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的提升

2013-08-15 00:52杨国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长三角产业园集群

杨国华

(中国浦东干部学院 教务部,上海 201204)

党的十八大报告指出,“建设社会主义文化强国,关键是增强全民族文化创造活力。要深化文化体制改革,解放和发展文化生产力……让一切文化创造源泉充分涌流”。[1](P31)文化最核心、最本质的东西就是创造力,文化的创造性是人类进步的源泉。文化创意产业是在全球化背景下发展起来的新兴理念和实践,它推崇创造力,强调文化对经济的支持与推动,通过创造力使文化产生更大的经济效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是产业集群中新产生的一类具体形态,是指相互关联的创意企业、创意工作者与相关机构在一定的文化地理空间里,形成相对集中的区域集合体。

哈佛大学教授迈克尔·波特在《国家竞争优势》一书中指出,产业集群是某一特定领域相关企业、专门的供应商、服务商、关联产业中的企业,以及相关机构,如大学、标准制定机构、贸易协会等的地理性集聚,它们相互之间具有密切联系,集群通过企业间的竞争合作关系为企业提供竞争优势,其本身作为一个有机整体也获得区域性的整体竞争优势。[2](P3)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所具有的群体竞争优势和集聚发展的规模效益是其他产业组织形式难以比拟的。它的崛起是创意产业发展的必然趋势,反映了其自身对文化资源和创意的依赖。

第一,在集群的核心元素——创意的发展环境上,作为个人思想与社会文化互动的产物,创意一旦融入这种集群式的互动交流平台,便能形成“头脑风暴”,把小创意变成大创意、单纯创意变成复合创意、单个创意变成系列创意,创意在聚集条件下产生的这种不规则扩张式变化已经无法用传统的“乘法效应”加以描述,我们姑且称之为创意集聚的“爆米花”效应。对于集聚区中的创意企业来说,除了能够在产业源头获得这种创意集聚的“爆米花”效应,还能够在后续业务发展中共享集聚区提供的行业基础设施、政策资源等软硬环境,以及相对完备的产业链,从而更加高效、更为便利地将创意转化为产品和服务,通过点燃创意“引信”,产生“爆发式”的经济效益。

第二,在集群的内容与风格上,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与其他产业集群大相径庭。传统的产业集群主要以营利性的企业为主,主题是生产经营业务和为之服务的技术、管理与服务创新,基本特点是程序化和标准化。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里既有生产经营企业,也包括为数不少的非营利性文化机构,如艺术场所、媒体中心等,既有文化生产的工作氛围,又有文化消费的生活情趣,文化底蕴深厚,提供了创意阶层需要的便利性和舒适性物质空间环境,吸引了风格各异的创意工作者,为了追求更新颖、更丰富的文化创意,他们同集聚区、公共代理机构、投资机构形成有机联系,其基本特点是多样性和丰富性。

第三,在集群的形成模式上,传统的产业集群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有区别。传统的产业集群通常是“招来企业带来人”,企业先期集群,发展壮大后再吸引人才的“投奔式”聚集;而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往往是创意人才最先集聚,通过他们的创造活动形成一定影响力后,进而吸引企业的“趋利性”入驻,形成和发展创意产业集群。因此,要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仅要注重吸引企业,更要吸引合适的人才。这就意味着集聚区在制定吸引企业的政策的同时往往需要制定吸引创意型人才的政策,而传统的产业集群的形成过程则缺乏这样主动招揽人才的优势。

第四,在集群的内外功能上,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的积聚和辐射功能强大。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大都外部环境宽松、可塑性强,企业运营成本低,产业集聚地具有很强的吸引同类企业入驻的能力和良好的成长性,成为带动周边地区发展的重要因素。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内的产业形态完整、竞争力强。集聚区内一般聚集了众多的文化创意相关企业,它们形成了完整的产业形态,构成了产业链,从而在无形中提高了企业及其产品的竞争力。例如,上海泰康路艺术街云集了与视听艺术相关的中外小企业多家,如画家工作室、设计室、画廊、摄影室、美术馆、演出中心、陶艺馆、时装展示厅等,这些企业以创意设计为核心,并通过展示来吸引客户和公众,每天都有各类展览和表演,包括各类书画、收藏、摄影、造型展示和时装、音乐、歌舞表演等,使艺术街不仅显露出引领时尚的风范,同时也使其在全国同类行业中名声和竞争力大大提高。[3]

