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明明 任亚磊
群体极化是指团体成员一开始有某些偏向,在商议后人们朝既有偏向的方向继续移动,最后形成极端的观点;与之类似,网络群体极化则是网络世界中,通过网络组织交流,群体走向极端过程的现象。网络群体极化作为一种独特的现象,有着鲜明的特征,如比较明显的非理性化、多由社会现实议题激发、情绪和行为具有传染性、网络流言催化作用明显,以及易失控造成“蝴蝶效应”等等。而从影响后果来看,网络的群体极化能够将信息(尤其是消极负面消息)以几何级数的程度传播放大开来,对现实带来难以控制的猛烈冲击和影响,如暴力侵犯他人权益、危害社会,形成极端意见加深社会分歧,危及民主政治的发展,消解社会凝聚力等。也正因此,随着网络社会的来临,深入研究网络群体极化问题具有极其重大的意义。
本文着眼于集中探讨网络群体极化的形成原因分析,并认为网络群体极化是网络群体在社会事件和网络传播共同作用下而产生的一种独特的现象,其生成既有着来自群体自身的原因,更有着复杂的政治社会原因和网络传播原因。
网络群体是现实群体的翻版与再造,同样具有与现实群体相似的若干重要特征,如处于群体之中的个体具有思维弱智化、责任感分散等特征,这既是导致群体极化现象出现的原因,也深刻地导致了网络群体极化现象的产生。因此,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第一个重要原因来自于群体自身的因素,具体表现为:
1.群体思维弱智化
群体本为具有相同目标和归属感的一个集合体,但却具有不同于组成群体的个人的新特性。法国学者古斯塔夫·勒庞认为,在集体心理中,个人的才智被削弱了,从而他们的个性也被削弱了。异质性被同质性所吞没,无意识的品质占了上风。在勒庞看来,群体思维是一个无意识的弱智化过程,涉及群体的利益可能由一些专业人士决定;但是他们所作的决定并不比一群蠢人的决定高明。群体的思维容易受到强烈感情和极端感性的活动的支配,他们没有足够的智力控制他们基本的情感状态,所以情况就更加如此。群体思维非理性化,缺乏判断力,易为权威人士或者有影响力的人所左右,这样一个群体就非常容易极化。[1](PP19-20)
群体中的个人极易受他人的影响,而在网络中更是如此。在影响力较大的网络事件中,网络群体内成员很容易为激烈夸张的语言所鼓动,缺乏理性思考而采取鲁莽的行为。如2008年的瓮安事件中,越是危言耸听的流言越是容易被传播,网民聚集后愤怒的情绪快速蔓延,以至于有不少人在论坛发表火烧政府大楼的言论。这种煽动性的言论在天涯、凯迪等社区竟有不少人表示支持。这类思维简单化、情绪化的言论比理性的声音更容易受到关注,其带来的结果往往是群体的思维弱智化。
2.群体中个人责任感的弱化与分散
个人加入网络群体后,其自我意识消失,而群体意识强烈,在群体中他们敢于发泄各种本能的欲望,源于他们感觉到群体的强大力量,但是群体责任感却被弱化并分散了。莫斯科维奇认为“群体是个无名氏,因此也不必承担责任。”[2](P22)群体中的责任感弱化与分散的主要原因包括:(1)群体中的个体无需为其他成员行为负责。个人在现实生活中责任感较强,但是一旦融入一个群体,即使这个群体是临时性的,他也会觉得自己不必为群体其他成员的行为负责,个人在群体中只是一个普通的加入者,他们只是普通的沉默的大多数而不是群体的负责人。(2)群体中个体无需为整个群体行为负责。群体间异质性和群体内同质性更将群体责任分散于每个成员,群体责任的分散让群体内的成员感觉他们自己的责任微乎其微。因此,群体负责导致的结果——群体成员感到都不必为群体行为负责。
事实上群体责任感弱化与分散导致群体极化的案例数不胜数,最近几年群体性事件也有类似的现象,当事件逐渐升级,就会有越来越多的成员加入破坏的队伍,比如瓮安事件、石首事件以及2011年8月6日的伦敦骚乱等都非常典型,许多与自身利益不相关的人也都参加打砸抢,平日里安分守己的公民在群体中的行为变得不可思议,他们几乎都认为这些行为不会被追究罪责。责任感的弱化与分散给予了群体成员一种“安全感”。
