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家枢
中国经济发展取得巨大成就,经济总量位居世界第二,外汇储备居世界第一,各产业的国际竞争力显著增强。特别是“十五”规划发布以来,在国家把经济结构调整作为主线、推动传统产业升级和产业战略性结构调整的总体战略支持下,在国家和地方发展生产性服务业和产业集群政策推动下,在企业自觉参与的强大动力作用下,大批产业集群快速形成、发展,成为中国新时期市场经济中先进生产力与生产组织的代表,也是中国由“制造”的产业中低阶段向“创造”的中高阶段发展的重要标志。这种被称为“经济马赛克”的先进性、创新性、趋势性的产业集群,要求面向区域服务的高等职业院校必须改变传统发展方式和服务模式,整体性适应产业集群模式变革与组织变革要求,通过协同创新实现战略发展的新适应。教育部财政部联合颁发《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号),提出高校要积极推动协同创新,通过体制机制创新和政策项目引导,鼓励高校同科研机构、企业开展深度合作,建立协同创新的战略联盟[1]。这也同样适用于指导区域高职院校组织的战略变革。
高职院校的管理是按照省域规划设置并由省级政府来实施的。2000年初出台的《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国办发〔2000〕3号)明确指出: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要对本地区各级各类教育的发展作出全面规划、统筹安排。因此,高等职业院校天然具有区域性特征,《通知》要求“要立足于本地区经济建设和社会发展的需要”规划发展[2]。这样就建立起高等职业院校与区域产业的天然联系,它们之间具有一种资源结构与功能设计的同质性与互补性,这种同质性与互补性也成为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坚实基础,对区域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产生广泛影响。区域经济学的主导产业理论告诉我们:“在区域结构复杂的大国体系中,主导产业对产业结构变动的传导作用,存在着明显的区域差异与阶段性差异。工业化的非平衡推进,不仅表现为主导产业与非主导产业的非平衡发展,还表现为主导产业本身对区域分化与整合过程的非均质传导。其常规程式是:主导部门的加速扩张,打破区域内部和区域之间的低水平均衡,引起区域极化;再由社会化分工体系的自然演进、主导部门在区域间的转移和置换,导致区域结构和发展水平的高位均衡或趋近。”[3]区域内高职院校作为区域结构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适应区域主导产业发展模式变革与组织变革要求,通过自身组织模式变革的协同创新实现战略新适应,这是区域高职院校的历史责任。
“集聚指资源、要素和经济活动在地理空间上的集中趋向和过程。”[4]在产业集聚基础上建立的产业集群是指集中于一定区域内特定产业的众多具有分工合作关系的不同规模等级的企业和与其发展有关的各种机构、组织等行为主体,通过纵横交错的网络关系紧密联系在一起的空间集聚体,作为一种为创造竞争力优势而形成的产业空间组织形式[5],具有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在产业集群中“不单指本地该产业的相关企业,还包括为产业所提供科研和技术支持的研发机构、政府以及其他促进企业联系和互动的机关、机构。产业集群中的每一个单元都是构成整个产业集群不可缺少的组成部分,他们之间相互协调发展,使整个集群形成连带性的互动关系,取得集体竞争力。”[6]现代制造业的发展出现了两大重要变化:制造业服务化的快速发展与生产性服务业的重要性越来越突出。在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 号)中,将“人力资源服务业”作为加快发展的12类生产性服务业之一列入国家规划[7],可见作为直接服务区域产业集群人力资源供给与应用技术创新的高职院校,对产业集群发展的适应与支持至关重要,是集群中创新性最强、最活跃、也是最重要的生产性服务业要素,必须适应产业集群集约、集聚模式实现教育资源配置集聚性战略变革。
