方应霞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滁州239000)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护理
方应霞
(安徽省滁州市中西医结合医院妇产科,滁州239000)
目的 探讨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的临床疗效及护理方法。方法 回顾性分析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的临床资料。结果 50例患者经中药保留灌肠治疗,并给予相应的护理干预,效果显著。结论 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慢性盆腔炎具有较好的疗效,同时护理人员应给予精心护理,使患者尽快恢复健康。
慢性盆腔炎;中药保留灌肠;护理
盆腔炎多为逆行感染所致,致病菌感染子宫内膜后,侵犯子宫肌层、浆膜层,最后累及宫旁结缔组织或经子宫内膜使输卵管内膜受累,再经输卵管伞端播散于盆腔结缔组织。中医认为,盆腔炎病因多为湿热邪毒、血瘀阻滞等,中医学没有“盆腔炎”病名,此病属于“妇人腹痛”、“癜瘕”等范畴,多为湿热内蕴、流注下焦、阻滞气血、瘀积冲任所致。从中医理论上分析,其病因为经期、产后及手术后,血室正开,肌体正气虚弱,邪毒乘虚而袭,加之宫腔手术若操作不当,损伤胞脉,外邪也会乘虚而入。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0年1~12月在我院妇产科就诊的50例慢性盆腔炎患者,年龄20~45岁,有性生活史,病程7~60d。全部病例均符合慢性盆腔炎诊断标准。
1.2 治疗方法 药方组成:桂枝10g,当归10g,桃仁15g,赤芍15g,香附10g,延胡索20g,鳖甲10g,三棱20g,莪术15g,黄柏10g。中药保留灌肠治疗时间选择在月经干净3d开始,1次/d,14d为一疗程。月经期或阴道流血量多时停用,具体操作如下。
保持病室或治疗室清洁、安静、温暖。
保留灌肠前嘱患者提前30分钟排空大小便,向患者说明灌肠的目的、过程及注意事项,嘱患者放松,以配合治疗。
患者取右侧卧位,臀部抬高10cm,会阴部垫橡胶布及治疗单。
在肛管15cm处用胶布做标记,将袋装中药剂100 ml用热水加温到39~41℃。置灌肠袋中并摇匀,液面距肛门<30cm,连接肛管,棉签蘸少许石蜡油,润滑肛管前端并排气,开关夹紧肛管,将其轻轻插入直肠10~15cm。
肛管插入后,缓缓注入药物,注射完毕,抬高肛管,以使药物全部注入,捏紧肛管拔出,擦净肛门。
灌肠完毕随即嘱患者膝胸卧位10~15分钟,使药液直达直肠后壁漩涡处,以利于子宫附件较好地吸收,再抬高臀部,卧床休息至少2h以上,以便使药物在炎症部位充分吸收,发挥作用。
1.3 护理
1.3.1 心理护理 疾病诊断清楚之后,必须向患者讲解慢性盆腔炎的治疗与保健知识,因本病大多在急性期治疗不当、失治或误治,导致转变为慢性,患者常反复发
作,又不能坚持按疗程治疗,使盆腔炎经年不愈。由于常年的慢性急发使患者的心理负担和经济负担愈加严重,对治疗本病失去信心,因此作为医护人员要负责的告诉患者患了此病不可怕,要坚定信心,在医护人员的帮助下自己要首先树立起战胜疾病的信心,以最佳的心理状态密切配合医护人员的治疗,要持之以恒,按疗程治疗,一定能治愈。
1.3.2 临床护理 在心理护理的基础上,医护人员还要向患者介绍一下妇科生理与盆腔炎的病理发病机制和治疗之间的关系,做到医患同心,密切配合。平时要注意好经期卫生,要勤换内裤,不穿紧身、化纤质地内裤。加强产后、流产后及上、取环等妇科手术后的个人卫生,避免受风寒,不宜过度劳累。治疗期间避免夫妻同房,讲解中药保留灌肠效果目的及注意事项,消除患者的紧张状态,焦虑和羞怯的心理。治疗效果就会明显的增加,势必起到桴鼓相应之效。
1.3.3 饮食护理 多吃清淡的食物及多喝水,多食有营养的食物,如鸡蛋、豆腐、赤豆、菠菜等,忌食生、冷、刺激性及寒凉性的食物。因盆腔炎容易导致身体发热,所以要注意多喝水以降低体温。
2.1 疗效判定 痊愈:症状、体征消失,B超及妇科检查显示子宫及附件未见异常;显效:自觉症状明显好转,白带正常或接近正常,原有炎症范围明显缩小;有效:自觉症状及体征有好转,原有炎症范围缩小不明显;无效:治疗1疗程后症状体征无改善,各项检查无改变。
2.2 治疗结果 50例患者中,痊愈34例,显效10例,有效6例,总有效率为100%。
盆腔炎是妇科常见病、多发病、疑难病,单一抗生素治疗效果不佳,故多采用综合治疗。中药灌肠治病已有几千年历史,广泛应用于临床各科,女性生殖器官与直肠毗邻,由于盆腔炎的发病部位与直肠紧邻,中药灌肠可以使药物直通病灶,通过直肠黏膜静脉丛吸收,使盆腔内迅速达到有效药物浓度,从而改善盆腔血液循环,促使粘连的结缔组织软化,消除局部充血、水肿,促进组织的修复与再生,起到消炎、消肿的作用。根据这一生理特点采用中药保留灌肠药物,使药液通过局部黏膜渗透吸收,通过盆腔静脉丛,均匀分布在盆腔,以软化瘢痕缓解粘连,促进炎性病变的吸收,从而缓解疼痛达到治愈。本研究方剂中桂枝可温经行气;当归、桃仁可活血化瘀,赤芍可化瘀散结;香附、延胡索可行气止痛;鳖甲、三棱、莪术可软坚散结,抑制组织增生;黄柏则清热解毒。这就是中药灌肠能治疗盆腔炎基本原理。中药保留灌肠治疗盆腔炎,不仅操作简单、安全,毒副作用小,且大部分药液直接作用于直肠,减少了药物对肝脏的副作用,对胃肠道无刺激性,患者痛苦少,易于接受,并能坚持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1]乐杰.妇产科学[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4:268-269.
[2]张海鹰,周行烈.生殖系统炎症引起盆腔痛[J].中国实用妇科与产科杂志,1999,15(10):583.
[3]杨燕梅.改良中药灌肠法用于慢性盆腔炎的临床观察[J].实用护理杂志,2003,19(9):29.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093
1672-2779(2013)-15-0136-02
吴义红
2013-06-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