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 迎 罗轩萍
由美国次贷危机引发的金融危机席卷全球,随着许多金融机构倒闭、公司破产,各国的失业率也不断上升。而2010-2011年的经济数据显示,目前世界经济有回暖趋势,世界各国经济已进入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毕业生就业困难已成为制约经济发展的社会性难题。大学生就业难的问题在许多国家、地方各级政府已愈演愈烈,其关注度也达到了前所未有的高度,一系列促进和帮扶大学生的就业政策也相继推出。然而,众多数据表明,后金融危机时代我国高校毕业生就业难题在短期内无法得到解决,这就使得高校毕业生就业指导工作不能松懈,必须推陈出新,严阵以待。因此,关于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改革的研究对大学生就业就有着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指导价值。
金融危机爆发后,世界各国政府普遍推行了各自的经济刺激方案,经济下滑局势也得到了一定的控制,但危机后的各种隐患依然存在。这种隐患能否得到遏制,直接影响到就业问题。2012年我国整体经济状况逐渐好转,但高校扩招之风依然盛行,就业形势依然严峻,且目前高校毕业生所具备的能力普遍与社会经济发展的实际需求不相符,专业知识浮于实践运用,素质能力尚待挖掘。目前,我国的社会经济发展正处于转型时期,企业项目尚不太稳定,企业与毕业生之间的双向选择很难达到预期效果,所以在后金融危机时代,大学生就业形势仍不容乐观。
高校人才的质量源自高校人才的培养模式,人才的培养模式源自国家经济增长模式的变化、产业结构调整升级与技术的革新。高校承担着培育社会主义现代化先进人才的重大使命,学校应以学生就业为出发点,即以就业理念作为教学改革的支持理念,注重学生专业化培养和职业针对性培养,推行“三位一体”分流培育模式,先着重培养综合素质,再强化专业能力,最后以职业发展为目标。而职业发展应以社会需求为导向,在培养综合素质人才的同时,有针对性的打造与企业岗位对接的精品课程体系,培养企业所需求的专项人才。这是高校教育改革之方向,也是社会发展之必然,与之相对应,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也需要深入思考与探究。
高校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是一门古老而新兴的课程,说她古老,我国近代教育家黄炎培在《教育与职业》一书中提出要将职业指导纳入教育体系,标志着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的开始。1923年,清华大学率先成立了职业指导委员会,翻开了我国职业指导实践的第一页。清华大学《职业指导实施》一书,开创了我国职业指导理论的先河。说她新兴,2007年教育部印发了《大学生职业发展与就业指导课程教学要求》的通知,文件对职业生涯规划课程的教学、管理、监督等方面都做了具体要求,至此,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在高校才得到进一步的发展。按照事物发 展的规律,任何事物在其成长发展过程中,都要经历一系列的蜕变,最后走向成熟。目前,我国高校开设的职业生涯规划课还存在一系列的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方面:
由于高等教育具有周期长和滞后的特点,加之我国人才需求结构的预测比较薄弱,使得国内高校的人才培养和社会需求存在严重的脱节现象。随着就业形势越来越严峻,高校需要随时根据外界环境的变化作出相应的调整。然而,许多高校对学生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往往只停留在口头上,而实际投入较少,无论是经费的投入、师资的配备,还是机构的设置等方面均需要进一步提升和改善。同时,由于高校对职业生涯规划教育认识上存在偏差,在一定程度上也制约了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实施和发展。
目前,国内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理论只是借鉴和吸收国外的理论,在摸索与实践中发展。因此,目前的规划教育也只是停留在理论研究层面上,实践环节的教育还处于逐步探索阶段。高校对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领域过多的依赖国外理论,难免会出现重理论,轻实践的现象。
2007年,教育部办公厅下发了《关于加强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要求的通知》之后,国内许多高校开始纷纷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但仍有部分高校未将之列入教学计划。就算开设了相关课程,也没有统一的规范要求。并且,课程开设的随意性较大,多半为选修课,学时少,授课多为大班授课或以讲座的形式呈现,所教内容理论性强,缺乏实践性和系统性。实际上,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该既有知识的传授,也有技能的培养,还要有态度、观念的转变,是集理论、实务和经验为一体的综合课程。但各高校从授课形式、授课方法、授课内容到教学管理上都停留在传统的教学方式上,不能适应学生的需求。
目前,我国的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师资队伍情况不太乐观。国内各高校职业生涯规划师资队伍的情况较以前有了一定的转变,但对于实践的专业技能培训较少,多数教师缺乏求职、企业实践、职业决策方面的经验,培训的内容多以理论居多,难以为学生提供全面的职业生涯规划指导。
