(一)乡土文化对手工劳动的重视

虽然说儒家思想是我国乡土文化的主导思想[3],但在战国时期我国就出现了重视劳动技能教育的墨家学说,这对“学而优则仕”的儒家文化也形成了一定的冲击。墨家思想注重对劳动技能的训练和培养,并且注重让学生参加生产劳动,在实践中总结经验,掌握技能,这对当时我国职业教育的发展产生了不可忽视的作用。例如有民间俗语说“家有黄金万两,不如一技在身”[4],就体现出农民对手工技能的认可和重视。

古代墨家的这种重视手工劳动的思想随着我国文化的传承一直延续至今,对于我国现阶段职业教育的发展也具有非常重要的意义,在一定程度上,有利于帮助农民更清楚地认识到接受职业教育的意义和价值。

(二)乡土文化崇尚吃苦耐劳精神

农业经济是乡土文化传承的重要条件,在自给自足的农耕文明中,农民形成了吃苦耐劳、艰苦奋斗的精神,勤劳的农民往往受到他人的尊重,这种崇尚勤劳的乡土文化具有强劲的生命力,并且影响了人们的价值观念[5]。并且,这种崇尚吃苦耐劳的精神也与职业教育注重培养实践能力、刻苦进取的精神相一致。此外,农民传统的工作方式以劳力为主,他们更注重通过双手的劳作获得劳动成果。而职业教育培养出的应用型人才也多通过动手操作来实现劳动成果,这种传统的工作方式符合农民的生存哲学,相对于以智力操作为主要特征的白领工种,依靠体力或半体力完成劳动的职业教育工作属性更易于得到农民的内心认同。

三、乡土文化对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负面影响

任何事物都具有两面性,尽管乡土文化在历史的传承中不断更新和完善,以适应社会发展的需求。但是文化改造的过程往往会滞后于社会的变迁,这就导致了乡土文化中一些制约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因素的必然存在。

(一)重官轻工的人才观

社会学认为,每一个社会成员都被区分为不同的社会阶层①,类似于我们说的三教九流。有关社会阶层地位的划分,古已有之。在不同的历史时期,人们对于社会阶层的划分是不尽相同的。但从一般意义上来说,社会阶层的划分是根据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社会资源的能力和机会的大小来进行的。

在传统社会中,无论是读书做官还是务农,人们都生活在较为广泛的农村社会中,但这并没有影响到不同社会阶层的出现。传统观念对职业教育的轻视,其实也是社会等级制度在教育上的反映。古代中国对平民职业的基本分工为四种,即士、农、工、商[6],这是古人按照为社会贡献大小的顺序来排列的,也代表着不同的社会阶层。士排在第一位是传统文化中“学而优则仕”的思想的体现。在重农抑商的传统农业社会中,农民也具有较高的社会地位。而具有技艺技能的人仅位于“依赖他人而后能行”的商人之上,他们并没有得到与士或者农一样较高的社会地位。一些农民认为花技艺上的心思会让人学坏、耽误大事,必须“绝巧弃利”。因此,在农民的眼中,只有学成做官才能实现社会阶层的向上流动。这种传统的社会身份等级观念一直延续到当代社会,并且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农民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

当今社会,随着我国经济的改革与发展,我国原有的阶层结构发生了分化与转变。社会分层的方式根据社会成员在社会生活中获取的社会资源(包括财产、权力、收入、教育、声望等),即经济、文化、社会资本等的能力和机会的大小划分[7]。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结构变迁课题组根据社会成员拥有的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多寡,把中国社会阶层区分为十大社会阶层,即国家与社会管理层、经理阶层、私营企业主阶层、专业技术人员阶层、办事人员阶层、个体工商户阶层、商业服务人员阶层、产业工人阶层、农业劳动者阶层和城市无业、失业和半失业人员阶层等十个阶层[8]。通过对农民群体对这些职业声望的评价得分的调查显示,农民给予较高的声望评价的是拥有最多权利资本和文化资本的人[9]。从总体上来说,脑力劳动者的声望高于体力劳动者。

