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 晓
(浙江农林大学,浙江 杭州 311300)
文化人类学中所说的“亚文化”概念,指的是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导性文化的价值体系有所不同的群体文化,通常会产生特殊的生活方式、语言和价值体系。不同的社会阶层形成不同的亚文化群体〔1〕。大学生不良亚文化是指由大学生群体创造并信奉推行的,在某些方面与社会主流文化的思维习惯、生活方式与价值观念等有所不同的文化体系。大学生不良亚文化是与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不利于大学生成长与身心健康的,阻碍社会发展和进步及破坏社会风气、校园文化氛围的文化〔2〕。
大学生是我国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是祖国的未来、民族的希望,这一特殊身份决定了不良亚文化现象给大学生带来的负面影响是不容忽视的,因此,大学生必须接受社会先进文化,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与价值观,成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的有用人才。
高校大学生文化的主流方向是积极、健康、向上的,但客观存在的不良亚文化现象是不容忽视的。大学生不良亚文化现象的表现形式多种多样,主要有拜金享乐亚文化、不雅信息亚文化、违规违纪亚文化、暴力亚文化和心理疾患亚文化等,其对大学生所产生的负面影响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拜金享乐诱发大学生不良消费观。有少数大学生思想认识模糊,追求物质享受,视金钱如生命,认为人生需及时行乐,贪图安逸,不思进取。这些不端思想使一些大学生产生不良消费行为,甚至因此背负外债。在拜金享乐亚文化的影响下,部分大学生处于思想空虚、精神萎靡的状态,往往使得自己的人生观与价值观发生扭曲。
第二,不雅信息传播导致大学生产生畸形价值观。一些大学生中流行的不雅口头禅、课桌留言、墙壁涂鸦等,内容庸俗、格调不高,损坏公共教学设施,而通过手机短信、网上论坛、微博、校园网等新兴媒体传播的恶意连环短信、暴力色情以及一些容易引起集群事件的反动信息等,严重污染大学生的思想与心灵。不雅信息亚文化腐蚀了一些大学生的思想意志,使他们丧失独立思考和判断是非的能力,不仅导致其价值观与道德观发生紊乱,而且降低了他们的社会责任感。
第三,违规违纪现象冲击校园文化的建设。旷课、迟到、早退、考试作弊、打架斗殴、妨碍公共安全等现象在部分大学生中仍然存在,并且呈现出低层次违纪行为大幅度增长、低年级学生违纪比重增大的特点。有些大学生从过去的视违纪、违法行为是莫大耻辱转变为无所谓或不以为耻。大学生违规违纪现象虽然是高等教育改革中的个别特殊现象,但它的负面效应仍不可忽视,严重影响着高校校风、学风等校园文化的建设。
第四,暴力事件影响校园正常秩序。暴力亚文化是最恶劣的,也是最令人担忧的一种大学生不良亚文化。据有关调查资料显示,很多有暴力行为的大学生都迷恋暴力文化,当遇到问题时,其心理暴力异化的作用显现出来,不由自主地使用暴力〔3〕。近年来,大学生暴力行为不仅影响了校园的正常秩序,而且损害了他人的身心健康,甚至断送了一些大学生的光明前途。此外,这类突发事件一旦发生,很容易波及其他高校,也极易被社会上一些别有用心者和闲杂人员所利用,加大了社会危害程度〔4〕。
第五,心理疾患阻碍大学生身心健康发展。近年来,大学生中出现心理疾病的案例逐渐增多,挫折承受力不强、自我调节能力弱等是阻碍他们身心健康发展的主要原因。目前,心理问题成为影响大学生正常学习、健康成长的重要因素,不仅对高校的教育教学不利,而且对家庭和社会也产生了严重的影响。
第一,社会因素的影响。对外开放和全球化使得大量国外文化产品纷纷抢占中国文化市场,试图借此传达自己国家的主流意识形态,以削弱我国社会主义主流文化。大学生极易受到外来不良文化与不端思想的诱惑,如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一些人受经济利益的诱惑与驱使,往往重视个人利益,屈从商业利润,出现唯利是图、贪污腐败等现象,这些现象的发生冲击着大学生的价值观。另外,有些大众传媒为了追求发行量、收视率以及点击率,故意炒作、制造争端、搬弄是非,渲染与社会主义主流文化背道而驰的低俗文化,而放弃了其应有的职业道德与社会责任。
第二,高校教育的影响。应试教育的弊端是大学生不良亚文化产生的重要因素之一。首先,应试教育过分注重学生对理论知识的掌握,而忽视了学生的德育和心理素质教育,从而使得大学生学业负担过重、压力过大。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往往只是流于形式,教育力度不够,方法与手段滞后,通常采取“重灌输、轻接受”的空洞说教模式,致使正确的人生观、价值观无法深入一些大学生的内心。
第三,家庭环境的影响。大学生如生长在家庭结构不完整、家庭关系不和谐的家庭环境中,更容易陷入不良亚文化的深渊中。如父母对孩子过分溺爱,易使子女形成以自我为中心的个人主义倾向;对孩子太过专制,易使子女产生叛逆心理和不健全人格;对孩子放任不管、不闻不问,易使其误入歧途,甚至发生违法犯罪行为。另外,在缺少与父母沟通交流的状况下,一些大学生便会寻找一些特殊另类的方式方法来安慰自己和宣泄自我。
第四,主观因素的影响。大学生富于幻想、敢于创新、充满自信,对自身价值实现的期望值也比较高,但他们涉世未深、阅历不足,缺乏一定的判断力,当其发现理想与现实有差距时,便会通过抵抗的亚文化形式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另外,有些大学生内心脆弱、抗压能力差,如果得不到老师和父母的关爱,他们会更加迷茫、无助与痛苦,往往会借助不良亚文化把内心的压抑情绪释放发泄出来。
