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脏腑与自然生理现象的关系
马玉宝 许 瑜
(宁夏医科大学总医院,银川750004)
经络;脏腑;自然生理现象
“日有所思,夜有所梦”是对梦的一种基本解释。然而许多梦与白天的思与不思毫不相关,尤其是那些预见性的梦,未曾发生过的事和未曾见过的场景,会提前在梦中有所反映,现代生理学对这个现象是难以解释的。而我们认为人处于睡眠状态时,无形物质出入机体的闸门——穴位最大限度的开启,体内所产生的浊气在排出体外的同时,环境中各种各样的无形物质也会影响或进入机体,从而在潜意识中产生应有的反应。不同机体或相同机体的不同状态,对环境中不同的无形物质的接受程度是不等的,这就导致了你梦他不梦,今日梦而明日不梦的差异。梦有预见性好似俗语之说:“左眼跳财,右眼跳灾”,在眼跳时,财和灾并未降临,总是在跳后的某个时段出现,据说很多人都灵验,这两种现象在于人所处的环境和经历不同。梦也有现实之延续,即“日有所思,夜有所梦”,许多灵感和创造发明都来自于梦的启示。唯心者认为这是神的保佑,其实是清醒时知识的积累和思考,已奠定了相当扎实的基础,进入睡眠时某些无形的物质充当了“神”的角色,触动了你那钝化的神经,使思维贯通。此时许多科学家即刻起床,在兴奋和激动中把梦力争完整的记录下来,因为梦在大脑中不会形成深刻记忆,这也是多少人做了一夜的梦,却又无法叙述的原因。不同经络脏腑细胞群组的活动决定着梦的种类,有的人梦中哭,而有的人却梦中笑,有人噩梦不断,总与打杀和已故的人纠缠在一起,而有的总是高空坠落、恐惧不安,膀胱高度充盈就会梦见到处找不到厕所,还有人会梦中行走即梦游,青春期的男女会梦交。而经络脏腑的活动又与睡眠状态时接受到环境中无形物质的种类息息相关。偶然的梦没什么,如果同样的梦反复出现,可能昭示着机体的某方面出现问题了,就应该进行合理的调治。
人类疾病80%的都能自愈,这个结论不知出自什么年代,也不知是哪位学者的研究报告,但却被很多学者引用。人类疾病在抗生素问世前,也许有80%的能自愈;或在数千年前,中国老子、庄子的那个年代,自愈的比例会更高。然而随着环境的污染,生态平衡的破坏,化学物品和化学药品的广泛使用,以及人类三大营养素的过度摄入(糖、脂肪、蛋白质),和运动量的急骤减少,人类疾病的种类迅速增多,自愈疾病的能力却显著下降。现在许多人连一个普通的病毒性感冒都不能自愈,很快便会继发细菌性支气管炎或肺部感染。人类现今的抗病能力、免疫能力和修复能力是如此的脆弱,人类能够自愈的疾病在疾病谱中所占得比例粗略估计占20%~30%。绝大部分疾病都需要借助外力来治疗,而且还不能彻底治愈。人类与其他动植物相比,疾病种类多,疾病自愈能力弱,我们总想用我们的智慧去控制和消灭疾病,然而事实上却不能。我们从来没有思考过这是为什么。其实上述三力取决于机体的自组织调节能力,而后者又是经络效应所决定的。经络是多细胞生物体,疾病预防和自愈最原始最可靠的系统。经络效应需要经常锻炼和强化,人类难以发现只靠感觉的经络间隙才更为通畅,各经络群组细胞的代谢活动才更为有序,机体的整体性才高度统一。中枢神经的高度分化,抑制了经络效应,繁杂的思维意识削弱了经络效应,也就是说经络间隙变得不怎么通畅。中国古人经络通畅,经络效应强大,对经络敏感的人特别多,这是他们总结和发现经络学说的前提和依据。脏腑学说也是这样的背景下形成的,他们观察的是活的生命现象,这就是我们在死的尸体上永远都找不到经络的原因。我们经络效应与中国古人比可能减少了若干能量级,而他们像老子、庄子还在修炼气功,强化经络效应。经络效应增加到一定程度,他们不但少患疾病和自愈疾病,而且能准确感觉到身体哪个部位出现问题,很多人能够准确的说出自己命归西天的日子和时辰,当今没有什么仪器设备能精准到如此程度。我们对医药和仪器的依赖,身体变得非常迟钝,以至于许多疾病能被发现了,也就失去了根治的机会,我们发达的中枢神经是否用错了地方。我们摄入过多的有形营养成分,却都转化成了伤害自己的脂肪垃圾,加上各种过强的欲望,耗伤了大量的经气,形与气的量比关系严重失调,同时我们从不给疾病自愈的机会,总是过早过多的干扰机体的调节反应,疾病自愈的能力又如何形成?当然经络效应太弱,疾病是无法自愈的,所以效仿老、庄锻炼和强化经络效应是健康和长寿的根本保证。
王清任《医林改错》错上加错,认为情绪是脑产生