农民的择业观一方面建立在对社会阶层地位的差别权衡分析上,同时又和传统观念有很大的关系。概括来说,对农民和工人“身份”的背弃是他们共同的心理特征和择业观念[10]。在多数农民的观念中,职业技术活动被视为纯粹的体力劳动。“职业教育培养的是生产、服务于一线的技术工人和服务人员,此类人员在社会阶层结构当中一般处于中下层,很难跻身社会上层。而普通高中教育的功能则是为高等学校输送合格的生源,高等教育培养的是学术型的人才,这些人在社会阶层结构中一般处于中上层”[11]。因此,在我国学历教育的背景下,要想提升社会阶层地位,改变子女的生存环境和生活质量,考高中升大学是一条必经的道路。他们认为选择普通教育就意味着间接地选择了子女未来的职业和与之相应的较高的社会地位。这种对于社会身份转变的需求坚定了农民子女教育选择中的偏好普通教育倾向,职业教育就沦为次等的选择。

(二)重知识轻技能的教育观

乡村作为一个知识相对匮乏、比较封闭的社会领域,以其特有的方式吸收和内化了在我国的思想领域内长期居于统治地位的儒家文化。在乡村社会中,与正规教育相对而言,真正对农民的思想观念起架构作用的是乡间戏曲、故事、传说等。这些易于让农民接受的文化艺术形式,在传播历史知识、文化传统及灌输中国道德主题上,对乡村农民价值观的形成发挥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传统的儒学倡导的 “学而优则仕”、“劳心者治人、劳力者治于人”[12]等思想观念通过这种非正规的方式深入到农村社会,成为乡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从戏曲中宣扬的寒窗苦读、考取功名到衣锦还乡,从“樊迟请学稼”被孔子称之为“小人”到古代民间流传的歇后语:“教儿习技艺之事——没见识”。 这些都能有力地证明,在传统的儒家文化的影响下,农民推崇的是苦读之后考取功名衣锦还乡,而不是学习技术成为具有谋生技能的人。农民一样信奉于权威与官势,一样认为“万般皆下品,唯有读书高”,技艺是为他们所不齿的,只有在无路可走的情况下才会学习这些“奇技淫巧”。在这种传统的价值观念的影响下,优秀的手工业者没有得到其应有的社会地位,乡村社会也渗透着重文轻技的价值观念,并且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农民对其子女的教育选择。

当前,我国教育事业的发展使得人们的教育选择空间不断扩大。在这种背景下,乡土文化中有关人才的观念以及对教育目的的认识,对农民的教育选择产生了更大的影响。在传统的乡土文化中,人们对于技能的鄙薄以及读书做官的价值取向,使得职业教育被认为是处于低层次、从属的、二流的教育,这种价值观念使得农民子女在教育选择时出现了明显的偏好普通教育倾向,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职业教育的发展。

(三)熟人社会的“面子文化”

中国社会是熟人社会,在传统文化生活方式保留最多并且相对封闭的农村,农民生活在浓厚的文化影响当中,生活在村落文化的价值评判当中。比如我们所熟知的门面意识就起源于村落,起源于村落内各家族争取优势地位这个更深一层的心理因素。而这种心理因素反映在教育方面就是农民认定读书就是要做官,出人头地,光宗耀祖[13]。

通常情况下,农民是子女教育选择的主要决策者,有的农民把子女的教育作为家庭之间力量对比的最为直接的手段。无论子女接受高等教育之后是否能找到合适的工作,只要考上大学就意味着家庭乃至整个家族的荣耀。并且,从某种程度上来说,子女考上高等院校也意味着自己教育的成功,也是自身价值成功的体现。而接受职业教育往往被认为是走投无路的选择,只有学习成绩太差完全没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学生才会选择职业教育。如果农民让子女去职业院校读书,就相当于默认了他们学无所成,没有发展前途,这就使得农民自身及子女在村落中有低人一等的感觉。因此,即使一些农民意识到子女接受职业教育是更为合适的选择,也会出于对自身面子以及家庭在村落中的地位考虑,不赞同子女接受职业教育。

