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 艳 邹淑云 洪立新 王 义 潘颍丽
32例老年肺癌患者近期在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内科接受了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服药前后进行“健康调查简易问卷(SF-36)”评估,现将SF-36生活质量问卷评分指标变化情况报告如下。
1.1 材料 续选择2012年1月至2012年12月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老年肺癌患者,纳入条件:①经临床、影像学和病理确诊的原发性肺癌患者;②年龄等于或大于60岁;③临床分期为Ⅲb及Ⅳ期,有靶向药物吉非替尼治疗适应症;④签署知情同意书,志愿接受生活质量相关问卷调查。排除标准:①严重心、肝、肾疾病及血液疾病患者;②初中以下文化程度患者;③有精神疾病或严重智力、认知障碍患者。本文实际入选老年肺癌患者32例,男性21例,女性 11例,年龄 61~75岁,平均年龄 67.04±10.31岁。
1.2 方法
1.2.1 吉非替尼服用方法:口服吉非替尼250mg/d,每4周为1个治疗周期,直至病情发展或出现严重毒副作用停止。
1.2.2 生活质量问卷选择及测定方法:生活质量问卷选择世界卫生组织(WHO)推荐的“健康调查简易问卷”(Medical Outcomes Study,SF-36),该问卷属于普适性生活质量问卷,分为8个维度:体能、精神影响、社会活动、心理健康、体能影响、精力、身体疼痛及一般健康。各个维度评分应用累加方法,分数越低代表生活质量越差。老年肺癌患者SF-36问卷评估分别在服药开始前及结束后1周内进行。
1.3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13.0分析软件对本次调查收集到的数据进行统计学处理,SF-36问卷中计量指标用均数±标准差±s)表示,用t检验进行两组间显著性测试,P<0.05代表有显著统计学意义。
表1为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前后SF-36问卷各个维度评分指标比较,结果表明,老年肺癌患者服药1个治疗周期后SF-36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服药前(P<0.01,P<0.05)。
表1 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前后SF-36问卷各个维度评分指标比较±s)
表1 老年肺癌患者服用吉非替尼前后SF-36问卷各个维度评分指标比较±s)
注:与服药前比较 a P<0.05,b P<0.01。
27服药后(n=32)57.80±5.65 53.45±5.12 46.69±4.24 55.90±4.92 52.26±4.85 51.73±4.85 54.17±4.90 59.14±5.
目前,我国中老年人口肺癌患病率及死亡率均呈上升趋势,多数患者就诊时已属病情晚期,不能进行手术治疗及放疗。“铂类联合化疗”常被作为这些患者治疗的不二选择,后者针对性差,在作用于肿瘤分裂期细胞同时,对人体正常组织也有伤害,有较明确的毒、副作用表现。EGFR属于原癌基因表达产物,大部分癌症发生、病情进展与EGFR密切相关,故后者以为实体肿瘤诊断及治疗重要的分子靶点。近来,通过阻断EGFR受体信号转导,对癌细胞进行分子靶向治疗取得了重大进展。吉非替尼是其中较为成熟的靶向药物,吉非替尼对人体内各脏器实体瘤疗效较好,特别是肺癌,患者服用后有较好的耐受性,生活质量也发生明显改善[1]。我们选择了一组近期前往前往中国医科大学附属第四医院肿瘤内科住院治疗老年肺癌患者为观察对象,他们病情均属中晚期。生活质量评估工具使用WHO组织推广的普适性生活质量(SF-36)问卷为测评工具,研究方法属于自身前后对照,我们发现,老年肺癌患者服药1个治疗周期后SF-36问卷中各个维度评分指标均明显优于服药前。国内另一些作者[2,3]应用其他生活质量工具也得出了与本文数据相似。
总之,各种肿瘤治疗不仅是为了单纯延长生存期,而是应以满意终点为出发点,因此寻找高效、低毒靶向治疗药物已成为抗肿瘤治疗的终极方向,本研究证实了吉非替尼靶向治疗期间中晚期肺癌患者得以明确改善。
1 卢宝安,张新伟,任秀宝,等.吉非替尼在非小细胞肺癌治疗中的研究进展[J].中国肿瘤临床与康复,2010,17(1):78-81.
2 魏丽娟,李安琪,庄碟微,等.吉非替尼化疗对晚期NSCLC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山东医药,2010,50(14):79-82.
3 邹燕梅,熊华,于世英.吉非替尼对晚期非小细胞肺癌患者生活质量的影响[J].中国癌症杂志,2008,18(12):926-92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