第一,大力宣扬中华民族优秀传统文化,加强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建设。高校要深入学习党的十八大报告对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三个倡导”的新要求,以营造良好的文化氛围。中华民族传统文化蕴含着崇高的思想境界和科学的价值取向,具有长久的生命力和指导意义,有助于重塑大学生的文化自觉与文化自信,使他们在对外开放的环境下,免受外来文化中不良因素的侵袭。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是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的精髓所在,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价值向导与文化内涵〔5〕。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为大学生正确价值观的培育提供坚实的思想理论基础,正确的理想信念指引,牢固的精神纽带和强大的精神动力,尤其是胡锦涛同志曾经阐述的社会主义荣辱观,是对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提炼和升华,为大学生提供了规范的道德基础以及判断是非的标准。
第二,政府相关部门需加强对文化市场的监督与管理。文化管理单位、公安机关、法制机构等职能部门,应协同配合,加快开发高新技术管理手段,及时过滤、删除和屏蔽不良信息,严格监控、检测并彻底打击不良信息发布源;建立健全大众传媒法律法规,尤其是对新媒体法律体系的建立与完善,要做到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以保证文化传播的正确方向。此外,媒体从业人员亟待提高自身的专业素质和职业操守,增强道德自律意识,主动承担应有的社会责任。
第三,高校应摆脱应试教育机制的桎梏,创新德育方法。高校应试教育限制了大学生全方位的发展,因此,高校必须摒弃应试教育的弊端,重视大学生的思想政治教育。首先,高校要彻底改变以往“重灌输、轻接受”的空洞说教模式,从大学生的特点和需求出发,创新教学方法,以激发其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其次,高校思想政治教育要想达到理想的效果,仅局限于理论知识的传授是远远不够的,应利用大学生空余时间广泛开展社会实践活动。大学生只有将理论联系实际、在实践中亲身感受,才能真正理解、吸收和接纳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所传达的思想、理念和精神。最后,高校教师要加强与大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掌握学生的思想动态,当发现其有异常或不良倾向时,要及时做好正面教育与引导工作。
第四,高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设立心理咨询服务中心并充分发挥其作用。高校应将心理健康课程作为必修课程之一,并配备专业的师资队伍,以使学生系统掌握心理健康理论知识;建立和完善心理咨询服务中心,进行相关知识的宣传,定期开展心理普查,主动提供心理辅导和危机干预,帮助大学生摆脱学习、情感及生活中遇到的困惑与压力,从而使自己远离不良亚文化的困扰。
第五,优化家庭环境。良好的家庭环境是大学生健康成长的必要条件之一。首先,父母要协调家庭成员关系、维护家庭结构完整,给孩子提供舒适和谐的家庭环境。其次,家长要发挥示范引导作用,营造文明和谐的家庭氛围。孔子曾说过,其身正,不令则行;其身不正,虽令不从。因此,家长应处处以身作则,以自己的实际行动引导孩子树立正确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第六,家长要改变错误的教育方式。家长应和孩子建立民主平等的关系,不能对其过分溺爱、粗野谩骂或者撒手不管,而要加强沟通交流,关心、理解和尊重孩子,以使他们切身感受到情感上的关爱。同时,家长需加强与校方之间的联系,及时掌握孩子在校的思想动态,如发现他们有异常行为,应主动配合校方对其进行正确教育与引导,以使孩子远离不良行为的困扰。
第七,大学生应优化自身心理素质。首先,大学生要提高自己对思想政治理论课的学习兴趣,在学习中培养良好的情操,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的方法去认识、分析和解决问题。其次,大学生要积极参加社会实践活动,在实践中提高思辨能力,通过客观的自我评价、自我反省与自我完善,提高自身的社会适应能力。心理学研究表明,凡是对自己的认识和评价与本人的实际情况越接近,表现自我防御行为就越少,社会适应能力就越强〔6〕。最后,大学生要科学对待心理问题,及时进行心理咨询并接受必要的治疗。
〔1〕陆 扬.文化研究概论〔M〕.上海:复旦大学出版社,2008.
〔2〕姜玉齐,徐和平.高校不良亚文化产生的原因、消极影响与对策研究〔J〕.安徽广播电视大学学报,2007(4).
〔3〕华 敏.高校不良亚文化对大学生越轨行为的影响及应对措施〔J〕.河北科技师范学院学报:社会科学版,2010(1).
〔4〕徐向峰.论高校突发事件的特点及其应急管理〔J〕.商业经济,2009(8).
〔5〕顾益康,张伟明.海纳百川,有容乃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的文化解读〔EB/OL〕.http://theory.gmw.cn/2012-10/22/content_5447459.htm,2012-10-22.
〔6〕樊富珉.大学生心理健康教育研究〔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0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