第五,在集群的产业化进程中,文化创意产业集群能够促进信息、人员的交流,加速创意商品化进程。文化产业集聚地大都分布在中心区域,既是创意生产的核心区域,同时也是市场交易中心。在集聚区内,来自不同国家、不同文化、不同行业的人员互相交流,各个门类的创意设计和信息相互渗透,互相提供机会,形成了互动共生和竞争。由于靠近市场,企业间互补性强,具有信息密集、技术创新、基础设施共享等便利,这就进一步加速了创意的商品化进程。

自2004 年以来,长三角地区创意产业园区迅速崛起,就发展的速度、规模和影响力而言,已位居国内前列。上海、杭州、南京、苏州、无锡等地的创意产业园区具有相当规模与特色,并已形成亦协作、亦竞争的局面,已经形成了以上海为龙头,带动杭州、苏州、南京的长三角创意产业区,以工业设计、装饰设计、广告策划、动漫科技等为优势行业的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态势。

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在短短几年时间里获得快速发展,建立了一批具有很高知名度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聚集了一批具有创造力的优秀创意人才。这些年上海大力开展国际性的电影节、电视节、音乐节、艺术节、各类设计展,在国际上赢得了广泛的声誉,文化创意产业已形成规模,形成了一定的创意设计方面的集聚效应。上海市首个文化科技创意产业基地,2004 年10 月12 日在浦东张江高科技园区揭牌。近年,上海还开发改造和利用了100 余处老上海工业建筑,对老厂房、老仓库进行了改建,形成了一批独具特色的创意工作园区,如泰康路视觉创意设计基地、昌平路新型广告动漫影视图片生产基地、杨浦区滨江创意产业园、莫干山路春明都市工业园区、天山路上海时尚产业园等。闯出了文化创意产业集聚新路。

2002 年初,美国DI 设计库中国公司入驻杭州,在杭印路49 号的旧厂房建立创作基地(LOFT49),当时国内创意产业才处于萌芽状态,LOFT49 无疑是全国创意产业园区的先行者。随着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快速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园区作为产业的主要载体也呈现出一派欣欣向荣的景象,各种投资模式、产业主导和规模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纷纷出现。经过短短几年的发展,目前已经培育形成了高新区国家动画产业基地、西湖数字娱乐产业园、LOFT49、A8 艺术公社、西湖创意谷等比较成熟的文化创意产业园区。杭州文化创意产业园区呈现出风格多样、类型丰富的格局。

南京市在借鉴国内外创意产业发展的先进经验并充分分析南京当前文化资源状况和文化产业发展状态后,提出重点发展和扶持建筑设计、广播影视、工艺美术、计算机软件设计、动漫游戏、广告设计、时尚设计、表演艺术、出版发行、工业设计等十大文化创意产业。为了发挥文化创意产业的集聚效应和引导其在空间上的合理分布,避免重复、分散化建设,南京提出结合老城工业旧厂房和住宅区功能改造、近代建筑保护,重点建设“一带、五片”共六个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区:石头城文化创意产业带、高新区软件园动画产业基地、江苏工业设计园、晨光文化创意产业园、幕府山国际休闲创意产业园、世界之窗创意产业园,拟将南京建设成为全国有影响的文化创意产业基地。

长三角地区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取得显著成绩的同时,也面临着一些急待解决的问题,如资源整合、人才储备、市场体系、合理规划等。

