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老年慢性病患者浅静脉穿刺的护理干预

2013-08-15 00:51:30杨红琼
中国老年保健医学 2013年5期
关键词:针眼操作者进针

杨红琼

静脉输液是一种有效的治疗手段,在临床上已被广泛应用,但老年患者由于皮肤松弛,弹性降低脆性增加,随着穿刺次数的增加,血管破坏严重,增加了穿刺难度,往往难以实现一次成功,这样就加重了患者的痛苦,同时也降低了护理人员的工作效率。为提高穿刺成功率,笔者采取了一系列护理干预措施,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

2012年6月~12月我科收治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其中男性42例,女性18例,年龄48~80岁,平均年龄56岁,病程11~36年,平均22年,疾病的种类慢性阻塞性肺病25例,高血压13例,糖尿病10例,肾病12例,其中肥胖患者(体重超过标准体重50%)男性15例,女性10例;消瘦患者(低于标准体重)男性16例,女性5例,水肿患者男性11例,女性3例。

2.方法

2.1 穿刺前的护理干预 ①实行心理护理干预,操作者对患者热情和蔼、真诚、关心、体贴,取得患者的信任,告知输液的目的及药物,消除影响穿刺的不利因素,使紧张的血管得以舒缓,从而更好的配合操作。②操作者的准备,静脉穿刺是护士临床应用最广泛、最基本的护理技术操作之一,有资料显示:缓解护士的心理压力可明显提高穿刺一次成功率[1],提高护理人员的心理素质和高度的责任心,不受外界因素的影响,全身心的投入到操作中。

2.2 穿刺时的护理干预 老年患者由于血管呈进行性硬化、脆性大,易滑动,因此找准血管是关键,也是确保一针见血、减少患者痛苦的要求,不可贸然或抱着试试看的心态进针。通常选择足背和手背的静脉网,避开关节、有疤痕、硬化、受伤、感染的静脉。

2.3 穿刺方法

2.3.1 暴露穿刺部位方法:在护校里所学的穿刺技术是要求患者握拳,看见回血后再进少许,但在实际操作中笔者认为这个方法存在着一些弊端,一是握拳增加了患者的紧张度,降低了疼痛阈值,增加了患者的痛苦。在进行手背静脉穿刺时应该让被穿刺者手自然放松,操作者一手握住患者输液手,使五指并拢成空心拳状,根据自己选择的穿刺点随意调节,使血管暴露充分突出穿刺点,这样让患者在放松自然的情况下进针,避免了因过于紧张而致血管收缩不利于穿刺。

2.3.2 周围静脉显露不明显者穿刺方法:在常规消毒后可用酒精棉球擦拭数次,同时亦可用手轻轻拍打血管[2],这样可以扩张局部血管,促使局部静脉扩张充盈并暴露,或是嘱咐患者做松拳-握拳动作数次,暴露血管有利于提高穿刺成功率。

2.3.3 肥胖患者的穿刺法:肥胖患者由于皮下脂肪丰满,静脉位置较深,这就要求操作者要熟知具体的解剖位置,即在有血管分布位置用手指轻微按压触摸血管充盈情况,可有弹性或无弹性,并可在静脉部位所在的皮肤作上标记,此类静脉位置相对较深,但相对固定,不易滑落,对血管较充盈、粗、直采用直按进针法[3],即针尖与皮肤成30~40度角快速进针,一步到位,直按进入血管见回血后再进针少许即可。对血管较细小者则采用潜行进针法[3],即针尖与皮肤成10~20度角快速进入皮下,在真皮内潜行一段距离,再刺入血管进针速度要慢,见回血,不再进针。

2.3.4 消瘦患者的穿刺法:消瘦患者皮下脂肪少,静脉位置浅,走向清晰可见,易滑动,清晰可见细小的静脉,穿刺原则宁浅勿深,穿刺时选用恰当的针头(一般选5.5或6号),采用潜行进针法,如上所述,反之血管较粗大,易滚动,可用拇指和食指分别固定穿刺点上下的皮肤,勿使血管滑动,再行穿刺,采用直按进针法,如上所述。

