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江西面向农村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探析

2013-08-15 00:51□黎
职教论坛 2013年8期
关键词:中等职业江西农民工

□黎 瑛 邓 娟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提出要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合理配置教育资源,着力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以现代农村职业教育的发展进一步解决好农业农村农民问题。党中央提出的一系列强农惠农政策,为加快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注入了新的活力。完善以工促农,以城带乡的长效机制,传授现代农业科学技术,提高农民的科技素质,为农村一线培养大量农业职业技术人才,为农村富余劳动力提供工业岗位技能的培训。提高农业现代化水平,解放农村富余劳动力,积极探索解决农业、农村、农民问题新途径,对实现中国现代化农业宏伟愿景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

然当今“用工荒”与“就业难”并存,有常态化的趋势,就业的结构性矛盾将进一步加剧。造成这一现状的主要原因是由于产业结构与劳动力结构不相匹配,因此解放并培养出更多能和产业结构相衔接、以及自主创业型人才是当前教育的一项重要任务。江西是个农业大省,农村人口比例较大,解决好农村适龄青年的发展问题是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必要。因此大力发展江西职业教育尤其是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尤为重要,构建有特色并行之有效的人才培养模式势在必行。

一、江西中职教育现有人才培养模式分析

人才培养模式是以教育思想、教育理论为指导,按照特定培养目标和人才规格,制定相对稳定的教学内容和课程体系,依据管理制度和评估方式,实施人才教育过程的总和。它由培养目标、及相应的办学主体、教学模式、学校类型、师资等要素有机结合而成。

中国教育发展经历了“学徒制”到实业教育,再到职业教育。改革开放以后,中职教育发展迅速,通过合并、共创、联办、划转等形式进行重新规划和整合,实现教育资源优化组合。部分省市还出现了学校与企业的合作新模式,江西省内建立了规模不一的实训基地,为人才的实践性培养提供了保障。但与发达国家相比,我国的中职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还比较单一,存在一定差距。受传统思想影响,不少职业学校重学术而轻实用,重理论轻实践、技能和能力的培养。反观国外,无论是CBE、双元制或合作制,都把教学内容跟工作岗位紧密联系在一起,学生在学习理论知识时就掌握生产实践。另外,由于我国人口多,学生基数大,就业压力大,加上学生工作的不稳定性企业难以也不愿意提供足够的实训岗位,导致学生动手能力差。目前江西省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存在以下问题:

(一)人才培养与市场需求脱节

职业技术教育的培养目标是培养社会所需的技术型人才。江西省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开设专业往往缺乏针对性,大都是目前社会上所谓的时髦专业,与江西省农村建设人才需要脱节,因不了解外地的用人行情而造成人才培养的盲目性,一定程度也诱发了在校学生的厌学心理和弃学心理,滞碍了江西省职业教育的发展。

(二)教学资源配置不合理,教学实习条件不到位

江西省是中部经济欠发达地区,某些地方政府部门急切发展经济,但对农村职业教育认识不够,认为职业教育可有可无,对农村职业教育投入有限,尽管中央出台了一系列政策,但相应的配套没有跟上,有些地方发展职业教育一直停留在口头上而没有实质性的内容。政府部门的职教投资不到位,使广大的、特别是贫困地区中等职业学校的专业课教学只能纸上谈兵,学生很难学到实用性技术,学生理论和实践脱节,既不利于学生学习兴趣的培养,也不利于将来的就业。部分实训基地的建设也缺乏有效规范,导致实用性和可持续利用性降低,并不能真正的起到实践所应激发出的效果。

(三)教师指导实践的能力有待提高

农村中职学校大都由其他学校改制而成,教师队伍素质良莠不齐,普遍动手能力弱,偏向于理论知识的传授。具备多年操作经验和教学经验的双师型人才少,缺乏经验的青年型教师占有中职教育的很大比例。有些有能力的学科带头人也注重理论的探索和研究,加上部分中职院校没有很好的留人体系导致真正有实力的教师流失严重,这些都是在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中亟待解决的问题。

(四)学生来源复杂,程度参差不齐,难以组织有效的教学和管理

大多数农村中职校因招生困难而降低入学门槛,且国家有关招生政策规定,农村中职校招生实际上实行登记入学,只要报名缴费就可以上学。学生来源复杂,文化程度不一,农村职校教师往往是管理学生就疲于奔命,很难把工作重点转移到教学上来。良好学风、教风、校风难以形成,有效的思想政治教育难以实施。

(五)校企、产学分离格局有待改善

目前大多数的校企合作还只是停留在实习的阶段,并没有更深层次的合作,企业很少介入到学校的课程制定和考核评估体系中来。校企结合的完整体系并没有真正建立起来,包括合作的目地、计划、培养方式、合作的手段等都需要更多的磨合过程。

二、江西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

2008年下半年以来,随着国内外经济形势的变化,我国不少企业出现经营困难,减薪裁员规模加大,劳动力供求矛盾骤然加剧。其中,作为劳动力供给主体之一的农民工受到较大冲击,各劳动力流出省份均出现了较为明显的回流现象,农民工返乡问题日益突出。据徐勇主编的《中国农村调查—百村十年观察2009年卷上》“农民工:返乡、留乡及去向—“六省十村”返乡农民工调查”江西农民工返乡率为72.7%,留乡率为16.8%。按江西统计年鉴2008数据显示农村总人口占江西总人口的60.2%,留乡人口约为441万人。而江西07年的劳动力利用率仅为72%。高待业率,逐渐降低的劳动力利用率,为社会的均衡发展带来隐忧。

