试论高职教育整合的类别

2013-08-15 00:51□张
职教论坛 2013年7期
关键词:职业高职发展

□张 健

一、高等职业教育整合分类释义

整合是将两个以上异质事物、现象或主体统合为一体的归并融合的过程。整合的类别是对整合现象进行划分得到的分类结果。对整合的类别加以划分,可以使我们根据特定的分类标准,梳理纷歧错杂的整合现象,凸显整合划分的逻辑依据与结果,可以使我们在理性划分的基础上,从逻辑角度更加明晰地把握整合的外延和边界,使研究更加深入。逻辑分类的常识告诉我们,任何划分都是由划分母项、划分子项、划分标准三部分构成的。母项就是被划分的概念,子项就是划分后得到的新概念,划分标准就是划分依据和凭借。一个标准就是观察整合现象的特定视角,就是一种分类的特定的切入点,就是主体选择的特定的认知框架。正如有研究者指出的:“当我们剥去关于分类的层层表象后,剩下的内核便是关于分类的标准。有什么样的标准便有什么样的分类,分类标准表明了分类者对事物观察的角度,体现了研究者的视角,表明了在某一个标准映照下不同事物的状态。”[1]什么是高等职业教育整合类别的分类标准呢?这里我们不妨以“适应性”为标准,尝试对高等职业教育整合进行划分。

房剑森教授认为,适应性是高等教育发展的本质特征。适应性是指高等教育的规模、质量、效率、结构、功能要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高等教育发展最终要体现在高等教育对社会的适应性上[2]。作为“另一类型”的高职教育当然也不例外。本质是事物内在的必然联系,抓住本质的东西或以本质的东西为标准,来划分职业教育的整合现象,想必应无大谬。

二、高等职业教育的“四适性”整合

基于此,我们将高等职业教育的整合分为外适性整合、内适性整合、自适性整合、个适性整合四类,简称“四适性”分类。

(一)外适性整合

马克思主义哲学认为,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都依赖与周围其他事物,其他事物就是这一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的条件。条件是指与某一事物相联系的,对它事物的产生、存在和发展发生作用的各种要素的总和[3]。高职教育的外适性整合,主要是指与制约高职教育发展的外部环境和条件的适应性整合。这样的环境和条件主要包括社会经济发展水平、产业结构的调整演变和就业结构的需求导向等。

1.经济发展水平影响高职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任何教育的发展都是受经济发展水平制约的,经济发展的水平和程度制约着教育发展的规模和速度,二者具有高度的正相关。一方面,经济发展水平高,举办的学校和所能提供的教育机会就多,同时,人的生活相对富足,要求接受高等教育的意愿就强烈,就能有效地拉动高职教育的规模扩张,提升发展速度;反之,如果温饱问题都没有解决,人们还得为生存打拼,教育就很难提上议事日程。

2.产业结构的变化影响教育结构的调整。“产业结构是指一国生产力要素或经济资源在各个部门之间的分配状况及其关联方式。”[4]它包括横向的农轻重结构、三次产业结构,纵向的劳动密集型、资金密集型、技术密集性、知识密集型产业结构等。就我国当下产业结构调整的趋势来看,横向的结构由“一、二、三”向“三、二、一”转变,纵向的结构也体现了从低端的体力主导,向技术、知识、智能主导的高端转变的趋势。产业结构升级的调整转变,必然要求职业教育高移,要求培养更多的复合性、高技能人才。

3.就业结构的需求变化影响职业教育发展和人才“落地”。就业结构又称社会劳动力分配结构,一般是指国民经济各部门所占用的劳动数量、比例及其相互关系。就业结构可以分为就业的部门结构、就业的职业结构和就业的地区结构等。当前我国的就业处在农村劳动力向城市流动,不发达地区向发达地区流动,第三产业吸收就业的比重日益增加的格局之中。这对职业教育的专业设置和发展走向都产生了一定的影响。