首先,相关政策和资源有待完善和整合。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是发展模式的调整和增长方式的重要转变,是向内生性的经济增长方式的转变,每个日趋活跃的文化创意产业背后有着无处不在的政府行为的影子,也正是由于这种政府对文化创意产业的强势介入才促成了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的高热兴起。但是,随着政府职能的转变和市场机制的完善,政府在产业发展上更多应是间接地宏观调控而非亲身介入。当前,长三角地区一些城市在发展文化创意产业集群时存在的问题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缺乏长效合作机制和资源共享平台;二是文化创意产业政策体系还不完善,政策制定与产业需要缺乏有效沟通;三是现有的文化创意产业推进机制和发展模式尚不能很好地整合现有资源,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资源的协调机制有待进一步完善。

其次,创意人才总量不足,结构不合理。长三角地区目前的创意人才总量与创意产业的巨大潜力不相匹配。与总量不足相比,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更为突出。一是缺少高端原创人才。多数人才属于复制型或模仿型,这种人才结构会导致原创作品很少,企业核心竞争力不足。二是缺少管理人才。与传统产业相比,创意产业具有创新性、高增值性和高风险性等特点,其产业组织形式既有分散的个别劳动,又有简单协作的集体劳动和集中的社会劳动。这些特点给传统的管理方式提出严峻挑战。三是缺少经营人才。将创意产业化,需要能将创意内容产业化和市场化的经营人才。目前,长三角地区能够将创意作品“产业化”、“市场化”的经营管理人才和领军人物不多。四是缺乏复合型人才。现实中,从业人员往往是有知识的不懂技术,而懂技术的又缺乏知识。与此同时,从业绩考核方面看,许多企业仍采用传统的只重结果的考核办法,简单用投入和产出等财务指标来考量创意人才的工作业绩,结果导致整个企业充斥着短期行为,无法生成能够提高企业核心竞争力的创意作品。

再次,市场体系有待完善。文化创意产业研发、生产、制造、流通、传播等环节都离不开企业这个市场经济的主体,发展文化创意产业必须依靠企业。但是在文化创意产业现有参与各方的格局中,企业的主体地位尚不明显。同时,发展文化创意产业更离不开社会各方机构的参与,只有把这些机构和企业综合在一起形成互动网络才能真正做大文化创意产业。发展文化创意产业不仅要把艺术企业、文化企业、时尚媒体、广告公司等这些与创意产业相关的企业汇集在一起形成一种产业的集聚性,还要以企业为主体建立文化创意产业相关资源共享平台,从而为这些文化创意产业参与各方之间创造一种全方位多角度合作的可能性。

最后,规划需要更加合理。土地和建筑物不是影响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决定性因素,关键是人和各种资源的默契合作,整合流动。目前在长三角,有些人把创意产业园变成了变相炒作房地产,只等造好楼房,土地升值以后,可以坐享厚利,这背离了发展创意产业的初衷。从长三角地区目前的情况来看,一些园区还存在着上、中、下游布局的不平衡现象。目前创意产业集群内集聚的企业大多数是同类型的企业,没有形成规模之余,也难以形成互补效应。创意产业集群内部的上游内容涉及原创及研发、中游创意产品的生产与包装、下游产品的营销、传播、消费、延伸开发等大多处于互相独立、各自为政的发展状态,创意产业的产业链有待整合和完善。

提升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竞争力是一项系统工程,需要长三角各地依托各自的优势资源与特色,将创意产业发展与各自城市功能定位和发展方向密切关联起来,建设文化创意产业集群。

第一,加强顶层设计,制定好长三角地区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规划。规划产业集群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在推动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过程中,政府要加强对集群经济的规划与引导,做出合理的产业定位,使规划的产业集群具有良好的前瞻性、地方特色和可操作性,以完整、科学、可行的产业集群政策代替简单的产业布局。在成熟的市场经济条件下,产业集群是靠市场生成的,但这绝不意味着政府就可以无所作为,在我国市场机制还不完善的情况下,发挥政府在区域产业集群的引导、规划和必要的宏观调控作用有着重要的现实意义。文化创意产业集群不可贪大求全,要按照发挥比较优势的原则,优化集群发展环境,求专求强,要加强长三角区域之间文化创意产业规划的协调,做到错位发展,以避免一哄而上和过度竞争。

