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时期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实践与思考

2013-08-15 00:50陈宇波
中共太原市委党校学报 2013年1期
关键词:阵地党员干部群众

陈宇波

(中共攀枝花市委党校,四川攀枝花617000)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指出:“反对腐败、建设廉洁政治,是党一贯坚持的鲜明政治立场,是人民关注的重大政治问题。”在坚决惩治腐败的同时,加大教育、监督、改革、创新力度,更有效地预防腐败。加强教育是反腐倡廉的基础性工作,廉政文化进机关、学校、社区、农村、企业、家庭无疑是其中的重要内容。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则是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题中应有之义。

一、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现实意义

(一)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扎实推进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保障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健康有序开展,促进农村经济发展和社会稳定,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具有重要作用。近年来,我们不断加大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工作力度,取得了明显成效。但是,我们也应清醒地看到,在广大农村,腐败现象依然存在,腐朽思想仍有市场。要想使腐败现象无处藏身,腐朽思想遁于无形,绝非少数人一朝一夕可以改变,而更多需要的是文化的力量。这是因为,在现实生活中真正能够塑造和改变人的,归根结底仍是文化。由此可见,我们有必要把廉政文化建设作为一种教育手段,按照文化自身发展的规律,通过独特有效的方式,将廉政的内涵和要求渗透到社会生活的方方面面,使人们在浓厚的廉政文化氛围中,通过潜移默化的影响,达到润物细无声的效果,从而不断提升人们的精神境界,助推农村基层党风廉政建设。

(二)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营造农村反腐倡廉的良好社会环境

农村反腐倡廉工作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离不开良好的社会环境。实践表明,良好的社会环境是开展农村反腐倡廉工作的“润滑剂”,有之则游刃有余,反之,则举步维艰。特别是在同腐败现象作长期斗争的过程中体现得尤为明显。事实上,作为不断侵蚀农村社会肌体的腐败现象,不是一种孤立的社会现象。它在破坏现实社会伦理和秩序的同时,也在以不同的方式影响着人们的思想和行为。它不仅有着一定的文化背景,而且同社会环境密切相关。所以,从一定意义上讲,要改变这种现状,就需要充分发挥廉政文化在滋润人的心灵、荡涤人的灵魂、重塑社会伦理等方面的重要作用,通过加强廉政文化建设,不断营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三)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有助于筑牢农村党员干部廉洁自律的思

在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进程中,农村党员干部无论是在推动科学发展,还是在服务人民群众方面都实实在在地起到了先锋模范带头作用,成为了党在农村联系人民群众的重要桥梁和纽带。然而,我们依然发现,当前在少数农村党员干部身上存在的作风漂浮、奢侈浪费等现象则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党的形象。这种现象的产生表明在这些党员干部身上,还没有真正形成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为此,我们有必要对农村党员干部深入开展反腐倡廉教育。而廉政文化建设作为反腐倡廉教育的一项基础性工作则将发挥出越来越重要的作用。它能使廉政行为文化理念在党员干部内心深处生根发芽,将廉洁从政行为准则内化为自觉行动,使党员干部真正做到“任凭风吹浪打,我自岿然不动”,形成并筑牢廉洁自律的思想基础。

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思想观念较为滞后

思想是行动的先导。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首先要从思想上加以重视,正确认识廉政文化的内涵和廉政文化建设的意义,这是做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前提。然而,在当问及你是否了解廉政文化和廉政文化建设时,有多达72.8%的人表示“不了解”和“不太了解”,回答“非常了解”和“了解”的仅有27.2%。对于你是如何看待廉政文化进农村是否有必要这个问题时,只有51.7%的人认为“很有必要”和“有必要”,而认为“无所谓”和“没必要”的占48.3%。在问到你是否了解“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相关活动时,回答“非常了解”和“了解”的人仅有32.8%,多达67.2%的人则选择了“不了解”和“不太了解”。通过调研,我们发现,人们的思想观念还较为滞后,还不能够完全适应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需要。仍有不少的村民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意义和重要性缺乏足够的认识,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是领导干部和各级机关的事,与自身的关系不大。一些乡镇和村社干部认为廉政文化建设没有硬指标,是软任务,与当前的主要任务抓经济、抓发展、保稳定不合拍。因此,他们往住认为,只要地方的经济增长了就算完成任务,而不需要花钱费力去搞“务虚不务实”的廉政文化建设。还有少数干部甚至连廉政文化建设抓什么、怎么抓都不太清楚。