此外,网络信息的匿名性也加重了这种责任感的弱化与分散,个体的匿名使个体去个性化致其身份较难辨认,从而成为一个虚拟的无明显标识的群体一员,这种状况使他们不必因破坏活动受到惩罚。事实上,由于网络的虚拟特性及IP易伪装性使得现实监测较为困难,网络群体行为责任甚至都很难确认,更别说去追究成员的责任了。
3.“沉默的螺旋”效应
“沉默的螺旋”效应是德国著名的社会学家伊丽莎白·诺尔-纽曼(Elisabeth Noelle-Neumann)提出的。“沉默的螺旋”效应是这样一种现象:人们在表达观点时遇到自己认可的并被广泛接受的观点时就非常积极地参与其中,这样这类观点逐渐被放大扩散开来;而发现自己和少数意见一致时为避免纷争通常会保持沉默,这样原来占支配地位的声音越来越大,而沉默的一方反而越来越沉默,如此形成一种双向的螺旋式升降模式。“沉默的螺旋”基于这样一种假设:大多数个人试图避免与主流的意见相对立或者害怕陷入争吵之中,他们害怕并竭力避免被孤立。事实上,个人的从众与“沉默的螺旋”效应,除了害怕被孤立的原因外,在网络社会中,还要受另外一种因素的影响,即害怕受到与自己意见相左的人群攻击,这种攻击在网络中的成本与风险都较低,且很难究责。网络世界虽是虚拟的,但是人的心理感受却是客观真实的,当受到其他群体或者个人攻击时会受到伤害;为避免其他群体的责难与攻击,他们宁愿保持沉默。
个人加入群体组织是出于相对理性的需求,是出于对群体观念的认同,但是在群体中的个人却常常是盲从而非坚持己见,这是不得已的“非理性”。此外,在相关专业信息匮乏的背景下,许多人既缺乏了解充足信息的能力也缺乏驾驭信息的能力,因此非常愿意接受一些群体领袖的观点,这在Facebook的群组和微博中的粉丝群组中颇为常见。群体内质疑的声音非常小,这进一步增强了“沉默的螺旋”效应,当群体内某种意见高度统一的时候,网络群体极化现象就生成了。
4.选择性接触和群体感染机制
选择性接触是指受众在面对大量信息时往往选择与自己原有态度相同或相近的倾向。早在20世纪40年代,P.F.拉扎斯菲尔德等人就已经证实过这种现象普遍存在。网络时代信息非常庞杂,信息受众并没有过多的时间和精力去辨析接受,他们只会关注那些自己感兴趣的主题内容,其选择性接触能够不断强化原有的观点,而那些与自己观点相左的言论在这种选择性接触过程中会被有意忽视,从而导致群体的观点趋同乃至走向极端。另外,网络搜索以及网络社区的大发展为网络参与者提供了便捷的信息筛选途径,网络参与者受到与自己相似观点的鼓舞并产生一种强烈的认同感,这种观点通常会被夸大,以此来强化对原有观念的肯定。
群体感染机制是指某种情绪或者行为在群体中迅速蔓延开来,在这种氛围中群体成员容易做出过激的举动。群体感染机制产生的主要原因包括:(1)个体有更强的集体归属感的需求。有学者认为“东方文化与西方文化的一个重要区别在于,东方文化强调集体主义,而西方文化强调个人主义”[3]。在强大的集体力量暗示下,群体成员会主动与群体态度保持一致,会积极地接受群体情绪和行为的影响并影响其他的成员。(2)群体处在亢奋状态时容易受非理智因素支配。群体亢奋的情绪一旦被点燃,将会在观念近似的群体内会迅速蔓延开来,由于个人在群体中是“弱智”的,因此更容易接受暗示,这种观点和情绪将会迅速支配着整个群体。
网络塑造的虚拟世界并不是和现实世界相隔离的,现实世界的政治生态会影响甚至决定网络空间的作用方式。网络空间出现的群体极化现象还与现实世界的各种政治社会矛盾高度相关,现实世界的各种矛盾急剧,以及来自于对政府行为的不满,也是导致网络群体极化的重要成因。
1.社会转型矛盾积累,利益诉求表达不畅
网络群体极化是现实社会成员通过网络交流的结果,它反映出一些相关社会问题的存在。当前中国处于改革发展的深化阶段,各种各样的矛盾凸显,而政府的相关管理和处理问题的能力却没有跟上,诸如拆迁征地、官员腐败、社会不公等问题,很容易引发民众不满并倍受社会关注。我国目前社会转型时期矛盾主要表现在:(1)社会结构变迁导致社会矛盾。如所有制和产权的变动带来劳资矛盾,社会资源重新分配引发利益冲突,这类问题较多且较难解决。如备受关注的拆迁问题,有些是地方官员勾结开发商以廉价购地,有些是拆迁户想得到更多补偿款,近几年因为拆迁问题而爆发的冲突较多。(2)社会流动对社会稳定的冲击。中国的改革开放带来了城市的繁荣,而农村的发展相对滞后,从而导致大量农村人口涌入城市。而城市的吸纳能力是有限的,社会流动如果超越了城市的承载能力就容易产生矛盾,外来人与本地人因为利益等问题也容易起冲突,如2011年6月10日广东增城的“新塘事件”,城管和小贩的冲突通过网络引发了广州的四川人和增城本地人的冲突。
