阎国平
(中共北京市延庆县委党校,北京102100)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是落实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各项工作任务的战斗堡垒。党的基层组织也是党联系群众的桥梁和纽带,是党执政的组织基础。农村基层党组织是党的基层组织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是党在农村工作的基础。党的十六大以来,我们党以改革创新精神加强和改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增强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提高了农村基层党建的科学化水平。
党的十六大以来,以胡锦涛同志为总书记的党中央贯彻落实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和科学发展观,围绕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在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方面提出许多新观点、新理论,使农村基层党建达到一个新水平。
1.扩大基层民主,完善村民自治。党的十六大报告提出:“扩大基层民主,是发展社会主义民主的基础性工作。健全基层自治组织和民主管理制度,完善公开办事制度,保证人民群众依法直接行使民主权利,管理基层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对干部实行民主监督。完善村民自治,健全村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村民自治机制。”
2.农村党组织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党的十六大报告指出:“切实做好基层党建工作,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应该成为贯彻“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组织者、推动者和实践者。要坚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拓宽领域、强化功能,扩大党的工作的覆盖面,不断提高党的基层组织的凝聚力和战斗力。加强以村党组织为核心的村级组织配套建设,探索让干部经常受教育、使农民长期得实惠的有效途径。”
3.提出在全党开展以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主要内容的保持共产党员先进性教育活动。
4.提出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党的十六届四中全会强调,加强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必须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全面贯彻党的基本路线、基本纲领、基本经验,以保持党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为核心,以建设高素质干部队伍为关键,以改革和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为重点,以加强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队伍建设为基础,努力体现时代性、把握规律性、富于创造性。
1.党的十七大深化了对农村基层党建的认识
(1)提出“一条主线、五大建设”的党的建设总体布局。十七大报告提出党的建设以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为主线,加强思想建设、组织建设、作风建设、制度建设、反腐倡廉建设。
(2)健全基层群众自治机制,发展基层民主。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要健全基层党组织领导的充满活力的基层群众自治机制,扩大基层群众自治范围,完善民主管理制度。要深化乡镇机构改革,加强基层政权建设,完善政务公开、村务公开等制度,实现政府行政管理与基层群众自治有效衔接和良性互动。
(3)改革党内选举制度,改进候选人提名制度和选举方式。十七大报告提出要推广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成员由党员和群众公开推荐与上级党组织推荐相结合的办法,逐步扩大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直接选举范围,探索扩大党内基层民主多种实现形式。
(4)提出在全党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并提出在党的基层组织和党员中深入开展创先争优活动。
2.党的十七届三中全会对加强农村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具体部署
(1)提出要把党的执政能力建设和先进性建设作为主线,以改革创新精神全面推进农村党的建设,认真开展深入学习实践科学发展观活动,增强各级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战斗力,不断提高党领导农村工作水平。
(2)提出要完善党领导农村工作体制机制,强化党委统一领导、党政齐抓共管、农村工作综合部门组织协调、有关部门各负其责的农村工作领导体制和工作机制。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坚持把农村工作摆上重要议事日程,在政策制定、工作部署、财力投放、干部配备上切实体现全党工作重中之重的战略思想,加强对农村改革发展理论和实践问题的调查研究,坚持因地制宜、分类指导,创造性地开展工作。
(3)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以领导班子建设为重点、健全党组织为保证、三级联创活动为载体,把党组织建设成为推动科学发展、带领农民致富、密切联系群众、维护农村稳定的坚强领导核心。
