科学利用新媒体 推动时尚文化健康发展

2013-08-15 00:45王文杰薄纯鑫
中国教育信息化 2013年10期
关键词:时尚价值观校园

王文杰,薄纯鑫

(北京工业大学,北京100124)

信息网络迅猛发展的今天,新媒体以其信息资源丰富、交流快捷方便已成为青年学生获取和交流信息的重要渠道,也为时尚文化在校园人文建设中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传播媒介,让青年思想更加活跃、自由、开放,思考的独立性、判断的自主性和选择的务实性也随之增强,多元文化思潮相互激荡的复杂态势,给高校传统的思政工作理念带来了冲击,同时也直接或间接影响着青年学生的生活、行为方式、思维方式以及价值观的形成,如何在新媒体广泛渗透的校园中,充分利用新媒体及时共享、方便快捷、内容丰富、方式多样、广泛参与的特性,全方位、立体化地为校园文化传递正能量[1],推动校园时尚文化健康发展,引导青年学生树立高尚的时尚观和价值观,成为当前德育工作者面临的一项紧迫任务和巨大挑战。

一、校园里的各色时尚文化

1.以高科技电子为依托的科技时尚

数字技术发展到前所未有的高度,互联网联通了整个世界,科技的发展也逐渐成为青少年追逐的时尚,例如,E-mail代替传统的信件成为主要的信息传递方式,BBS成为公共舆论阵地,手机短信作为一种特殊语言载体的“第五媒体”,以其方便、快捷等特性深深嵌入到校园的日常交流生活中,发短信已不仅仅成为一种沟通、娱乐的生活方式,更是一种“全民运动”的时尚。

2.以休闲娱乐为标志的消费时尚

当社会的目光关注个性、时尚时,思想活跃、追求新奇的青年也会紧跟时代潮流,出现了网络购物热、旅游热、健身热、信用消费等。当前,很多青年学生所表现出来的炫耀消费、彰显个性消费现象就和时尚文化有密切关系,他们听流行音乐,穿奇装异服,留怪异发型,“蹦迪”、“街舞”等,消费结构呈现出多元化趋势。

3.以校园流行语为主的语言时尚

新时代的青年作为词汇创新和变革的重要推动者,给新时代的语言带来新的花样并赋予新的内涵。这种以校园流行语为主的语言时尚言简意赅、容易表达,隐含较强的感情色彩,极易广泛流传,比如目前广泛传用的“哦卖糕的”、“吐槽”、“酱紫”等等,这不仅在很大程度上反映出青年一代所具有的较强的接受力和创新力,也直接或间接地反映了当代青年学生的思维方式和生活态度,反映出他们的价值取向。

4.以网络阅读为主要表现形式的阅读时尚

时尚文化带来的各种新生的文化艺术竞相以视觉化形态呈现在人们面前,其对外在形象化的追求使青年更倾向于直观的视觉享受,手机阅读、网络阅读成为时尚。地铁上、公交上甚至商场里随处可见年轻人拿着手机、pad等或上网冲浪、或看电影视频、或看文字小说等等。

二、新媒体视角下的高校“时尚文化”冲击

时尚文化的存在,让美丽的校园变得更有活力、更加丰富多彩。多元时尚文化的交流与碰撞,对学生主流价值观、科学正确的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形成,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但是,时尚文化是一把“双刃剑”,使得自制力、抵抗力以及甄别、思辨能力还相对较差的青年学生容易沉溺于时尚文化创造的虚幻情节或虚假情景,为其所宣扬的消费主义、享乐主义、个人主义所误导,从而导致审美趣味钝化、价值判断错位乃至道德观念混乱,满足追求时尚[2]。