2.3.5 水肿患者穿刺法:浮肿的患者进针深度难以掌握,因为水肿皮下组织疏松,毛细血管通透性增加,静脉显露不明显或完全不能看见血管,穿刺时沿静脉走向,以拇指指腹按压局部约3~4cm长皮肤,迫使组织液散开到周围组织,待静脉暴露后,可不扎止血带,以20~30度角快速直按法刺入血管,见回血后可进针少许。

2.4 输液中的护理干预 输液过程中的知识宣教是健康教育的黄金时间,根据不同患者的不同需求给予不同宣教,如血管较细或弹性较差者,应嘱咐患者输液完毕后可用温热的毛巾局部热敷,保持血管弹性,但应避开针眼处,以避免肢端过冷,水温以45℃ 为宜,不要太高以免烫伤,发放《输液小常识》。评估前1天静脉输液情况,内容包括:是否出现瘀斑,有无渗漏等,根据情况及时整改,若是患者问题及时提出修正其不良行为,若是操作者问题吸取经验改正不足,有针对性解决患者的实际问题,有利于建立良好的护患关系,同时亦可增强护理干预的效果。

2.5 输液后的护理干预 输液结束拔针时注意动作轻柔,耐心向患者交待纵行按压针眼处3~5分钟,因为皮肤上的针眼与静脉的针眼可能不在一个位置上,若是仅按压皮肤上的针眼,有可能造成血液顺着静脉针眼渗入皮肤,从而引起皮下瘀斑。切忌使用按压针头拔针,应在针头拔出血管壁后迅速按压,按压时忌重压和揉捏时间以5~10分钟[4]为宜,以不出血为度,对于液体外渗导致局部肿胀,不要拔针后立即热敷,24小时内冷敷,24小时后热敷。若输液后皮肤上出现红疙瘩,并且发痒,请及时通知我们,以观察是否有药物过敏反应,若需要长时间输液,建议患者最好选择静脉留置针输液,这样可以有效的保护血管,并且减少每次穿刺的痛苦。

3.结果

对60例老年慢性病患者共行220次浅静脉穿刺,完成输液208次,穿刺成功率为94%,其中失败原因6例见回血少,送针穿破血管,4例因血管滑动、固定不牢固而致穿刺失败,2例因固定不慎而针头脱出血管外。

4.讨论

老年慢性病需要反复、多次长期治疗,达到延缓病情,提高生存质量,从以上介绍可以看出,通过系统而规范的护理干预,可减轻患者的痛苦,消除患者的不良心理,增加了其配合的主动性,提高了护士的工作效益,融洽了护患关系,有效的减少了医疗护理纠纷的发生。

1 张其芬.缓解护士心理压力对静脉穿刺一次成功率影响的研究[J].护理研究,2008,22(90):2455 -2457.

2 俞璇.如何提高静脉穿刺的成功率[J].中外医学研究,2012,10(12):93.

3 李明英.提高老年慢性病患者浅静脉穿刺成功率的探讨[J].中外健康文摘,2012,(9):28.

4 刘苏芳.浅谈老年患者静脉输液护理体会[J].中国实用神经疾病杂志,2008,3(11):135.

猜你喜欢
针眼操作者进针
浮针治疗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相关症状专家共识(第11版)
针眼
——破溃
饮食科学(2019年5期)2019-06-03 08:58:54
操作者框架在车辆传动系旋转耐久试验中的研究与应用
快速消除针眼10妙招
饮食保健(2018年22期)2018-11-19 11:43:48
40°角进针和垂直进针桡动脉采血的成功率对比
皮纹网眼无痛进针法
操作者因素对Lenstar测量眼轴长度可重复性的影响
去除与保留血痂对预防牵引针眼感染的比较研究
双腔管插入操作者手卫生依从性护理干预效果观察
哈尔滨医药(2015年4期)2015-12-01 03:58:01
第二届亚太区操作者峰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