(二)内容不够丰富,形式和载体相对单一

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需要丰富的内容和多样的形式与载体,这是做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基础。在调研中,我们发现,认为当前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活动的内容丰富、形式与载体多样、贴近实际的人仅有35.6%,还有64.4%的人持相反的意见。在问及你是否愿意参加“廉政文化进农村”的相关活动时,有29.8%的人表示“非常愿意”和“愿意”,而表示“不愿意”和“不太愿意”的人占到了70.2%。在这些人中间,我们通过座谈了解到,他们不愿意参加活动的原因,主要是认为现在的一些活动在内容上的针对性还不够强,内容比较抽象,不太具体,不容易被理解,缺少说服力。形式与载体的灵活性还不够,形式与载体简单呆板,套路陈旧,多是挂挂、刷刷、写写标语或者开大会、听广播等空洞的说教,严重脱离农村群众生活实际,因此他们产生事不关己、高高挂起的心态,参与的积极性不够高就在情理之中了。部分乡镇和村社干部则认为这些活动是上面的事,上面怎样安排,下面就怎样做,至于如何去丰富活动内容,创新活动形式与载体思考得不太多,主动求变的积极性还不够高。

(三)活动阵地还需夯实

廉政文化作为一种观念和理念,其传播必须借助一定的阵地。加强阵地建设可以充分发挥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辐射作用,这是做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关键。在调研过程中,我们了解到,尽管有不少乡镇设有廉政文化建设活动阵地,但是在阵地建起来后,仍然面临着不少的困难,做事人少、办事缺钱的矛盾比较突出。一方面,要发挥阵地的作用和维持阵地的运转必须要有专业人员,由于经费的缺乏和现有人员组成现状的限制,相关的专业人员非常少,特别是业务骨干相当匮乏,而且还面临着人员不断流失的困境。正是在这样的情况下,一些阵地的作用无法充分发挥,形同虚设。另一方面,办事缺钱依然是影响阵地建设的一个重要因素。当问到你所在的乡镇是否重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阵地建设的经费投入时,只有23.4%的人认为“非常重视”和“重视”,有76.6%的人认为“不太重视”和“不重视”。在经济不太发达和边远的地区这种情况则更加突出。俗话讲“巧媳妇难为无米之炊”,由于普遍缺乏必要的工作经费,这在一定程度上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产生了一定的制约作用,影响了廉政文化宣传教育工作在农村的开展。

(四)制度建设亟需加强

推进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需要有科学完善的制度,这是做好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工作的保证。制度建设包括了制度制定、制度执行、制度完善、制度反馈等几个方面。作为制度制定而言,制度的制定不能脱离实际,应建立在大量调查研究的基础上,这样制定出来的制度才可能有旺盛的生命力。在调研中,我们看到,现有的一些制度仍存在与实际相脱离的情况。在制度执行方面,不在现有制度框架下执行制度的情况偶有发生。虽然只是个别现象,但是它却产生了一定的负面影响。在问及你认为目前有关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制度是否健全,是否需要进一步完善时,有61.3%的人认为不太健全,还需要进一步完善,有38.7%的人认为不需要。事实上,还是有一些制度无论是在总体环节还是在细节方面都有不能够完全满足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需要的地方,仍有健全和完善的必要。比如,关于经费投入制度、激励制度等等。所谓制度反馈,是指在制度执行后,其结果通过一定的途径传递到制定者、执行者,并为其了解和认知的过程。通过走访和座谈,我们发现,人们还不太重视制度反馈这个环节,对执行的结果多是无条件地服从,而没有将其反馈的意愿,久而久之,会使二者之间形成某种隔阂和障碍,使得二者之间的交流与互动很难形成,其所造成的影响也将最终会反映到制度的制定、执行和完善上来。

三、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对策建议

(一)提高认识,更新观念,正确处理好“三种关系”

