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全民健身体育人才的培养

2013-08-15 00:54陈华才
当代体育科技 2013年14期
关键词:体育事业全民学科

陈华才

(温州大学 浙江温州 325000)

全民健身关系着我国我国精神文明的建设和实现,关系着我国全体人民的身体素质,它为物质文明建设提供强大的动力和支撑,因此在很大程度上也无形中影响着国民经济的全面发展。根据国家《全民健身纲要》总体要求,预计到2015年全民健身要实现以下目标。

(1)提升城乡居民的体育健身意识。

(2)增加体育锻炼参与人数。

(3)提高群众的身体素质。

(4)完善相关体育健身设施。

(5)建立覆盖城乡的全民健身服务体系。

这虽是一个短期目标,但也需要政府、相关职能部门、各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甚至群众的积极努力,才能够有效的达成。为完成这个总体规划目标,加强体育人才的培养至关重要。因此,为实现这个目标,应该加强全民健生体育人才的培养,形成更加规范的人才培养体系。

1 关于全民健身体育人才

全民健身体育人才,是指在国家统筹领导下围绕全民健身规划而专业从事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或者为全民健身体育服务的各类体育人员,是社会为这类体育工作者的总称。他们通常具备较强的综合素质和能力,除了基本的专业体育知识外,还需具有组织管理、策划实施体育活动、辅导全民体育活动、人际关系协调交往和进行社会实践活动等多方面的能力。体育人才的培养关系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和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目标的实现,也极大的影响着我国其他各项事业的发展。

2 加快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的必要性

《全民健身计划》的指导性内容从经济与体育的关系上强调了我国未来体育发展的方向和目标,强调了体育为现代化建设服务的总体要求。实现体育发展的总目标,体育人才是诸多因素中的决定性因素。

2.1 我国体育事业发展的要求

一直以来,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主要有两个方面:体育教育和竞技体育。但这两种体育发展都存在一个共同的弊端,那就是忽略群众体育的缺点。这样就导致体育的发展和人民体育锻炼的脱节,使全民健身体育活动成了一个薄弱环节,全民健身体育没有得到有效的重视,当然相应的体育人才培养也是如此。随着我国科技和经济的快速发展,广大人民物质水平的提高及物质文化的丰富,体育锻炼意识的不断深入以及全民健身制度的确立,更多的人开始追求精神文化建设,把目光转向了体育健身等方面,于是群众对体育文化生活的需要越来越迫切。因此可以看出,目前我国的体育体系现状根本无法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体育锻炼要求,导致全民健身体育人才数量不足、质量不高的现象越来越突出。这不仅影响和制约了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也直接影响到我国体育发展总目标的实现。因此,我们必须充分认识体育人才的培养在全民健身体育中的重要性,改变体育发展理念,加强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体系的建设,形成多途径的人才培养机制,最终培养出更多的优秀体育人才为全民健身体育服务,使我国的体育事业有效快速发展。

2.2 实现体育整体功能发挥的要求

我国现有的为全民健身服务的体育人才,无论数量还是质量都存在相当大的问题。数量紧缺且发展缓慢滞后,质量也不能满足现代社会体育事业发展的需要,不能协调、合理的发展,相互离散、摩擦,没有形成统一协调的机制,呈现无序状态,无法有效地发挥整体功能。要有效发挥体育的整体功能,就需使体育人才的培养与社会实践的需要协同有序地发展。

2.3 加快民族体育发展的要求

由于我国是一个多民族国家,受文化差异和交流问题等多方面的影响,少数民族地区的体育较为落后,体育教学人员缺乏,体育设施短缺等问题至今没有得到有效的改善。民族体育作为全民健身体育的一部分,它的发展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整体的改革。因此,结合我国多民族的特点与民族地区各项事业发展的需求,加强、重视民族体育队伍的建设,发挥民族体育文化优势,使民族地区体育落后的现状得到改善,使民族体育事业的发展得到促进,使体育整体改革的成功都具有重要意义。

2.4 实现社会主义精神文明的需要

根据我国的基本国策,我们要做到社会主义物质文明建设和精神文明建设两手都要抓,两手都要硬。随着物质文化的提高,精神文明日益被人们所重视。而体育事业作为精神文明建设中的不可忽视的重要内容,其核心是培养专业的体育人才和形成科学的教学体系。