的,七情应从脑而来,所以今天人们就顺着王清任的错误思路,并参照现代医学的认识,把心主神明改为“脑主神明”、“脑主情志”。这是我们没有把《内经》读通、读懂,也没有把生命现象搞明白。中医专业教《内经》的老师,经常是难以回答学生的疑问,临床医学专业的《中医学》教科书改编了七次,也没有把五脏与情志的关系说清楚,导致学西医的学生更加怀疑中医的科学性。
现代医学从解剖的角度认为,脑是非常重要的,它决定了人的思维、意识、情志活动,然而中医却有着不同的认识。人体内存在十二个经络脏腑的群组,这是受精卵最初卵裂形成的十二个基母细胞所决定的,每个群组都是中医学意义上的功能活动单元。奇恒之府、五官九窍都归属于不同的经络脏腑细胞群组,反过来说就是各经络脏腑群组的细胞都不同程度的参与了奇恒之府、五官九窍的形成。那么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必然影响奇恒之府、五官九窍的功能。脑作为奇恒之府不可能凌驾于经络脏腑之上,它就必须从属于经络脏腑。中国古人通过对生命现象的反复观察,不断总结出经络脏腑与情志的对应关系。《素问·宣明五气》:“五脏所藏,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同时又指出:“心者,君主之官也,神明出焉。肺者,相傅之官,治节出焉。肝者,将军之官,谋虑出焉。胆者,中正之官,决断出焉,膻中者,臣使之官,喜乐出焉”,人的精神活动与五个经络脏细胞群组密切相关,与腑中胆经络细胞群组也有关联,情志活动的物质基础是各个经络脏腑细胞群组所化生的精气。《素问·阴阳应象大论》:“人有五脏化生五气,以生喜怒悲忧恐”,《素问·五道行大论》:“心在志为喜,肝在志为怒,脾在志为思,肺在志为忧,肾在志为恐”,这说明情志喜是心经络细胞群组活动加快表现出来的;思是脾经络细胞群组活动加快表现出来的等。就是说各经络脏腑间的功能活动处于平衡协调时,情志就会平和而不会有过激的表现。喜、怒、悲、恐、忧、思、惊,七情的表现正是不同经络脏腑的功能加快的结果,正因为如此,过激的情志表现就会伤及相应的经络脏腑,如《素问·阴阳应象大论》说:“怒伤肝,思伤脾,恐伤肾,悲伤肺,喜伤心”。正常的情志变化应在一定范围和时间内,机体的自组织调节会重新校正经络脏腑间的关系,使之趋于平衡。当某种情志变化过了度,某经络脏腑的功能活动就持续加快,而使全身气机紊乱,如《素问·举痛论》中所说:“怒则气上,喜则气缓,悲则气消,恐则气下,寒则气收,炅则气泄,惊则气乱,劳则气耗,思则气结”,各经络脏腑间的功能关系彻底失调,某经络脏腑对这种情志的调节阈值也随之降低。心是人体的中心,又主神明,所以过激的情志除伤及相关的经络脏腑外,也会波及影响心。《内经》根据五行相克之理,开创了情志相胜的治疗方法,如“怒伤肝,怒胜思”、“忧伤肺,喜胜忧”等。当我们明白经络脏腑与情志之间关系时,如果出现了过激的情志变化,就意味着经络脏腑功能的不足或相互间失调,这对治疗抑郁症和精神类疾病都会有很大的启迪作用。如果我们把情志仅理解成奇恒之府脑的作用,那么这类疾病就会失去彻底治愈的机会。
心理学包括心理过程和心理特征两部分。心理过程包括认知、情感和意志过程;心理特征包括人格、能力等方面的内容。这些方面出现了问题,就会产生心理疾病,而我们现代医学至今也解释不了这类疾病产生的原因,也没有找到根治它们的方法。是脑出问题了,还是哪个系统,哪个器官出问题了,谁都说不清楚,而这类疾病随工作节奏和社会压力的增加发病率又呈上升趋势。细胞——组织——器官,这个结构体系解决不了这些复杂的问题,我们必须另辟蹊径,从经络——脏腑——细胞这个功能体系入手,这些复杂的问题就会简单化。中国古人在《内经》里已经为我们搭建了一个框架,而我们却不知添砖加瓦去完善它,更有甚者还想推到甚至另起炉灶。如果我们明白了经络脏腑的不可分割;明白了“心藏神,肺藏魄,肝藏魂,脾藏意,肾藏志”;明白了心在五脏六腑中的主导和中心地位,对心理疾病的研究就会产生突破。所有的心理疾病都是从心经络脏功能的失调开始的,随着时间的推移,波及至其他的经络脏或经络腑,最终如果出现了心神,肺魄,肝魂,脾意,肾志的彻底紊乱,那某个机体就会彻底演变成精神类疾病。我们只有深入研究各经络脏腑功能的表达,才能准确的判断功能的平衡与失调,从而为调节和治愈这种疾病奠定坚实的基础。