社会矛盾在累积,而民众利益诉求表达渠道却不太畅通,现实社会排解矛盾的渠道匮乏。人们也许可以通过行政诉讼和上访的方式来实现诉求,但是我国的司法维权过程中诉讼成本较高。而上访效果也不理想,政府在维稳政策的压力之下,对上访人员围追堵截,这样上访的风险和代价太高。网络改变了人们信息交流和利益诉求的方式,为人们宣泄不满提供了一个跨越空间的场所。
2.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
公信力在《现代汉语词典》中的解释是:使公众信任的力量。公信力的概念源于英文Accountability,原意是为某一件事进行报告、解释和辩护的责任,为自己的行为负责,并接受质询。无信不立,公信力作为政府部门一种重要的无形资产,体现了机构的权威和信誉,是政府部门的影响力的根源。
目前我国政府部门公信力缺失的主要原因包括:(1)政府部门掩盖真相。一些政府部门在处理问题时,为了保住声誉、官位及利益,常常采用掩盖真相的方法,当真相被曝光后,这些政府部门的公信力就丧失殆尽。比较典型的是2010年6月21日,江西抚州市临川区抚河唱凯堤发生决口,罗针、唱凯、罗湖、云山、湖南等5个乡镇被淹。据悉,直至决堤前一天,村民们还收到了当地政府的辟谣短信——“未发生决堤”。村干部解释称,提前通知村民会引起恐慌,出现无法控制的局面。[5]在网络信息无孔不入的时代,掩盖真相无异于饮鸩止渴。(2)政府部门对群众利益诉求态度冷漠。中国目前政府官员升迁主要由上级部门主导,因此,政府部门在追求自身利益的情况下,盲目追求经济增长,甚至不顾生态环境和群众的根本利益。而利益被侵害的人们四处寻求帮助通过各种媒体反映情况,这些情况使得信息受众反感政府部门的冷漠。2012年7月的四川什邡事件就是因为污染问题在网络发酵而政府部门消极应对,最终造成网络群体极化,许多人在此基础上通过网络串联采取统一行动去政府大楼抗议,政府机关人员向群众喊话,但是抗议群众并不相信官方声明,并最终引发暴力冲突。
政府公信力的缺失结果就是群众不再相信或者不容易相信政府部门的权威,当遇到较大的群体冲突时,人们宁愿去相信网络消息,而网络又容易将这些参与者带入群体极化的境地。因此,政府部门公信力的缺失在一定程度上也助长了网络群体极化。
3.官民关系不和谐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政府职能逐渐由管制为主转变到服务为主,但是依然出现了官民关系不和谐状况。宁夏社会科学院对某地区各种社会关系的调查结果显示,官民关系令人担忧,统计有近60%的人认为当前的官民关系不够和谐,仅有4%的受访者认为官民关系非常和谐。这个调查还显示不仅普通群众认为官民关系不和谐,许多领导干部也直言不和谐,其比例占受访干部的60%,弱势群体比例稍高,而个体户的比例最高达78%。[6]
官民关系不和谐的主要原因是政府官员工作不到位,自身素质有待提高。具体表现在:(1)官员腐败和权力寻租。在社会主义国家,同样在理论上不能完全排除政府机构“内在效应”的可能性,在实践中少数政府官员的腐败行为更是时有发生,其典型表现就是所谓的“寻租现象”。[7](P26)腐败的官员大都损公肥私侵害群众利益,而权力寻租则是以权谋私,损害了政府的利益和信誉。(2)行政管理和服务不到位。长期以来,我国的行政管理相对滞后,服务意识薄弱,办事效率低下,一些机构官僚主义形式主义盛行,官本位观念残留引发群众不满。(3)一些官员道德败坏。有些官员道德素养不高,低级趣味败坏整个官员队伍形象,而一些令社会震惊的新闻无时不在刺激群众的神经成为官民不和谐的原因。
