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钋在《教育发展研究》2012年Z-1期中撰文并以社会学理论和组织学理论为分析框架,研究了中国高职院校正在经历的组织变革。
在对高职高专院校组织变革进行研究时,作者主要采用了定量分析与田野调查法混合的研究方法,运用了组织理论、社会学理论的分析框架。组织理论主要是利用列维和马力对于组织变化的四个分类来研究我国高职高专院校的组织变革,即范式转变、使命和目的转变、文化转变和功能过程转变;利用社会学理论是来了解组织变革的过程、后果以及原因。
高职高专院校的变革主要体现在以下两个方面:第一,宏观层面的使命转换。在全球新自由主义的思潮下,高职院校正从社会公共机构向企业转变,将提高劳动者的核心能力作为新的功能。与此相适应,高职院校的使命也从促进职业领域中高级知识的学习转变为增强劳动力市场中的就业能力。这种转变不可避免且符合学校内部运营者的利益。总之,高职高专院校需要通过与市场的直接联系来提高作为高等教育机构的合法性。第二,微观层面的组织变革。其表现具体如下:1.培养目标。各高职高专院校为了实现“培养一批高素质的、具有高能力的熟练工人”的新目标,变革培养方案和毕业生的工作定位。2.专业发展。大部分院校采取的准则是实现专业与行业和国家需求的无缝衔接,也就是专业的增减取决于市场情况与国家政策,以及它们对院校——行业或院校——政府间合作的贡献程度。3.课程开发。有别于传统的以知识为中心的课程组织方式,各院校致力于建立一个以就业能力为目标的科学的课程体系。4.教学方式。占主导地位的是工作场所学习和强制性实习,学院鼓励教师使用模块教学方法,按照就业能力衡量学生的学习成果。5.教师发展。“双师型”教师队伍是建设的目标,并将企业培训作为教师专业发展的主要方法。6.内部管理。人事系统权力的下放是其重大创新。
基于上述分析,作者认为高职院校的组织变革,既符合以就业能力为核心竞争力的观点,也符合组织变革的冲击---反馈模式。变革的后果是高职院校与特定行业和企业建立稳定和牢固的伙伴关系能够保证学生的顺利就业,但一个潜在的后果是其有可能退化为职前就业培训机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