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宏伟
(南京政治学院上海校区 上海 200433)
党的十八大报告中强调指出,要“坚持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健全决策机制和程序,发挥思想库作用,建立决策问责和纠错制度”[1]。决策作为党委的一项重要职责,其质量的高低直接影响着落实的深度和宽度,影响着部队的长远建设。
1.民主决策意识不强。主要是党委决策时广泛发扬民主不够,党委成员缺乏按照民主制度和程序决策的观念和习惯。一是长官意志决策。把行政职务带进党内来,混淆了行政职务与党内职务的区别,谁的职务高谁说了算,使党委内部平等关系变成了领导与被领导关系。二是主观随意性决策。不按正常的程序和规则决定问题,凭想当然办事。有的在党委会研究决定的重大问题上搞变通,以办公会、碰头会、个别征求意见或常委传批等形式取代党委正式会议讨论,等等,实质上成了个人或少数人说了算。三是依靠经验决策。决策中犯经验主义,成了谁资格老、经验丰富谁说了算。由于部队现役军官的职务与年龄、任职经历基本上是成正比的,一般情况下,谁的职务高谁的军龄就长,经历就比较丰富,因而,也使一些人产生了倚老卖老的心理。四是随声附和式决策。这是一种思想懒惰、缺乏主见、好人主义的表现。有些行政职务低的委员“畏权”,事当前先看“一把手”的指示、意图,个人不敢拿主张,担心自己“越位”,不仅丧失自己的平等参与决策的民主权利,也使党委决策失去了原则性。
2.科学决策素质不高。这是制约部队党委科学决策的一个“瓶颈”,主要表现在有些党委成员的素质与党委议事决策的要求不相适应。一是对党委决策的基本制度和要求知之不深。民主集中制、党委统一的集体领导下的首长分工负责制和“十六字”原则,是部队党委决策的基本制度和要求。实践中,不少单位尤其是非作战部队单位的党委成员对这些制度和要求不够熟悉,运用不够自如,对党内规矩存在不懂不会的问题。二是党委委员参与决策的质量不高。主要是党委委员参政议政能力较弱,在班子中的作用发挥不够好。有的单位不注重发挥全委会委员的作用,把全委会开成听取领导指示、了解工作部署的会议,把下级党组织输送意见建议变成了表决心、唱赞歌。有的单位行政职务上任副职和部门领导的委员,只熟悉分管工作和本部门的工作,不了解全局,想问题、提建议站立点比较低。三是党委书记决断能力较弱。党委书记的决断能力直接影响党委民主决策的质量。正副书记对于在党委会已经反复讨论,本应付诸表决形成决议的问题,但由于正副书记不善于集中委员的智慧,特别是对争论激烈的议题,不会循循善诱,及时归纳总结,而长期拖延,不付诸表决。
3.议题提出方式不是很合理。议题的提出,是党委会发挥决策功能的重要环节,直接决定着会议的质量与效率。然而,有的党委在这方面存在以下问题:第一,议题提出的主体过于单一。《党委工作条例》规定:“全委会的议题由常委会确定;常委会会议的议题由书记、副书记研究。研究议题前,应当征求委员意见,除特殊情况外,不得临时动议。”[2]P15上面已经分析过,由于“两会”(全委会和常委会)都有权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而且召开全委会成本较高,有些重大问题就以常委会的形式决策,这样议题提出的主体就是书记和副书记,而且没有按照“确定议题前,应当征求委员意见”[2]P15的规定落实,这样就造成其他委员只有“听安排”份儿,而无提出议题的权利。第二,议题的形成缺乏深入的调查研究基础。决策既是一种思维活动,又是一种实践活动,集思维性与实践性于一身,需要领导者深入实际调查研究,综合分析制定方案。而现实中调查研究制度未能得到党委应有的重视,常委委员仅凭机关的书面或口头报告作为决策依据,在很大程度上影响了会议议题的质量。第三,对重大议题的征求意见、评估论证不重视。广泛征求意见尤其是相关专家的意见、深入评估论证是现代科学决策的重要保证。但有的党委并没有重视,不利于决策的科学化、民主化。
1.要真正吃透弄通上级精神。上级决策是站在全局高度作出的,具有原则性、指导性和普遍性,是做好本级工作的指导和遵循。党委决策的目的,是要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决策指示精神在本部队、本单位的实现。因此,各级在决策之前,首先要吃透上级的指示精神。一是党委委员研读。上级关于部队长远建设、敏感事件、选人用人等重要文件、通知下达后,党委书记应组织每名常委(必要时组织党委委员)传阅,并就文件精神进行研读,切实弄懂弄清上级的意图和要求。二是党委会议讨论。在认真研读上级文件精神的基础上,应视情召开党委常委会或党委会,对如何正确理解上级指示精神进行民主讨论,各委员积极发表自己的见解,在讨论的基础上集中合理因素,以达到对上级精神正确理解之目的。三是结合背景环境。部队建设中的大多数工作都是日复一日、年复一年,循环性很强,多数工作去年是这样,今年还是老一套。但在某些特殊时期,理解上级的指示要求要与以往有所区别或侧重。例如,部队的安全稳定工作要坚持常抓不懈,但毕竟不是部队的中心工作。而在一些敏感时点,部队安全稳定工作必然要提升一个新的高度,各级党委要对上级的指示精神作出与平时不同的理解,并制定不同的超常管理措施。