官民关系不和谐的结果就是官民对立。对官方的逆反心理造成人们对官员的抵制与排斥,此时对立的群众更倾向于组建自己的小群体。当受到外界刺激等影响而造成极化时,官员及政府机构很难与这些群体沟通,信息不能有效交流,加剧了极端化的倾向;政府官员一旦失去了引导权和影响力,便只能任由极化发生,任由对抗性行为失控。
4.突发性事件刺激
网络群体极化作为一种趋势和状态,它是各种因素综合作用的结果,突发性事件会极大地促进群体极化。许多事件本身与网民并无太大关系,但它提供了一个议题,提供一个让极化情绪释放的机会。
群体行动往往需要一个理由号令公众。在一些对抗性群体看来,突发性事件为群体满足其需求提供了绝好的机会和借口,一些群体的主要成员会趁机大力造势使事态升级,甚至不惜用夸张的言论乃至谣言来误导群体成员,以期鼓动群体从网络走向现实抗争,从而实现自己的目标。他们在突发性事件中极力抢占道德法理制高点,抢夺话语权来引导舆论指挥行动。在主流媒体被政府管制的环境下,突发性事件往往通过网络流传开来,一些人就趁机利用这类事件大做文章。在官方威信缺失的环境中,一些人则利用所掌握的信息引导舆论并不断刺激那些被事件吸引而来的网络群体成员,最终导致网络群体极化。
5.官方信息公开滞后
很多网络群体极化事件是由群体成员缺乏真实的信息所致,在这种情况下就需要有权威的机构及时公布真相,积极掌握信息发布主动权。对于信息的公开,官方机构明显滞后;无论是在近几年的石首事件还是什邡事件中,政府往往低估了信息公开滞后造成的损害。当真实的信息缺乏时,网络群体更易被一些虚假的消息所误导,并在“法不责众”的观念影响下无所畏惧地采取行动去攻击政府机关,藉此发泄平日积累的各种不满。
导致官方信息公开滞后的主要原因有:(1)官方了解真相需要渠道与时间。在网络小众化的时代,信息不再由权威机关垄断,也不容易受一些新闻机构控制。而官方机构想要确认真相需要相关调查,有的还需要较长时间的取证,这些程序客观上使得官方信息的公开比网民要滞后。(2)有些真相容易引起众怒,公开反而更容易加剧冲突。如中国的改革发展产生了各种利益群体,有些官员腐败和道德败坏,严重违法违纪,这些信息若公开反而会火上浇油进一步激怒群众。(3)个别地方政府寄望于暴力手段解决冲突。在近几年的国内群体性冲突中,个别地方政府常常会出动警察、武警甚至地方驻军武力平息冲突。一些干部藉有此底牌往往对正在恶化的形势采取消极观望的态度,一旦形势恶化也可以调动警察等暴力机器平息。但是暴力往往会带来冲突的升级,一些很小的事情因为暴力解决反而酿成更重大的冲突。2012年7月什邡事件中,市政府在群众聚集时并没有主动去公开信息,而是调动大批警察来处理,甚至在警员不足的情况下连邻县的警察都调拨过来“维稳”。这种过于信任暴力的思维让政府机关消极应对事件而不去主动地与群众进行沟通,最终反而让事态持续恶化。
6.国内外敌对势力煽动
网络群体极化还有个重要的影响机制就是,一些国内外敌对势力往往利用一些负面信息甚至谣言来强化对讨论的引导,并不断抢占道德法理制高点来刺激参与讨论的群体,煽动人们对政府的仇恨。这类组织机构有的并不在国内,因此,法律无法直接对他们进行惩罚。有些组织受雇于西方一些国家间谍机构而极力颠覆中国政府,通过各种途径刺激网民,煽动群体对抗政府,并利用各种突发性事件夸大其词误导网络群体。此外,网络中各种政治势力异常活跃,如一些法轮功和反共势力利用网络引导舆论,煽动对于政府的仇恨。在国内一些群体冲突事件中,他们有时甚至以造谣的方式诱导网民攻击政府。虽然这类组织的煽动效果很难量化,但可以肯定其催化和误导的效应不可小觑。网络宣传的成本低廉、封锁效果差导致国内外敌对势力混入网民中而很难监测,加之总有对政府诟病的人群存在,因此,这类敌对势力对网络群体极化的促进作用也是很难阻截的。
在一定意义上,计算机的普及是一个民主化的过程,使用计算机的用户享受到极大的自治权,并且也开始习惯于以他们自己的方式来处理一些问题。[8](P55)也就是说互联网本身就有反对管制、去中心化和无限扩张的特点。这个特性对发展中的中国影响甚巨,它带来的直接影响就是网络群体的扩张变得十分容易而监管则很难,外加上网络媒体在这一过程中有选择的网络议题设定与网络信息取舍,实际上对网络群体极化效应的形成发挥了推波助澜的作用。
