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化品格:高职院校开发竞争优势的新基点

2013-08-15 00:51龚正华
职教论坛 2013年9期
关键词:竞争力竞争优势

□龚正华 周 鸿

一、高职院校竞争优势的演变

(一)优势理论的范式演变

优势理论的发展经历了比较优势理论和竞争优势理论两大理论范式。在经济学领域,“比较优势系指各国在土地、劳动力及金融资本等有形资源禀赋上存在着差异,从而使一个国家可以在某类产品的国际贸易中形成比较成本优势,据此说明其参与国际分工的依据和条件”[1]。如古典贸易理论家大卫·李嘉图认为,各国无论经济力量强弱、技术水平高低,都能够找到自己在国际贸易中的相对优势,从而实现交换利益的最大化。与古典贸易理论强调比较优势的先天基础不同,新贸易理论更强调比较优势的后天创造性,认为经济体的规模经济、技术进步、产品差别等,都可以创造新的比较优势。如克鲁格曼、斯蒂格利茨等创立的规模经济贸易理论,认为内部规模经济和外部规模经济导致规模报酬递增,从而产生新的比较优势。综合起来看,比较优势理论强调资源(或先天存在或通过自身创造获得)的优劣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竞争优势指“来源于企业为客户(即消费者)创造的超过其成本的价值。价值是客户愿意支付的价钱,而超额价值产生于以低于对手的价格提供同等的利益,或者所提供的独特的效益补偿高价而有余”[2]。早期的竞争优势理论强调整合环境因素来形成企业的竞争战略,资源学派竞争优势理论则强调开发具有竞争力的资源在竞争战略中的作用。现在占优势地位的是能力学派的竞争优势理论,由美国密歇根高等职业院校商学院的C·K·普拉哈拉德和英国伦敦商学院的加里·哈默于1990年提出核心竞争力概念开始,他们的核心竞争力指“组织中的积累性学识,特别是如何协调不同的生产技能和有机结合多种技术流派的学识”[3]。他们认为,“优势的真实来源在于管理者把全公司的技术及生产技能统一到竞争能力中,这种竞争能力能使单个业务很快适应机遇的变化。”[4]与比较优势理论强调比较资源优劣不同,竞争优势理论更强调核心竞争力在组织发展中的作用。

(二)高职院校竞争优势主导因素演变

我国高职院校的发展,先后经历了享有政策资源的比较优势占主导地位和以挖掘核心竞争力开发竞争优势占主导地位两个阶段。建国后的五十年代和改革开放初期,我国高职院校充分享受了国家政策资源的比较优势,因为国家在这两个时期对职业技术人才的渴求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先天的政策资源优势。如1950年出台的《高等学校暂行规程》确定了高等学校培养“专门人才”的具体任务,1953年,教育部长马叙伦在《高等教育的方针、任务问题》中提出:“教育建设要服务于经济建设。经济建设的重点是工业,工业的建设重点是重工业。这就很显然地规定了我们高等教育和中等技术教育应以培养高等和中等的工矿交通等技术人才为首要重点。”[5]为了尽快出“专门人才”,国家甚至实施了两项特殊的举措:一是“提前毕业”政策,如《教育部关于理、工学院三年级学生提前毕业问题的几点指示》(1952)提出:“为了解决今后几年内大批高级工业建设干部的供应问题,第一次全国工学院院长会议决定:……拟将理、工两院若干系中原在1953、1954两年暑假应届毕业的学生,提前一年毕业”[6];二是高等学校院系调整政策,缩减综合院校的数目,增加培养“专门人才”学校的数目,如《高等教育部关于1953年全国高等学校院系调整的计划》规定:调整后全国高等学校将共有182所,其中综合性大学只有13所,其余全是培养“专门人才”的学校[7]。在改革开放初期,邓小平就于1978年提出了“培养科学技术人才是教育战 线的重要任务”的思想,并于1980年将培养“有专业知识和能力的干部队伍”与“坚定不移的政治路线”、“安定团结的政治局面”和“艰苦奋斗的创业精神”一起列为实现四个现代化必须具备的四个前提[8],为高职院校的发展提供了具有比较优势的政策空间。

进入上世纪90年代,国家对人才的需求不再以“专门人才”为主,对高等教育提出了“通才”和“复合型人才”的新要求。特别是我国教育事业实行归口管理之后,高职院校的比较优势地位也逐步丧失,开始进入到以竞争优势为主的发展阶段。高职院校不仅要面临着与普通高等院校的竞争,还要面临内部不同层次和类型的学校之间的竞争。在这个阶段,对核心竞争力的挖掘成了高职院校开发竞争优势的主要方向。目前,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挖掘主要集中在技能、制度和市场领域,本文认为,文化品格的介入能够为高职院校挖掘核心竞争力注入新能量,为高职院校开发竞争优势带来新思路。

二、高职院校文化品格的内涵及其竞争优势体现

(一)高职院校文化品格的内涵

高职院校的文化品格指高职院校在长期发展过程中积淀形成的、反映高职院校独特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和价值观念的文化品性和风格。高职院校的文化品格体现在三个方面:

首先,在文化底蕴上表现为高级职业文化。文化底蕴是事物自身体现出来的一种文化气息,这种文化气息的一个显著特点是具有鲜明的个性特色和文化厚重感。高职院校的文化是高级文化和职业文化的有机统一,是一种高级职业文化。其中,“职业”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类型,不同于普通文化,是一种与职业相关的文化,其培养的人才具有技能性,是适应于某个或某类职业和行业的技能型人才。“高级”体现了高职院校文化的层次,不同于中低层次的职业文化。

其次,在精神气质上表现为强势职业竞争力。精神气质是事物自身体现出来的一种精神面貌和气质特点,是事物生命活力的表现。强势职业竞争力是高职院校精神气质的集中体现。它能够使高职院校在某些特殊的职业领域具有很强的竞争力,普通高校和中等职业学校在该职业领域无法与其进行同等竞争。强势职业竞争力的形成,要求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不是仅仅懂得一些操作技能的工匠型人才,而是具有高级职业文化底蕴的高级技能型人才。

第三,在价值观念上表现为有文化品位的高级技能服务理念。高职院校的服务首先是高级技能服务,不同于一般社会服务:它是有较复杂技术性要求的服务,是必须经过专门训练才能形成的服务,而不是只通过简单的培训或练习就能够形成的服务;它的应用领域对技术要求较高,产生的效果及影响较大,是一般社会服务所远远不能够企及的。其次,高职院校的服务是有文化品位的高级技能服务,是文化品位和高级技能的有机结合。高职院校的文化品位由两部分文化融合而生成:一是较高的普通文化,即体现在人身上的较高的一般文化素养;二是较专业的职业文化,即体现在人身上的适用于某个或某类职业或行业的文化素养。前者的获得需要通过通识教育课程的学习,后者的获得则需要专门的职业文化课程学习。

(二)高职院校文化品格的竞争优势分析

C·K·普拉哈拉德和加里·哈默认为,检验核心竞争力有三个方式:提供通向多种多样市场的潜在通道、对最终产品的可见消费者的福利应作出巨大的贡献、竞争者难以模仿[9]。高职院校的文化品格在这几个方面都能够体现出竞争优势。首先,高职院校的文化品格使其与普通高等学校和其他职业学校相比具有先天的比较优势。根据1997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第29届大会上通过的 《国际教育标准分类法》,高等职业教育属于第5级B类教育:“是面向实际的、适应具体职业的,主要目的是使学生获得从事某个职业、行业或某类职业、行业所需的实际技能和知识”[10]的教育。高等职业教育在层次上属于高等教育,在类型上属于职业教育,具有高等性与职业性双重身份于一体的独特性。“高等性”使其与一般职业教育具有比较优势,“职业性”使其与普通高等教育具有比较优势。

其次,高职院校的文化品格使其与其他高职院校相比具有后天的竞争优势。竞争优势有两种类型:低成本优势和差异优势。对于高职院校来说,差异优势是其竞争优势的主要体现。虽然所有高职院校在文化品格上具有一些共性,但不同的高职院校在文化品格的三个方面是有差异的。这种差异表现为职业特性的差异。不同高职院校对应的职业特性是不同的,这种差异也最终将反映到不同高职院校的文化底蕴、精神气质和价值观上。高职院校如果能够抓住这些职业特性差异,形成竞争者难以模仿的高级职业文化底蕴、强势职业竞争力和有文化品位的高级技能服务理念,就能够为社会发展提供独特的服务,同时为自己开创出进入市场的有效通道。

三、高职院校文化品格的培育

(一)以高级职业文化奠定高职院校的文化底蕴

高职院校高级职业文化底蕴的生成,可以从两个方面进行:

首先,要有个性鲜明的、与高级职业文化有紧密联系的办学理念。高职院校的办学理念应该与其职业特性紧密相关,而目前我国高职院校发展中存在的最大问题就是办学理念不清,有的甚至与职业特性没有一点联系。笔者在中国高职高专教育网上随机打开了11所高职院校的网站,收集到一些高职院校的校训,其中9所高职院校的校训与职业特性几乎没有联系,如“手脑并用、学做合一”、“诚信、明理、笃行”、“永求领先、改善人生、革新挖潜”、“严谨治学、崇尚实践”、“以素质为核心、以能力为基 础”、“求是、自强、求实、创新”、“服务为本、应用为根、质量立身、卓尔不群”、“修德强能、严谨精细、经世致用”、“德能兼容、知行合一”。有2所高职院校的校训与职业特性有一些联系,如“能力本位、工学结合、校企合作、持续发展”、“明德励志、博学精技”。虽然有一定联系,但最多体现了高职院校的共性,似乎所有高职院校都可以使用,具体高职院校的特色没有体现出来。像北京舞蹈学院的“文舞相融、德艺双馨”和国家会计学院的“不作假账”这样特色鲜明的校训实在不多见。办学理念是学校生存和发展的理念基础,要回答为什么办学和怎样办学两个最基本的问题。办学理念在内容上体现为培养什么样的人、学校怎样治理和发展等。如果在理念上没有搞清楚这些基本问题,学校的发展方向和路径选择就容易走入随意性,学校的文化底蕴也难以生成。因此,厘清办学理念是当前众多高职院校要做的首要大事。否则,高职院校只有跟在其他高校后面亦步亦趋,最后迷失自己的发展方向。

