巴沂晋
(中共福鼎市委党校 福建福鼎 355200)
党的基层组织是党的全部工作和战斗力的基础,在党的建设中处于极其重要的地位。实践证明,要解决农村问题,最根本的就是要把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成为能够带领群众共同致富的坚强领导核心。随着党对农村工作的日益重视和加强,农村党组织是否能够发挥领导核心作用,显得尤为重要。
福鼎位于福建省东北部,属宁德市下辖的一个沿海县级市,总人口58万,辖13个乡镇、3个街道和1个开发区,281个村 (社区)。现有基层党组织961个,党员18970名,其中281个村 (居、社区)成立299个党组织 (党委1个,总支5个,党支部293个),共有党员10760人。从总体上看,福鼎市农村基层组织建设整体水平显著提高,组织机构设置较为合理,班子成员整体素质较高,带领农民群众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能力进一步增强,为新农村建设提供了坚强的组织保证。
近年来,福鼎市以提高农村基层党组织执政能力为目标,不断提高农村党员干部队伍素质,进一步密切党群、干群关系,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的创造力、凝聚力和战斗力。2010年9月初,时任国家副主席习近平在福鼎考察时,对柏洋村党总支坚持 “五心”做法 (办事有公心、工作有信心、发展有恒心、为民有爱心、团结有诚心),给予了充分肯定。 《八闽快讯》 《福建组工通讯》和 《支部生活》等媒介先后宣传柏洋经验。
1.完善机制,着力 “强化责任”,扎实推进基层组织工作的开展。一是健全完善 “书记抓、抓书记”基层党建工作责任机制。17个乡镇 (街道、龙安)党委 (党工委)书记都签订了 《福鼎市基层组织建设目标管理责任书》,明确工作目标和责任。二是构建城乡互助机制。以“组织共建、党员共管、资源共享、发展共促”为目标,采取 “1+1”或 “1+X”的形式,探索村村共建、村企共建、村与机关共建模式。同时,每年都采取倒排的方法,按村级组织总数10%左右的比例确定了一批相对后进薄弱村,安排市直部门挂钩进行整顿帮扶。三是完善党群共建机制。认真组织开展了党建带工建、党建带团建、党建带妇建活动,有效整合利用工会创业发展基金、团委青年创业基金、妇联小额信贷资金,采取教育联办、活动联搞、服务联做的措施,拓宽党群联系渠道,增强帮扶带动实效,充分调动和发挥农村党 (团)员、妇女在推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的积极作用。
2.创新模式,着力 “阳光村务”,提升民主管理工作水平。推进村务公开民主管理,是村级组织创先争优的重要内容,更是确保农村长治久安的一件大事。一是推行 “六事”制度。认真推广 “四议两公开”工作法,立足福鼎村情,探索推行以 “干部问事、民主议事、分工办事、公开诺事、跟踪督事、考核评事”为主要内容的“六事”制度。二是加强 “三资”监管。在福建省率先建立村级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系统:村级建立村务监督委员会,乡镇建立村财委托代理中心,市级建立农村财务计算机网络监管中心,与各乡镇村财委托代理中心联网,构建起市乡村三级网络监管平台。在此基础上,成立农村 “三资”监管委员会,对各村资产、资源进行全面清查、登记、核查、公示,并录入监管系统,使集体 “三资”得到有效保护。三是探索多形式民主决策。涉及大部分村民利益的决策事项推行户代表决策制度,特别是涉及新村建设规划、集体土地出让、土地流转等事项,召开户代表会议进行决策,形成户代表决议。四是坚持公开招投标和采购审批制度。凡涉及集体资产、资源转让出租,均由乡镇集体资产资源转让出租招投标中心进行评估,评估确认价值超过10000元的都进行公开招投标。村级组织采购公共用品,单笔超过5000元或总额超过10000元的都由乡镇采购中心统一购买。这两项制度既开源节流,又保护了干部。
3.加强队伍建设,着力 “固本强基”,夯实基层党组织执政基础。柏洋村的发展历程,给我们最重要的启示,就是选准了村党组织带头人,建立了一个对发展充满信心的战斗班子。一是强化素质。落实 “一好双强”的总体要求,采取 “内选” “回请” “下派”等方式,不断优化乡村两级党组织班子结构,强化整体功能。以乡镇党委换届为契机,选拔了一批素质高能干事、扎根基层肯干事的优秀年轻干部充实到农村基层,增强了领导新农村建设的能力。二是强化管理。指导农村基层党组织细化分解创先争优考评标准,全面实行村党组织领导下的各类组织 “目标管理”和骨干成员 “设岗定责”,并以公开承诺的形式进行张榜公布,接受群众和社会监督。三是强化激励。出台 “村级干部补贴管理办法”和 “村主干参加城镇企业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实施办法”。