1.虚拟性及互动性
群体极化的关键要素是群体的聚集与互动,这两个要素在网络中的运行效率远高于现实,尤其是虚拟这个特点为网络群体极化提供了一个良好的互动及聚众途径。网络的虚拟特征来自于网络数据传输设计,这是在早期网络结构设计时为了提高信息传输效率而设计的方式,但它在网络商业化发展中被继承了下来。网络的虚拟让人可以摆脱身份、地位乃至社会规范的限制,更平等更自由地去交流,因此极利于群体的聚集和互动。另一方面,各主要网络社区为了经济利益和其他现实需要默许或者鼓励匿名表达,缺乏对匿名言论的监管。
网络群体极化中的互动交流非常重要,互动性是指网络参与者利用网络自身提供的各种工具对信息作出即时反馈,它来源于网络允许即时信息交流的设计,网络的超文本链接功能就是网络互动的一种便捷的方式。网络的交流是表达和反馈双向传输机制,这样通过对群体意见的浏览,参与者可以直接以匿名的方式即时参与交流,某些意见相同的群体成员不断强化原来的观点并忽略反对意见从而产生极化现象。
2.跨越时空限制
网络群体极化并不需要特定的组织成员,也无法限制特定的成员参与,只需既有偏向经过讨论深化及意见强化即可引起群体极化,而参与成员不需要特定的国籍或身份,这些特点就是网络跨越时空限制的表现。网络跨越时空限制的本质是网络的无限扩张性的体现,而其无限扩张性根源于TCP/IP协议的基本价值观。TCP/IP协议的基本价值观有一条:在运行方面不应有全球层面的控制[9](P198),这种“控制”包含了信息在空间和互动方面的限制。网络将全世界的人们联为一体,各种传统的信息封锁、信息垄断统统被打破,它具有天然的反对全球控制的倾向,加上它拥有极高的传输效率,网络讨论最终能跨越时空的限制,并将这种影响力发挥到最大。
3.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
网络“把关人”是网络群体讨论入口的控制者,但是由于各种原因,“把关人”的角色和职能都与设定的角色产生了一些偏差,从而造成网络“把关人”的缺失。网络“把关人”的缺失是多种原因造成的:(1)网络的传播特性与匿名性。网络的开放、发散以及无限扩张的特点使得传统的信息控制无能为力,因为信息接受者可以轻易地绕过“把关人”,一些利益机构麾下的水军等势力有控制舆论的能力,也造成“把关人”缺失。(2)网络信息庞杂,监管困难。传统媒体是单向传播的,信息量较少,也缺乏互动渠道,因而监管较易。而网络世界信息极为庞杂,管理员及各种“把关人”由于知识局限,对许多信息无法证伪,对于群体参与的议程管理有时无能为力,从而造成“把关人”缺失。(3)网络媒体因利益而主动炒作。全世界有影响力的网络公司几乎全是私营企业,逐利乃企业发展之动力。网络媒体通过设置议程增加点击率而牟利,全然不顾可能造成网络群体极化的后果。网络媒体的逐利行为在一定程度上强化了“把关人”的缺位,网络媒体“把关人”的缺失可以说是一种无意加故意的缺失。
4.网络自媒体发展的影响
网络自媒体的发展使信息流更为分散且更为小众化,自媒体时代的网民相较于web2.0时代更为自由,随着网络社区的不断发展,近年的 Facebook、Twitter及国内的微博成为自媒体的代表。自媒体是网络时代的大趋势,是网络的扩张性、分享性和DIY文化的产物,是网络发展之必然。在网络发展早期,由于通信工具的短缺而产生的自己动手的网络文化就开始弱化政府、科研机构对网络的主导。网络自媒体更加个性化、平民化,与早期的网络社区能够容纳各种不同的声音相反,自媒体以自我为中心。事实上在这样的社区人们更喜欢与观点相同或者相似的人交流,这是人的本性的一种体现,自媒体只是迎合了这种需求。另外,自媒体的群组功能如Facebook和微博的群组最终都会成为一些同质性的群体,当有人号召行动时便可一呼百应。埃及“1·25革命”中Facebook群组功能的号召作用尤其显著,自媒体似乎是为网络群体极化而量身定做的一种新工具。
5.网络的协同过滤机制影响