其次,要营造职业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文化底蕴的形成需要历史的积淀,要经历一个创生、保持到定型的过程。在事物初生阶段,其首创者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和文化远见,提出独具特色的文化模型,通过一些相对稳定的程序对该模型进行塑造和保持,并通过后继者继续沿着其既定道路发展而定型。这样,该文化模型就生成了自己的文化底蕴。营造职业文化气息浓厚的校园文化氛围,是高职院校保持并最终定型其高级职业文化底蕴的有效措施。校园文化包括校园物质文化、校园制度文化和校园精神文化三大文化形态。高职院校要形成自己的高级职业文化底蕴,在这三大校园文化形态上都要紧扣其职业特性进行校园文化建设。

(二)以核心竞争力塑造高职院校的强势职业竞争力

“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是高等职业院校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蕴涵于组织中的、不能被他人所模仿或复制的、为自己在市场竞争中带来持续竞争优势的独特能力,是使其在长时间的竞争环境中能取得主动权的各种能力的总和,是学校综合素质和综合实力的具体表现。”[11]核心竞争力是高职院校获得持续发展的根本动力。

技能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的基础,也是生成强势职业竞争力的前提。高职院校的技能由核心技能和专业技能两部分构成,两种技能的结合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生成强势职业竞争力的基础。核心技能也叫关键技能或核心能力,“指一种可迁移的、从事任何职业都不可少的跨职业的关键的能力”[12]。英国是较早推行核心技能实践的国家。英国教育中的核心技能包括沟通技能、数字运用技能、信息技术运用技能、合作能力、提高学习能力和提高绩效的能力以及解决问题的能力六个方面的能力和技能。核心技能是通用技能,而专业技能是高职院校的特殊技能,是高职院校提供高级技能服务的基础,两者的结合,是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差异优势的体现。因此,在高职院校的技能培养中,核心技能和专业技能应该并重,不可偏废任何一方。

“文化力是高等职业院校保持其核心竞争优势的隐性条件和精神基础”[13],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生成强势职业竞争力的文化保障。技能与文化的融合,是形成高职院校核心竞争力和生成强势职业竞争力的关键。因此,在高职院校的发展过程中,应将通识教育、职业文化教育、核心技能训练和专业技能训练融合起来,共同创造高职院校的核心竞争力、锤炼高职院校的强势职业竞争力。

(三)以高级技能和文化品位提升高职院校的服务理念

高职院校服务社会有两个层面的要求:一是以技能为主要手段的高级技能服务,二是以文化为主要手段的人文服务。高级技能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硬实力体现,是高职院校树立社会形象的前提和基础。高职院校的高级技能服务以其核心技能和特有的专业技能为基础。因此,要提升高职院校的高级技能服务能力,首先要做的是加强其核心技能和特殊专业技能的培养,以此来树立高职院校的社会形象。只有通过过硬的技能,高职院校才能获得良好的社会声誉,树立良好的社会形象。

文化品位是高职院校社会服务的软实力体现。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不是仅仅以技能为主的机械性服务,更是一种有文化品位的人文服务。高职院校培养的人才和提供的服务不仅要具有较高的科技含量,更要有较高的文化修养,这样,其通过高级技能服务获得的社会声誉和树立的社会形象才能够得以长久维持,并获得持续发展的动力。在高职院校的社会服务理念中,应当将软硬实力融为一体并重发展。

[1]李晓钟.从比较优势到竞争优势:理论与实证研究[M].杭州:浙江大学出版社,2004:8.

[2][美]麦克尔·波特.竞争优势[M].陈小悦,译.北京:华夏出版社,1997:2.

[3]C.K.Prahalad.The Core Competence of the Corporation.Harvard Business Review[J].1990 May-june vol.66.

[4][9]刘守英.战略:45位战略家谈如何建立核心竞争力[M].北京:中国发展出版社,2002:356,360.

[5][6][7][8]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1949-1997年)[M].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193,136,213,1774-1779.

[10]中国高等教育学会.改革开放30年中国高等教育发展经验专题研究[M].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2008:557.

[11][13]陈涛.高等职业院校核心竞争力研究[M].长沙:湖南大学出版社,2008:61-62,99.

[12]黄日强,黄勇明.核心技能—英国职业教育的新热点[J].比较教育研究,2004(02):82.

猜你喜欢
竞争力竞争优势
矮的优势
论外卖品牌的竞争力
感谢竞争
画与话
服务外包提升中国新的竞争力
“北上广深”pk城市竞争力
儿时不竞争,长大才胜出
竞争
农资店如何在竞争中立于不败之地?
谈“五老”的五大特殊优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