1.给学校思想政治教育带来的机遇和挑战

(1)当前大学生思想意识趋于独立性,行为方式富有个性,面对新媒体充斥的各种“时尚文化”理性思维欠缺。时尚文化打破了传统思维束缚的枷锁和思维模式,灵活运用发散思维等多种思维方式,同中求异,异中求同,很好地契合了当今大学生张扬个性、敢为人先的性格特点,造就了他们打破传统、不断创新的品质。当然,一些“另类”的时尚文化基于对主流文化解构的随心所欲,任意驰骋自己的想象,制造了一些“非主流”的思潮在虚拟的网络世界里任意转发、传播,尤其一些来自社会上消极情绪和不健康心理的网络思潮较容易让一些自制力、抵抗力、分辨力较差、涉世未深的青年学生所接受。[3]这些驰骋在网络中的“非主流”文化其复杂性比现实中的社会思潮更难于把握。

(2)学校时尚文化的传播很大程度上基于新媒体的应用,学生又基于共同的兴趣爱好进行沟通交流,QQ群、人人网小站、校园网BBS、飞信群等便是青年志趣相投的重要表达途径,在那里他们不仅使压力得到释放和缓解,还可以在“文化”的交流中互相学习,取长补短,增长见识。但是,网络缺乏主流引导,很多来自境外不明背景的“时尚文化”在广泛传播,而青年在阅读时更多的是“看问题”和“听问题”,而不是“想问题”。一味的“看”或“听”而不会积极主动地用理性的思维去辨别,极容易造成价值观扭曲。而通过新媒体,比如微博、QQ群等,辅导员可以匿名身份实时地对学生的思想动态进行跟踪和监控,针对特殊学生群体,可以有针对性地开展相关思想引领和疏导工作。

(3)有利于和谐校园文化的建设[1]。时尚文化与新媒体广泛渗透到学生群体的各个角落,时尚文化的多元化、趣味性、时代性及新媒体的开放性、交互性、虚拟性与青少年的自主性和独立性相契合,新媒体为时尚文化提供的教育载体全面迎合了青年学生使用网络的需求和现状,因此,高校可以积极利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及时了解当前学生对于时尚文化的需求所在,同时,高校也要站在社会的高度、时代的前沿,用辩证发展的眼光去认识评价青年学生,尊重个性与时尚选择,积极开展有针对性的创新教育引导工作,这是传统教育所无法企及的。

2.对学生价值观的冲击

(1)价值主体自我化

时尚文化主张个性、推崇自主,很好地契合了新一代青年学生追求自我的个性品质。但是,新媒体环境下,充斥着各色各样的“时尚文化”,使得青年学生在这些良莠不齐的文化冲击下容易迷失方向,当个体发现自己的思想观念、行为方式与群体“主流”相冲突时,他们往往会选择以追求个性来掩盖狭隘的自我,以社会集体主义为原则的社会本位价值观日趋淡漠。

(2)价值取向多元化

青年学生正值价值观的成长和确立的关键时期,新媒体“无主控”环境下的各色言论和观念充斥着青年学生的生活世界,使他们的价值标准和价值选择遭受巨大考验,从而他们会将传统的与现代的价值观、民族的与外来的价值观进行扬弃、内化。[2]从而使价值体系极度分化,在思想观念、价值取向和政治信仰上呈现出模糊的、无序不定的多元化倾向。

(3)价值目标功利化

时尚文化的消费与商业性特点及其所宣扬的生活方式和生活内容,很大程度上是在新媒体传播环境下,商家的强大造势和推波助澜下渗透到社会中,更多体现的是一种消费文化、享乐文化,许多主流文化价值被蒙蔽和掩盖,由于新媒体存在着“时间无主控、空间无主控”的信息传播特点,导致青年学生在杂乱无章的多元价值文化的熏陶下一定程度上丧失了基本的责任感和荣辱感,目标价值日益由重精神、重荣誉向重物质、重功利转化,呈现出庸俗、消极、拜金等现象。受一些实用主义思潮影响,青年学生开始把目光聚焦在做事的直观利益上面,价值目标定位变得模糊、肤浅。