(4)提出要加强农村基层干部队伍建设,着力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提高他们的素质,解除他们的后顾之忧,调动他们的工作积极性。要巩固和发展先进性教育活动成果,做好发展党员工作,改进党员教育管理,增强党员意识,建设高素质农村党员队伍。
3.党的十七届四中全会对加强基层党组织建设提出新要求
(1)扩大基层党组织覆盖面。提出全面推进各领域党的基层组织建设,实现党组织和党的工作全社会覆盖,做到哪里有群众哪里就有党的工作、哪里有党员哪里就有党组织。提出推广在农民专业合作社、专业协会、产业链、外出务工经商人员相对集中点建立党组织的做法。
(2)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创新。提出把发展现代农业、培养新型农民、带领群众致富、维护农村稳定贯穿农村基层党组织活动始终,发挥党组织在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中的领导核心作用。普遍开展创先争优活动,深化基层党建工作三级联创活动,坚持和完善“三会一课”制度,推进基层党组织工作信息化。
(3)增强党员队伍生机活力。要求建立健全教育、管理、服务党员长效机制,激发党员增强光荣感和责任感、保持先进性内在动力。注重质量、优化结构,改进发展党员工作,加强思想上入党教育,加大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
(4)建设高素质基层党组织带头人队伍。提出按照守信念、讲奉献、有本领、重品行的要求,加强基层党组织书记队伍建设。拓宽农村基层干部来源,选拔优秀党员担任村党组织书记,推进选聘高校毕业生到村任职工作。
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实现了拓展和深化,积累了许多新经验、新做法,进一步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09年9月至2010年11月,中国浦东干部学院、人民网、中国人事报和组织人事报联合举办基层党建创新典型案例征集活动。活动期间共征集创新案例2000多个,涵盖基层党建工作各个领域。经过初选、网络票选、专家推荐和评审,评选出最佳案例20个、优秀案例60个。其中许多案例涉及农村基层党建。如内蒙呼伦贝尔组建“百万农牧民创业先导团”;河南南阳科学探索“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广西百色推行“农事村办”制度,探索农村社会管理和服务新模式;上海杨浦走进基层服务群众践行“一线工作法”;江苏仪征全面推行乡镇党委换届公推直选;安徽淮北推倒一堵墙拉近党群心等等。2012年,中央将这一年定为基层组织建设年,更加有力地推动了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的实践创新主要表现为以下方面。
第一,大力推进基层党务公开。2010年,中共中央办公厅印发《关于党的基层组织实行党务公开的意见》后,基层党务公开首先迈出实质性步伐。目前,通过互联网等现代信息手段,我国基层党组织党务公开平均覆盖率已达98%以上。天津、内蒙古、江苏等地基层党组织充分运用互联网、局域网、电子显示屏、远程教育站点、手机短信平台等现代信息手段,使党务公开更加简便、快捷、高效。一些基层党组织还建立“党员点题公开栏”和征求意见箱,提高了党务公开的针对性。实行党务公开,使党员对党内事务充分知情,激发党员参与党内事务的积极性,促进了党内基层民主的发展。第二,丰富了候选人介绍方式。在乡、村党组织换届中,许多地方改变过去只发放候选人简历的单一介绍方式,采取召开见面会、竞职演讲、回答党员群众提问、实地调研、公布工作实绩等方法介绍候选人,增进了选举人对候选人的了解。有些地方还采取述职报告、分团走访、橱窗展示、播放录像、媒体介绍等方式介绍候选人,为充分展示各方面优秀人才、帮助党员群众了解候选人搭建平台、创造条件。第三,试点“公推自选”。十六大以来,许多地方开展了基层党组织领导班子“公推直选”试点工作,即由党员大会或党员代表大会直接选举产生基层党组织书记、副书记。2010年,广西在村党组织换届中,全部采用“公推直选”方式产生班子成员。此外,山东省乳山市还探索了“两推直选”方式,即党员一人一票、群众一户一票推荐支部成员候选人,党员直接选举支部书记、委员。2004年,在20%的村实行“两推直选”村党支部书记,2007年,农村两委换届时“两推直选”比例又提高到50%。
随着农村经济体制的转变,农村经济市场化进程不断加快,经济结构多元化、组织形式多样化的趋势越来越明显,农民生产经营的自主性日益增强,跨地区、跨产业多种形式的生产联合或经营联合不断涌现,新经济组织日益增多。为适应这一变化,全国各地积极探索党组织设置形式,取得了良好成效。河北省邯郸市同步推进基层党组织、群众自治组织、经济合作组织、综治维稳组织全覆盖,在经济合作组织中建立党组织。山东省潍坊市大力推进农民专业合作社党建,积极探索“支部+合作社”模式,努力做到“合作社里建支部、党员带着社员富”。甘肃省华亭县新建农村龙头企业、产业协会、农业示范园区党支部,由村党组织书记兼任产业协会会长。江西省九江市庐山区建立蔬菜、花卉苗木、茶叶等产业链党组织,引办农产品协会、专业合作社、商会组织。安徽省依托农村专业合作社、农业产业链、专业协会和各种联合体设置了功能型党支部,在外出务工党员集中的地方建立了流动党员党组织,设立了流动党员联络站。通过全国各地积极的探索,有效提高了农村基层党组织覆盖面。
第一,大学生村官工作。2008年3月,我国全面启动选聘大学生到村任职工作。全国已累计选聘大学生村官30万名,目前在岗21.2万名,有8.2万名担任村“两委”干部,5000多人担任村党支部书记、村委会主任,有4位大学生村官当选党的十八大代表。大学生村官为农民提供信息、技术、政策及法律等多方面服务,带领农民创业致富,已成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骨干力量。第二,干部远程教育。党的十六大以来,党中央高度重视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工作。2010年12月,中央组织部成立党员教育中心,负责全国远程教育工作。在中央高度重视下,中央有关部门和各省(区、市)密切配合,从2003年起,历时8年圆满完成农村党员干部现代远程教育网络一体化建设,建立了中央和省、市、县四级播出平台,建成了基本覆盖全国乡镇和村的70多万个终端站点,初步形成了从中央直达基层的远程教育网络体系。干部远程教育极大提高了农村党员干部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农村发展的能力。