此外,由于村落是一个熟人社会,同村村民在社会交往过程中彼此相互作用、相互影响[14],面子文化的蔓延使得大多数农民都认为唯有让子女接受高等教育才是正确的、让人抬得起头的选择,这种观念对农民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产生了较为不利的影响。

四、合理扬弃乡土文化的态度与策略

乡土文化对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影响是多方面的,它既存在有利于农民子女职业教育选择的因素,也存在阻碍农民正确认识职业教育和对其子女的教育进行理性选择的因素。因此,我们应该对乡土文化进行合理的扬弃,以使其在农民对子女的职业教育选择中发挥更为理性的作用。当然,个人的教育选择是受社会整体环境制约的,不仅包括文化传统的影响还包括正式制度的制约。因此,我们必须从一个全面的视角来看待职业教育发展中遇到的困境,从制度文化、精神文化、物质文化等多方面来改善职业教育的生长土壤。

(一)发挥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

虽然农民生活在传统的社会秩序与乡村文化底蕴的渗透当中,但是随着现代传媒的不断进步以及乡村社会和外界交流的增多,各种外来文化观念对乡村文化的变迁产生了不容忽视的影响。因此,有效地发挥传媒的积极导向作用,营造有利于职业教育发展的环境,对于变革农民对职业教育的传统观念,促进职业教育的发展有积极作用。

要想改变职业教育在农民心目中的次等教育的观念,政府和有关部门首先需加强在此方面的引导,充分利用网络、电视、报纸等大众传媒宣传职业教育[15]。尤其在近年来高校扩招导致大学生就业难的背景下,用通俗易懂的形式向农民介绍职业教育,让农民了解职业教育的理念、社会对其培养的人才的需求状况以及现在的就业形势等。

另外,还可以向农民介绍职业教育的先进典型,加深他们对职业教育的理解,帮助他们形成新的人才观,使他们认识到技能型人才和研究型人才同样是宝贵的人力资本,选择职业教育一样有机会得到良好的发展。

这样,积极地发挥传媒的导向作用,就有利于扭转农民对职业教育的偏见,使得农民能够更加客观地认识到子女的受教育需要,根据自身实际情况对子女的教育做出更加理性的选择。

(二)提高职校的人才培养质量

许多农民不愿意子女接受职业教育,不仅是因为传统观念把职业教育视为次等教育,还因为他们所接触到的多是坐落在县域内的中等职业学校。这些县域内的中职学校由于政府政策上的偏差及缺乏对自身发展的合理规划,办学条件差,缺乏高素质高水平的教师,学校纪律散漫,而被看作是差生的集聚地。因此,要真正转变农民对于职业教育的观念,靠媒体的宣传与鼓励是远远不够的。职业院校必须要切实提高自身的办学质量,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让农民看到接受职业教育的好处,才是解决职业教育发展问题的根本。

首先,政府必须加大对职业教育的投入,改善职业院校的办学条件和设备。规范教师入口,根据专业设置和培养的要求,允许职业院校面向社会引进企业工程技术人员充实学校的专业课教师队伍。另外,还要加强对职业院校教师的培养与培训,促进双师型教师的培养和发展。

其次,职业院校要准确定位自身的培养目标,结合办学实际推进课程体系结构和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注重对学生实践技能和实际工作能力的培养。尤其是在课程设置上不能局限于一个专业,而应该面向一个专业群,以有利于接受职业教育的学生整个职业生涯的发展。只有充分体现出职业教育的办学特色,才能增加职业教育的吸引力,促进农民对职业教育的理性选择。

(三)建立公平的招生和人才选拨机制

虽然我国在政策上强调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的平等地位,但是升学制度的存在仍然体现了普职不平等的现状。普通学校先招生、职业院校后招生的现象使得社会对职业教育的偏见无法消除。这种选择性的分流机制在现实中扮演的是淘汰性分流机制的角色,它不自觉地变成了“一流”教育和“二流”教育的分水岭。因此,改革招生制度,改变职业院校最后招生的情况,有助于消解人们认为职业教育是次等教育的偏见。