4.积极筹措,着力 “富民强村”,全面推进新农村经济社会发展。一是坚持 “一村一品”,持续发展壮大村级经济。指导各村依托山海资源优势,选准发展路子,通过招商引资、兴办企业等多种形式,因地制宜发展工业、现代农业、生态旅游等主导产业,不断拓展村级经济多种发展模式和实现途径。二是丰富农村文化生活,推进村组织活动场所建设。近年来,52个村级组织活动场所(其中36个纳入省规划建设,16个纳入本市规划建设)全面建设完成并投入使用,平均面积达300多平方米,完善村级综合服务场所 “六有” “五室” “四中心”的配套建设。三是开展技能培训,持续提升就业创业本领。充分利用远程教育、党员就业培训中心等平台,推行“站点+协会” “站点+中心户” “站点+基地” 和 “站点+专家”的学用模式。
1.农村党支部的核心作用发挥不够明显。一是日常工作任务大责任重,相对弱化了村级党组织抓经济建设的力度。二是村 “两委”关系不够协调。三是一些党支部班子工作作风不够扎实。
2.村财政薄弱对村级组织进一步开展工作造成困难。村级组织发展集体经济效果不显著。全市村级集体经济年均收入达11.6万元以上,其中年收入50万元以上的村17个,最高的柏洋村达328万元。由于村级集体经济薄弱,部分村出现了 “集体经济无实力,为民办事无能力,支部缺少凝聚力,群众缺乏向心力”的局面,以致村干部说话没人听,党组织的领导核心作用不能充分发挥。同时也造成公益事业发展棘手的问题。
3.队伍建设与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要求不完全适应。农村干部队伍存在整体素质偏低的问题。调查中发现,目前农村干部队伍普遍存在着年龄偏高、学历偏低的问题。根据目前对福鼎市沙埕镇现任村干部调查掌握的数据看,现任村干部存在以下几个问题:一是年龄偏大,45岁以上的村干部占57.4%,而35岁以上的村干部仅占18%;二是文化程度偏低,现任村干部中小学和初中文化的就占63.2%,而大专文化以上的占的比重较少。特别是一些村干部普遍理论功底不够扎实,知识结构不够全面,创新能力不强。三是思想不够解放,认为村集体发展经济所需资金仅仅停留在上级政府的扶持上,还不能打破 “靠山吃山,靠水吃水”的禁锢。四是人才流失严重,培养后备干部困难。
4.进一步推进农村基层民主管理建设仍存在挑战。这些年,在市委、市政府的领导下,福鼎市在农村基层村务公开和民主管理方面取得了一些成效,但在实际操作中仍存在一些问题。具体的表现在:一是部分村干部民主意识不浓。有的认为,开代表会只是履行程序而已,把村民代表视为陪衬;有的认为民主管理工作很难抓,有些工作知道的人越多越不好办,所以尽量少开或不开村民代表会议。二是部分村民对民主管理不理解。目前,由于农村群众整体素质不高,少数村民以及部分村民代表缺乏整体利益观念,只看重眼前利益,对公益事业不关心、不支持。三是外出务工经商人员参与民主管理不多。农村外出务工经商的群众较多,比例较大,对民主管理工作不关注;个别本来热心民主管理的村民也因“忙于挣钱”而“无法抽身”。当前,村级组织有重大事务向村民征求意见,基本上每开一次会,都需要给参会人员发放交通费、一定的误工补贴等,开会成本较高;即使发放补贴,参与率也不太高。
1.以科学合理设置农村基层党组织为抓手,切实增强农村基层党组织战斗力。首先,要明确农村 “两委”的职责及其相互关系。农村 “两委”关系密切,与支部书记和村委主任协调配合、职责明确、团结共事是密不可分的。党支部和村委会,尤其是支部书记和村委会主任都必须明确村党支部是村级各种组织和各项工作的领导核心,领导和推进村级民主选举、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负责村、组干部的管理和监督;村委会是村民自我管理、自我教育、自我服务的基层群众性自治组织,担负着管理本村的公共事务和公益事业,调解民事纠纷,协助维护社会治安等职责。村党支部和村委会是领导与被领导的关系,村委会必须在党支部的领导下开展工作,党支部必须支持和保障村委会依法独立负责地开展活动,行使职权。其次,应大力实施 “为民服务”工程。农村基层组织的建设要把农民群众的利益放在最高的位置,引导党员干部牢固树立宗旨意识。进一步落实领导挂点帮扶、干部包村驻村等制度,引导各级干部走出机关、深入基层,深入了解农村政策落实和民生改善情况,着力解决群众最期盼、最渴望解决的重点难点问题。要总结推广村民服务站和便民服务队的 “一站式”服务做法,继续加强配套建设,完善管理制度,真正让党员和村民议事有场所、活动有去处、生活更便利。再次,要选树典型,严格考评,让党员群众衡量干部工作。对所属各支部进行 “好、较好、一般、差”分类定级,按照 “巩固先进、推动一般、整顿后进”的工作思路,狠抓后进班子和软弱涣散班子的整顿,抓强村、促弱村、治乱村,对一些威信不高、群众意见大、不适宜在村里工作的党支部书记进行调整。从而整体推进农村基层组织建设,不断提升农村党建工作水平。