20世纪80年代,我国学者王存臻、严春友受生物全息律的启迪,创立了宇宙全息统一论。学术界权威专家认为这一科学理论为认识世界开辟了一条新的途径,不仅有重大的理论意义,而且有重大的实践价值。它的基本原理对中医理论的阐述有重要贡献。张颖清教授创立了生物全息律,揭示了生物体部分与部分,部分与整体间的对应性。任振男根据以上理论编写了《宇宙全息统一论——人体信息诊疗》一书,于1989年9月黄河出版社出版。该书概论中说:宇宙也像生物一样,有一个个体发育周期,宇宙起源于一个“奇点”,即“宇宙种子”,它包含着宇宙的全部信息,宇宙万物都源于这个“奇点”,宇宙万物都含有这个“奇点的全息”信息。正如生物体的某一部分都源于合子,从而被赋予了合子所包含的全部信息。在上篇,人体信息诊疗第二十页又说:“任一自然系统乃至宇宙自然系统都是经络系统,都有纵横交错的经络网”。经络网上分布着大大小小的穴位,所有经络系统中的经络穴位都是和全息相关的,亦即相互作用,相互感应的,这样整个宇宙就成为一张无比巨大的全息经络网。经络是宇宙万物的根本,根本的东西相关变异,必然会引起非根本的物质层次的相关变化。于是便有潜伏和显态上的变化效应。先天之精(包含基因DNA)促使
和推动着人的发育,人的整体及各个部分必然含有先天之精的信息。而当人发育基本成熟后,男女都开始形成先天之精(精子和卵子),时刻准备孕育新的生命。而男女整体的信息,又会潜藏在自己形成的先天之精中,这就是因果循环,也决定了生物遗传永远大于变异的规律。如果我们知道了经络的起源和本质,就会明白经络脏腑细胞群组是机体内的功能活动单元,各个群组间既相对独立又相互联系,在群组内经络脏腑细胞是不可分割的。头、面、口唇、鼻部、耳部、眼部、手部、足部的全息都是因为不同的经络细胞共同参与形成了它们。思维意识和声音全息,都是经络脏腑细胞群组功能活动体现出来的,功能活动的变化也会导致思维意识和声音气息出现差异。同一个经络群组的细胞,它的结构,组织属性可以不同,但它的功能活动,对无形物质的需求都有趋同性。代谢时相、速率也有一致性,最终决定了循经感传和体表内脏的相关。
音乐对生物是有影响的,如跳舞草听到特殊的音乐它就会舞动。音乐对人的影响是多方面的,而这种影响是通过经络脏腑实现的。人听到悲伤的音乐不自主会落泪,听到欢乐的音乐就会愉快。迪斯克会使年轻人兴奋,疯狂。按不同的键,弹不同的弦,会发出不同音,而不同的音律、高低、强度会使不同的经络脏腑细胞群组活动加快,从而表现出不同的情志变化。不同音乐发出的无形物质振动波,与经络脏腑间隙上无形物质的频率相近时,就会产生共振,从而使得经络脏腑细胞群组活动加强。人要根据自己的年龄和健康状况选择音乐,听好了可以沐浴心神,促进机体各经络脏腑间的平衡协调,听不好了,人的情志就会发生剧烈变化,从而影响经络脏腑间的正常关系,这一点在《秦医缓和》中就已经告诫人们了,只是没有引起足够的重视罢了。
研究证实太阳黑子的爆炸与心脏病的发作具有相关性。雷电对人伤害的可能性也很大,但也有雷电治疗了一些医药所不能及的疾病,如盲人复明,聋人复听。雷电致病、致死还是治疗疾病,取决于雷电的强度以及雷电击中的是哪个经络脏腑。如果雷电过强又击中心经,会导致心脏破裂而死亡。如强度人能适应的话,击中盲人的肝经就有可能复明;击中聋人的肾经就有可能复听。当然人的一生被雷电击中的概率非常小,然而小与没有根本不同,这种现象值得我们思考和研究。1993年在一个小报上就有一篇报道“东方怪医杨同金”,他采取的就是机体内能疗法,据说很神奇,但后来就没有消息了,可能是假的。近几年兴起了一种电摩疗法,办过几批学习班,全国范围内都有学员,我们目睹和体验过这种治疗,有一定的道理,靠电流去疏通经络,但要注意每个经络脏腑能承受电流的量是不等的。在没有研究清楚之前,还是以保守为好,对心经因雷电的启示更要格外小心,不然心脏破裂是会死人的。如果我们中医人能和生物物理学者联合研究,经常把能够耐受的电流,导入十二经络间隙,这个间隙就会逐渐变大,使机体的自组织调解反应能顺利迅速的完成,同时进入经络间隙的弱电流又能转化成经气,参与和影响细胞的代谢过程,从而减少化学药品的用量,人类的健康反而能有明显的改善和保障。
10.3969/j.issn.1672-2779.2013.15.105
1672-2779(2013)-15-0154-03
张文娟
2013-06-14)