产业要素的集聚集约是产业集群持续创新的重要条件。协同是不同主体围绕共同目标表现出的行动一致性。区域内具有不同办学专业资源禀赋的、独立设置的高职院校资源的集聚与集约强化了协同创新的动力与趋势。协同创新是指创新资源和要素有效汇聚,通过突破创新主体间的壁垒,充分释放彼此间的创新要素与活力而实现深度合作。在我国产业集群发展中,由于存在“技术创新资源共享协同不充分、技术战略互补协同不充分、合作创新协同不充分”[8]三大问题,严重阻碍了区域产业集群的可持续发展。区域高职院校的协同创新必须打破校际之间的藩篱、建立区域高职院校资源集聚的新模式与新组织平台。高职院校服务产业集群的人才培养、应用技术开发、社会服务三大功能都是在专业这个平台上实施与实现的,所以,建立在专业资源集聚与集约模式上的资源开放与协同创新是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战略的新选择。
“产业在地理上形成集群是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的核心(Porter.1990)。他精心挑选了一些产业集群的案例(德国的印刷机械、意大利的瓷砖、日本的工业机器人以及美国的医疗检测仪器)进行研究,用案例表明许多国际性竞争行业在一些国家的集群现象。”[9]发展产业集群是实现产业升级的重要国际经验,也是中国近十年政府产业结构战略调整的重要举措。产业集群发展要求产业资源走集约、集聚、专业化、创新的配置道路,要求区域高职院校改变传统的封闭、隔离、精英化办学模式,必须按照区域产业集群资源配置的模式要求进行改革,在人才培养、技术创新、社会服务的资源载体——专业领域进行跨校际的协同创新运作,建立服务区域产业集群的专业集群,实现教育服务的组织模式创新。美国硅谷的崛起,就是以斯坦福大学为首的一大批大学的协同创新推动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示范。
产业集聚是产业相对成熟阶段的产物,产业集群的生产力水平具有比较优势和快速发展优势,劳动生产率较高。但是中国的产业集群大都分布在中小城市、甚至很多在乡镇地区,远离中心城市,同时由于集聚企业大都是中小型企业[10],无法吸引、也不迫切需求大批高水平专家型人才,也不再需求大批传统的流水线操作工人,而是大量需要能适应同一产业链条上多个岗位与不同职业环境、职业能力要求的、具有较高技能和一定创新能力的复合型人才。由于“产业集聚的核心是企业之间及企业与其他机构之间的联系以及互补性,这种关系既有利于规模经济的获得,同时也比垂直一体化大型企业具有更大的灵活性,而且有利于互动式学习过程的进行,从而加速了创新过程的实现”[11]。
在产业集群内部,围绕主题产品形成了市场开发、设计研发、工艺创新、技术改造、售后服务产业链条,区域高度集聚的产业组织,使所有集群企业建立了开放式配置资源的模式,消除了企业间的壁垒,产业集群优势共生与共享的条件改变了原有的封闭运转和孤立生存的模式,产业资源间的结合因空间的聚集和集群整体性外部效益的提升,推动了企业间联合与联盟频度与深度的持续发展。这种开放配置资源的模式要求区域内高职院校改变精英高等教育办学模式的封闭、自运行发展模式,必须建立高职院校间的专业资源开放与共享的发展模式。而且不是一所高职院校的孤立开放,必须是集聚和集约区域高职院校的整体专业优势,才能对应和适应产业集群资源配置的开放要求并与之紧密结合,才能发挥专业集群优势,有效促进服务产业集群的快速发展。
随着高等教育进入大众化发展阶段,中国高等教育资源已由稀缺逐步发展到渐趋饱和,特别是在发达地区本科院校扩建扩招、中外合作办学蜂拥而上,高考生源持续减少的大环境下,高职院校区域内的恶性竞争已带来不良影响,生源不足、报到率下降、竞争力不足已经使相当程度上依靠学费维持运行的高职院校进入生存困难期,面临严峻挑战。以生源大省山东为例,2011年,专科二批第一次征集志愿时的约8万个招生计划投出不到3万人。2012年,文科220所高校、理科239所高校遭遇“零投档”,8.7万个招生计划仅投出3万人[12]。招生大战进入白热化状态的情况已经严重阻碍了区域产业集群更好、更健康的发展。产业集群的集群效应既要求区域高职院校改变这种无序竞争、低效运行的生存模式,也以产业集群资源配置模式的战略创新成果为区域高等职业院校的集聚、集成和创新提供了依托。