高等职业教育的外适性整合,是指高职教育要与影响其发展的各种外在的环境和要素相互整合、彼此适应,谋求更好的协调发展过程。它是教育主动适应外部环境的过程。这好有一比,社会、经济、企业发展需要好比是码头、海岛、海岸,高职教育则是在大海中行驶的船,只能是“船”来适应停靠的“码头”,而不能是海岸来适应“船”,否则船就永远找不到停靠的码头。具体来说:

第一,与社会经济发展的适应性整合,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定要合着经济发展的脉搏强劲律动。在办学规模和发展速度上要把握好需求的“度”和适应的“关节点”。既不能“过”,无视经济的承载和支撑,盲目扩容,“大干快上”,到头来,很可能陷入生源无着落、资金无保障、条件无改善的尴尬办学窘境,也不能“不及”。“不及”,办学的资源、潜能发挥不出来,服务经济的功能释放不出来,规模效益体现不出来,就会造成资源闲置浪费,社会不看好支持,规模萎缩衰减,办学的路子就会越走越窄。

第二,与产业结构调整相适应,要求高职教育的发展一定要与调整的步调相合拍、相一致。根据产业结构调整对人才的多样化需求,规划人才培养方案,调适人才培养计划,使之与三次产业结构的人才需求全口径对接。正如房剑森教授指出:“我们说经济与高等教育的协调发展,在很大程度上是说高等学校所培养的人才要适应社会经济发展的类型、层次的需要。”[5]这样才能对产业的优化升级形成人才需求的支持和依托,在新的经济发展格局中,将高技能人才配置到不同的产业中,始终发挥教育的先导和基础作用。

第三,与就业结构的外适性整合,要求高职教育培养的高技能人才的求职能力和综合素质,能够适应社会对人才的需求和人才流动的需要。而当下的高职教育,培养目标与市场需求相脱节,学校培养与用人环节相分离,课程设置与能力培养相错位等,还在一定程度上存在着,由此造成了求职者的能力或知识结构与社会需要发生错位而导致的结构性失业。这就要求高职教育要及时调整专业设置,积极发展面向新兴产业和现代服务业的专业,积极引进新知识、新技术、新工艺和新方法,增强专业适应性,以适应就业结构调整、技术进步和劳动力市场变化的需要。还要改变“黑板上修理、教室里制造”的传统课程教学方式,建构以工作过程为导向的行动课程体系,形成以“行”带“知”、以“做”引“学”、以“实”驭“理”的新的课程逻辑,实现“行知统合”、“理实一体”、“学做合一”的融合与超越[6],以适应学生职业能力培养的需要。

(二)内适性整合

内适性整合主要是指人才培养机构——学校内部的优化整合。高职院校是一个具有自身内在结构的自组织运行系统。其运行成效取决于系统要素、资源、条件等整合的力度和效度,取决于系统的局部相加而产生的1+1>2的整体效果。高职院校的内适性整合需把握以下几个关键维度。

1.目标整合:形成凝聚力。目标是人们努力追求并欲给予确立的东西。目标具有指向性、引领性、激励性、凝聚性等特征或功能。因而也是内适性整合的首要之义。它要求高职院校要遵循职业教育规律,把握特色建构原则,在充分调研、科学论证的基础上,提出准确可行、适度超前的可持续发展目标,以此形成凝聚力和向心力,最大限度地调动人的智慧潜力,张扬人的创新精神,提升人的思想境界,就像放大镜能把太阳能集中到一个点上那样,引燃纸屑。目标整合,还要让全体教职工明了目标实现与否关乎他们的切身利益。法国教育家拉布吕耶乐说过,成功的最佳捷径是让人们清楚地知道,你的成功符合他们的利益。这样的目标才具有整合的力量,才能成为全体教职工的自觉追求,并激发出全部内驱力去实现教育目标。