通过对江西中等职业技术教育的分析不难发现,目前江西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并不适于解决当前的“鸳鸯火锅”局面。原因如下:江西农村的待业人口比例大,适龄工作人口区间为15—59。江西农村人口外出务工也主要是为改善经济状况,而目前的在校培训模式明显不能适应这一人群的需要。江西农村的待业人口的15—59岁文化构成,中小学以下学历占人口总数的54.14%。(数据来源于江西统计年鉴)。即江西农村待业人口的普遍特点是待业人口数目大,文化层次集中在中小学,其次都需要有经济来源。因此,要大力提升江西的经济发展能力,就要大力提升江西农村的经济发展后劲,培养一批有视野、有文化、懂技术、肯实干的新型农民是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首要任务。江西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的建设应从以下几个方面进一步加强:

(一)注重培养,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2013年2月16日,江西省人民政府《关于加强教师队伍建设的意见》(赣府发 〔2013〕7号)出台,意见明确,江西省职业教育教师队伍的重点任务是以“双师型”教师为重点,完善职教师资培养培训体系,健全技能型人才到职业学校从教制度。依托高等学校和行业企业,加强“双师型”职业教师师资培养、培训基地建设,共建职业学校“双师型”教师培养、培训体系,培育造就一批“双师型”骨干教师、“职教名师”和“职教名校长”。实施“职业院校教师素质提高计划”。完善以企业实践为重点的职业学校教师培训制度,制定政策鼓励新聘用青年教师到企业实践锻炼。设立中等职业学校“特聘兼职教师”岗位。鼓励学校聘用企事业单位高级技能人才到学校从事教学。由此,面向农村的职业教育师资队伍建设更要适应形势、转变观念、抓住机遇,进一步加强培训,提升教师实践指导能力。

(二)因地制宜,与当地经济接轨,发展具有特色的农村职业教育

江西省第十三次党代会明确提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总体目标。以推进鄱阳湖生态经济区建设为中心,以科技创新“六个一”工程为抓手,把发展低碳经济、绿色经济作为转变发展方式、调整产业结构的重点,主攻十大战略性新兴产业,为建设富裕和谐秀美江西提供支撑引领作用。据悉,坚持以科技为先导、市场为引领,立足现有基础和条件,突出江西优势和特色,大力培育壮大新能源、新材料、新动力汽车、民用航空、生物医药等战略性新兴产业,形成一批战略性新兴产业基地。这为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的发展提供了广阔的空间和方向。各地区发展重点不同,面向农村中等职业教育的专业教学与实践重点也要有所侧重。

(三)拓宽渠道,引进与培养相结合

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要结合返乡农民工的职业培训,引进资金与人才。江西是农业大省,农村发展前景广阔,整合江西产业链,完成生产、加工、运输、仓储、设计、销售整合过程。江西是山陵地带,众多旅游资源有待高效率的开发与可持续发展的利用,引进资金大力发展旅游观光业,加上有特色的地方农产品,将会帮助农民工直接在利用本土优势基础上顺畅就业。中职学校可以担当对当地农民工进行培训的任务,也可以吸纳一些多年在外打工、有一技之长的返乡农民工致富能人为实践指导者,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和动手能力。

(四)教学与生产并行,建立长效的培训机制

由于农民工群体的特殊性,经济发展的需求性,对农民工的培训提出的要求就是在做中学,在学时做。一方面提高农民工的收入,不因接受培训而受到经济损失,提高农民工接受培训的积极与自主性。使他们看到接受培训不但能就业还能有更好的就业前景。对提供生产学习的企业或个人,政府给予免税或者费用奖励以及名誉奖励。据对农村人力资本与农村劳动力流动关系的研究显示:文盲的流动率最低为3.02%,受过教育专业培训者的流动率最高,达22.28%。接受专业培训的农村转移劳动力的稳定性较强,对于企业来说,企业不仅为自己培养出了熟练技术人才,更为自己留住了人才。

(五)依照实际需要,制定师徒制度

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学校可结合教学与就业的需要,为农民工与熟练技师结成师徒关系,熟练技师在农民工获得技能成功出师后,随着技能的增长,中等职业学校可调整技术师傅的薪资水平,并以适当方式加以褒奖。

总之,江西省面向农村的中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要紧紧围绕江西农村经济发展需求,科学、准确、合理地设置专业,建立以特色专业学科为中心,以培养技术型人才为核心的教学模式。中等职业学校要坚持技能培训为突破口,突出农村职校人才培养、科技推广、生产示范、社会服务的多功能作用的优势,优化课程设置,突出实践教学,使学校成为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成为乡镇企业劳动者资源开发的重要基地,成为剩余劳动力转移的中介服务组织,成为农村劳动力转岗培训中心。

[1]翁贞林,等.新型农民培育的理论与实践研究[M].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06.

[2]徐勇.中国农村村民自治[M].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1997.

[3]张怀西.关于当前大力发展农村职业教育的思考[J].中国职业教育,2005(20).

猜你喜欢
中等职业江西农民工
江西银行
2021年就地过年农民工达8 700多万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2021年广州市中等职业教育招生学校名单
“点对点”帮2万名农民工返岗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就业为导向的中等职业教育教学改革探索
以农民工欠薪案“两清零”倒逼发案量下降
江西完成老旧小区改造367个
我爱江西奶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