3 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的有效途径

全民健身体育事业的发展,体育教育是关键,而核心又在于体育人才的培养和教育体系。体育人才的数量和质量,直接影响着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关系着国家全民健身计划的实现。因此,按照全民健身对体育人才的要求,必须拓宽人才的培养途径,建立健全与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相适应的学科体系和运行机制。

3.1 加强高校对体育教学的重视和人才的培养

高校,特别是体育院校,是为国家输出体育专业人才最直接的来源,而这正是全民健身体育所缺乏的。但是目前,在高校中因缺少重视和教育,不少体育专业人员流失,给体育教育事业带来了严重的损失。因此,高校加强对体育学科和人才的重视,对体育人才的培养有着重要的意义。

3.2 加强对中学生的体育教育和引导工作

中学生是高校体育专业人才的直接生源,每年都会为高校输送大量的体育人才。但目前,包括就业在内的各种因素使中学生对体育专业兴趣不高,导致毕业生生源不足。因此,中学学校和教师应根据学生的情况,加强对学生的引导,培养学生的体育兴趣,促进丰富生源的形成。

3.3 体育学科体系的发展和完善

体育教学的有效保障是合理规范体育学科体系,高质量体育人才的培养也是基本要求。我国现代体育人才培养已有的学科体系,是在结合我国社会发展所需的基础上慢慢形成与发展的,具有中国特色,符合我国国情。按国家体育事业发展的新要求,我们一定要改变学科体系建设理念,使办学途径变宽,发掘新的学科体系建设模式,并丰富、拓展学科专业的广、深度,加快体育学科体系的现代化发展步伐,是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最基本、最有效的途径。

3.4 设置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的学科专业

我国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单一型的传统人才培养已不够提供体育事业发展的需求,但一专多能的复合型人才培养会成为主要趋势,体育人才的培养也不例外。新时代全民健身体育的发展对体育人才的要求有所提高,体育人不但要掌握体育的技能与基本知识,而且要熟知与具备适应社会一些工作环境的实用技术与相关知识。在现有的学科专业体系上突破,在学科建设中创新与搜索,设置合理的全民健身体育专业,构建顺应社会发展需要的体育人才培养的专业体系就显得无比重要。

3.5 构建与城乡协调配套的社区体育人才培养体系

受我国体育实际情况的限制,完全依赖于拓宽现有学科体系培养体育人才来满足社会的需要不能满足体育发展要求。必须从我国教育资源的特殊性等多种实际情况出发,从人地关系和城乡发展的视角探索社会体育人才培养的途径,构建与现代体育学科体系协调配套的城乡体育人才培养体系。这个体系的形成应具有以下三个主要特点:(1)开放性和地方性;(2)民族性的特色;(3)摆脱封闭与分离的现状,形成城乡互动机制。健全体育人才培养网络体系,形成以城市为中心向外辐射的网状分布。如此这般,就可以建成城乡统筹兼顾区域特色发展的人才培养体系。

3.4 加强对竞技体育人才的学历教育

作为我国体育发展的分支,竞技体育尽管与大众性体育脱节,但它也是社会主义体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因其自身的特点和特殊要求,竞技运动员的职业生涯往往都比较短暂,他们的新老交替也是不可更改的规律。他们退役后,可以充分投入到社会主义体育事业中来,为体育建设事业服务。我国的竞技体育也是培养体育人才的摇篮,结合我国竞技体育的实际情况,加强竞技运动员的学历教育,全面提高他们的综合素质,不但能为他们的再就业打下良好基础,又能为加快全民健身体育队伍建设输送大批合格的体育人才。

4 结语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探索全民健身体育人才培养的模式和途径,构建和创新体育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合理的体育人才培养学科设置,建立与发展全民健身体育人才队伍,对深化体育改革,实现全民健身体育目标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1]国家体委.全民健身计划科技工程[J].体育科技,1997(2):1-3.

[2]全国体育学院教材委员会.体育概论[M].北京:人民体育出版社,1989.

[3]李伟听.全民健身指导手册[M].上海:上海远东出版社,1995:1-11.

[4]秦万俊,刘宝录.论全民健身体育人才的培养[J].西北师范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1998(2):34.

猜你喜欢
体育事业全民学科
【学科新书导览】
全民·爱·阅读
北京冬奥会“备战办”模式对河北体育事业发展的启示
“十三五”成绩单
——示范区建设中的云南体育事业
土木工程学科简介
全民阅读 让师生遇见更好的自己
我国体育事业财政支出:规模、结构与空间效应
一场全民答题狂欢
“超学科”来啦
当前形势下的新发展理念与全民健身