3.对学生道德观的冲击

过去传统的道德教育主题严肃、形式呆板,理论较多、实践较少,枯燥的灌输式教育谈不上生动,更谈不上娱乐,学生成为被动的接受者,难以主动参与。而时尚文化一反常态,由自在自发的或异化受动的生存方式向自由自觉的创造性方式提升,所以相对抽象、理性的思想政治教育,青年学生更愿意选择轻松娱乐的时尚文化。而由于新媒体环境的诱惑性、隐蔽性和难预见性,使得很多时尚文化中大量暴力、虚幻以及封建迷信思潮的泛滥,对学生的道德意识造成难以预见的冲击,新媒体信息传播途径及受众面的广泛性也给高校监管和预警带来了巨大挑战。

三、借力新媒体,高校“时尚文化”发展新思路

1.借力新媒体,完善网络信息化建设,对新媒体条件下“时尚文化”的传播渠道进行严格管理,制定新媒体信息传播行为准则

通过课堂教学、主题活动、社会实践等形式加强学生的媒介素养教育,规范大学生的网络行为,加强网络道德和网上规范教育,提高他们对网络内容与服务的正确判断和有效利用能力,通过培训、实践锻炼等途径培养一批道德素质过硬、具有较强的信息处理、网络沟通能力的优质的传媒队伍。同时组织和引导青年学生主动投入到校园“时尚文化”的引导工作中去,并把新媒体建设与时尚文化引领工作纳入德育工作的绩效考核中,建立相应的监督、管理机制,促进我校新媒体管理体系以及校园“时尚文化”的健康、稳定发展。

2.借力新媒体,我们不仅要对时尚文化的影响进行科学评估,使之趋利避害,健康发展,更重要的是引导大学生不断提高自己的文化品味,理智面对多元文化冲击

这就需要我们的德育工作者借助新媒体平台积极创新工作方式、方法,用宽广的文化视野、积极的文化心态和健康的文化作为,不断认识、研究和改善其在青年社会化过程中的文化价值、教育载体、传播技术等工作着力点,引导和教育青少年学生提高鉴别文化的是非能力,让他们了解不健康文化的危害,增强自律意识,自觉防范和抵制不健康文化的侵蚀和危害[4]。通过及时更新人人网主页和官方微博,将国家、学校的重要精神、国际社会的主流文化思潮及时传递给学生,学生在转发和交流的过程中潜移默化地提高了自己的文化品位,价值观念得到提升。同时,还要多举办高尚主流价值观导向的时尚活动,比如科技创意大赛,网页设计大赛等等。鼓励和引导大学生去创造和开发健康的时尚文化观念和样式,使时尚文化成为社会主流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科学引导青年学生的价值观,也促进了学校构建和谐校园文化格局的形成。

3.借力新媒体,充分利用当前网络思想教育对青年学生的吸引力,构建全面的德育课程体系

可以通过开通网络直播室将时尚文化教育、人文素质教育和思想政治教育有机结合起来,依据大学文化与历史资源,融入心理学、哲学、经济与历史等内容,鼓励学生全面了解社会,认识自我,树立远大的理想和抱负,从而建立起具有时尚文化特色的网络教育引导机制。

4.借力新媒体,传递正能量

充分利用舆论的导向作用,积极宣传优秀、健康、积极向上的时尚文化,弘扬校园正气,营造出有利于青年学生高尚价值观形成的校园网络文化氛围。学生组织具有很强的动员力和行动力,可以通过建立一支以学生干部为主体的学生网络工作队伍,正确引导“时尚”文化,在网上更多、更强有力地发出积极正确的声音引导树立正确思想,传递正能量,打造学生的阳光媒介传播。

[1]郭静虹.微博视角下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观[J].廊坊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1):119.

[2]丁静.时尚文化对大学生的影响研究[J].南京邮电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3]杨丽霞.论时尚文化对大学生价值观的负面影响与对策[J].扬州大学学报(高教研究版),2004,(2).

[4]何智伟.试论当代大学生的民族精神教育[J].徐州教育学院学报,2004,(2):31.

猜你喜欢
时尚价值观校园
我的价值观
图说 我们的价值观
图说我们的价值观(三德)
校园的早晨
春满校园
环保很时尚
知名企业的价值观
美妆fun时尚盛典
时尚首次触电
只为写作的慢时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