制造产业服务化是上世纪80年代后开始出现的新趋势。制造业从第一阶段只提供产品、第二阶段提供产品加售后服务,到了第三个阶段,即产品加服务包阶段,提供服务成为制造企业的重要领域和高附加值部分。以通用电器为例,在上世纪80年代,通用在全球24个国家拥有113家制造厂,其传统制造的产值占公司总产值的85%。而目前,公司推行的“技术+管理+服务”业务已占到通用70%的收入[13]。区域产业集群也出现了巨大变化:一是生产性服务业快速发展;二是按照波特的竞争优势理论,企业内部的价值链重心转向服务环节。在宏观经济形势上,国家的产业结构在发生巨大变化,每年服务业都以3~4个百分点的速度在增长,服务业、特别是现代服务业就业岗位持续增加。这一变化趋势要求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设置向复合方向调整,专业建设中心转向专业群与专业集群方向,区域高职院校专业资源的协调整合势在必行。
1.区域产业集群生产要素的集聚、集约、创新、专业化模式,为区域高职院校协同创新专业集群这一组织模式建立了可行性经验和模式示范。作为产业集群重要要素的高等职业教育资源,只有走集约和集聚之路,才能消除封闭办学、脱离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的被动局面,只有适应区域产业集聚这种整体优势和集成优势要求,才有可能与产业集群其他集成资源更紧密地结合。
2.产业集群的集约机制迫切需要区域高等职业院校资源集聚与集约的模式支持。中国目前的产业集群大都以制造主题产品为核心,建立起集群的99%以上的企业是中小企业,迫切需要改进工艺、开发应用技术、创新产品设计与市场开发的高素质技能人才和专业教师资源支持,这与高职院校的功能定位与资源禀赋条件非常吻合。职教城是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集聚与集约的典型发展模式。据调查,截止2011年底全国已经有 28个省(区、市)已建成或在建具有集聚集约特征与功能的职教城118个。[14]职业教育资源的区域集聚与集约已成为一种趋势。
3.产业集群资源的开放模式适于结合高职院校以专业集群为载体的产、学、研、用相结合的资源开放模式。单个高职院校无法对接个别中小企业,也无法独立对接产业集群,只有区域内高职院校协同创新的专业集群才有可能整体对接和对应产业集群,并在此基础上开展全面的产学研合作。
4.产业集群是先进生产力的组织形式。产业集群的持续健康发展是区域产业经济的核心和坚实基础,同时也是区域社会生态建设的基础,因此,也必然是区域高等职业教育持续健康生存与发展的基础。这就要求区域高职院校必须以最有效的协同创新组织模式对接和服务产业集群,才能实现区域高职院校自身的持续健康发展。
5.区域高职院校专业集群建设具有创新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系统的战略推动作用。区域产业集群建设发展是整个区域产业系统的再造与再生,既有资源空间集聚与集约的经济地理变化,更有企业创新资源、组织资源、生产性服务资源、市场配置作用的巨大结构性变革,是产业系统的创造性再生,是一场战略性的变革与创新。适应这一变革的区域高职院校,必须变革院校内部的专业规划与建设模式,更要在院校专业规划与建设原始创新的基础上协同创新,整体上适应产业集群的战略性变革。这种创新必然是对区域高职教育系统体制机制与模式的全面的战略性创新。
过去高职院校的专业设置与规划也非常重视主动适应区域的产业发展,但往往更多地关注行业中的骨干企业。由于行业中骨干企业对高职毕业生需求数量有限,往往使这种适应陷于空泛,不能落实。同时由于招生导向的办学动力驱动,高职院校对热门专业趋之若鹜,最后导致区域内高职院校专业设置的同质化与恶性竞争。对应产业集群规划建设专业集群,可以充分发挥各办学主体的优势,形成错位竞争、优势互补的良好专业布局,专业集群的功能也更加强大。
每个高职院校都是一个现实的独立利益主体,必须改变旧的动力机制,使各独立的高职院校协同到适应区域产业集群上来,共同创新整体性适应与服务新组织模式,这需要建立4种机制:一是市场机制,维护各自专业资源的利益,在整体服务增值的前提下实现参与院校的资源增值;二是合作机制,消除区域院校间的恶性竞争,保证各参与院校机会与利益条件下的全面合作;三是互助机制,由于资源禀赋的差异,在各院校专业集群整体运作过程中必须取长补短,以整体适应产业集群发展为战略目标;四是扶持机制,就是以整体提升区域高职教育能力与竞争力为宗旨,在区域专业集群体制下通过各高职院校整体协同,带动薄弱高职院校创新优势,实现区域高职教育的整体增值。