一是正确处理好干部示范与群众参与的关系。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是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和提升基层政权服务能力的重要内容,是密切党群、干群关系的有效途径,需要广大农村党员干部、群众的积极参与。俗话讲:“村看村、户看户,党员看支部,群众看干部。”如果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没有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就会失去引领和方向;而如果没有群众的积极参与,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只会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缺乏应有的生机与活力。因此,我们要以党员干部的示范带头行动激发群众参与廉政文化活动的热情,调动群众的主动性、积极性和创造性。尤其是党员干部要先学一步,先行一步,弘扬和倡导自律、公正和廉洁的精神,使群众通过耳濡目染构建牢固的廉政文化理念,让群众看到我们党反腐倡廉的信心和决心,主动参与到反腐倡廉的行动中去,不断筑牢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群众基础。

二是正确处理好思想性与大众性的关系。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既需要阳春白雪,也需要下里巴人。二者之间并不矛盾,相辅相成,缺一不可。思想性是一个严肃的话题,大众性则是一个轻松的谈资。对于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来讲,如果缺少思想性,势必会失去灵魂,迷失方向;而缺少大众性,则会显得空洞无物,枯燥乏味。如果具体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实际活动中,我们就应该既要注重活动的思想性,也要考虑活动的大众性,寓教于理、寓教于文、寓教于乐,增强廉政文化的渗透力和吸引力,使活动更加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让党员干部和群众在廉政文化活动中接受廉政熏陶和教育,不断提升自身思想境界,催生正气新风。

三是正确处理好虚与实的关系。对于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理解,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有的人认为虚,而有的人却觉得实。如何把“虚”和“实”有机结合起来,是摆在我们面前必须认真思考的问题。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应坚持虚事实办,虚功实做,从实际出发,既尽力而为,又量力而行,使制定的目标和措施,做得到、行得通、办得实。与此同时,我们还应既努力抓好当前,更应着眼长远,努力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常态化、长效化。

(二)不断丰富活动内容,积极开展实践活动

一是要突出实践活动的主题性。例如,目前在一些乡镇开展的如“清风正气,和谐农村”等主题实践活动,其实就是理论与实际相结合的很好形式。然而,在调查中,我们了解到,并不是所有的乡镇都在开展此类的主题实践活动。究其原因,主要还是因为设计活动时,主题不够鲜明,内容不够丰富,使得活动的举办缺少必要的人力、物力和财力的支持。由此可见,要想使实践活动能深入人心,广泛开展,首要的还是要保证活动有鲜明的主题、丰富的内容才行。

二是要突出实践活动的参与性。这就要求活动要有丰富的内容,内容要突出农村特色,切合农村实际,贴近群众生活。比如,有的乡镇依托本地的历史文化资源,将群众认可的历史文化、民俗文化与廉政文化的内容相衔接,通过实践活动,不断丰富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内涵。从活动开展的情况看,这类活动非常受广大党员干部、群众的欢迎,大家普遍认为由于活动的内容不再是曲高和寡,因此更容易被大家所接受。

三是要突出实践活动的创新性。通过创新使实践活动更具生机与活力,使活动内容更加丰富多彩。在创新的过程中,我们不能为求新而不顾实际,瞎起哄,乱指挥,而要在全面了解实际情况的基础上做到创中有新,新中有创。还可以积极借鉴其它地方的先进做法,给合本地实际,大力推广。

四是要突出实践活动的可操作性。这就要求活动内容紧紧贴近群众生产、生活细节和群众最关心的事情,使实践活动成为农村群众广泛参与的一种自觉行为,充分发挥实践活动的引导功能、教育功能、规范功能,化解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过程中存在的问题,真正把活动落到实处,为农村经济社会发展创造良好的发展环境。