2.要紧贴部队建设发展实际。科学决策的本质规定,是从实际出发,按照客观规律作决策。搞好上级精神与本单位具体情况的结合是科学决策的最终归宿。由于各单位的性质、任务、地位不同,在具体抓落实时形式应各有不同,这就要求各级党委在决策时必须要紧贴部队建设实际,创造性地决定本级的策略和办法。否则,即使党委决策周密、部署再严谨,也只能是空中楼阁、一纸空文,中看不中用。一是搞好立体化调查研究。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正确的决策来自正确的调查研究。面对部队的重要工作、复杂问题,党委委员要取得发言权,必须走出办公室,舍得投入时间和精力,深入一线、身入基层、心入官兵,对部队的软硬件进行全方位的调查研究,充分掌握第一手资料,找准制约部队发展的“症结”和“瓶颈”。二是搞好全方位咨询论证。新形势下,部队面临的新领域越来越多,专业化要求和科技含量越来越高,仅靠以前领导和机关干部分析论证就撰写预案的做法早已不适应新形势部队发展的要求,需要探索领导、专家、群众结合的党委决策模式。尤其是专业化强的问题,必须问计于专家、求教于学者,切实让内行专家反复论证后的科学意见建议进入党委决策。
3.要切实发扬党内民主。提高党委的决策水平和领导能力,应把民主决策作为重点来研究解决,主要把握好“三个时机”。会前准备时,广泛听取各方意见。凡列入党委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问题,领导和机关部门应事先进行调查研究,采取多种形式广泛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是下级党组织和官兵的意见,涉及到专业性很强的决策,还要听取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尽可能地扩大决策的参与度,达到征集更多的合理建议。会上讨论时,充分听取委员意见。与会委员应以主人翁的姿态积极参加集体领导,正确对待手中的“一票权”,客观公正地分析问题,充分发表自己的意见建议,提倡正副书记末位表态制,防止委员受正副书记的“外溢效应”的影响。讨论结束时,及时集中委员意见。在讨论趋于成熟、委员意见趋于一致时,书记应按照少数服从多数的原则及时作出决策,形成决议;对于少数或个别委员的不同意见,既要慎重对待,又要避免因顾及少数或个别的意见议而不决,影响决策效率;如出现两种意见的人数相当难以定议时,应暂缓决议,待充分认证后再议,以免仓促定议影响决策质量。
4.要严格规范议事程序。在实际工作中,有的党委书记副书记为了获得私利或受益于人,在议事前、议事中利用《条例》的弹性空间,采取会前授意、会前定调,会中眼神授意、动作提示等“潜规则”,诱导委员同意自己的意见,这样的决策自然达不到民主议事、科学决策的目的。要规避以上现象的发生,必须严格议事程序。一是确定议题要严谨。坚持法规制度要求上会研究的必须上会。政治工作条例明确了各级党委讨论和决定的9个事项,党委工作条例规定了党委会、常委会分别要履行的12个方面职责,这些都必须作为决策的议题。会议议题要在广泛征求常委成员和机关意见的基础上由正副书记审定。二是调查论证要详尽。要围绕议题充分了解上情与下情,广泛搜集多方面信息,做到不符合上级指示规定的不上会,没有经过调查论证的不上会,没有做好充分准备的不上会。提交党委或常委研究的重大问题,一般要有两个以上可供比较选择的方案。三是个别酝酿要到位。正副书记之间酝酿要充分,意见不统一时一般不要上会;正副书记与委员之间酝酿要平等,不能把会前通气变成“定调”;委员与委员之间酝酿要讲大局,站在为部队建设负责的高度积极参与,不能搞非组织活动;机关职能部门向每个常委征求的意见要实事求是反映,不能走样。四是会议讨论要充分。与会人员要积极发表意见,表明态度。未到会成员的意见可用书面形式表达,或由职能部门在会上介绍。正副书记要以普通成员的身份参加讨论、发表意见,先听取与会人员的意见后再表明态度。五是各项分工要落实。要维护党委决策的严肃性,定了的事情要按分工按时限和标准抓好落实,主官对党委负责,副职对主官负责,机关对首长负责。要注意跟踪问效和信息反馈,经实践证明不妥或因情况变化需要调整的决策适时开会复议,进行修正。
[1]胡锦涛.坚定不移沿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前进 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而奋斗——中国共产党第十八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N].光明日报,2012-11-18(3).
[2]总政治部.中国共产党军队委员会工作条例[M].北京:军事谊文出版社,201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