第二,注重品牌建设,坚持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和特色发展并重。产业集群化发展是当今产业发展的趋势之一。作为新兴的文化创意产业,其较强的产业融合性决定了其发展过程中需要整合各种资源,集群化发展发展趋势非常明显。例如,美国闻名于世的曼哈顿“SOHO 艺术聚集地”、好莱坞影视娱乐业集群等,都是文化创意产业集群发展的成功典范。长三角地区在创意产业集聚发展的同时,必须坚持专业化、特色化发展,因为具有鲜明的行业特色是创意产业集聚区获得持续竞争力的关键。长三角地区未来发展需要加强对特色创意产业集群的培育,建设一批特色鲜明、优势突出的创意产业基地和园区。例如,在好莱坞,有电影拍摄公司、经纪人、营销公司、广告公司、剧本作家,甚至有卖道具的、有从事艺术授权的、有开发衍生品的,但这些从业者全部都是围绕电影这个核心。“电影”成了好莱坞具有品牌意义的文化符号。因此,必须坚持集聚区的专业化、特色化,形成产业链形态的企业集聚势在必行。

第三,优化资金环境,建立集群内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发展的金融支持政策体系。要加强对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财政支持力度。在长三角地区设立文化创意产业发展专项基金。中小企业可以积极利用技术创新基金及信托公司、风险投资公司发放的专项基金谋求发展;要制定支持文化创意产业发展的税收优惠政策。首先,降低税率,通过给文化创意企业减负,提高各投融资主体进入文化创意产业领域的积极性。其次,完善文化创意产业投融资中的差别税率政策。最后,通过优惠的税收政策加大鼓励企业和个人赞助或捐赠行为,对于赞助或捐赠的企业,实行税前列支或相应减少纳税基数,对赞助个人采取多种方式给予回报;要加大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贷款的政策性支持。可以出台相应的规章制度,确保对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贷款比例,扶持中小型文化创意企业的创新和发展。

第四,制定人才政策,培养、使用、引进文化创意产业集聚发展所需的人才。发展创意产业,关键是人才。一方面要制定可操作性强的人才培养政策。政府有关部门应加强对人才培养的规划和管理,制定切实可行的政策规范,培养出更多优秀的创意人才。要鼓励国内外专家的交流合作和与专业人士相互合作,加强与创意产业各个领域中顶尖研究机构的交流与合作,培养具有中国特色的高层次创意产业专业设计、策划和制作人才。要借鉴一些国家发展创意产业的经验,将设计、媒体、艺术等融入到各个阶段的教育中,注重培育长三角地区人们的创意能力,生成更多的创意产业人才;另一方面,制定切实可行的人才引进政策,确保留住人才。创意人才的引进,大大推动了创意产业的快速发展。只有制定出切实可行的政策,才能真正引进优秀人才,并留住人才。首先,对于引进的国内外优秀的创意人才和创意团队,要给予其在子女入学、医疗保险、落户、住房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其次,允许和鼓励一些拥有特殊才能和自主知识产权的人才,以知识产权、无形资产、技术要素等占有企业股份,参与利润分配,实现创意高端人才使用的社会化,同时能更好地留住人才。再次,要进一步整合各类人才引进政策,全面推进人力资源开发,建立人才引进“绿色通道”,加快研究制定高层次人才引进的配套政策,努力把创意产业园区建设成创意高端人才的“聚集高地”。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在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的报告[M].北京:人民出版社,2012.

[2][美]迈克尔·波特.国家竞争优势[M].李明杆,等译.北京:华夏出版社,2002.

[3]厉无畏、于雪梅.关于上海文化创意产业基地发展的思考[N].上海经济研究,2005(8).

猜你喜欢
长三角产业园集群
“1+1=7”凝聚长三角人大更大合力
山西打造首个电商快递产业园
紧扣一体化 全面融入长三角
山西首个快递+农产品产业园将于10月建成
海上小型无人机集群的反制装备需求与应对之策研究
“首届长三角新青年改稿会”作品选
2019长三角企业100强
一种无人机集群发射回收装置的控制系统设计
江苏宿迁建成扶贫产业园
Python与Spark集群在收费数据分析中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