芦京昌
职业教育是我国国民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和半壁江山,在科教兴国和人才强国战略中具有特殊地位。中高职衔接是世界职教发展的潮流,也是我国职教体系对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所作出的积极反应。现阶段我国正向新型工业化迈进,经济发展处于转轨变型期,人才需求层次在不断提高。目前单纯依靠中级技能型人才,已经难以实现科技向生产力的转移;但同时“技工荒”现象却又客观存在,区域经济、社会发展每年都需要大量的高技能人才[1]。因此,如何适应市场需求,解决技能型人才的供求矛盾,加快高技能人才培养,就显得十分迫切。研究中高职衔接及其发展创新,在经济转轨变型的今天,就是为了完善职业教育的人才培养模式,更好地为企业和市场输送高技能人才,其意义不言自明。从一定意义上可以讲,中高职衔接实施的成功,将决定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而职业教育的可持续发展,在某种程度上将影响经济建设的成败。
中高职衔接,广义指初中后的“3+2”、五年一贯制、高职单考单招、自主招生、高中后“学历加技能”等培养模式,狭义单指 “3+2”(职高3年加高职两年)模式。本文的论述,更多地涉及其狭义模式,同时兼顾其它。
杭州市的中高职衔接试点于1999年,2000年以后正式铺开,至今已经实行13年[2]。据不完全统计,仅杭州市区的“3+2”项目,十多年来就已经为企业和市场输送了两万多名毕业生。对毕业生跟踪调查表明,许多“3+2”毕业生现已成为企业的骨干。多年的实践证明,中高职衔接的做法有其合理的、科学的一面,故而受到各界欢迎。不少中职在年度招生中,常把是否有“3+2”项目,作为办学实力的象征打广告、做宣传以吸引考生;时至今日,杭州的国家级和省级示范中职几乎都与省内高职实现了某种程度的衔接(或联合培养)。但在具体工作中,也暴露出其不够完善的一面,因此在操作过程中常出现争议。笔者以为,中高职衔接工作在新形势下既要搞好内涵的建设,也应进行外延的拓展和创新。针对杭州市经济、社会发展和产业结构的调整、优化,要积极开展校企合作,加强专业建设,不断创新富有本地特色的中高职衔接模式,坚持衔接的有效性和办学类型的贯通,坚持走产学结合的发展道路。
通观杭州市十余年的中高职衔接工作,广有成绩和收获,但因为各种缘故,现阶段在发展中也存在如下问题:
中高职衔接应该如何准确定位培养目标?目前,高职的高技能人才培养与中职的技能型人才培养,目标相对独立,都有自己的方案。互相之间并未建立真正的培养目标衔接;即使有点衔接,也很松散。中职在教学中常偏重于对学生操作技能和就业能力的培养,在同类专业中,与所衔接高职的培养目标之间缺乏连续性,培养的差异也不大。因此在坊间甚至引发了 “高职生和中职生的区别在哪里”的争论[3]。按理说,对职教各层次培养目标的准确把握,是实现完备的职教课程体系和专业教学标准的前提。因为类型的缘故,中职和高职在人才培养目标上应该既有一致性,又有差异性,否则学生在中职毕业后很难适应高职更广、更深的理论学习,无法达到高技能人才培养的基本要求[4]。随着科技的发展,很多岗位对人员知识与技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并趋于多样化。不同层次、类型的职业岗位,对从业人员的知识、能力和技能水平有着不同要求。这是区别中职与高职所培养的技能型人才的主要依据,即“按需培养”。明确这一点,对构建现代职教体系、促进中高职的有效衔接,具有重要意义。
中职为了适应产业结构的需要与调整,专业开设较多且方便;而属于高教范畴的高职教育,管控较严谨,专业开设相对较少、较规范。由于现今国家层面还没有制定统一的职教课程标准,中职和高职各自都构建了自己的专业与课程体系,并依此确定教学方案。因为缺少有效沟通(或者根本不沟通),结果形成某些专业和课程在教学衔接中出现重复或脱节的现象——学过的课程再开设,企业要求的又不讲。这不仅造成了一定的浪费,也会严重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必须强调:中高职衔接的专业绝不能盲目设置、课程也不应该随便开设或取消,一切都要依实际的需要而定。