俗话说:“选择职业,就是选择未来的自己”。作为一名刚入校的大学生,他们一开始的就业意识往往非常淡薄,如何引导他们增强就业意识,规划好大学甚至未来的生活,显得尤为重要。这就需要学校给学生加强就业指导,开设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对于高校而言,开好职业生涯规划课有利于高等教育教学改革更好更快的发展,提高学校的社会满意度,使其更加适应经济和社会的发展。对于企业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可以有效控制学生的违约行为,减少频繁跳槽现象,从而间接为企业节约成本。对于社会来说,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有助于社会充分利用人力资源,实现人尽其才,学以致用,从而有效调节社会供求关系;开展职业生涯规划课程还有助于减少失业人数,缓和社会矛盾,促进社会和谐稳定。归根结底,做好就业指导课程教学工作是利国利民的大好事,重视和抓好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工作势在必行。后金融危机时代已经来临,高校要高度重视就业工作,始终以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为核心,引导大学生准确把握后金融危机时代就业形势的变化,采取多种有效措施,构建职业生涯规划指导全程化、教学管理规范化、师资队伍专业化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体制,让学生具备较高的综合素质,提升其就业竞争力,使其在将来的社会竞争中攻无不克,战无不胜。
大学生是社会的特殊群体,是社会进步、国家发展的宝贵资源。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建设人力资源强国的需要,是高校提高学生培养质量的需要,也是大学生成长、成才,实现最优化发展的需要。高校应该把加强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当作就业指导课程改革的首要任务来抓,明确专人负责,逐步形成一个目标明确,组织管理规范,运转操作顺畅的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管理机制。如成立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教研室,负责协调各部门关系,整合各类资源,建立稳定的师资队伍,开展对各类教学的组织和管理工作,制定职业规划方面的规章制度,为学校开展职业生涯规划教学改革提供组织保障。高校要把教育部办公厅下发的《关于加强职业指导与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建设要求的通知》精神转化为谋划职业规划与就业指导课程改革发展的思路,促进职业生涯规划课程教学改革发展的措施,推动该课程改革发展的动力,使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课教学朝着更好、更快的方向发展。
高校的职业生涯规划课程应当以课堂教学为 理论基础,以活动为实践补充,以个性化咨询为提升,构建科学的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体系。高校可以针对不同年级的学生特点,开设大学生就业指导课和多形式的就业指导讲座,将就业指导贯穿大学教育的全过程。从大一新生开始帮助学生了解本专业及专业就业形势,建立规划意识。大二阶段教会学生规划的方法、途径,做好自己的短期规划。大三阶段根据学生的不同就业需求,结合职业生涯规划书,将学生分成不同的层次、不同的类别,有针对性的进行指导。大四阶段开设就业技巧、就业政策等方面的辅导,同时注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开展模拟面试等的实践活动,将课内教学与课外实践紧密联系,使大学生在实践教学中汲取营养,感受教育的生命气息。
为提高指导的针对性,增强指导的效果,学校可以借助各类生涯测试软件,帮助学生了解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价值观,完成自我认知的过程。同时,结合一些社会调研活动,如人物访谈、行业调查等,让学生通过活动,了解外部工作世界,进而完成知彼的过程。也可以借助社团,如“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工作坊”,集中为学生提供一个探索自我,了解自我,认识外部世界的平台。尝试用不同的模式,对学生进行辅导,是学校职业规划教育课程的拓展和延伸,是对学生进行规划教育的探索和实践,弥补了传统课程的不足,实现学生的个人需求与未来的职业相统一。
高校可以根据学生所学的专业知识和技能,与相对应的公司、企业、单位建立长期合作机制,组织学生定期实习,了解企业文化、行业需求,通过此方式促进大学生与企业的有效沟通,使其感受到教育中的生活元素和生产环境。学校与企业的办学合作模式,既遵循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的科学规律,又起到了信息互通、资源共享、优势互补的作用;既打破了过去职业生涯规划课校方独揽、自我封闭、脱离社会的传统教学局面,又加强了大学生综合素质的培养,拓展了学生的社会视野。校企在合作过程中,指导老师应尽量做到对学生的过程指导到位、学习的工作内容完善,不要流于形式 ,让学生真正参与其中,在做中学,在做中感悟。
总之,对大学生进行职业生涯规划教育是社会发展的需要,是帮助大学生选择职业、准备就业、获得职业、适应职业和转换职业的需要。这一目标的实现,需要社会、高校、家长等方面的积极配合,统筹规划,才能实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教育的发展和壮大。
[1]苏益南,张敏.论金融危机背景下大学生的就业心态[J].吉林师范大学学报,2009(05).
[2]马晓峰,高香.以职业生涯规划为主线 培养大学生综合素质[J].科技论坛,2008(12).
[3]孙国胜.大学生职业生涯教育探析[J].思想教育研究,2010(07).
[4]梅宪宾.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存在的问题与对策[J].教育与职业,2011(15).
[5]王玉斌.后危机时代政府推进大学生就业的政策研究[J].教育视点,2010(09).
[6]范乃冰.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的实践教学[J].计算机教育,2012(06).
[7]李海晶,吴昌林.以职业生涯规划促进大学生就业体系的构建[J].职教论坛,2009(1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