2.资源整合:形成支撑力。资源是指高职院校用于办学的各种条件的总和。它是高职教育发展的命脉。当下高职办学资源的状况虽然有所改善,但总体上还存在不少问题,表现为:师资匮乏是“软肋”,财力不足是“通病”,设备短缺是“硬伤”,政策制约是“命门”,封闭办学是“瓶颈”,课程错位是“怪圈”[7]。 因而需要进行资源整合,以优化资源配置,形成办学的支撑力。所谓资源整合“是指职业院校对不同来源、不同层次、不同结构、不同种类的资源进行识别与选择、汲取与配置、激活和融合,改变其组织结构,使其具有较强的系统性,并创造出新的资源的一个复杂的动态过程。”[8]资源整合是高职院校战略调整的手段,也是学校管理工作的核心,对学校的改革与发展具有重要意义。高职院校的资源整合必须在师资到位、设施完善、投入保障以及无形资产的优化上狠下工夫,以化解资源短缺的现状,找到资源突围的策略,实现资源的有效整合和优化配置。

3.形神整合:形成文化力。“形”是高职院校的外在形象,“神”是高职院校的内在气质。文化力是形与神整合而产生的办学的生产力、创新的变革力。“形”是指学校办学过程中,在社会公众心目中留下的总体印象、认可的地位和产生的外在整体形象。“学校组织的‘形’是一种物质的表现形态,是构成学校各种教育活动一切物质载体的总称,它以一种显性的形式出现,如校园、校舍和师生构成等。而学校组织之‘神’是学校在教育活动中产生的一种心理定式和精神力量,它反映在学习的办学行为之中,以一种隐性的方式表现出来,如办学理念、发展目标和校园文化等。”[9]对于任何一所高职院校来说,形和神都是有机统一、整合一体的。“形”是“神”的表征和样态,是外在的“筋骨肉”;“神”是“形”的内核和灵魂,是内在的“精气神”。高职院校只有形神合一、形神兼备,才能形成内在的文化力、有效的育人场,才能塑造学校鲜明而独特的整体形象、品牌形象,获得形象“加分”,赢得社会的广泛支持和公众的认可赞誉。

4.管理整合:形成服务力。高职教育是“以服务为宗旨”的教育。组织学理论也把大学界定为“为社会某些人、事直接服务的组织”。[10]它不仅对外要服务社会、服务经济,还要对内服务学生、服务教师、服务教学。这就要求高职院校的管理要转变观念,“以服务为宗旨”整合管理行为,树立服务管理的理念。校长要服务于教师、教师要服务于学生、职工要服务教学,这样各职能主体均以服务为己任,打造服务管理文化,提升服务力,使人人成为服务者,人人又都享有服务,形成和谐、满意、心情舒畅的服务局面,学校的管理必然会面貌一新。不仅如此,服务管理还要重视服务过程中的质量改进。要讲究服务方式,改善服务态度,优化服务功能,提高服务质量,使服务成为一种自觉,一种习惯,一种根植于职教人灵魂中的行为方式。

(三)个适性整合

个适性整合是以学生为主导、为本位的整合。学生是教育的对象和学校的主体。作为教育的对象,学生是发展中的人,是未确定的人,是准社会化的人。教育的目的就是要为学生的发展注入能量、开辟道路,将其塑造成能够立身处世的社会化的人。作为学校主体,学生是学校存在的理由和根本,离开了学生,学校也就失去了存在的必要。因而,学校必须以学生为本位,把学生放在根本的位置上,考虑和解决各种问题,寻求学生发展的个适性整合。

1.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整合。马克思主义认为,人既是“自然存在物”,也是“社会存在物”,是二者的统一。作为自然的存在物,人要生存,需要给予现实关怀。所谓现实关怀,就是指人当下需要的关怀,对于高职生来说,就是要关注他们“为个人谋生之准备”的就业需要,赋予学生职业能力,教会他们生存本领,使他们获得融入社会的资格,获得赖以谋生、实现自我的职业。这样他们立足社会就有了安身立命之本,就有了一个可靠的根基。作为社会的存在物,人要发展,需要给予终极关怀。终极关怀是对现实关怀的超越,体现的是“谋个性之发展”的需要。它从人生的远景上,给人的生命活动以价值、意义和目标归宿,它是指向人生更高意义和价值的一种超越、一种向往、一种追求。现实关怀与终极关怀的整合,既面向现实的生活向度,又面向未来的发展向度,是适应人的生存和发展利益诉求的价值关怀。