成熟的产业集群拥有由集群企业组成的协调组织与相关的各类平台,这些协调组织与各类平台成为产业集群的有效载体与创新的组织保证。高职院校也要围绕产业集群的主题产品与协调组织、各种平台建立对应性协调组织与服务平台。如建设主题产品技术创新协作组织、产业资源与高职教育资源创新利用的协调组织、区域产业集群高职创新技术服务中心、适应产业集群紧缺技能人才要求的创新专业教育中心,建立面向区域产业发展的重大技术攻关项目,成立技术开发中心,以及能够突破空间制约的各类具有整合高职院校专业资源功能的协同创新网站。通过这些组织与平台,保证区域高职教育专业资源的集约、集聚、创新与专业化,有效服务区域产业集群。
一是贴近产业集群,全面实行工学交替的人才培养模式;二是改变传统高校封闭办职业教育的模式,创新建立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共同参与的双元制培养模式,学生一半以上时间在企业顶岗实习;三是建立企业导师为主的专业教师队伍,面向设计、研发、生产、管理、销售、服务的实际,培养应用型技能人才;四是创新学业评价模式,学校课程考试考核模式、企业项目与任务考核模式、社会职业资格考核模式相结合,建立全面评价的新体制、机制;五是建立“订单”教育的“办学——培养——就业”一体化教育模式;六是实行专业集群内课程开放模式,建立学生的学分档案,实施完全学分制,培养个性化、复合型人才,调动学生自主学习积极性;七是将全日制的学校形态高职教育发展为面向产业集群的全方位教育服务,规划面向整个集群的在岗、转岗培训与继续教育。
对应产业集群,开放高职院校大量闲置和不完全利用的设备、厂房、场地等资源,可以建成系列生产性实训基地,减少企业一次投入基础设施建设的经济压力,也降低经济周期性危机带给企业的风险,同时学校获得学生专业实践机会。学校可减少购置设备和原料的经费投入,实现产业资源与教育资源的双向集约与共享。
“竞争优势能够持续,靠的是资源的扩大和升级。在关键要素中,有些对持续力的影响比较大。例如在生产要素的创造上,传统生产要素就不如专业、卓越的研究机构来得重要。”[15]扩大产业集群创新资源的规模、提升产业集群创新资源等级,创立专业集群模式下的应用技术开发服务组织与平台,发挥高职院校高水平专业教师和良好实验设备的资源优势,最大限度地集聚和集约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创新资源,最直接、最有效、最快捷、最经济地满足企业产品、服务、技术、工艺的创新要求,能提升产业集群与专业集群的核心创新力。
目前,国内许多产业集群已经成为占有高份额国际市场的优势产业集群,其产品开发、设计、生产、服务已经与国际标准接轨。这就要求通过区域专业集群这一载体引进国际教育标准与职业标准,适应产业国际化发展需要,整体推进区域高职教育的国际化发展。在专业集群创新组织模式基础上的国际化,将更快地反馈产业需求、更高水平地满足国际专业市场对人才规格与职业能力的要求,有效推动区域产业集群制造业服务化的进程,支持产业集群实现“走出去”的国家战略。
发挥区域教育行政部门的领导与协调作用,建立专业调查与预警制度,必要时也可以整合高职院校资源,推动区域高职专业集群建立专业的动态发展评价制度,前瞻并快速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对特定专业技能人才规模与质量的需求,及时调整专业集群的资源配置,逐渐消除区域内高职院校间的恶性竞争,增强区域内高职院校的整体核心竞争力,在提升专业集群的集聚、集约、创新能力的同时,推动区域高等职业教育的战略性可持续发展。
区域高职专业集群的核心使命是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要求,提供高质量的教育服务和技术开发服务。但是,随着教育重心上移、产业水平提升,接受高职教育的许多人将以升学为目标,高职教育不再是终结性教育,这就要求区域高职专业集群逐步强化人才培养能力,提升人才培养层次,通过区域高职专业集群整体建设,实现高职本科层次办学的发展目标,为产业升级与制造业服务化培养更多本科层次高职人才。同时,由于现代产业集群核心与骨干企业的集团与跨国特征,伴随着就业选择的自由度增大,推动高职毕业生除了在本地就业,还有大批学生去异地就业,部分高职学生跨国就业。所以要从服务全体学生的职业发展与人生发展需要出发,实现区域高职专业集群超越区域性教育服务的战略创新。