(三)加强阵地建设,创新形式载体,引导群众广泛参与

加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必须要有阵地和有效的形式与载体。在调查中,当问到你认为当前农村廉政文化建设需要在哪些方面进一步加强时,有57.3%的人认为应当加强阵地建设,创新活动形式和载体。针对一些乡镇活动阵地建设的现状,我们认为在阵地建设上要做到无中生有,有中做优。所谓无中生有,就是对于目前还没有活动阵地的乡镇,一定要从自身实际出发,利用现有阵地加紧建设。比如,可以在村的党员活动室设立“廉政课堂”,也可以利用电教室、农家书屋、文化大院等原有阵地,辅之以新的内容和形式,对党员干部和群众进行反腐倡廉教育。所谓有中做优,就是对于现有的活动阵地,我们要在充分调查研究的基础上,科学谋划,统筹创新,做到人无我有,人有我优。要加大对阵地建设的经费投入力度,建立起畅通的筹资渠道,可以考虑采取向上争取一点、乡镇挤出一点、部门支持一点的做法来解决资金来源问题。要想留住和吸纳优秀的人才,使之参与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中来,一是要加大对现有人员的培养力度,使其具备良好的素质和能力。二是通过公开选拔、调入等方式积极引进立志于从事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各类人才。三是打造有利于人才发挥才能的内外环境,为人才成长创造良好的发展空间。

在一些经济实力比较强、人民群众文化程度比较高的乡镇,我们可以尝试建立农村廉政文化信息网络平台。通过平台,为大家解惑释疑,引导党员干部和群众学习和理解党风廉政建设的有关内容,用党的先进文化和优秀的传统文化充实人们的思想,使人们树立起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不断扩大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覆盖面。

此外,我们可以通过在乡镇修建廉政文化宣传墙、广告栏,组织干部下基层讲廉政党课,组织群众传唱廉政歌曲、发放廉政文化宣传教育书籍、光盘,成立“五老”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宣传队等形式,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在党员干部和群众中树立起“以廉为荣,以贪为耻”的良好风尚。

(四)加强制度建设,建立长效机制

一是建立健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组织机制。我们要从事关廉政文化建设全局的高度,充分认识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要地位,切实加强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的领导。建立和完善党委统一领导,部门齐抓共管,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的责任体系和工作机制,真正使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软指标”变成“硬任务”。作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领导者,主要领导干部不仅自身要做到廉洁自律,而且还应亲自抓,重点抓,狠抓落实,抓出实效。纪检部门要充分发挥牵头抓总作用,在有关部门的协同配合下,认真制定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实施计划,确定工作目标,明晰工作思路,并与有关部门建立定期沟通机制,及时掌握工作进展情况,做好指导工作。

二是建立健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投入整合机制。为了切实保证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各项工作落到实处,需要我们建立健全财政支持、自筹、社会各方捐助等多种形式的经费投入机制,在经费方面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提供支持。同时注重发挥市场机制的作用,积极探索市场化运作的方法,丰富和完善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运作途径。加大乡镇和市县资源整合的力度,通过送廉政戏下乡、送廉政书刊下乡、送廉政设施下乡以及联合开展廉政文化宣传活动等方法,形成市、县、乡、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整体合力。

三是建立健全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考核激励机制。建立农村廉政文化建设考核机制,一方面可以反映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重视程度,另一方面又可以反映群众对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满意程度,真实反映农村廉政文化建设的成效。做好考核工作,应建立科学的考核指标体系,确立可操作、循序渐进、突出重点、综合考评和群众至上的原则,由纪检部门会同相关机构进行联合考核。建立农村廉政文化建设激励机制,及时总结表彰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开展得好的典型,对做得较差的也要提出改进意见。要结合农村实际,开展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十佳标兵、十佳家庭、优秀廉政主题教育活动、优秀廉政文化建设活动基地、优秀廉政文化建设宣传员等创评活动,调动群众参与的积极性,为农村廉政文化建设增添内在动力。

[1]沈成.创新方法 搞好结合 做好廉政文化进农村工作[J].中国监察,2006(4).

[2]陈宇波.关于加强农民技能培训的调查与思考——以攀枝花市银江镇为例[J].江西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07(1).

[3]大力加强廉政文化建设 深入推进反腐倡廉工作[DB/OL].惠州新闻网,http://www.hznews.com/xw/hzxw/200508010011.html.

[4]陈宇波.新时期加强村民道德建设的现实思考[J].山西高等学校社会科学学报,2004(9).

[5]张颖.对廉政文化进农村的问题与对策的思考[J].天府新论,2008(S1).

猜你喜欢
阵地党员干部群众
党员干部新书架
“无尾怪”和“独角怪”
多让群众咧嘴笑
党员干部要“心强身壮”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暑假,到校外阵地去实践
人大党员干部要当好“四个表率”
情牵群众美好生活新期待
党员干部怎样用好微信群
“群众来求助”等十六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