2.扩充经济实力,夯实村级组织发挥作用的物质基础。一要大力实施“富民强村”工程。坚持“立足优势、因地制宜、量力而行、市场导向、讲求实效”的原则,走各具特色的发展路子,努力打造“一村一品”模式。充分利用好、发挥好帮扶力量和作用,积极争取各级领导和有关单位对农村特别是贫困户在资金、技术、项目、政策等方面的支持,努力增强“造血”功能和发展能力。二要汲取改革的成功经验,大胆引进科学有效的管理模式。要根据不同村的实际,制定科学的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规划,合理确定发展目标,创新发展模式,找准发展载体,想办法盘活集体留用地和其它集体产业,注意吸收产业大户和党员、群众以土地、资金、技术、劳力等多种生产要素参股,明晰集体财产所有制结构,有条件的可实行承包经营或租赁经营。要培育典型,利用典型引路,解决发展村集体经济思路不清的问题。通过引进和实行股份合作、承包经营、租赁经营等形式,确保村集体经济组织的经营效益。三要切实加强村级财务管理,积极化解村级债务。在财务管理上,要进一步规范和完善村级民主理财制度,加强财务的审计监督和民主监督,并认真抓好“村帐乡管”推广工作。在解决村级债务问题上,要深入开展“清财化债”工作,通过收款还债、减息减债、开发资源抵债、增加收入消债等方式,逐步减少村级债务,壮大村集体的经济实力。
3.健全村干部选拔培养机制,全面提高农村干部队伍的整体素质。一是大力实施“活力班子”工程。以村两委会换届为契机,要突出选好配强村党支部书记,抓好村级班子队伍管理。鼓励村党支部成员经过法定选举程序兼任村民委员会主任、村民委员会成员。村民委员会主任和村民委员会其他成员是党员且具备条件的,要按照党内选举的有关规定和程序,及时充实进党支部班子。加强对非党员的村主任培养教育,使其加入到党组织中,这样既增强了两套班子的合力,也有利于培养人才。二是创新教育培训方式,解决村干部政策水平低的问题。利用党校、职业中专、农技站等教学资源,把村两委班子成员的教育培训纳入全市干部教育培训的整体规划,帮助其不断增强党性修养,掌握一技之长,带领村民致富。三是加大后备干部培养选拔力度。要在抓好从农村中的致富能手培养发展成党员;把农村党员培养成致富能手;把党员中的致富能手培养成村、组干部的基础上,重点从团员队伍、入党积极分子队伍、青年科技致富带头人队伍中培养选拔村级后备干部,以解决村干部后继乏人的问题。注重大学生“村官”培养管理工作,弥补村级班子人员整体素质偏低的现状。四是健全激励保障机制,稳定基层干部队伍。在实施村干部报酬方面让村干部的绩效工资与村集体经济收入挂钩,使其报酬随村集体经济的增减而增减,以提高村干部的工作积极性。并逐步扩大村干部养老保险覆盖面,从根本上逐步解决村干部的后顾之忧,让其安心工作,激发干部队伍活力。
4.以加强党内基层民主建设为基础,积极扩大党内民主。一要认真宣传贯彻落实有关法律法规的学习和宣传工作,让农民在村级事务中真正有知情权、参与权、管理权和监督权,调动他们管理村级事务的积极性,引导他们依法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通过乡镇干部包村的形式到农村和农民跟前进行面对面宣传教育的办法,使村民直接了解民主,接受民主,运用民主。尽量做到加强对骨干村民的培训。重点加强对村党员、村民选举委员会、村民代表等人员的培训,让他们成为换届选举的明白人。二要大力实施“阳光村务”工程。要充分发挥群众的主体作用,围绕实施农村“五要”工程,积极引导农民群众依法行使自己的民主权利,参与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完善村级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机制,全面推行“四议两公开”、“六事”制度、“一事一议”、公开招投标和采购审批制度。要推行户代表会议制度,确保推广面达到70%以上,要积极适应农村改革的新形势,拓展和完善村务公开内容,广泛接受群众监督。要积极完善动态管理机制。对已经根本治理、彻底转变的村务公开民主管理的“难点村”,要采取有力措施加以巩固;经过整治的,要注意跟踪检查;新出现的或有不良苗头倾向的,要及时进行治理。同时,重视培育村务公开民主管理工作示范村,发挥其示范和辐射作用,点面结合、整体推进。三要加大执法检查力度。市乡镇两级人大要适时开展执法检查,对于在检查时发现的实施村民自治法律法规过程中存在的问题,及时向 “一府两院”提出处理意见和建议,确保村民自治有关法律法规的贯彻实施,保障村民依法行使权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