党的新任总书记习近平在广州考察时提出:要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16]。适应区域产业集群发展要求的高职专业集群建设,具有深远的战略影响和重大的战略意义,是建设中国特色高职教育的战略重点领域与关键环节,必须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推动区域高职教育的全面协调创新。
[1]教育部、财政部关于实施高等学校创新能力提升计划的意见(教技[2012]6 号) [EB/OL].[2012-04-12].http://www.moe.edu.cn/publicfiles/business/htmlfiles/moe/s6342/201204/134371.html.
[2]关于国务院授权省、自治区、直辖市人民政府审批设立高等职业学校有关问题的通知 [EB/OL].[2004-11-24].http://www.eol.cn/20041124/3121791.shtml.
[3]石磊.主导产业及其区域传导效应分析[C]//李晓西,郑贵斌.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194.
[4]李晓西.空间经济学与区域经济学的发展趋势[C]//李晓西,郑贵斌.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27.
[5]刘志红.产业集群与区域创新体系[J].理论参考,2006(09):1.
[6]李善同,侯永志,刘云中等.中国国内地方保护问题的调查与分析[C]//李晓西,郑贵斌.中国区域经济学30年论文精选(1978-2008)[M].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9:390.
[7]国务院关于印发服务业发展“十二五”规划的通知(国发〔2012〕62 号 )[EB /OL].[2012-08-12].http://www.miit.gov.cn/n11293472/n11293832/n13095885/15056264.html.
[8]张明龙等著.产业集群与区域发展研究[M].北京:中国经济出版社,2008:25-28.
[9]藤田昌久,保罗·克鲁格曼,安东尼·J·维纳布尔斯.空间经济学——城市、区域与国际贸易[M].梁琦,主译.北京: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2005:336.
[10]中国中小企业数量已占全国企业总数的99%以上[EB/OL].[2010-09-26].http://www.chinadaily.com.cn /hqcj/jjsj/2010-09-26 /content_ 929062.Html.
[11]李孟刚.产业经济学[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0:207.
[12]山东今年高职招生惨淡 部分学校无奈砍专业[EB/OL].[2012-08-14].http://www.sd.xinhuanet.com/news/2012-08/14/c_112713793.htm.
[13]制造业服务化案例[EB/OL].[2009-11-17].http://money.163.com/09/1117/16/5OB84CSG00253B0H.html.
[14]俞钰炯,胡斌武.新制度经济学视阈下职教城建设策略探讨[J].职教论坛,2012(19):8-10.
[15]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上)[M].李明轩,邱如美译.北京:中信出版社,2012:131.
[16]增强改革的系统性整体性协同性 做到改革不停顿开放不止步[N].光明日报,2012-12-1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