十六大以来,全国各地大规模开展党员教育培训,不断提高党员队伍素质。中央印发《2009—2013年全国党员教育培训工作规划》,各地也纷纷制定实施党员教育培训计划。全国共开展农村党组织书记培训139.6万人次、新党员培训420.4万人次、大学生村官党员培训32.8万人次、党员创业就业技能培训1478.4万人次。此外,10年间,各地加大了在工人、农民中发展党员力度,不断优化党员队伍结构,确保发展党员质量。2002—2011年,全国共发展党员2666.1万名,其中农村党员有了很大比例增长。
十六大以来,各地积极探索基层党建创新的方式方法,积累了宝贵的经验。浙江省台州市村级党组织实行的“民主恳谈会”制度,已经延伸到乡镇、社区和企业。广西推行党员旁听党委班子专题民主生活会、党外群众旁听支部专题组织生活会“两个旁听”制度。贵州、青海等地建立重大决策征求意见制度,在重大事项决策部署前广泛征求基层党组织和党员群众的意见建议。天津市将村级重大事务列入民主决策范围,推行“六步决策法”。河南省邓州市探索了“四议两公开”工作法,创新了基层民主决策实现形式,全国有57.5万个村推行了这一工作法。上海市杨浦区实践了“一线工作法”,核心是“走进基层、服务群众、密切党群关系”。河北省巨鹿县则根据农村工作实际,推行“干群夜谈会”制度,广大基层干部利用晚上农民闲暇时间,通过漫谈、座谈、辩论、授课等形式,走进农村与群众面对面交流。
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创新积累了宝贵的经验,这些经验的取得对我们推动今后的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具有重要的启示意义。
第一,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科学发展观是马克思主义同当代中国实际和时代特征相结合的产物,是马克思主义关于发展的世界观和方法论的集中体现,对新形势下实现什么样的发展、怎样发展等重大问题作出了新的科学回答,把我们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规律的认识提高到新的水平,开辟了当代中国马克思主义发展的新境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把科学发展观的主要思想、主要内容、主要要求贯穿于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全过程,做到以广大农民的利益为出发点和落脚点,妥善协调处理好农村的各种关系,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吸引力、凝聚力、战斗力,切实提高农村党员干部推动农村科学发展的能力,切实推动农民增产增收,帮助农民解决实际利益问题,帮助广大农民走上富裕道路,推进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
第二,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与农村中心工作相结合。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按照党的政治路线来进行,围绕农村中心任务来展开,这是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基本经验。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围绕增加农民收入这个农村中心任务展开工作,要想基层农民所想,急农民所急,把工作重心转移到示范引导、提供服务上来,促使广大农民自觉适应市场经济的发展要求,成为市场经济的主体。要支持鼓励广大基层党员干部创办、承办科技示范基地,培育一批示范带动农民致富的先进典型,促进农村经济发展,促进农民增收。要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乡风文明、村容整洁、管理民主的要求,全面推进农村的经济、政治、文化、社会、生态建设。
第三,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金碑银碑不如老百姓的口碑。”总结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可以看出,农村基层党组织在群众中的口碑如何,主要是看是否为农民群众办了实事、办了好事,工作是否取得了实效。农民群众是农村的主人,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要密切联系广大农民群众。农村基层党组织要切实为广大农民群众着想,讲真话、办实事、求实效。农村基层党建活动要主题鲜明,贴近群众,求精勿滥,求实避虚,使群众在活动中得到实惠,避免流于形式。党建活动的开展要针对与群众生产生活密切相关的热点难点问题,与群众的切身利益结合起来,赋予党建活动新的内涵,力求解决具体问题,取得实际成效,从而不断扩大党在农村的群众基础,使党始终得到人民群众的支持和拥护。
第四,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制度具有根本性、全局性、稳定性和长期性。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创新,提高农村基层党建工作的科学化水平必须加强制度建设。十六大以来,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坚持把制度建设贯穿始终,及时总结好做法、好经验并上升到制度层面,总体上做到有章可循、有据可依。推进农村基层党建工作必须进一步增强制度意识,加强制度建设,推动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不断向制度化、规范化轨道迈进,为农村基层党建工作提供更加科学的理论指导。
[1]韩强.党的十六大以来基层组织建设的创新与启示[J].中共杭州市委党校学报,2012(1).
[2]孙畅雪.建国以来农村基层党建体制模式的历史演进与启示[J].大连干部学刊,2011(7).
[3]梁妍慧,侯晋雄.十七大以来党的建设理论的丰富与发展[J].中国党政干部论坛,2012(7).
[4]党的十七大以来组织工作成就巡礼之八:基础更牢旗更红[J].组工通讯,2012(8).
[5]党的十七大以来组织工作成就巡礼之九:增强党的团结统一和创新活力——党的组织制度和党内民主建设取得新进展[J].组工通讯,2012(9).
[6]中央组织部党建研究所.新境界 新形象 新成效——党的十七大以来基层党建理论创新和宣传工作实践[N].光明日报,2012-11-0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