当下,一些高职的教学计划多以普高毕业的生源为起点,偏重文化课的成分多一点;而中职生升入高职后,因为过去的文化课基础较薄弱,对文化课学习普遍感到头疼,尤其是物理、数学等基础课程。这其实反映出中高职衔接的课程体系构建在思想和原则上的差异。因此,如何加强中高职在课程设置和教学内容方面的衔接,有待深入研究;而怎样避免其脱节,尤其成为急需解决的问题。
在专业技能培养与实习实训方面,高职与中职理应体现出内涵上层次上的差异,毕竟一个是中学,一个是高校。然而在具体教学实践中,不少高职的技能训练定位较低,与中职无异。升入高职后,中职生会发现某些专业的实习实训与过去 (在中职时)相差无几[5]。例如机械专业,学生在中职时已经学过了钢锉和钢锯的正确使用,到高职后还要如此这般地再操练一回,像这样在实习实训中的低水平重复,其弊端不言自明。究其原因有四:中职为提高升学率而进行的“应试教育”,迟滞了其专业课和技能课的进行,从而影响到技能训练质量;高职在实习实训方面,本来就是短板且考核要求较低;中职的毕业实习与高职的入学考试在时间上有冲突;对专业、技能和文化三者的考核,分值权重存在偏差,致使技能训练有时容易被忽视等。其实中高职衔接,最重要的是指两方面:一是知识体系的衔接,主要通过学历提高来体现;二是技能的衔接,主要通过职业资格的获取和技能等级的提升来反映,目前在这一块还大有文章可做。从中职升入高职,学历提高问题解决了,在技能的衔接上就应多下功夫,力避重复,使它的训练和培养水平站上新台阶。
中职学生升(衔接)高职,在相近或相似专业上的选拔和衔接怎样进行?选拔时要不要比例,比例以多少为妥?这是纠结了十几年的问题。过去,杭州市曾在中高职衔接项目上搞过“按专业大类选拔”,取得过一些效果。即中职生入读时不分“3+2班”或“普通班”,到第五学期中再按“大专业”形式向拟升学的高职报名,接受高职的考核。例如中职有计算机、家用电器、应用电子等细分专业,但考生都可报读(衔接)高职的电子类专业。此法有一定淘汰率,但扩大了选择面,提高了生源质量,还可调动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可惜在实行了两年之后,被改为从高一入学就定向的“小专业对口选拔”,比如在中职时学市场营销,升高职后也必须学市场营销,学电子商务就不可以。中职生入读时即将录取花名册报备,三年后升学还是这些人,不可变动。此举的长处是用制度保证了中职向高职的“成建制”输送,避免了走后门等弊端,缺点是扼杀了中职生的学习积极性:高一时即定向进入某高职,到高三时就是有比某高职更好的学校,也不能报考,因为已经定向。既然如此,就没必要努力去学,“过得去”就可以了。只要不出意外,衔接高职的考核肯定能通过。而高职院校出于各方面的考虑,肯定不会在选拔比例上“高标准、严要求”。由此带来的“生源质量”,就可想而知了。
以上,都是在新形势下杭州的中高职衔接工作亟需探讨的。
《浙江省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2010-2020年)》提出,要“积极推进中高职课程的衔接,增强职业教育的吸引力和竞争力”,“探索应用型本科高校、高职院校、中职学校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改革,进一步完善职业教育体系,促进中高职课程和教学的有效衔接”,从而实现高技能人才培养全过程的中高职衔接。
当前经济、社会发展的势头企稳,制造业、服务业的比重在逐步提高,每年都必须有一定的高技能人才投入市场,才能支撑新型工业化的市场需求。杭州市的高职毕业生年年供不应求,便是极好例证。据不完全统计:最近几年,杭州市对高技能人才的需求每年约在两万多名以上,仅靠中职和高职的联合培养(主要指“3+2”)是远远不够的。故而中高职衔接工作的后劲还很强。相对于中职教育,中高职衔接(联合培养)在文化素质教育和职业技能训练方面有较大优势;相对于高中后的高职教育,中高职衔接(联合培养)在职业素质、职业能力的培养方面优势更加明显。所以,要充分发挥中高职衔接在培养高技能人才方面的系统优势,面向杭州市主导产业、支柱产业、高新技术产业等新兴产业的需求,积极开办对职业素质要求较高、专业能力培养时间较合理的复合型专业,以满足新形势下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的要求。