2.目的尺度与工具尺度的整合。对学生的价值关怀,还可分为目的尺度与工具尺度两个方面。目的与工具是人类实践活动的两大方面:即主观的目的尺度和客观的手段尺度。由此构成了人类理性活动的两大类型——价值理性和工具理性。所谓工具理性是以人的实践工具和手段为尺度和轴心而展开的活动过程与形式。工具理性强调功利性,往往会以金钱、财富和现实的技术、效率等作为价值追求的主要目标,为达到功利目标,人往往也被异化为工具和手段。所谓价值理性是以人的目的为尺度和轴心而展开的活动过程与形式。价值理性则将人的发展终极价值、人的尊严的维护和人类美好未来,作为价值追求的主要目标。人成为发展的目的、主体,而不是人以外的手段,或被别人使用的手段。当下的高职教育由于过于强调服务经济、社会本位的工具理性,使之沦为适应社会需要的工具性存在,培养的学生也被“看作是参与生产过程的简单因素,即把他视为手段而不是目的。”[11]这种工具理性的膨胀、价值理性的失落是很不正常的,应当向二者的统整、融合回归。从目的和手段的关系看,一方面,手段是目的提出的前提条件,也是实现目的的根本保证;另一方面,手段又受目的的制约和支配,从属于目的并服务于目的。人是从对目的的追求和确立中发现了适合目的的工具和手段,工具和手段的运用又推动着目的的实现。人不能没有目的,也不能没有工具和手段[12]。从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的关系看,工具理性为价值理性的存在和发展提供了条件,价值理性则引导工具理性的发展。离开工具理性去追求价值理性,对远大价值理想的追求就会脱离现实而失去根基;离开价值理性去追求工具理性,就会使高等教育丧失对社会和个人的引导功能,甚至丢失其内在价值[13]。总之,高职教育应该将工具理性和价值理性融合起来,以人为目的和根本,更好地实现人与社会共同发展的目标。

3.职业能力与人文素养的整合。职业能力是学生未来从业所必须具备的专业能力、技术能力、岗位能力。人文素养是人的文化素养所建构的精神底蕴,是心灵之香、知性之媚、智慧之光的源泉。当下的高职教育有重视职业能力培养而忽视人文素质养成的倾向。中国人民大学纪宝成校长指出,单纯的职业性教育不仅将本来相互联系的知识割裂为狭隘的知识领域,而且使人才培养在很大程度上变成了狭隘的职业训练。在专业与功利的影响下,大学事实上存在着逐步变成职业养成所的倾向,人文与科学的基础教育沦为了专业教育或职业养成的点缀或装饰。这些学校“过于强调大学适应经济社会发展的需求,忽视了大学的超越性一面;过于强调职业生存与就业的目标,忽视了大学教育完善人生、升华人性的功能。似乎求学读书就是为了谋求一个条件好、待遇高、收入高的职位,对大学工具理性的过于强调,导致对价值理性的忽视,从而使读书求学沦为满足个人欲望的工具,甚至只是进阶的垫脚石,极端的功利主义使校园不再宁静,而是陷于喧嚣和浮躁。”[14]而问题在于,科技再尖端,也解决不了人的精神、伦理、道德问题,何况人并非单向度的简单和扁平。高职生也不仅仅是一个纯粹的职业人,而是一个要生存、要发展的社会人。他们不仅要适应社会,而且要融入政治、经济、文化、环境等生态关系之中,要有面对生活挑战、应对生活难题、适应职业嬗变的能力。这就要求他们必须要接受人文素质教育,完成作为一个有文化的社会人的精神奠基,成为一个具有当代社会文化底蕴的完整的人。杨叔子先生说过,教育首先是教如何做人,人文教育占有基础地位,它直接关系到如下七个方面:即民族的存亡、国家的强弱、社会的进退、人格的高低、涵养的深浅、思维的智愚、事业的成败[15]。爱因斯坦曾说过,用专业知识教育人是不够的。通过专业教育,他可以成为一种有用的机器,但是不能成为一个和谐发展的人。因而职业能力与人文教育必须加以整合,要以能力培养为基础与手段,以人文素养为目标和方向,既赋予学生“谋生”的职业技能,又奠定学生“谋道”的精神格局,实现二者的价值整合。