人们在信息选择时会根据自身的爱好、经济状况等因素选择那些感兴趣的话题,而网络公司基于利益等因素的考虑也会参与到这种选择,分析用户兴趣,在用户群中找到指定用户的相似用户提供互动功能,这种机制被凯斯·桑斯坦称为“协同过滤机制”。协同过滤机制帮助网络参与者选择兴趣爱好相同的群体,这是大型网络社区的常用方法,这种技术手段可以吸引新用户和点击率从而可以增加广告收益。然而这种商业选择的功能有其明显的不足,它会造成信息的“窄化”,“现在的网络把观点、思想和价值观基本相同的个人吸引到一块,加深他们的价值观和偏见”。[10]
协同过滤机制造成筛选的结果同质化,这个结果早在1996的第17届国际信息秩序会议的论文中就被多次提到,如阿斯特尼和杰佛逊认为:网络可以使人们方便地交流,但人们的信息处理能力不足,而且人们自身具有一定的偏好,所以网络不会成为地球村,只会使人们从原来的地域性的交流转变为广泛的共同兴趣爱好的交流。[11]协同过滤机制间接地让志同道合的人聚集起来,使固有观念不断强化而逐渐走向极化。
6.网络媒体推波助澜
网络群体极化的催化过程离不开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逐利的网络媒体为了点击率往往制造一些容易引起网民亢奋的新闻,甚至可以制造一些无中生有的新闻,其吸睛之作在为企业带来高人气和财富的同时,也为社会和群体带来了风险。
目前中国社会正处于转型期,网络媒体利用一些备受关注的社会问题,容易制造话题来设置议程引导网络成员加入,它们的逐利行为为网络群体的极化创造了平台。网络媒体推波助澜既受利益驱使,同时也是法律监管薄弱的体现,法律条文的更新远远赶不上现实的变化,对于许多新事物法律往往鞭长莫及,更何况是拥有很大主导权的网络企业。而从网络本质来讲网络的设计反对政府和法律的监管,总的看来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很难被有效管制。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只是网络企业在市场中的理性行为,但却提高了网络群体极化发生的几率。不过,网络媒体的推波助澜虽是网络群体极化的重要原因,但不是核心原因,核心原因依然是群体自身和社会问题。
总之,网络群体极化是一种不稳定的状态,是一种网络群体讨论的结果。科学认识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因素有助于政府制定具体规则、规范网络参与,维护政治社会稳定,促进和谐社会的发展。网络群体极化的生成因素主要有三个:群体自身原因、政治社会事件刺激和网络的互动传播,这些因素在极化过程中分别起着不同的作用。群体思维弱智化、责任感分散及选择性接触是群体容易极化无法摆脱的因素;中国社会转型时期许多矛盾又为极化提供了较多的素材;此外,在虚拟的网络传播中网民、互联网企业和一些意见领袖的推动都会促进网络群体极化的发生。
[1][法]古斯塔夫·勒庞.乌合之众:大众心理研究[M].北京:中央编译出版社,2000.
[2][法]塞奇·莫斯科维奇.群氓的时代[M].南京:江苏人民出版社,2003.
[3]祁晓霞.基层政府应对群体事件网络舆情管理策略[J].技术经济与管理研究,2010(6).
[4]刘子倩.决堤之前[J].中国新闻周刊,2010(24).
[5]杨晶.加强公民认同建构和谐官民关系[J].广州社会主义学院学报,2012(2).
[6]金太军.公共行政的民主和责任取向析论[J].天津社会科学,2000(5).
[7]Margolis,M.and Resnick,D.Politics As Usual:The Cyberspace“Revolution”.London:SAGE Publications,2000.
[8][英]安德鲁·查得威克.互联网政治学:国家、公民与新传播技术[M].北京:华夏出版社,2010.
[9]刘文富.网政政治[M].北京:商务印书馆,2002.
[10]Electronic Communities:Global Village or Cyber Balkans[EB/OL].http://web.mit.edu/marshall/www/papers/CyberBalka-ns.pdf.