在杭州市,高职教育目前只到专科。多年来,高职教育也往往被社会视为一个(专科)层次,而不是一种职教类型。其实这是对高职教育的误读。既然明确了职教是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并且实行普通高教与高职教育相并行的高等教育制度,那么高职教育就不仅应有专科,而且应有本科乃至研究生。这既是完善职教体系的需要,也是为了满足区域经济、社会发展对更高一级技能型人才的需求。为此,必须跳出俗套,创新中高职衔接的各项工作,制定必要措施,给予职业教育和普通教育同等的地位[6]。
在新形势下,杭州的高职教育不仅应有专科,而且应该(试)招收本科乃至研究生。所以有必要转变观念,正确理解高职教育的内涵和外延;有必要联通中职与高职、应用型本科衔接的职教路径,将高职教育由终结性变为阶段性;为高职学生进入职教本科学习提供更多机会。在这方面,可以借鉴发达国家的经验,加强职教与普教的沟通,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使职业教育普通化,普通教育职业化。由此建立完善的职教体系,将有助于提升职教的社会形象,激发学生接受中高等职业教育的愿望。
构建现代职业教育体系,完善与创新中高职衔接机制,需要考虑的不仅是中职和高职的衔接,还应考虑与更高层次院校的衔接。因此要发展中职与高职乃至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合作,推行一体化办学,用“3+2+n”的直通车方式,建立起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和研究生一体化的、富有地方特色的职教体系。
建议进一步突破现有的制度性招生障碍,改革高职招生方法,以实现职教学制的贯通,推动中职、高职、应用型本科院校的全面合作。通过高职院校、应用型本科院校的职教类课程和学术类课程的衔接和融合,有效整合职教的各类教学资源,进一步创新中高职衔接的人才培养模式。中高职衔接只有打破老框框,对课程、管理进行一体化设计,制定出具有职业发展各阶段特点、素质和技术都均衡发展的培养方案,人才培养的质量才会更有保证。
在(学制)衔接上,建议以“3(职高)+2(高职)+n(本科)”的衔接模式为主,在成熟后可加入研究生阶段;该模式在教学实践中也可分拆为“2+1+2+n”,其中“1”是指在衔接时高职的提前介入,此方法在试行中的效果不错。可考虑将“五年一贯制(职高连高职)+n(本科)”作为中高职衔接的补充;强调衔接的每一步上升,都必须经过考核或选拔。同时,应该允许中高职衔接的学制结构形式多样化,例如近几年兴起的高中后“学历加技能”的培养模式,就是源于实践、受到欢迎的中高职衔接的新形式。
关于中高职衔接的选拔时间和方法,笔者倾向于前文之“按专业大类选拔法”,以为从高一入学就定向的“小专业对口选拔”的弊端较多,不利于学生的成长和学习积极性的提高,更不利于中职的教育管理。两年半的时间会使一个中学生发生巨大变化,这种变化不可能不影响其学习。希望主管部门能在这方面予以政策支持。至于中高职衔接的比例,笔者认为在百分之八十左右为宜,应该有一定淘汰。被淘汰者可以中职毕业生的身份就业,亦可参加来年的中高职衔接考核。
[1]张金英.中高职衔接的“接口”和“通道”探索[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1(20).
[2]芦京昌.浙江省中、高职衔接机制及操作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07(10).
[3]乔刚,徐静镠.中职与高职教学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教育与职业,2010(11).
[4]柳燕君.北京市中高职教育衔接模式的研究[J].中国职业技术教育,2010(16).
[5]霍骁象,等.中高职课程衔接问题的调查研究[J].中国成人教育,2009(15).
[6]汤光伟.中高职衔接研究[J].职教论坛,2010(2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