(四)自适性整合

高职教育是一个不断探索、发展和创新的过程,自适性整合是指职业教育本身的自我适应、自我发展和自我完善的元整合过程。元整合是基于职业教育理论研究的整合,或者说是在理论研究基础与成果之上的整合。问题在于“职业教育至今仍是一个思想贫瘠的领域”(徐国庆语),理论研究相对滞后,缺乏独立的理论品格,只能循蹈学科化旧辙,因循普教论陈规,形成了对普通高等教育理论的路径依赖,远未达及理论自适或自洽的程度。因而高职教育的自适性整合,首先要在理论自适上下功夫,解决理论与实践疏离、错位、不相适应的问题。这就要求我们深入研判和把握职业教育的规律和特点,为高职教育的自适性整合做好一定的理论准备和研究基础的铺垫,找到隶属职业教育本身的逻辑起点和话语体系。其次,对高职教育特有问题和逻辑的研究。如对职业教育与企业关系及合作的研究,职业教育与经济内在关系的研究,职业教育实践教学特点和规律的研究,职业教育课程结构与工作过程结构的关联研究等。这些问题都是关涉职业教育特有属性的核心关键问题,都是自适性整合必须高度关注和予以破解的问题。再次,高职教育自适性整合是一个充满机遇和创新的领域。目前,虽然整合的时机和条件还没有完全成熟,但初步的整合理念和实践已然蓄势而发,涌动不已。如姜大源先生提出的“职业教育是跨界教育”的思想观念,就是职业教育理论整合的一个理论框架和宏观范式。再如“以服务为宗旨,以就业为导向”的高职教育办学方针的研究,以服务为宗旨是职业教育的基本职能,以就业为导向是职业教育的根本目标。因而这一方针本质上是高职教育办学职能和办学目标的整合。从实践层面看,校企合作的办学模式的深度和有效整合,工作课程化与课程工作化有机结合的探索整合等,都在大力推进和践行中,其应然成效是可以预期的。最后,应当强调的是,高职教育的自适性整合是一个长期的过程,不可能一蹴而就。它需要全体职教人心智聚焦、倾心投入,振兴职教理论,推动整合创新,共同面对中国职教发展的这一理论大考。

[1][4][9][10]王清连,张社字.职业教育社会学[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249,92,261,250.

[2][5]房剑森.高等教育发展论[M].桂林:广西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2,104.

[3]上海市高校《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编写组.马克思主义哲学基本原理(第六版)[M].上海人民出版社,1994:59.

[6]张健.职业教育的追问与视界[M].芜湖:安徽师范大学出版社,2010:54.

[7]张健.高职教育资源生态环境的重组与配置[J].职教论坛,2010(07).

[8]田秀萍.职业教育整合论[M].北京:光明日报出版社,2010:15.

[11]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育——财富蕴藏其中[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96:67.

[12]张军.价值与存在[M].北京: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2004:260.

[13]安心,刘拴女.呼唤工具理性与价值理性融合的质量观[N].中国教育报,2011-8-22.

[14]纪宝成.功利主义让大学校园陷于喧嚣和浮躁[N].中国教育报,2010-12-06(2).

[15]杨叔子.科学和人文的文化交融是大势所趋[N].中国教育报,2010-12-06(7).

猜你喜欢
职业高职发展
守护的心,衍生新职业
迈上十四五发展“新跑道”,打好可持续发展的“未来牌”
战“疫”期间基于高职线上教学的分析与思考
高职应用文写作教学改革与创新
如何将微课融入高职钢琴课堂教学
职业写作
砥砺奋进 共享发展
我爱的职业
改性沥青的应用与发展
“会”与“展”引导再制造发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