在人才选拔方面,当前高等教育扩招的大背景下,社会上很多用人单位在招聘时设置了严格的学历门槛[16],职位与学历之间的关系被无限制地放大。这在很大程度上限制了职业院校毕业生的工作选择范围。因此,建立公平合理的人才选拨机制对于职业院校学生来说具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社会各行业应该从实际出发,科学制定用人标准,注重人才的能力与职位胜任力之间的匹配,而不是盲目地追求高学历。

(四)提高技能人才的地位待遇

当前,人们判断社会阶层的标准不仅依据文化资本和权利资本,还包括社会成员对经济资本的占有。因此,要想改变职业教育在社会中的地位,改善其培养出来的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生存环境和薪资水平,就有非常重要的现实意义。

首先,政府可以通过建立健全社会保障体系,改善技术技能人才的工作环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的经济待遇,并且通过完善相关的法律法规比如建立完善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等,以保护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合法权益,进而改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生存环境,提高技术技能人才在社会上的地位。其次,企业在制定薪酬制度时不能仅仅以学历为标准,还应考虑到工人从事的岗位和技术性水平,全面地考量工人的各方面素质,改善技术技能型人才的薪资待遇[17]。此外,政府和企业要双向合作,注重加强对高技能人才的宣传表彰,完善对技术技能型人才的奖励机制,营造尊重劳动、尊重人才的良好的社会风尚。

注 释

①中国社会科学院“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结构研究”课题组提出了“以职业分类为基础,以组织资源、经济资源和文化资源的占有状况为标准来划分社会阶层”的理论框架,把当代中国社会划分为十个阶层。详见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黄日强,王省民.“重道轻器”的文化传统对我国职业教育的影响[J].武汉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7(06).

[2]郑金洲.文化传播与教育[J].华东师范大学学报(教科版),1994(04).

[3]匡瑛,石伟平.论社会文化传统对世界各国高职模式选择的影响[J].教育与职业,2006(11).

[4]何光辉.职业教育发展的文化视角[J].教育发展研究,2006(11).

[5]齐爱平,崔晓静.试析我国传统文化对职业技术教育的影响[J].河南职业技术师范学院学报(职业教育版),2004(06).

[6]冯天瑜.中国文化传统浅说[M].长春:吉林人民出版社,1998.

[7]张汉杰.文化传统与职业教育的双向建构[J].高教研究,2011(09).

[8]李春玲.断裂与碎片:当代中国社会阶层分化实证研究[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5.

[9]陆学艺.当代中国社会阶层研究报告[M].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

[10]张力跃.职业趋高级化与农村职业教育发展的新空间[J].社会科学战线,2012(05).

[11]庄西真.教育偏好和职业教育发展 [J].教育科学,2006(04).

[12]钱理群,刘铁芳.乡土中国与乡村教育[M].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08.

[13]庄西真.论非经济因素对欠发达地区中等职教发展的影响[J].职教论坛,2003(07).

[14]周正.个体选择职业教育问题的社会学研究[J].河北师范大学学报,2009(01).

[15]欧阳芬,欧阳河.从社会分层的视角探讨职业教育吸引力问题[J].职教论坛,2010(12).

[16]帖建敏.我国职业教育的社会歧视问题研究.[D].西南大学,2009.

[17]陈胜祥.论职业教育的教育[J].职教通讯,2005(03).

猜你喜欢
社会阶层乡土子女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统战工作实现创新发展呈现崭新局面
重视培育多层次乡土人才
为子女无限付出,为何还受累不讨好?
与子女同住如何相处?
新的社会阶层的政治参与与统一战线工作的新发展
新的社会阶层人士发展趋势、挑战及组织策略
乡土人才选好更要用好
农民工子女互助托管能走多远?
乡土中国
读《乡土中国》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